03.02 假如一條公路無限長,1.5T和1.8L最終誰能跑過誰?

簡娥菊


當然是1.5T的跑的贏。 1.5T的發動機是採用渦輪增壓,跑起來就相當於1.8–2.0的自然吸氣的功率,所以在爆發和馬力上是要比1.8L佔優勢,而且1.5T要比1.8L更加省油。而1.8L自吸發動機還是那種平穩的動力輸出表現,在車子起步時,由於不存在渦輪遲滯現象,所以在起步階段相比1.5T要有優勢,起步是要快上一點的,但在速度上來後,由於最大功率比不上1.5T的功率輸出,在極限速度上是比不過1.5T機頭的。



1.5T和1.8L發動機,在動力輸出上是有差距的,1.5T顧名思義就是在1.5L排量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渦輪,使得它在功率與扭矩上都要大於它本身輸出功率的1.5倍還不止。現在的1.5T發動機在功率與扭矩的輸出上都可以媲美2.4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了,不過它在車子起步時,由於轉速沒上來,渦輪會有遲滯現象,而一旦渦輪介入後,動力爆發還是相當強勁的,也就是說後勁很足。



1.8L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優勢就在於加速的平順性,要知道在達到一定高速度後,要想跑的更快,加速度是很重要的,1.5T有了渦輪增壓,它超強的動力與爆發絕對是自然吸氣比不了的。



所以,在一條無限長的公路上,最後肯定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獲得勝利。


香腸與臘肉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如果一條公路無限長,1.5t和1.8t誰能跑過誰,我想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到底是1.5t和1.8自吸誰的後段或者極限能力更強。

1.5t是在1.5自吸的基礎上加裝了渦輪增壓器來實現進氣量的增加,從而提升車輛的爆發力,加速能力無疑會比1.8自吸強出不少。調教出色的1.5t動力不輸2.5自吸,更不要說1.8排量了。

我們拿雅閣1.5t高功版來說,發動機最大功率143千瓦,最大扭矩260牛米,轉速在1600轉就能爆發出最大扭矩,可一直延續到5000轉,扭矩平臺非常寬廣,零百加速成績保守測試也能幹到7.9秒。如果一條路足夠長而且不限速,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雅閣都會一騎絕塵,遙遙領先,直到達到極限車速,雅閣1.5t的最高車速只有190公里。

再來看一款1.8自吸車型,這年頭1.8自吸也算是稀有物種了,就以標緻408為例吧,這臺1.8自吸,最大功率102千瓦,最大扭矩172牛米,最大功率轉速6300轉,最大扭矩轉速3500轉,配上一臺愛信6at,零百成績妥妥的11秒開外,所以中前段根本沒有能力和1.5t較量,直到達到最高時速200公里。

長途競速,拋開駕駛技術不談,最主要的還是看誰的極限速度更大,標緻408最高時速比雅閣1.5t還要快上10公里。如果在油箱都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標緻408超越雅閣只是時間問題,拼到最後還是看誰的排量更大。

當然這種比較只是在理想情況下進行的,現實中最高時速也就120公里,動力性毫無疑問還是1.5t更強,所以完全沒必要糾結這個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

假設有一條無限長的公路,現在有兩臺型號一樣的車,一臺搭載1.5T發動機,一臺搭載1.8L發動機,兩臺車都匹配同樣的變速箱,並且都加滿油,然後開始在這條公路上行駛。

雖然公路是無限長的,但是油箱是有限的,假設這輛車的油箱有60L,那麼這兩輛車的勝負好像就是由油耗決定的,因為油的數量是相同的,哪一輛車更加省油,哪一輛車就贏了,所以還要看發動機的熱效率怎麼樣。

不過按照題目的意思,是要比兩款車誰更快,所以又要假設這兩款車是不耗油的,也就是可以一直跑下去,那麼就只要考慮兩款車的初段加速度和極速表現又是如何了,一般來說,汽車的扭矩對於加速度的影響比較大,馬力對於極速的影響又比較大,綜合市場上的1.5T和1.8L發動機來看,1.5T發動機的馬力和扭矩都要比1.8L發動機更大,所以應該是1.5T車型獲勝。

如果再要考慮到發動機的故障率和壽命的話,這個就要看運氣了,沒有人知道這兩臺發動機誰會先出現問題,但是渦輪保持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還是很有可能率先出現問題的。



汽車兄弟


先說我的觀點:我認為,最終1.8L的勝算大。

一條公路無限長,1.5T和1.8L兩輛車,一直跑下去,最終誰能跑過誰?這個問題如果從專業角度回答,普通人估計沒幾個人能看懂。羅列了一大堆專業數據,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而且這個假設中的變量太多,也沒有可比性。


不如我們換個通俗易懂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決定最終誰能跑過誰的,不是誰能跑的更快,而是誰能跑的更持久。在一直跑的過程中,誰先出故障,誰出故障的概率更大,輸的肯定就是它。這個假設比的不是開始的爆發力,而是最終的持久力。開始領先的不一定能贏,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論動力,爆發力方面,1.5T渦輪增壓完勝1.8L自然吸氣,簡直是小菜一碟。但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要複雜一點,越複雜的東西,它的零部件越多,那出現故障的概率就越大。渦輪增壓車初段肯定有優勢,但一直跑下去的話,渦輪增壓器長時間的運轉,難免會出現故障。一旦出現故障,渦輪增壓車反倒不如自然吸氣車,何況自吸車的排量還大點。所以無限跑下去,1.8L自然吸氣的勝算更大。


這個問題和馬拉松比賽有很多相似之處,有的運動員爆發力強,起跑後短時間內可能佔據優勢,但爆發力畢竟是短暫的,跑著跑著身體受不了了,沒有較好的耐力也無法贏得比賽。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看法,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說說自己的觀點。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支持一下,十分感謝!想看更多,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我的農村日常。


我的農村日常


1.5T和1.8L發動機,在動力輸出上是有差距的,1.5T顧名思義就是在1.5L排量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渦輪,使得它在功率與扭矩上都要大於它本身輸出功率的1.5倍還不止。現在的1.5T發動機在功率與扭矩的輸出上都可以媲美2.4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了,不過它在車子起步時,由於轉速沒上來,渦輪會有遲滯現象,而一旦渦輪介入後,動力爆發還是相當強勁的,也就是說後勁很足。



而1.8L自吸發動機還是那種平穩的動力輸出表現,在車子起步時,由於不存在渦輪遲滯現象,所以在起步階段相比1.5T要有優勢,起步是要快上一點的,但在速度上來後,由於最大功率比不上1.5T的功率輸出,在極限速度上是比不過1.5T機頭的。

最後如果說在一條無線長的公路上,兩臺車的速度都上來後,無疑1.5T跑的要更快些,畢竟它的功率要比1.8L大。


中南小田


眾所周知:車子跑的快看功率,力氣大看扭矩。還是先說說我所喜歡的越野車系列,向我自己的豐田蘭德酷路澤4000,就是大排量自吸發動機。之所以不選用帶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是因為渦增發動機動力輸出呈線性。線性輸出的動力持久性較弱,也沒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穩定。特別是在車子越野和長時間高速行駛時,自吸發動機的表現穩定可靠,當然,並不是說渦增發動機就不好,無法跟自吸發動機抗衡。

人們總是喜歡將1.5T換算呈2.4L,其實沒多大關係

渦增發動機只是在發動機上加裝了渦輪增壓器,將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通過渦輪增壓器,二次送進缸體加大進氣量,從而增加缸內燃燒提升發動機功率。通俗的說就是渦輪增壓器是發動機的外掛。相比渦增發動機,棟哥更喜歡自然規律的自吸發動機。雖然加速時缺乏渦增的推背感,但是持續的動力輸出很穩定。就發動機自身來說更加健康。人們總是喜歡將帶T的排量換算成更大的排量來安慰自己,其實完全沒必要,但凡現在的車子跑個180-190都不是難事兒。

車子需要提速時,渦輪增壓器能提升車子的功率,但不宜過久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上面已經說過,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渦增發動機的車子在起步和超車時,動力提升的比較快,相比自吸發動機更加靈敏。不同的是發動機的調校,有些渦輪增壓器發動機轉速達到2000轉,渦輪增壓器就能被啟動。有些好車則達到3000轉以上,總之,想依靠渦增發動機一直極速行駛不是不行,只是不宜過久,畢竟過度的高溫會使機油和冷卻液的作用減退,進而使發動機動力熱衰竭。

1.5T和1.8L最終誰是贏家,要看誰的極速更大表現更穩定

現在的汽車碼錶設置,基本都超過了220邁。有的進口車能達到260邁。其實1.5T和1.8L最終誰是最終贏家,還是要看誰的極速更大,同時表現更穩定。而不是單純的拼排量和續航能力。個人更加看好1.8L自吸車,至於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持續性和穩定性才是最終勝算的保障。


棟哥遊新疆


排除駕駛員駕駛能力和公路特點的影響(比如多彎道、多下坡的情況下,動力大也派不上用場),您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汽車的極限速度是由誰決定的”。

正如題主所說的,兩種發動機在起步階段和加速階段會有不同的動力表現,但如果比“誰能跑過誰”,那當然是要比極限速度了。


就此來說,影響汽車極限速度的關鍵因素有三點:

1)發動機最大功率;

2)傳動系的總傳動比;

3)汽車空氣動力學。

後兩點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內,我們假設兩款車採用了相同的設定。 我們簡單說說最大功率和極限速度的關係。

我們知道,雖然扭矩越大,汽車的加速能力就越強,但扭矩並不是最大速度的決定因素。這是因為功率、扭矩和轉速的關係為“功率=2π*扭矩*轉速”,當達到滿功率負荷時,車速繼續增加,扭矩就會變小。

當然,車速也不會一直提高,當發動機的輸出扭矩與傳動系的摩擦力矩平衡時,就會達到極限速度。所以發動機最大功率越高,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極限速度。


不過呢,如以上提到的,我們還需要考慮傳動系的特點,所以即便兩款發動機都是1.5T,但極限速度也不一定相同,比如本田思域極限速度為208km/h、領克03極限速度為205km/h、福克斯極限速度為200km/h。

大致瞭解了這些,我們知道1.5T發動機在最大功率表現上幾乎可以媲美2.0L甚至更高動力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所以1.8L發動機大概率是跑不過的。

當然了,以上是基於種種假設做出的分析,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兩款發動機的油耗表現,畢竟跑的更遠也屬於誰能跑得過誰的範疇。


東拉西車


如果只是關注正常使用狀況下的高速表現(非極限壽命測試),毫無疑問肯定是1.5T會勝出,目前合和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不算落後的1.5T完全沒有可比性,主流合資和少部分國產(比如上汽和比亞迪)1.5T直噴發動機就賬面數據來看功率(馬力)已經超出2.0自然吸氣,扭矩更是接近2.5自然吸氣。


(以上為1.5T美系合資車參數對比)


(以上為馬自達2.0L和2.5L自然吸氣參數)

當然賬面數據不能說明一切,大排量發動機的後勁肯定比小排量增壓更充足(大排量指的是2.4或者2.5,1.8不在討論範圍之內),1.5T直噴發動機綜合動力表現應該和2.2左右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表現相當,更何況高速渦輪增壓是完全工作的,1.8L自吸發動機根本不佔任何優勢,與合資直噴1.2T或1.3T或許更有可比性


(以上為豐田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參數)

不過由於渦輪增壓的工作特性,壽命相比較自然吸氣而言可能會略短(僅僅是略短,就現在渦輪發展技術而言可能差距已經微乎其微)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小扒扒


我是車無定論,歡迎加關注一起聊車!

實際上現如今大多數的1.5T發動機的動力表現都要遠超一般的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另外1.5T發動機因為排量更低,所以燃油經濟性相比1.8L自然吸氣發動機也會更好。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論加速能力和續航能力都是1.5T發動機更為優秀。

目前大多數家用車極速也就180KM/H左右,在這個速度範圍內,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加速的中後段並不會比1.5T更強,基本上都是到了極限了。如果兩輛車的極速速度是相同的,那麼1.5T像達到這個極速狀態。然後一直以這樣的極速狀態行駛。1.8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就只能一直被甩在身後。

公路可以無限長,但是油箱卻是又固定容量的。最後的結果就是1.8L車輛先燃盡了油箱停了下來,而1.5T的車子還要再行駛很長一段路程才最終燃油耗盡停了下來。

現如今,渦輪增壓已經是大趨勢,無論是動力表現還是燃油經濟性上,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較傳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都有不小的優勢。唯一的缺點就是渦輪介入前動力稍有欠缺,加上渦輪介入瞬間的頓挫。不過發展至今,這些方面也已經完善很多。


車無定論


感謝題主的問題。

當然是1.5T的跑的贏。

1.5T的發動機是採用渦輪增壓,跑起來就相當於1.8–2.0的自然吸氣的功率,所以在爆發和馬力上是要比1.8L佔優勢,而且1.5T要比1.8L更加省油。



1.8L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優勢就在於加速的平順性,要知道在達到一定高速度後,要想跑的更快,加速度是很重要的,1.5T有了渦輪增壓,它超強的動力與爆發絕對是自然吸氣比不了的。


所以,在一條無限長的公路上,最後肯定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獲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