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醜書”能算得上書法嗎?

東北小阿呆


唉…… 怎麼又出現一個“臭書”的詞?有些人的想象力真豐富啊!先前出現過“醜書”、“江湖書體”、“展覽體”,現在又多了個“臭書” 。依我看,寫“臭書”的人是糟蹋書法,給 “臭書”起名的,也是糟蹋書法。



時下,有些人就是有創造力,不好好寫字,盡是寫一些千奇百怪的東西,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難道非要走“臭書”、“醜書”的路子嗎?



古人的法帖那麼多,近代、現代和當代的人,把字寫得漂亮的也多了去了,他們為什麼不學呢?難道不寫“臭書”、“醜書”,就不能表現自己嗎?



言恭達,劉文華,張繼三位老師的隸書寫得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學?



盧中南,田蘊章,田英章,洪厚田四人的楷書寫得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學?



李剛田老師的篆書寫得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學?



李松的魏碑寫得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學?



所謂的“臭書”,根本就不能稱之為書法,而是街頭的瘋子和神經病人拉的一坨子屎!


中州耕牛堂主


書寫,即寫。寫必遵循法度,規矩,規律。給人以美感,美的享受,從而達到悅目爽心的目的。

“醜書“只能叫書,不能稱為書法。醜書只能說寫得醜,寫得差,寫得噁心,寫得難受,塗鴉。

“醜書“沒有法度,異念,變態,似霧似風又似雲,沒規律可循。可自以為是,可胡亂劃成,可自由發揮,可胡思亂想,可鬼怪林立,可群魔亂舞,總之為書寫的“自由主義”。

大凡書寫是為自己言情記志,為別人遞信息,使人認得清,看得懂,表情達意,起到溝通交流效果。美的書法作品能使人心靈爽潔,心理互換,心志清朗。能傳承,能擴散,能交流,能發揚,是藝術。而醜書是什麼?豈能曰“書法“?狗屎一坨。

有人說“美人,醜人都是人。”不錯,是人,但我也可說好人,壞人也都是人,那我們喜歡什麼呢?一張桌子上了一碗剛熟的飯,一碗已臭的飯,我們願吃哪一碗呢?

當生活中凌亂美,結構中有不對稱形,書法中有醜書存在不是件壞事,它可起到對比,識別的作用。我們相信醜書成不了主流,也影響了書法正規發展。


baba152504637


所謂醜書,要看怎麼個醜法兒,要是醜得支離破碎體無完膚,那還不如不寫。而如果是遵循了一定的法書鐵律,只是形態上令一些人視覺上不舒服,那則另當別論。

我想說的是:有些醜,並不是真的醜。醜在皮,媚在骨,越看越有味道,寫得風骨奇絕也很正常,也是一種書法風格。只是不要悖離了書法的初衷原意,做出離經叛道、欺師滅祖之事即可。

而有些故意寫醜的人,不僅其形醜,其心態才是真的醜,也是更醜、最醜。

書法要不要沿循一條唯一的路徑,向來眾說紛紜,糾纏不清,也沒有足夠的例據來充分驗明正身。

有人說,書法史上除了二王以外,其他都是醜書的始作俑者,其實這個棒子有點兒大了,也很容易造成兩極對立,敵我不分,亦不可取。

既然我們把書法稱之為書寫的藝術,就說明藝術沒有絕對的美醜之別,完全在個人的理解與徹悟。就像明清時期的一些書家,愣是說二王和趙孟頫等人過於秀媚,所以才造成了柔若無骨的書風,影響極壞。這種說法本身就存在極大的誤判和誤讀,而且他們本身的書寫並不能堅挺如磐石,以醜立身明道。

書法醜與俊,雖然在書寫者個人,但其影響和拓展卻不是一個人所能承當的。

就如題主所言的江湖醜書,之所以流落於江湖,就說明正規的途徑是不認可這種行為的,也可以證明書法還是人心向善的,心存敬畏,虔誠膜拜,以法書根本為終生依皈,矢志不渝,明正典刑。


龍吟148119260


“醜書”和“江湖書法”是一樣的,都不能算作書法,記得以前有位書法家說過一句話:如果說流行書風是正常的,那麼流行感冒也就一定是正常的了。

同樣的道理,“醜書”如果是好看的,那麼一切醜的東西就都是好看的了,但我們知道,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醜書”是絕對不能算作書法的,古代或許也有人寫醜書,但是有沒有留下來的呢?顯然沒有,所以說,醜書是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的,在書法的長河中是站不住腳的。

為什麼會出現醜書呢?

第一是那些所謂的“書法家”“教授”他們搞起來的,因為他們早期的書法確實好,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名氣和影響力,打著書法的幌子進行著創新,例如曾翔,曾來德,王冬齡等等,再書法界的地位很高,但是現在搞的一些東西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了,所以說,在如今的書法現狀下,一些堅持正統,從一而終的書法家深受大家的喜愛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二是那些想跟隨“潮流”的書法愛好者,跟著這些“大師”學,所以說,醜書的泛濫應該和那些“大師”不無關係!還有一些無知的追捧者,成為了醜書的忠實捍衛者,不得不說,醜書還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如果說“江湖書法”還有字的模樣,那麼“醜書”簡直就是胡搞,惡搞了,已經失去了書寫的意義了。

對此,你有何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關注!


存希齋書法


醜書究竟能不能稱的上書法,要看作品是否符合書法的基本要求或標準。如果只是醜在外而作品的內在的東西是符合書法的基本的標準的,應該稱之為書法。



我覺得吧。就像王鏞作品是可以稱得上書法的。包括沃興華的作品是符合現代書法藝術的規則和標準的。他們的作品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對書法筆墨的駕馭力是非常高的。和沒有任何書法基礎知識的人的作品看,包括一般的書法愛好者的作品相比較,他們的書法作品的確如此。因為他們對書法的技法的運用嫻熟,能夠隨心所欲的用書法的筆墨和技法表現自己的書法藝術語言和性情。書法發展到現在,本身已經高度成熟,使用化的書法已經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而書法藝術上形式也更是多樣化。



在現代的條件下,書法該如何發展呢?通過書法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認識、情感和審美情趣觀念,無疑是一條出路。只不過他們採取的外在美的形式不是我們大眾所能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但從作品的核心的元素來看,他們的作品只是外在的“醜”,其作品的內涵是在藝術的範疇之內的。就像王鏞的書法,說句可會讓部分人嗤之以鼻的話,王的書法小品或一些作品,我並沒有感覺到醜和俗。反而看到了我們的國畫藝術的影子,不能簡單的看到他們的作品,就直接定性為醜書這是不科學的做法,也不符合書法藝術的科學發展。何況他們的書法作品中還是有富有東西方文化藝術理論內涵的。


翰墨書道


醜書能算的上書法嗎?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是中國歷史上的瑰寶,是中華的符號。從倉頡造字,安陽甲骨文的發掘。經過夏商周春秋、五代十國、唐宋元明清的發展,漢字逐漸的走向成熟。

在古代,是沒有書法家的!書法就是寫字,今天我們講一下什麼叫做“醜”書,有人覺得甲骨文丑,那是因為甲骨文是象形符號,既然稱為符號,證明漢字的發展在甲骨文時代是不成熟的。既然是不成熟的,就有一定的缺陷性。只是一種具體形象到抽象出來的畫面,是不規範、不具體的。

隨著秦始皇統一文字,真正的文字概念才得以形成。使文字具有規範化、具體化,但是,大小篆的形成並不利於書寫,所以才有漢代隸書的發展、唐代楷書的形成。在這裡我們談一下書法中的“拙,拙就是古樸的美,但著並不代表醜。拙是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是一種審美。而醜,就是真的醜!

拙是一種意境。比如好大王碑,包括現在的李叔同書法,李叔同的書法被業界稱為娃娃體,現在仍是一個未知的公案。好多書法家臨摹自己兒子孫子的書法,為的就是達到李叔同的那種娃娃題。現在某些書法家,公然拿“醜“來侮辱民眾的智商,這本身就是一種噱頭。不管使用任何工具,能達到書法中的美,都可以稱之為書法。然而醜書卻不能稱之為書法。雖然書法是抽象出來的線條,但是也是講章法、結體的。被人們稱為江湖書體、甚至是野路子,野行家。這些自娛自樂型的,我們不能打擊他們,因為他們學書法本來就是一種愛好,只不過沒得到某協會的認可而已,所以,我們不能去打擊,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書法就是他們的愛好,或者是打發時間的一種消遣而已。

醜書就得另當別論了,醜書之所以能得到人們的好評、甚至追捧。這是一種病態。沒有什麼可議論的,醜書不是書法的變革,是對書法的侮辱,是對祖宗文化的一種蔑視,是對人們智商的一種懷疑,試想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寫字又是歷代文人的必修課程。僅僅因為某些人的醜書就想去挑戰幾千年來文化的結晶,不過就是螳臂擋車,成為人們飯後的一種玩笑話題而已。





王不同先生


不難看出,那些寫醜書的人,絕大多數缺乏書法的基本功力,他們所謂的書法作品,只是故弄玄虛、譁眾取寵而已!

書法之根,應深深地紮在中國傳統書法的肥沃土壤裡。寫字就應該在嚴格規範章法、筆法,在熟練的基礎上,再發揮自己的悟性,彰顯個性,才能形成百花齊放、色彩繽飛的書法傳承。

而那些"醜書"者們,寫的字有的像畫符,有的像骷髏,有的像天上的烏雲。這些字脫離傳統,脫離群眾,沒有生命力,有辱漢字尊容。那些人故意把字寫抖、寫斜、寫得誰都不認識。他們把中國漢字整得遍體鱗傷,把書畫界搞得烏煙瘴氣,這種鬧劇也該收場了。


千形萬象


借評論醜書這個題目,談一談明清書法家傅山提出的"四寧四毋"問題。四寧四毋原文是"寧醜毋媚.寧拙毋巧,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在談這個問題時,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它的本意是什麼?傅山在這裡說的是四寧和四毋,而不是四倡和四反。以寧醜毋媚為例,醜和媚都是書法之害,醜就是不美,媚就是妖媚諂媚,寧醜毋媚就是在醜和媚中,兩害相權取其輕之意,寧可醜些但不要媚了。同理,寧拙毋巧就是寧可拙笨,也不要討巧,而非提倡(或是隻能).拙笨,杜絕討巧。醜就是醜,拙就是拙.不能把它說成美,因為不要媚和巧,所以就寧醜寧拙而己。由此可見,四寧四毋,著重點在四毋,四寧是用來反襯四毋的。

當代醜書家如曾翔王鏞沃興華之流,竟然歪解傅山先生的原意,並把它打扮成醜書理論大肆招搖。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真理再往前進半步就是謬誤!對於這種故意曲解和不懂裝懂的所謂教授,我們只能瞧之不起並嗤之以鼻!


星雲流水1



沒有真善美的就是醜書……


樂非兒


蘇東坡一言定醜書

我們都知道,書法史上的宋四家是蘇黃米蔡。蔡,現在通常指的是蔡襄。這個在宋四家中排名最靠後的人,事實上卻是書法前輩。如果我們對宋四家來個生卒年份排名,應該是這樣:

生年公元:

蔡1012

蘇1037

黃1045

米1051

卒年公元:

蔡1067

蘇1101

黃1105

米1107

看到了嗎。蔡襄30歲的時候。蘇東坡還是5歲小屁孩兒,黃米二人還沒有一點生命的跡象。三十年,這是河東河西的分別啊,怎麼混到一起的?原來,歷史的發展自有它的邏輯。

蔡襄雖然也寫行書,卻可以說是宋四家中唯一以楷書著稱的人,規模唐楷,不能自拔。和蘇軾等人完全不是一個路子。同一塊土地,同一片藍天。是北宋積貧積弱的現實把大家聯繫在了一起。窮則思變。積貧積弱就要改革。前有慶曆新政,後有王安石變法。

今天,初中語文教材裡有一名篇《岳陽樓記》是雷打不動的。大學語文教材裡往往也會出現歐陽修《朋黨論》的身影。從前一篇文章裡我們知道了先憂後樂,在後一篇文章里歐陽修提出了“君子和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和小人以同利為朋”的著名論斷。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我們再看看蔡京是個啥情況。

蔡京這個人排斥異己不擇手段。他在位期間為免除後患,曾先後兩次立“元佑黨人碑”,將不同政見的309人定為奸黨,刊石勒銘以示永不敘用。蔡太師排斥完了異己,的確可以把持朝政,隨便貪腐了。沒想到,最後天下共憤。蔡京最後是在被貶的路上餓死的。因為全國人民知道這個太師要來,不約而同地不賣東西給他吃。你書法寫的再好有什麼用。

這叫做人品連累了書品。

黃庭堅的情況與他相反。黃庭堅因為上了“元佑黨人碑”,屢次遭貶,生活很不如意。以至於連一隻好毛筆都買不起。經常用雞毫筆湊合。但是九百年後終於一鳴驚人。就是《砥柱銘》拍了好幾億,不會有人謙虛說不知道吧。

以上所說好像有些散。我們現在一起來梳理一下。蘇軾和黃庭堅師生二人都有被貶經歷,被貶期間又都自然而然地親近佛老。這是造成二人一起“尚意”的現實基礎。“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你這說的不就是禪宗的頓悟嗎。而黃庭堅也充滿了佛家的出世思想。

所以黃庭堅就長槍大戟了,就恣意縱送了。豎長。撇長。捺長。

擺脫法度。

追求自然。

無拘無束。

隨心所欲。

蘇黃二人終於創出了尚意書風。

還差一位小老弟。他是米芾。

米芾是真正專業的書法家。人家是皇家書法博士。學誰像誰,號稱集古字。

但是,沒遇到蘇東坡之前,他還茫然沒有方向。

有緣終究會相見。被貶中的東坡迎來了米芾。

米:真有韻味。這才叫字。

坡:人家說我用筆側鋒。

米:八面鋒尚不夠使,如何只說中鋒?

坡:你的字我看看。不錯嘛。

米:也就這樣了。往下我都不會寫了。

坡:學晉。

米:為什麼?

坡:散淡簡遠,出於風塵之表。

米:哎呀。。。太對了!怎麼學?

坡:字的散淡來源於精神的散淡。學佛,學莊,學老。

米:我也感覺唐人有些拘謹。

坡:整天思考怎樣將法度發揮到極致,當然也就沒時間玄遠了。

米:批他!你看我這幾個觀點行不:

一,草書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

二,歐,虞,褚,柳,皆安排費工,豈能垂世?

三,柳公權師歐,不及遠甚,而為醜怪惡札之祖;

四,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坡:這麼自信?有沒有想過我們也可能是錯的呢?

米:這個。。。

坡:你這又是醜又是俗的,多傷人。以前說過嗎?

米:小範圍。。。說過。

坡:什麼反應?

米:這個。。。。爭辯唄。

坡:爭論結果?

米:沒結果。

坡:還是的。照這樣下去,爭論到2018年也不會有結果。知道問題在哪嗎?

米:在哪裡?

坡:不立標準,雙方爭論的就不是一回事兒。必須先定義什麼是什麼。

米:怎麼定義?譬如說呢?

坡:我也沒想好。我常說文章要反常合道,你考慮考慮。

米:組合?

坡:對。組合起來就是四種情況:

反常不合道謂之醜書;

不反常合道謂之俗書;

不反常不合道謂之亂書。

反常合道謂之新書。

米:好哎。

坡:好談不上。什麼是反常什麼是合道也需要解釋。但是框架就是這麼個框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