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揭祕」除了貿易戰,中國還有讓美國更害怕的事!

「揭秘」除了貿易戰,中國還有讓美國更害怕的事!

「揭秘」除了貿易戰,中國還有讓美國更害怕的事!

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現場,嘉賓分享精彩觀點

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拉開帷幕,4月9日晚上,龍永圖,朱雲來、馬蔚華、屠光紹等數十位重要官員、學者和金融業內人士齊聚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活動現場,對金融風險、經濟形勢、中美貿易戰等當前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

這是40年來第一場真正的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在過去一週的時間內持續升級:

中美兩國都坐在了談判桌上,美國:30億,中國:我跟;美國:500億,中國:我跟;美國:追加1000億,中國:我跟;美國:押....,中國:我跟;美國:我還沒說押多少,你跟什麼?中國:我跟你沒完!

回首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崛起令美國感到害怕。有分析稱,這是40年來第一場真正的中美貿易戰。

若以改革開放40年來劃範圍,中美貿易衝突在20世紀80至90年代有兩次,2002年有一次,那時是相互威脅,但這次美國首次真正遏制中國,同時中國也第一次開始限制美國,這是第一場真正意義的中美貿易戰,且正在升級。

「揭秘」除了贸易战,中国还有让美国更害怕的事!

對於這場貿易戰,在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上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認為,中美貿易逆差佔GDP的比重不大,無需太過擔心。目前,中美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雙方各自具有比較優勢,貿易摩擦只是階段性現象,會找到新的平衡點。

今日的中國有從容的姿態去打一場貿易戰,如果中美打貿易戰,中國手中的牌很多,比如可以選擇在大豆、玉米和豬肉等農產品領域集中精準有效反擊。特朗普能夠贏得大選,很大程度就是依靠農業州的支持率。中方將關稅矛頭對準農產品,具有“點穴”效果。從大豆到汽車、飛機,中國還可以打出組合拳來回擊。相比之下,中國很容易找到進口替代國。

從特朗普對中國以及中國領導人的示好套近乎,或許可以看到中美雙方和平協商的可能,正如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在鳳凰網梧桐夜話上所談到的:貿易摩擦只是階段性現象,會找到新的平衡點。

「揭秘」除了贸易战,中国还有让美国更害怕的事!

同樣是貿易戰,在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上中投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屠光紹認為:特朗普是商人,所以用了商人的辦法。

屠光紹發表了兩方面的看法:一個方面是希望在全球能達成共識,不要走逆全球化的道路。因為全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全球化不是隻對單一的國家有好處,需要通過一些有效的方式來減少逆全球化或者保護主義。

另一方面,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不是短期形成的。特朗普是一個商人,所以用了商人的辦法,美國這次的措施已經有很長時間的積累,也得到了不同群體的支持。

至於為什麼把矛頭對準中國,屠光紹認為中國從全球化的過程中受益很多,特別是加入WTO以後得到了更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和受益在特朗普政府眼中可能被認為是他國的損失。

這場貿易戰,特朗普政府想借機遏制中國崛起,但是別忘了單方面提高關稅對美國也不是好事。一旦美國利用關稅阻止中國產品進入,美國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生產,最終受害的是美國消費者,花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這一次中國表示出了對等還擊的決心,美國經濟也會受到衝擊。正如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所言:“貿易是你願意買、我願意賣,才能成交,美國徵多少關稅是它的自由,但不賺錢我也不會賣。”

對此,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在梧桐之夜上表示,面對中美貿易戰,中國絕不是當年的日本,而特朗普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就是想給中國一點顏色看。

談及中美貿易戰,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不無感慨的回憶起當年美國人和日本人簽訂的廣場協議,當即表示“中國不是當年的日本”。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進入了十年衰退。

這一次,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恐怕要落空了。其實,比貿易戰更可怕的事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崛起。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

今日的中國不懼怕貿易戰,因為我們坐擁40年的改革成果。

改革開放40年,可能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複製中國的奇蹟。

1978年至2018年,一個發展中國家在40年曆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在短短几十年裡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進入中等收入社會。

在2016年,中國的GDP總量就已經達到了11.2萬億美元,緊隨美國之後位列世界第二,佔世界GDP總量的比重從1976年的僅佔2.2%上升到了14.8%。

「揭秘」除了贸易战,中国还有让美国更害怕的事!

正如在梧桐夜話上,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所說的,中國這些年來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善於利用對外開放來推動國內的改革,這一條很多人都沒有看到,或者看得不是很清楚,特別是外國人不太懂。

40年間,中國的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了一條市場主導的改革路線。

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在出席“梧桐夜話”時表示,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成就巨大。展望未來,繼續深化改革,更加強化市場機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機遇與風險同在,朱雲來還提到,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投資規模在建工程總體偏大,存在一定的投資過剩產能過剩的風險,未來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調整轉型是可以做到的。應當系統衡量總體的投資規模,注意從總量上合理控制,這樣就可以保證總體投資的有效性合理性,確保中國經濟長期的良性發展,潛力無限。

改革40年,從吸引外資到對外投資,屠光紹認為中國現在比任何時候更需要對外投資,因為中國過去長期是引進外資,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要資本輸出,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過程。但是如果我們的對外投資和目前國際的保護主義出現矛盾,硬碰硬是絕對不行的。

屠光紹對此表示有兩方面工作要做,一方面我們要有國際的聲音來遏制貿易保護主義,另一方面我們自身也要找原因,在對外投資的戰略上、方式上、投資工具手段上,都需要認真反思。

金融改革大步向前,用實力支持實體經濟

在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這次博鰲會議我相信會有進一步促進改革開放的舉措出臺,金融業的改革開放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這方面我們要更加增加緊迫感,優化我們金融監管體制。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史,李東榮說: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鄧小平的一些話對我們影響是非常之大的,鄧小平說,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要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當時的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是合在一起的,後來實現了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我們恢復了中國銀行,保險逐漸的恢復,這以後又逐漸發展了我們的資本市場。

李東榮還回憶了一段往事,“我記得當時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國外對我們的評價,這四大國有銀行的評價,是屬於技術性破產的邊緣,後來中央匯金公司用外匯儲備注資,並引進戰略投資者,對我們四大國有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所以通過當時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行動,使我們的銀行業輕裝上陣,減少歷史包袱。所以如果不通過改革開放,我們中國的銀行業很難發展。”

李東榮說:所以這40多年來,銀行業在市場化的方向前進,使它得到健壯得到發展。今天看,我還是感觸很深的,中國的金融業如果不經過改革不經過開放,不可能有今天這個實力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從世界工廠到中國製造,中國走向了世界

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哪些變化?

在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上中國中車董事長劉化龍以中車自身發展為例講述了中國的開放與發展之路。

劉化龍介紹道,從中車的發展來看, 40年前中車還沒有對外合資合作的企業,40年後,中車的中外合資企業超過30家,而且這30多家企業對中車的發展甚至是中國有關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目前中車的產品已經出口到世界上104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83%擁有鐵路的國家,高鐵也已經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個名片。中車用自己的發展實踐證明了中國開放是必然,未來一定會繼續走好開放與合作之路。

既然中國企業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有開放就有摩擦。在談到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時,劉化龍表示,這對中國中車目前項目的影響比較小。

劉化龍稱,隨著企業的發展,挑戰也會與日俱增,比如中車在進入北美和歐洲市場時可能會遭遇技術壁壘,還有可能會遇到諸如所在國執政黨輪換等政治風險,但我們應該用理性和積極的心態去應對,不要慌,藉此機會釐清思路和應對策略。

劉化龍信心滿滿,我們堅信改革開放這個大門會永遠敞開,對企業如此,對製造業如此,對我們國家也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遠,並立足於全球。

最後,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用馬雲的一句話來做總結:

若中美經貿關係惡化,為美創造百萬就業承諾作廢!

「揭秘」除了贸易战,中国还有让美国更害怕的事!

鳳凰網財經“梧桐夜話”嘉賓集體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