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科學史丨紀念有機化學家黃志鏜誕辰90週年

編者按:黃志鏜(1928-2016),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和高分子化學家,1928年5月20日出生於上海。黃志鏜先生一生從事有機硅化學及有機硅高分子研究、雜環化學的前沿創新性研究和超分子化學研究,為我國航天事業及戰略武器中的防熱材料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發明獎,獲得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書和獎章,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黃志鏜先生1928年5月20日出生於上海,原籍浙江黃岩,今年是先生誕辰90週年。憶起自先生80歲以後,每年都為他慶祝壽辰,多數時候僅僅吃一個蛋糕,拍些照片,簡簡單單。先生88歲生日之後王梅祥、鄭企雨和我著手為他籌備90華誕,當與先生講起大致的想法,看得出他眼裡閃著期待的光芒,嘴裡不停地問:看我能活到90吧?我們回答說肯定能的。未料事與願違,先生終究提前駕鶴西去了。如今先生離去已一歲有餘,又逢先生生日,不禁感慨萬千,撰寫此文,以託哀思。

我自2004年進入化學所,與先生一起工作了13年,潛移默化中,從先生那裡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令我受益終生。

先生為人寬厚,待人真誠,無慾無求。我從未聽他疾言厲色評價過別人,對老同事老朋友念念不忘舊情。從先生那裡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已經很滿足了。他是院士,又年長,但出行總是買經濟艙,有一次他對我說:買了經濟艙,但可以享受機場的貴賓休息室,我已經很滿足了,說完就很開心地笑,彷彿佔了好大的便宜。

先生對待工作認真嚴謹,邏輯性極強。我初入化學所時,先生還經常為雜誌社審稿,他往往是手寫了審稿意見,託我敲到電腦裡。開始我過於自信自己的打字,迅速敲完就交先生審閱,先生會坐在電腦前對照他的手寫稿逐字逐句檢查,經常會檢查出別字或者用錯標點符號的地方,令我非常慚愧,從此學會了凡事都要認真再認真。2009年我從王梅祥手裡接過課題組長至2014年晉升為研究員之間沒有招收研究生的資格,都是在幫先生帶學生。記得有一次我把學生的研究報告交給他,他讀完以後要我講講陰離子-pi作用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從芳香pi面的電性著手,簡略介紹了一下作用的原理,他聽完以後說:聽起來似乎很淺顯的道理,為什麼到現在才有人去研究?要回答先生這看似簡單的提問其實並不容易,先生要求回答問題簡潔明瞭,我需要用最精煉的語言講清楚陰離子-pi作用的本質、存在的爭議以及與陽離子-pi作用的區別等等,這對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個很好的訓練。先生還教我工作中要先看問題,認真負責任。記得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項目的立項研討會,第二天早上向先生彙報,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項目擬解決哪些問題?我按照所記的筆記講給他聽,他沉吟了片刻,給我講了一下這幾個問題的歷史淵源,最後他問:這個領域不是你所熟悉的,需要你在這個項目中做什麼?我回答說我的主要工作是模型單體化合物的設計與合成,他點點頭:這個你能勝任,你一定要和課題負責人講清楚你能做什麼,即便能勝任你所承擔的工作,你也要先讀讀相關的書。

先生對我非常的關心和支持。記得當初我參加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答辯活動之時,先生和王梅祥約好答辯之前要聽我試講,沒想到那天北京恰逢罕見的大雨,我心中不忍,打電話請他不要來了,雨下得太大,他的回答非常乾脆果斷:已經說好的事,怎麼能不來!最終他按照約好的時間準時到了,看到他夾克衫的大半個後背都溼透了,我內心非常感動。當我晉職失利的時候,先生以他從助研升到副研經歷了20多年的例子來平衡我的心理,他以這種不說教的方式教育我遇到挫折不要氣餒不要抱怨,要先努力做好自己。

先生去世前的兩三年已做不到每天到辦公室工作,我經常會在下班以後先到他家坐一會兒,他一向不善於閒聊,但一旦找一個和工作相關的話題,他的思路就會非常清晰,滔滔不絕講上半天。有一天我告訴他我現在在雁棲湖給研究生上課,這裡是先生早年工作過的地方,他聽後非常興奮,回憶了很多舊事,我提出陪他回故地重遊一次,他也非常感興趣,但終究因身體原因未能成行,遂成遺憾。

人生無常。我很幸運,人生中能有13年和先生這樣德高望重的人一起工作,這段經歷於我是珍貴的財富和前進的動力。感念先生的智慧與恩情,值此先生90誕辰之際,謹以此文向先生致敬。

科学史丨纪念有机化学家黄志镗诞辰90周年

黃先生生活照

科学史丨纪念有机化学家黄志镗诞辰90周年

黃先生指導學生實驗,時年85歲。

科学史丨纪念有机化学家黄志镗诞辰90周年

2013年10月黃先生與胡亞東先生作為教師受邀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生50週年紀念會。

科学史丨纪念有机化学家黄志镗诞辰90周年

2012年5月20日,84歲生日於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