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樑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梁海峰:帶頭衝鋒的“排頭兵”


梁海峰,男,45歲,中共黨員,2014年11月從部隊轉業參加公安工作,現任滿洲里市公安局反恐怖大隊大隊長。

疫情面前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梁海峰第一時間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衝在前、作表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後,梁海峰勇挑重擔,帶領反恐怖大隊承擔起滿市火車站疫情防控排查工作。火車站作為城市進出口,責任之大,任務之重,不言而喻,他帶來隊友晝夜奮戰在防控一線,認真細緻地對每名旅客的出發地、來滿落腳地點、身體狀況、聯繫方式等基礎情況逐一登記,20多天累計排查登記進出站火車156列次,到站旅客3509人,發站旅客1130人。面對一些旅客們的不理解,他耐心的勸說,沙啞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即當防控員,又擔起了宣傳員,換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集中隔離點,人們避之不及的地方,梁海峰日夜駐紮在哪裡,全力配合衛健委做好來自15個重點疫區返鄉人員集中隔離看護的重任,配合醫護人員每日觀察登記、體溫檢測、場所消毒、秩序維護、防疫宣傳等,確保隔離觀察場所的安全保衛工作。在隔離點的深夜,他總要去轉轉,問問戰友吃得飽不飽、穿得暖不暖,每次都要檢查執勤民警輔警的個人防護到不到位;在每天的早例會上,他總會多一句,“有什麼困難就說,我一定想辦法解決”。暖暖的戰友情,給戰友們注入了一股“強心劑”。隔離點、火車站、大隊,他馬不停蹄的忙碌著,隊友讓他休息休息,梁海峰說“我是黨員、是退役軍人、更是警察,我不衝在前面對不起黨和國家!”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他立即寫下請戰書,要求到防疫工作最困難、最危險的崗位上去,堅決做到“疫情不退,我不退”。疫情開始階段防護物資緊缺,特別是醫用口罩供應不足,在火車站每每看到沒有戴醫用口罩的群眾,他就將自己的備用口罩送給群眾。為了保障隊員們的自身安全,梁海峰同志自掏腰包聯繫購買口罩,將所有口罩都分發給在防疫一線執勤的同事們。作為隊長,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中,他還時時注意隊友們的思想動態、身體狀況,安撫好崗上的執勤人員,緩解大家精神壓力。

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在面對困難與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梁海峰用實際工作成績彰顯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王波:疫情當前不退讓 履職盡責勇擔當


庚子新年有個不平凡的開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給節日氣氛蒙上厚厚的陰霾,來勢洶洶的疫情牽動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心。大年初二,兩地生活的他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深夜,疫情防控指揮部綜合信息組辦公室燈總是亮著。王波正帶領民警們緊張的工作著,勤務調度、信息彙總、數據篩查、情況預警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他自己連續20天吃住在單位,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累了就在辦公桌上趴一會,困了就在值班室眯一會,方便麵更是成為了他家常便飯,但不管是何時只要一談起工作,他的雙目立刻炯炯有神。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爸爸現在忙著呢,一會兒給你回電話”、“爸爸忙完後就回去”,這是他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話語。面對疫情,雖然工作地離家僅有2個小時的路程,但兩地分居的他已經近1個月沒有回家了。“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我現在特別想你”,面對電話中那稚嫩的聲音,堅毅剛強的他,眼睛溼潤了,他又何嘗不想年幼的孩子呢?面對家人,他的內心充著愧疚,他只能將對他們的牽掛通過電話傳送給他的家人,“家裡最近怎麼樣?“”爸媽,你們的身體最近怎麼樣?”簡短的問候後,他又和同志們投入到工作中。

精準的各類數據是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的基礎,在數據核查組辦公室,王波正在指導民警們開展數據核查工作。“一定要確保不落一條數據”、“一定要保證數據核查精準性”,王波深知數據的準確性對數據分析、精準施策的極端重要性。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他帶領戰友們嚴格落實“四個當日”要求,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各類數據進行分類篩查,一次次的查詢、一次次的比對,嚴之又嚴、細之又細,真正讓數據“實”起來,是他工作的深刻體現。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王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排頭兵”的含義,用奔波與汗水踐行著初心使命。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石勇:抗疫戰線上的“拼命三郎”


1月26日,剛剛大年初二,新春的喜慶氣氛正濃,然而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肺炎疫情洶洶而來,鄂倫春旗公安局緊急會議部署:全局進入戰時狀態,全員返崗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

石勇是鄂倫春旗公安局宜裡鎮派出所的所長,別看才41歲但他已經是有著16年警齡的老警了。石勇紮根基層,從民警幹起,歷經副所長、教導員職務,2017年成為鄂倫春旗公安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接到局裡的通知時,石勇還在所裡工作著。做為所領導,連續七年的除夕夜,他都在所裡值班,把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讓給別人。年初一初二他也不休,仍在單位忙碌著整理案件,手上的工作還未結束,突如其來重任又壓了過來。原準備過年去父母家待幾天,看來是回不去了,但誰能想到,這一下就是連續35個日夜840個小時的持續堅守,勝利卻仍在將來而未來,堅守仍將繼續。

疫情突發,一時間防護、消殺用品短缺,為確保參戰警員的衛生安全,石勇廣泛發動社會關係,緊急採購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發放一線使用。

疫情發生後,石勇每天都在派出所、社區、檢查站間不停地往返奔波。手機片刻不敢離身,時時關注每一條預警信息、接收每一項任務指令。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帶領疫情防控小組,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擁有13年黨齡的他,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無私奉獻的情懷,彰顯了擔當有為的黨員先鋒本色。

宜裡轄區有1.2萬人口,雖然不多,但村屯多、距離遠、居住分散,工作量很大。派出所僅有的7個人根本不夠用,他就發動工作關係千方百計進行協調,把13名治安員、21位村委會成員加入聯防聯控工作中,協助派出所開展工作。疫情期間,石勇組織派出所共對900餘名流動人口進行了核查、登記。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入鎮檢查站是阻擊疫情的外圍防線,石勇向全體駐站民警發出明確要求,堅決守住“四道防線”,嚴看死守,堅決堵住疫情輸入渠道。春節期間,正值2020年最冷的那幾天,氣溫降至零下30多度,石勇和其他民警輔警們一樣頂風冒雪戰嚴寒,衝在一線搞防控。攔車、查人、登記,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冷了抽空進屋烤烤火,半夜餓了就吃一碗泡麵。在石勇看來,戰疫情雖然艱鉅,但對自己也是一種考驗、一種磨練,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石勇能夠傾心投入工作,最大的支撐還是來自家裡。妻子任麗特別理解公安工作,也特別理解石勇。他倆本來住在繁華熱鬧的大楊樹鎮,為了支持丈夫工作,任麗放棄了大楊樹鎮工作的機會,把家搬到了偏僻冷清的宜裡鎮。結婚13年來,任麗總是默默承擔著家庭的全部責任,成為石勇工作的堅強後盾。

35天840個小時很長,但和石勇16年如一日,常年守在派出所的時間相比卻又很短。世上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祝願疫情儘早退去,人們恢復健康,也讓我們所有可敬可愛的警察們能夠稍適放鬆,陪陪家人!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朱海琪:疫情前沿的樞紐聯絡員


“朱大隊,通知您一下今天下午5點去區政府參加關於新冠肺炎防疫防控工作的緊急會議”,從這時起,呼倫貝爾市交管支隊海拉爾大隊民警朱海琪有了一個新的工作角色,海拉爾區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指揮部交管工作方面的溝通聯絡人,交管部門是防疫指揮部重要成員單位之一,而作為這一重要單位與各成員單位的溝通聯絡人,朱海琪知道自身責任的重大。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會後,朱海琪立即向支隊彙報,並帶領相關中隊人員按照防疫指揮部開始了先期準備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對大家來說都是陌生的領域,為了讓各協作單位間的配合默契,朱海琪一直奔忙於各檢查站之間,發現問題及時請示彙報與合作單位溝通聯絡儘快找尋解決辦法。待兩個卡口檢查站設立完畢,朱海琪回到家時,已是1月24日凌晨一點鐘。

第二天一大早,他顧不上同妻子多說幾句話,匆忙吃過妻子準備好的早餐,便又匆匆來到單位參加大隊會議,配合大隊領導,合理部署警力,對各中隊重新進行工作分配,明確職責,有序的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各檢查點的執勤工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捲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形勢迫在眉睫。海拉爾區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指揮部分別於27日和29日增設三處卡口執勤檢查站,其中海寶公路執勤檢查站,只允許檢測合格的大型貨車通行;東出口和西出口檢查站實施全封閉式交通管制,車輛及行人一律禁止通行。朱海琪第一時間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人員分配重新安排部署,使人員利用率最大化。

梁海峰&王波&石勇&朱海琦

朱海琪每日奔波在五個卡口檢查站,詢問執勤兄弟們有什麼困難建議,發現問題,及時彙報並解決,做到時刻掌握各檢查站的工作情況,積極與指揮部溝通匯報。另外,作為溝通聯絡員他還需要接收各協作成員單位的相關工作信息,同各成員單位聯繫的多了,大家也都知道了交警這邊有位朱大隊。統計所需要的物資及執勤民警、輔警的防護設備,協調聯繫相關單位部門進行落實發放也是這次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接收到的物資防護設備,合理分配發放到各卡口檢查站,避免浪費,做到物超所值,將物資設備利用率最大化。

“你忙歸忙,你自己要帶好口罩,做好自身防護啊……”朱海琪同志每天伴隨著妻子的囑咐聲關上家門,一摸衣服兜,肯定會有一兩個妻子為他提前準備好的口罩,但是到了各卡口,他又給了一線兄弟們,叮囑他們溼了凍了就換上。從大年二十九接到疫情防控任務以來,朱海琪每天都是早出晚歸。這個春節,他沒在家陪同家人吃過一頓正經飯。但是不管他回家多晚,妻子總會為他煮上一碗熱湯麵,也就是每天的這個時候,夫妻倆才有時間靜靜的坐下來嘮嘮家常,妻子的理解與支持就是朱海琪同志最堅強的後盾。

從大年二十九至正月初十,在11天的防疫防控工作中,部署傳達的大大小小任務以及上報的開展情況上百個,組織協調五個檢查點出動警力1800餘人次,警車600餘輛次,攔截車輛30000臺次,人員60000人次,勸返車輛數4000臺次,人員5000人次。這一個個數字是在朱海琪同志一點一滴的汗水、一遍遍的實地查看、一次次的會議部署中積累得到的。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使命,用責任和擔當構築起疫情防控堅實的銅牆鐵壁,詮釋著人民警察服務人民,忠於人民的錚錚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