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科院院士:科研界存在许多灰色地带的学术不端行为

中科院院士:科研界存在许多灰色地带的学术不端行为

蒲慕明


科研界存在许多灰色地带的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特别点出了:“用不实、浮夸、蒙骗方式报道自己的成果,这个问题可能最大。


在提议和执行科研项目、报道或评审科研成果时,有伪造、不忠实和剽窃行为,即为科研不端行为。除了伪造、不忠实和剽窃等明确的科研不端行为之外,还存在许多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


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夸大研究成果。它不光指论文中的夸大,也指媒体报道的夸大。“我们常常看到,文章只要是国内外高档期刊出来的,都说是重大突破,这是不好的。”蒲慕明说。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论文没那么重要,但为了个人的荣耀,争取大众关注,或者为了职位升迁、获得个人利益和科研资助,仍然说这是重大突破。“对这种不忠实,我们社会文化是容忍的,媒体是容忍的。但是,科学界容忍不容忍?”蒲慕明表示,“同行(会)看到这样不实的报道,时间久了,对这样的科学家是有自己的评价的。


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之所以广泛存在,是因为灰色地带的问题通常很难被发现,科学家甚至是著名科学家,对灰色地带行为也有不同看法,有时他们自己也有不同程度的灰色行为。而且,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单位未能对此类不端行为出台明确的规则指南。根源在于“此类不端行为广泛被容忍,被发现后没有任何后果。”

这场讲座的主题为 “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直播全长近3个小时。

讲座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24034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