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宿豫這些家庭“組團”上“疫”線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宿豫區全體黨員幹部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這其中,更有一些家庭“組團”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他們用“逆行”的身影,衝鋒在“疫”線,踐行著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抗疫夫妻檔,並肩在一線

從大年初一開始,宿豫區順河街道梨園灣社區林苗圃黨支部副書記殷利,就奮戰在抗“疫”一線上。丈夫陳培軍2003年在上海有過抗擊“非典”經驗,也主動加入到林苗圃社區志願服務隊中,成為“紅馬甲”的一員。夫妻二人7點出門,每天忙到深夜。

林苗圃社區住戶215戶,殷利要確保每戶都熟知傳單上面的內容。一天走下來,殷利感觸最深的就是膝蓋特別疼,但是看到與自己並肩作戰的丈夫,她又覺得有些欣慰。除了要進村入戶宣傳,殷利日常就是和同事們一起在村頭臨時搭建的檢查關口執勤,嚴防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時刻守住保護群眾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考慮到疫情的嚴重,陳培軍將兩個女兒送回老家,讓母親幫忙照看孩子。提起孩子,殷利和陳培軍有一些愧疚。“2月4日,我去老家帶小女兒,她給我打電話,車上的揚聲器聲音很大,小女兒在車裡聽到她的聲音,就把臉一直靠在揚聲器上喊著‘媽媽’……”在外人眼裡一直很堅強的陳培軍,此刻卻難掩淚水。

殷利每天除了日常排查宣傳工作,還要把居委會的整個疫情防控資料整理上報。“殷利是執勤人員中唯一的女同志,舍小家為大家,充分體現了一名黨員的擔當和責任,令人欽佩。”林苗圃老黨員王友安連聲誇讚。

“疫”線父子兵 協力戰疫情

古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日漸嚴峻的時刻,就有這樣一對“父子兵”活躍在宿豫區曹集“疫線”戰場上,他們是旱閘村老黨員蔡則虎和他的兒子蔡可。

蔡可是曹家集社區網格治理崗專幹,身為黨員的他一直將社區群眾放在心上,有些老人一開始不理解,蔡可便一遍一遍告訴他們其中要害,最終在蔡可的努力下,周圍的老年人都做到了無事不外出,外出則一定要戴好口罩等防護工作。

蔡則虎是旱閘村一名近20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自願到村部道路卡口參加抗疫宣傳巡邏。他戴著口罩,以身作則,耐心勸說人員戴好口罩、不要聚集,還向他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

1962年出生的蔡則虎並不年輕,許多人勸他年紀大了,應該在家好好待著。但蔡則虎並不這樣認為,他說:“我年紀再大,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關鍵時刻,就應該承擔起責任,為疫情防控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陣母子兵 戰“疫”心連心

宿豫这些家庭“组团”上“疫”线

範然和孫金俠

今年26歲的範然是一名現役軍人。今年1月份,因掛念家中父母,經部隊批准,範然回家探親。疫情開始後,看到老往村裡“跑”的母親孫金俠,身為軍人的兒子也坐不住了,多次向母親提議,要到村裡報到,一起參與志願服務工作。

2月4日,範然獲知鄉里基層一線特別缺人後心急如焚,他計算居家觀察時間已到,就再次跟母親提出要到村裡報到,與母親一起參與戰鬥。這一次,孫金俠沒有遲疑便答應了。

孫金俠說,自己主動申請來卡口一線執勤,是因為自己是名老黨員,在這種時刻就應該挺身而出。讓她欣喜的是,身為軍人的兒子表現也不錯:“兒子這段時間幾乎沒休息,一直都在一線堅守崗位,做母親的有時看他那麼辛苦,我也很心疼。但是非常時期,看到兒子長大了,懂得了責任和使命,還是感到很欣慰。”

母子二人的精神感染了大家,很多村民也都主動報名參與志願服務。孫金俠與範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成為孫莊村防疫戰線上別樣的風景。

在宿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還有許多這樣的家庭,堅守基層,守護著百姓生命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春天已經到了,疫情終將被戰勝,願所有的“逆行者”都能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