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新《證券法》中提到,將發行股票應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改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意味著什麼?

靈安


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將發行股票應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改為“具有持經營能力”,

這意味著以後,上市的門檻降低了,一些暫時沒有盈利能力,或者無盈利能力,但是還能維持經營的企業也可以上市了。

這就要求投資者必須自己分辨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這是一項股票市場的巨大變革,對股市具有深遠巨大的影響。這麼多年形成的投資方式也將發生變化?

一是不能逢新必打,逢中次賺了

隨著這個門檻的降低,自己註冊制的逐步實施,上市企業規模無疑會更大,也是更加魚目混雜了。有些企業可能上市就破發,這就需要我們打新也要做足功夫,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以避免打新撞雷。

二是以前的殼資源、st失去了炒作的價值

以前上市門檻高,所以有很多企業選擇借殼上市,還有退市也幾乎沒有,給了一些人炒作st的底氣。門檻降低後,加上註冊制實施,上市變容易了,同樣退市也會常態化。超垃圾股也能賺錢的時代過去了。

三是市場會迴歸到價值投資

以前是股票供不應求,以後就是供大於求了。同樣踩雷的概率也是大增。

這時候企業自身的價值,護城河的寬窄就成了關鍵。價值投資必將盛行!

市場已經改變了遊戲規則,你做好應變準備了嗎?


動靜之間萬物顯盡


從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說起,這次改變就是為了讓更多的玩家入場。

  • 第一,本次證券法的修改是為了激活股權融資的活力。
  • 第二,減少不必要的限制,讓優質資產能夠方便的交易,既是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的優質資產,又是為優質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促進企業發展。
  • 第三,拿美國市場來說,上市規則靈活,納斯達克是許多創業公司偏愛的上市地點。中國許多的互聯網公司,如網易、百度、阿里巴巴等都在當初選擇納斯達克上市
  • 第四,上面這些企業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市場的上市規則要求較高,一條“持續盈利能力”可以將許多的初創企業拒之門外,因為初創企業的價值在於商業創新、人才技術領先等,盈利往往是許多年之後的事情。
  • 第五,“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要求利潤表的表現,這一方面會造成會計信息不真實的壓力,另一方面會讓國內的資本市場對初創企業十分不友好,反而是讓近十幾二十年中國偉大的互聯網公司的成長,被外國吃了去,國內沒有了分一杯羹的機會。
  • 第六,本次改動是非常大的利好,是國家金融開放的體現,同時對“持續經營能力”的要求也一定程度長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

Doubtfuldebts


這麼說吧,在中國過去的市場裡,由於證券市場成立的時間較短市場體制不夠健全,同時市場的主要參與投資者以散戶為主要構成,他們的專業性較差,對於如何分別上市公司好壞有一定難度,在此基礎上證券法要求上市公司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公司,應當具備相對確定和穩定的賺錢能力才能有效保護投資者利益,因此規定為“有持續盈利能力”。隨著市場逐步成熟,主體參與的投資者也變得更加專業,具備一定的分析辯識能力後,市場需要更多新鮮血液,而且當今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優秀的企業,他們具備很先進的經營模式,或是具備極大的市場潛力。但他們在初期很難募資,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體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前都很難實現盈利,比如說曾經的騰訊,在QQ日活用戶超過1億的時候都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比如現在的B站等等眾多優秀公司依然靠著燒錢來擴大規模完善生態鏈,但並不影響這些公司持續經營壯大,甚至未來成為類似騰訊這樣的世界級領軍企業,如果還用舊的標準去限制公司在A股上市,我們的市場還會繼續失去這些優秀的公司,將他們拱手送到美股,讓外國投資者享受偉大公司的成長紅利,因此講條款改為“具備持續經營能力”更符合現在的市場需求。

這一改變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更有潛力的好公司在A股上市,為註冊制打通了最後一公里,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證券市場更加成熟更加國際化!


股市探秘


下面由註冊會計師郭小凡來為您解答:

我認為:可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可以量化,能體現在財報裡面。而可持續經營能力是個什麼東東,太抽像了。我覺得這政策就是給有後臺的大企業不退市的一個臺階,增加背後操作空間罷了!中小企業,說你沒這能力你就沒有,大型企業,說你有那你就有,沒有也得有。


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

即不得存在下列可能對持續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1)發行人的經營模式、產品或服務的品種結構已經或將發生重大變化,並對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2)發行人的行業地位或者發行人所處行業的經營環境已經或將發生重大變化、並對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3)發行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或淨利潤對關聯方或有重大不確定性的客戶存在重大依賴;

(4)發行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淨利潤主要來自不能合併財務報表的投資收益;

(5)發行人使用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的取得使用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

持續經營能力的要求。

(1)具有經營所需的必備資源要素;

(2)具有優秀領導團隊和核心人員;

(3)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穩定增長性;

(4)朝陽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以上僅代表個人見解,有不同理解的請在樓下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郭小凡財經


很簡單,過去中國企業要上市,需要三年財務報表,年年盈利,並且還是增長的,

現在呢,只要公司活著,未來有發展前景就可以,意思就是說,可以畫餅充飢了,

對於我們來說,以後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什麼鳥都有,要放大眼睛甄別好公司與壞公司,以前這個工作是證監會來做,現在交給散戶自己來甄別了,

過去阿里巴巴為什麼在大陸上不了市?

這個制度要是放到過去,阿里巴巴就能在大陸上市了。

大家明白沒?!




精彩哥37


從昨天開始,新《證券法》就開始正式實施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證券法,勢必對我國的資本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新證券法明確表示將全面推行註冊制,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上市條件得到放寬,以前企業上市“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改為了“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為什麼要改

我們都知道,以前企業上市的條件比較嚴苛,盈利是硬性要求。有很多公司上市之前業績很好,上市之後業績就變臉了,更有甚者不惜造假上市,都是為了滿足這個要求,給投資者造成了很深的傷害。我們熟知的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美團等企業都沒能在A股上市,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盈利條件不符合。像它們這樣優秀的企業,沒能在A股上市是多麼的可惜。在註冊制的背景下,為了優化上市條件,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的活水,所以將企業上市“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改成了“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帶來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騰訊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他們當初不是不想在A股上市,只是無奈條件不符合,他們錯失了A股,A股也錯失了很多像它們這樣優秀的企業。現在這種情況的到了改善,科創板上市的澤璟製藥、百奧泰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是生物製藥的創新企業,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雖然現在還沒有盈利能力,卻已經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像這樣優秀的公司,以後會越來越多,投資者也能夠充分享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註冊制的背景下,由於上市條件的放寬,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上市,這其中魚龍混雜,投資者需要更加仔細的甄別優質公司,進行投資。監管機構也需要加強監管,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被損害。


學會止損2020


其實,這是核准制改註冊制的必然要求!

核准制:遵循實質審核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公司要在A股申請上市,你的業績要達到主管部門的考核標準才行,達不到這個硬指標,上市免談!不是什麼破銅爛鐵都能來上市的。雖然實際上主板也會有公司暴雷,但是,經過主管部門的審批,能夠在主板上市的公司還是鳳毛麟角。

註冊制:遵循形式審核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公司要申請上市,只要如實披露信息,提供完善的公司資料,就可以了,主管部門不管你是盈利還是虧損。就是說,只要你在形式上滿足上市的標準,都可以申請上市,公司好壞主管部門不管,由投資者自己選擇。

新證券法要穩步推進核准制改註冊制,這意味著什麼呢?

第一、對於國內的公司來說,申請上市要簡單了,不像以前在主板申請上市要搞個好幾年,等達到上市標準,黃花菜都涼了,所以很多公司跑到納斯達克上市去了。

第二、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呢,可以選擇的投資公司會更加豐富,但是風險也隨之增加了,這告訴我們,以後投資不能光靠運氣來賭博了,要學點看財報的基本知識了,畢竟阿貓阿狗都可以來申請上市了,魚龍混雜,你知道哪個是潛力股,哪個是雷啊?真的是投資需謹慎,擦亮雙眼來選擇了。


投資心觀察


由注重企業盈利能力改為注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有利於科技創新類企業上市公司。上世紀末新浪搜狐網易等互聯網公司,即使願意選擇在國內上市也是無法上市的。這些公司創新能力強,增長很快,但是早期是屬於研發投入或市場培育階段,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就無法在國內上市。這樣既對科技創新的一些融資不利,又無法讓國內居民分享這些企業快速增長的利潤。

當然國內上市上市審核以前關注盈利,在不考慮財務造假的情況下,上市後投資人的風險更小,因為盈利本身也是可持續經營能力的部分體現。現在改為注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後,雖然有利於未盈利的科技創新的企業上市,但同時也增加了投資風險,投資人需要從更多方面更全面的瞭解企業的基本面,綜合性的做出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判斷。

今後的證券市場投資,會需要更高的投資水平和專業能力,普通的投資者,最好是將資金交給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士來打理,雖然這些機構不能保證盈利,但是長期來看,通過組合投資和專業決策的可以有效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率。


信馬古道


這個將會改變財務報表從以前的看利潤數值變為看公司運營的質量,同時也會減少市場裡對財務報表的粉飾情況,因為在以前上市公司評判報表好壞是從利潤數值來判斷的,而利潤數值可以通過財務手段來調節,例如應收賬款提前確認或是應收賬款推遲確認,包括通過不良資產剝離來改變利潤數值,從而達到保殼的目的,因為摘帽的難度是大於帶帽的難易層度的。

手段有很多,而公司運營的質量就會透過數值去評判公司運營的質量,例如資產負債率單純的低或者高都說明不了問題,低了公司發展受約束,高了也不一定差。因為資產裡可以包括長期待攤費用的。

【手碼 求贊】


A股小魔頭


意味這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越來越完善。之前要求滿足盈利條件才能上市。使得中國資本市場幾乎錯過了整個互聯網時代。由於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採取的融資補貼消費者的策略佔領市場,導致互聯網公司初期都是不盈利的。像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國外的亞馬遜等。企業初期都是不盈利的。但是需要上市融資。以前國內資本市場要求盈利才能上市,導致中國優秀的上市公司,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企業不得不到美國,香港等地上市。使得中國投資者不能分享中國互聯網公司成長的成果。國內優秀的創新型企業得不到充分的資本市場的支持。國內的管理層為了改變這個局面,能夠使制度與時俱進,適應經濟的發展。所以做出這種安排。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