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如今我們所閱讀的史料相當一部分都不太準確,甚至可以說是偽史,很多經典典籍在歷史的幾次浩劫中都被毀掉了,比如秦始皇時的焚書坑儒,再比如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等等,對於政治來說無疑是加強了中央集權,控制了老百姓的思想,但是對於文化來說,只是一場場的災難,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這些層出不窮的文化浩劫,導致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史料與真實的歷史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大相徑庭,甚至同一時期出土的史料之間也存在著各種衝突。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對於漢武帝之前三千年的歷史,我們一直以司馬遷的《史記》作為正史,然而春秋列國各國的史官也曾經做了很多的記錄,與《史記》有些觀點完全不符,比如《竹簡紀年》這部史書,對春秋戰國之前的歷史記錄的比較詳細,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堯舜禹之間的權力接替並非和平的禪讓制,而是舜打敗了堯奪得了權力,後來禹又搶了舜德政權,一度打破了人們對遠古時期大同社會德美好期望,所以對於同一段歷史,可以說是各家史官都有自己不同的說法,觀點不一。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此外乾隆修《四庫全書》時,曾經借修書的名義大肆蒐羅民間的文化典籍,只要與清王朝意願和當時主旋律不相符的一律刪掉燒掉,看似修《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的一項豐功偉績,但是無人知曉,乾隆皇帝為修書而毀掉了多少珍貴的孤本典籍,毀掉了多少真實歷史。後人流傳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馬未都也曾經說過:這世間只有一個道理就是成王敗寇,歷史由勝利者書寫,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我們現在所看的二十四史大多都是偽史,但是我們不看這些偽史就不能分辨出真正的歷史,這也是當今歷史研究的一個尷尬之處。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1975年11月,當地肖李村村民張澤棟和同村村民正準備在雲夢睡虎地修建排水渠道,然而在挖掘過程中細心的張澤棟卻發現挖出的泥土顏色有點不大對勁,由於雲夢地區多古墓,張澤棟雖然是個農民但是也見多識廣,他敏銳的感覺到這種泥土好像和雲夢地區曾經挖出的另一座古墓的泥土顏色有點相似,張澤棟斷定在自己挖掘的地方一定存在一座古墓,於是他們留下幾個人在看護古墓,其餘幾個人便回到家趕到縣文化館去報告。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上級得知這一消息後,省博物館派專家帶著考古隊來到了雲夢,竟然發現了一座罕見的歷史大墓,這座墓葬是秦代墓葬,總共有12座,經過考古人員的精心挖掘,從中挖出了370多件珍貴的文物,尤其是11號墓葬中,竟然發現了大量的竹簡,當考古人員將這些竹簡小心翼翼的搬回縣文化館進行清洗後,令專家們驚異的是這些竹簡上的字跡十分清晰,考古專家立刻報告給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派專家到湖北調查,對這些竹簡逐字翻譯,很快掌握了這1155枚竹簡上的基本內容。於是雲夢睡虎地竹簡就這樣問世了!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那麼這一千多片竹簡上到底記載著什麼內容呢?這些竹簡中記載著很多秦代的歷史,其中很多內容填補了秦代歷史的空白,最讓人驚異的是其中一些史實與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完全不同,例如在秦律《徭律》中就有部分條文如下: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什麼意思呢?這一段記載正好是針對押送犯人失期所應該受的處罰的記載,翻譯過來就是:押送犯人如果膽敢拒絕不去的,要罰價值2套鎧甲的錢;逾期3-5天的要遭斥責;逾期6天的要罰價值一個盾的錢;失期超過十天的,要罰價值1套鎧甲的錢。但是如果是因為下雨等天氣原因造成失期的,免除處罰。”也就是說在《秦律》中失期並不是什麼重罪,如果是因為天氣原因失期的,就沒有什麼罪過,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好像我們讀的《史記》中並不是這樣記載的。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大家或許都學過陳勝吳廣起義的課文,《史記》中明確記載: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在這裡,卻記載著失期當斬,如此重刑才是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的導火索,因此歷史屆一個新的歷史謎團出現了,為什麼《史記》和雲夢睡虎地竹簡的記載會衝突呢?難道是因為當時司馬遷記錯了?還是竹簡寫錯了呢?或者是陳勝吳廣想要造反而故意編造的謊言呢?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司馬遷對待史學如此執著認真的一個人,絕對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而竹簡出錯的可能性或許也不大,因為秦代是一個崇尚法治的國家,當時的法律條文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寫上去核對多遍的,此外陳勝吳廣即使想造反也不會編造這麼低級的謊言,因為秦朝法律即便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估計也能倒背如流,當年商鞅變法相當成功,其中重要一項就是普及法律,如果法律沒學好,不僅僅是回爐重造的問題,很有可能得重新練號了,所以三種可能都被我們排除了,那麼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仔細思考一下或許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秦代的法律遭到後人的修改,所以才造成了前後不一的情況。

湖北孝感出土千年前竹簡,推翻《史記》定論,留下新的歷史謎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根據專家對墓主人的檢測,發現墓主人是四十五歲時死在安陸令史任上的,此時正是秦始皇三十年,也就是公元217年,即秦統一全國後的第四年,此時的秦朝徭役並不算太多,然而僅僅兩年之後,秦始皇便命蒙恬率兵三十萬攻擊匈奴,後又攻取南越之地,後來更是濫用民力修築萬里長城,如果僅靠前期的徭役顯然很難滿足大規模的征戰工事,因此秦始皇三十年後,秦國很有可能重新修改了法律,規定失期斬首,各項法令也逐漸嚴厲,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滅亡。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最可能成立的假設而已,至於到底真相如何,恐怕是歷史交給今人的一大謎團懸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