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宅】宅在家裡30天,我通過發生的事件學會深度思考

#我,無條件寫作#

在封城的那一天,我才體會到疫情的嚴重性。又覺得自己不會這麼倒黴攤上這個事,但是看著每天的疫情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一天天增加,我開始恐慌,情緒開始起伏不定,幾乎不能重新開啟正常的思維,每天抱著手機,從早看到晚,邊看邊哭,生活不能正常,一天只吃一餐,處在極度的焦慮之中。

就這樣困在家裡快10天的時候,看到新聞說病毒傳染性太強,我就想如果我“中標”了,我必須知道有可能會傳染哪些人?不能因為我的原因,讓我親近的人矇在鼓裡,受到傷害。

於是我採取倒敘的方式記錄年前的那些天的生活軌跡,想著如果萬一我倒黴了,起碼要讓周圍的人有個準備,早點預防。

就這樣記著記著,我情緒穩定下來,也冷靜許多,心想與其這樣慌亂,不如做點實在的事情,難得這樣漫長的假期,做點平常無法做的事,比老是恐慌來的有意義的多。

於是我開始記錄每天的生活,包括每天吃的東西,情緒狀態,身體表現。特別是前期的整個狀態,一邊回憶一邊記錄。

並且要做好準備,如果中招,如何應對?如果沒有,如何避免?

起碼應該在這件事當中,我通過思考總結,學到哪些知識?哪些事情是錯誤的,如何避免?有哪些收穫?

第一,反思前期存在的問題

疫情發生的那段時間,我都幹了些什麼?

  • 1,12月的時候到醫院看過牙齒,進出醫院,繳費,全部沒有戴口罩。
  • 2,12月底的時候,發過燒,到社區醫院看病、檢查、拿藥、打針,全程沒有戴口罩。
  • 3,元旦的時候,到泰國去遊玩了一趟,從坐飛機到泰國,從泰國回武漢,中途還轉機,全程沒有戴口罩。在泰國遇到一對蘭州的情侶,女孩子還問過我:武漢好像有什麼肺炎?我輕描淡寫回她說沒有什麼,沒事。現在想想真為我當時的無知感到羞愧。如果我要是有什麼,那一對情侶肯定跑不掉,可把人家給害了。
  • 4,元月18號的時候,我們全家出去採購年貨,還在外面聚餐,全部沒有戴口罩。
  • 5,元月19號去超市採購,沒有戴口罩。
  • 6,元月20號,單位中午吃年飯,下午唱卡拉OK,所有人都沒有戴口罩。
  • 7,元月21號,還去單位上班,那個時候,才開始戴口罩了。
  • 8,元月22號,還去超市人擠人的採購年貨,不過,是戴著口罩的。

這一波操作,想想都後怕。我是如此的無知啊!在這一波神一樣的操作中,我能獨善其身嗎?

我把所有購物的記錄找出來,記下購物的詳細地點、時間、物品、接待我的人的性別,外貌特徵。

我記錄了過程,再找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

  • 1,敏感力太差。完全對應急事件沒有絲毫的反應。那時候已經聽說“華南”事件,出現了一些疾病,都沒有當一回事。而且我上班的位置離華南海鮮市場只有三站路。
  • 2,沒有思考。我既不看網上的新聞,也不經過大腦深思。確切的說,就是看到也沒有當一回事,覺得離我太遠。選擇無視,就更談不上思考了。

第二,如何做一個不給別人增加負擔的人

不給別人增加負擔,就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管是從身體還是從其他方面,學會獨立完成,

1,學會現代社會基本配置的應用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封閉後,生活物質需要採購。如果你會網購,團購,想買什麼可以直接買,可以很快的解決每天的生活問題。

醫療人員、社區工作人員都是冒著生命危險衝在前線,非常辛苦。醫生救病人,社區工作人員負責居民的生活。如果你身體好,就可以減少醫生的負擔,如果你會自己採購,就不會給社區工作人員增加麻煩,他們幫忙採購物質和藥品,還要一家一家送到門口,真的是很辛苦。

所以不管多大年紀,對新生事物要了解並且熟悉操作規程,既輕鬆自在,又不給他人增加麻煩。

2,瞭解自己的身體

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沒有慢性病?有沒有一些小的毛病需要注意。不讓這些小毛病發展成大毛病,比如你有咽炎和支氣管炎,就千萬注意不要上火發炎,引起炎症並且發燒。

身體確實不能動或者不能下樓,就不要強制的自己跑下樓,這樣反害了自己。把需要的東西寫在紙上,讓工作人員一次性的買齊,並且多買一些。既方便了自己又照顧了對方。

3,學會基本自救能力

仔細清理家裡的藥箱,看看有的藥對什麼病症的,心裡要做到有數,沒有的藥,記錄下來,有機會立刻補充。

沒有藥的情況下,學習通過食物或者理療的方式解決。水果和青菜解決上火問題,穴位可以緩解疼痛,適當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

給家裡的物質建立答案,食物和物質可以用多久,每天的飲食結構要做到合理安排,既滿足身體需要,又能最大化利用,多呆在家一天風險就少一點。

4,學會節制

因為知道病毒傳染性太強,不能隨便出門,以減少感染機會。所以一直合理的控制食物的消耗,等家裡的糧食徹底空了後,才開始採購。

由於隨時隨地的記錄物質情況,不需要另外花時間再統計,節約了時間。知道需要採購的物品,選擇好一次性採購完畢,下樓拿兩次就搞定了,把風險降到最低。

這次採購的物品,又可以很長時間安全的待在家裡了。

第三,如何從發生的事件裡學到知識?

可以從3個方面學習:

1,從心理層面上

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有時候人沒有病,因為恐懼,嚇出病來。

恐懼是什麼?恐懼是自己對這個來勢洶洶的事件發生後,你無力解決,害怕失去,失去自己,失去最親的人,你害怕失去,承受不了,所以你恐懼。

恐懼已經來了,又無力改變,不如面對最壞的結果,心裡也就坦然了。我努力了,不是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就放下吧!

經歷過生命的危險,還有什麼懼怕的?

心理調節好了,就開始瞭解自己的身體。

2,從身體方面

病毒對身體有基礎疾病的人,免疫力低下,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重症病的人,風險很大。

於是以最快的速度瞭解被病毒感染後的症狀,以對應自己身體的反應。我每天記錄身體的表現,量體溫看發不發燒,身體和喉嚨痛不痛?胃口好不好?

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再有錢有權,生命有時候就是那麼的不堪一擊,不如現在就開始調理,讓活著的生命有質量。

3,增加身體免疫力

保證足夠的睡眠,每天保證有雞蛋、牛奶、水果,兩天煨一次湯,身體保暖,情緒穩定,不給自己增加任何煩惱。

減少看手機的次數,就是看到傷心流淚的地方,就盡情的哭,釋放完後,擦乾眼淚就去看一部喜劇,讓自己笑一笑。

吃好,睡好,情緒好可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也讓人體會到賺錢的重要性。因為困難時期,價格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時候,買到物質就很知足了。

把那些便宜的東西讓給很多年紀大的困難戶,也是做出一份貢獻。

第四,30天裡的收穫和體會

學習面對病毒的時候,把方法應用到其它方面,也學會了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識:

  • 1,學會隨時隨地的深刻思考和覆盤,並把它應用到任何地方;
  • 2,學會在家充煤氣費,給青菜保鮮;
  • 3,學會了開頭條專欄,讓悟空回答的收益提高;
  • 4,學會堅持的意義和方法;
  • 5,學會自我節制,不放縱身體的慾望;
  • 6,深刻體會到賺錢的意義,學會儲蓄,合理安排手裡的每一分錢;
  • 7,學會預知風險,預見未來
  • 8,學會不鑽牛角尖,體會到真正的雲淡風輕;
  • 9,學會在家辦工,更努力的賺第二份收入;
  • 10,學會接納更多未知的世界…

在這從來沒有過的30天裡,從最開始的煎熬,到現在的坦然,以及面對困難的深度思考,學會從中尋找快樂、尋找機會,並且把這些收穫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生活中,才能成長。

不敢說在這個困難時期,用雞湯鼓勵大家。就像那一粒粒塵埃,飄到你和我身上,都無法輕鬆的掃開。

我們只能用各種方法,儘量避開那些塵埃,或者做好準備,接到那些塵埃,把它掃到應該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