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沒有合肥社保想買房只能交一年社保嗎?如果一年後房價漲了我不是虧了嗎?

用戶9492510000576


這段時間諮詢我的人比較多,尤其是想在合肥買房的外地人,好多都集中在“

到底在三縣上車,還是等社保滿一年後在市區買房”這個問題上。在人才引進政策呼聲越來越高的當下,如何買房成了他們比較焦慮的事情。

去年6月份時,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為《到合肥三縣買房,還是攢足1年社保後在市區買房?》(公號“小易論樓市”)。當時我建議大家優先攢社保在市區買房,但到年底時形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我轉為建議大家邊攢社保邊觀望,對三縣一些性價比高的限價新盤也可以考慮。

但時至今日,合肥房地產形勢更加嚴峻,我們將如何調整下一步購房策略?是應該在合肥三縣買房,還是等社保滿一年後在市區買房?這篇我將詳細分析一下。

地緣優勢大於區劃優勢

經濟學中有個級差地租的概念,它有一個形成條件,就是距離市場的遠近。距市場較近的地塊,運費較少,可獲得超額利潤,這個道理同樣可以套用在城市土地價值中。

市中心通常是各種資源聚集的地方,比如學校,醫院,公共機構,商業中心,就業崗位等等,那麼住在市中心的人,資源使用成本會大大降低。因此同等條件下,我們看到市中心的房租要高過市郊,市中心房價和土地價格也要遠遠高於市郊。

以市中心為圓心,距離越遠,房價越低。合肥是多中心發展,已經形成實際意義上的3個市中心,分別為環城河內,政務區和濱湖區。

以政務區為例,政務區核心位置的凱旋門和置地栢悅公館,平均房價在2.5w以上;靠近邊緣的習友路南,均價則降低到2w-2.2w左右;政務區外圍經開區融科城房價為1.7w左右,而地鐵三號線尾站的世茂翡翠首府,價格在

1.5w左右。

我在泛經開區的文章中分析過,合肥成交量最大的一個二手房小區禹州華僑城,本身是肥西縣產證,但與政務區僅一河之隔(公號“小易論樓市”《2017年合肥泛經開區房價分析及購房建議》)。由於不限購,其平均成交價格達到1.55w,基本跟周邊市區產證的小區相差無幾。

地鐵三號線尾站的原樹提香,屬於肥西產證,成交均價1.5w左右,跟相同位置市區產證的世茂翡翠首府幾乎一樣。位於高新區地鐵四號線沿線的百商現代名苑,屬於肥西產證,成交均價1.6w+,比周邊大部分合肥產證的小區都高。

這兩天北城新開盤的萬科蘇高新中央公園,屬於長豐產證,均價達到1.48w,比距離合肥市中心70公里外的長豐縣城高出太多。緊挨著瑤海區的中海城,屬於肥東產證,備案均價在

1.25w,而附近市區產證的二手房成交價格也不過如此。

各種例子表明,距離優質資源集中地越近的小區,房價相對越高一些,這個價格並未因行政區劃不同,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地鐵提高了人們的通勤效率,能讓郊區人口快速通往市中心,更容易享受到市區資源,對郊區的帶動作用更為明顯。

因此,對於購房者來說,不必過多考慮三縣的行政區劃問題,地緣優勢要大過區劃優勢,更何況三縣劃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更為難得的是,三縣由於不限購,首付可以低很多,也可以購買多套,距離市區最近的三縣區域,同樣值得考慮。

合肥房地產發展形勢分析

說實話,我去年對合肥房地產形勢的判斷,有些過於保守,來自土地市場方面的不確定性太大。我原以為zf有可能會加大推地力度,畢竟之前承諾全市每個月推地會超過1000畝,可去年市區住宅用地總共才出讓

3100多畝。

還有一個數據,也佐證了新房市場庫存的緊張程度。從2013年開始,合肥市區每年新房備案量,由5年前的94837套,減至2017年的57957套,平均每年遞減近10000套,這說明合肥市區一直在縮減住房供應。

從去年土拍情況來看,市區共出讓3100多畝住宅用地,若以每套100平米、平均2.2的容積率計算,可建成46000套左右,如此一來,2018年新房供應將比2017年進一步減少10000套左右。

與此同時,自2016年10月份合肥重啟限購以來,已滿一年,越來越多的剛需開始滿足購房條件。一方面土地供應持續減少,另一方面需求集中爆發,這就造成了今年合肥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

合肥分西南和東北兩個市場,西南區域一房難求,東北區域去化艱難。我初步統計了一下,去年市區出讓的住宅土地,僅瑤海新站區就有

1500多畝,佔了一半左右。這意味著今年和明年新增供應主要集中在合肥東北區域,西南區域新房將會越來越緊張,越來越難買。

濱湖性價比較高的幾個新盤,比如雲谷,需要全款,開盤屢屢爽約,遙遙無期(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濱湖區有哪些限價房,哪些新房性價比高?》)。聯投書城和淮礦東方藍海都需要號頭費,就算之前性價比不高的西南三盤都開始提高首付門檻。剩下能買到的基本上都是地王盤,高價盤,剛需不值得考慮。

經開區新房屈指可數,據我小密圈成員透漏,融創城後期可能還要提高首付,華邦觀築裡據說全款還要號頭費。肥西樓盤也非常少,好多都在捂盤,僅剩下新華九龍首府和信地華地城部分房源,而且都需要號頭費。

蜀山高新區目前庫存奇缺,蜀熙府僅剩下一些樓層不太好的在售房源,御景江山已經開始捂盤,祥源金港灣只剩下大戶型,還提高了首付。望江臺僅剩兩棟高層,估計購房門檻較高。就連最不為看好的柏林之春,據說也開始慢慢去化(公號“

小易論樓市”《合肥蜀山區和高新區房價分析和購房建議》)。

與此同時,瑤海新站區去年最不好賣的烈山八將,目前也逐步開始聚客(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廬陽北城瑤海區新房性價比排名,哪些值得買,哪些不值得買?》)。當西南區域低價房源消化完畢,剛需只能將目光轉向價格更低的新站區,至少這裡絕大部分小區還支持先草簽合同,再等一年社保的做法。

買三縣還是等社保?

近兩個月來,全國各大省會城市紛紛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合肥依然巋然不動,再加上樓市逐步回暖,這讓很多不滿足購房條件的剛需坐立不安(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擬取消高校畢業生購房限制,房價會上漲嗎?》)。我有好多小密圈成員,已經交了幾個月的社保,不知道下一步是繼續交社保在市區買房,還是選擇先在三縣上車。

我想合肥處在這種焦慮情緒下的剛需還有不少,既害怕房價繼續上漲錯過了買房機會,又不太甘心在三縣上車。究竟該如何選擇,我是這樣分析的:

據我觀察,目前合肥市場的回暖,主要表現為優質房源的回暖。新房體現在西南區域限價房一房難求,購房門檻越來越高,房源越來越少(公號“小易論樓市”《合肥西南區域新房性價比排名》)。二手房體現在熱點區域的次新房、重點學區房等優質房源價格堅挺,甚至略有上浮。

由於合肥仍是一個典型的一手房市場,新房更受購房者歡迎,合適房源短缺導致市場恐慌情緒發酵,再加上限價等因素,使得新房在房價上漲中的貢獻更大(公號“小易論樓市”《2018年合肥購房攻略——最全新房性價比一覽表》)。二手房其實分化比較大,優質房產升值,劣質資產甚至還在下跌,但二手房表現整體沒有新房那麼搶眼。

不管怎樣,我覺得合肥今年上半年行情整體還是以穩定為主。如果人才引進政策出臺,下半年房價可能會有所上漲,全年均價預計會有5%-10%的漲幅(公號“小易論樓市”《2018年合肥房價走勢分析和預測》),大概發生在金九銀十。

對於剛開始交社保或者社保還剩8個月以上的同學,個人建議可考慮先上車,在目前情況下,優先考慮濱湖西南三盤。根據經濟能力和區域選擇,這其中又細分幾種情況。

去年性價比較差的濱湖西南三盤,據說目前開始傲嬌起來,部分房源已經不支持草簽合同等社保的做法,有的甚至還提高了首付(公號“

小易論樓市”《2017年合肥濱湖區二手房成交分析及購房建議》)。在目前等社保做法幾乎已經絕跡的合肥西南區域,濱湖西南三盤仍不失一種選擇,我覺得至少比瑤海新站區的新盤要靠譜一些。

如果無法滿足西南三盤的購房條件,可優先考慮肥西靠近經開區的區域。目前肥西可售新盤非常有限,據我小密圈成員透漏,信地華地城和新華九龍首府仍有部分房源可選,但需要號頭費。二手房像禹州華僑城、原樹提香、東冠繁華逸城和百商現代名苑,這些小區換手率較高,也可以考慮。

如果經濟能力有限,又只願意考慮市區,可退而求其次在新站區上車。但我覺得,目前新站庫存太大(公號“小易論樓市”《剛需能買嗎?合肥瑤海新站區房價分析及購房建議》),即使等一年也不用擔心買不到房子,若只能考慮在新站上車,可以等社保滿一年後再做決定。如果不能等社保或者首付實在有限,那麼可選擇北城或者肥東靠近瑤海區的位置。

對於社保還剩4-8個月的同學,鑑於合肥市近期出臺人才引進政策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條件有可能滿足,那麼可以暫時觀望兩個月;如果兩個月內政策不出臺或者出臺之後條件仍不滿足,則採取上述做法。

對於社保還剩4個月以內的同學,我覺得也不在乎再多等幾個月。如果人才政策出臺,則迅速上車;如果遲遲不出,就積極尋找性價比高的二手次新房,或者關注意向新房小區銷售動態,一旦條件滿足,立即買定離手。


小易論樓市


是啊 必須要交一年社保。

但是,你去售樓處,他會有一萬個辦法讓你立刻買到房。

我是說現在有一萬個辦法,過段時間就不一定了。

別問我是誰,請叫我雷鋒


房產新秀達人


14年,我那個時候交錢就行了,售樓部的人會給你搞定的。現在什麼政策就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