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倚天屠龍記》中,為什麼滅絕師太那麼恨明教?

這裡是駐馬店


滅絕師太,是「惑於名」者。

金庸先生之小說,已非早期武俠小說,正邪是純正和純邪,只要貼上了正邪的標籤,就可以「不問是非,拔劍便殺」。武林中的正邪觀念,早已不拘於此了。不能純以立場標籤來評判了。正如張三丰說的那樣:「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中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那便是正人君子。」


張三丰這話,似是常識,《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也對「不問是非,拔劍便殺」產生了疑問。這似乎沒有什麼問題,於是滅絕師太之執拗就不可理喻了起來。但現實不是這樣的。即使到了今天,也仍有大把人是滅絕師太那樣的。魔教不該殺嗎?正道不該維護嗎?愛國錯了嗎?


這就是「惑於名」,只知正邪之名,而不問正邪之實。此即是「不問是非,拔劍便殺」,即是謝遜說張翠山的「於是非善惡之際太過固執」。


滅絕師太「容貌算得甚美」,是個美女,但由於其狠辣作風,在影視劇中大多容貌也不咋地了。四十五歲的滅絕師太都是容貌甚美,那麼她年輕時當然更美了。這樣一個美女,何以變得如此固執呢?這得首先看看「滅絕」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滅絕」絕非滅絕師太的本名,正如「風陵」亦非風陵師太之本名。這當然都是代號。「風陵」是郭襄取的,那麼似乎可以推出,「滅絕」是「風陵師太」取的名號。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但從「滅絕」這個名號便可猜想出風陵師太是什麼性格之人。大抵風陵師太本身便是個嫉惡如仇,觀念純粹單一,一心要剷除魔教的人。滅絕師太從小耳濡目染,這「滅絕」的性格自然隨師父。


這裡還有一點旁證,就是紀曉芙。世人皆知紀曉芙溫順善良,卻不知紀曉芙不是本來如此的。紀曉芙曾經也和滅絕師太一樣,是狠辣之人。丁敏君逼紀曉芙殺彭瑩玉等人時,紀曉芙說心軟下不了手。丁敏君說的是:「你心軟?師父常贊你劍法狠辣,性格剛毅,最像師父,一直有意把衣缽傳給你,你怎會心軟。」觀此句可知紀曉芙素來是何等樣人,分明又一個滅絕師太。紀曉芙後來溫柔善良,那是遇見楊逍之後的改變了,她本來不是這樣的。


滅絕師太教出的徒弟,分明是又一個滅絕師太,並有心傳衣缽於她。則風陵師太教出的徒弟,亦應如風陵師太一般。故而滅絕之性格,實是由於風陵師太所教而成。風陵師太給其弟子取名號曰「滅絕」,正是此種性格之一脈相承。甚至進一步推想郭襄之性格,大抵也是如此。國破家亡,父母兄弟皆因此亡故,傳峨眉派尋找屠龍刀而不休,則其對外道之恨,怕是不淺。


所以,嫉惡如仇,對魔道之恨,是峨眉派歷來的傳統。滅絕師太從小承師訓,後掌峨眉派,則其性格之剛毅固執,亦是應有之結果。

當然,另一方面,就是滅絕師太個人的感情因素了。人們自然可以對邪魔外道不問是非,拔劍便殺。但總是有講道理的可能的。可是,一旦有親人死於邪道,那就再無道理可講了。因為,如果死的是你的家人,你還會這麼說嗎?


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和楊逍比武失敗,憤恨而死。這筆賬自然得算在明教頭上。而謝遜發瘋時,偏又殺了滅絕師太的親哥哥。這筆賬,自然也得算在明教頭上。


滅絕師太對孤鴻子之感情,人們都是知道的了。孤鴻子因楊逍而死,對滅絕師太的打擊,其實不亞於楊逍搶了紀曉芙,對殷梨亭的打擊。這是奪妻之恨。殷梨亭有多恨楊逍,滅絕就有過之而無不及。


方評是滅絕師太的親哥,是滅絕師太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一把年紀,應該是比滅絕大不少。所謂長兄如父,這就被謝遜給殺了。這個仇,不亞於殺父之仇。


楊逍勾引紀曉芙,竟使紀曉芙性情大變,違背師命。紀曉芙是最像滅絕師太的人,是峨眉派的戰士,是未來的掌門。現在這樣,那就是被毀了。楊逍毀了峨眉派的最強戰士,未來掌門。所有心血付諸東流。這種恨,對於滅絕師太來說,近乎殺子之仇。


對於滅絕師太來說,從小承師訓,滿腦子就是正邪觀念,就是不問是非,拔劍便殺。這種事她是光明磊落,無愧於心的。她真覺得她是正義的。在這樣的觀念下,和明教又有近乎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仇恨。所以滅絕師太一定要滅了明教才能解心頭之恨。


滅絕師太之執拗,雖似不可理喻。但其「惑於名」,實在是幾十年觀念影響太深,與明教仇恨太深。無論如何,是講不通道理的,非得你死我亡不可。

滅絕師太向來被人視作反派,其實她並不是壞人。她算的上光明磊落,一生剛正了。靜虛為韋一笑殺死時,書中言:「張無忌對滅絕師太本來頗存憎恨,但這時見她身遭大變,仍絲毫不動聲色,鎮定如恆,而且當眾讚揚敵人,自愧不如,確是一派宗匠的風範,不由得欽服。」


丁敏君嘲笑了韋一笑不敢和滅絕真動手。滅絕就扇了她一巴掌,說「師父沒追上他,沒能救得靜虛之命,便是他勝了。勝負之數,天下共知,難道英雄好漢是自封的麼。」她不會說硬話找回面子。


萬安寺上,滅絕師太寧願死也不願受張無忌一點恩惠。


滅絕師太一生,沒做過什麼苟且齷齪之事。她一直到死,都不會覺得自己做錯過什麼,只覺得自己這一生剛正,無愧於天地。


是非由人評判,這自和滅絕師太自以為的不同。這其中道理,滅絕大概不會懂了,而其他人亦不願瞭解滅絕之所以如此。兩相不知,亦是沒辦法的事。


孫虛白


影視作品《倚天屠龍記》裡,峨嵋派掌門滅絕師太憎恨明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滅絕的男友孤鴻子被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所害。


很多人可能覺得詫異,孤鴻子只是輸了比賽而已,楊逍並沒有殺他呀。沒錯,雖然兇手不是楊逍,可是滅絕卻把這筆賬算到了楊逍身上。其實真相是孤鴻子比武輸了覺得沒臉活在這個世上所以就離開了滅絕師太,楊逍躺槍。




其次,接班人紀曉芙被楊逍蠱惑。


在峨眉派眾多弟子裡面,滅絕最看重紀曉芙,打算把她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紀曉芙也不負眾望,本來峨眉就是這樣愉快的發展下去,沒想到這個楊逍居然把師太的心腹給撩了去,還為他生了孩子,當滅絕要求紀曉芙色誘楊逍被拒時,她老人家心中的怒火終於抵擋不住了。





最後,二次接班人周芷若不敵明教教主。


明教真的和峨眉有淵源,擄走了一個美女不說,還接著要第二個,身為掌門的滅絕怎麼會不傷心。好不容易又培養了一個周芷若,結果又要被魔頭張無忌搶走,滅絕絕對不想看到峨眉毀在自己手裡,所以只能用明教出氣。好在周芷若還比較聽話,繼承了滅絕的衣缽,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木瓜課堂


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你要是滅絕師太,你也恨明教。滅絕師太跟明教之間有四大恨:



其一,滅絕師太的師兄(姐)孤鴻子被楊逍活活氣死。孤鴻子和楊逍結下樑子,兩人約定比武解決。孤鴻子怕自己打不過楊逍,於是找滅絕師太借了倚天劍撐腰。

結果劍還沒有出鞘就被楊逍奪了去,自己還捱了一巴掌。楊左使的腔調也很足,狠狠奚落了峨眉派一通,還把倚天劍隨手一扔,然後揚長而去。孤鴻子也是氣性大,走半道上越想越生氣,咔給自己氣死了。



金庸小說有多個版本,如果按照最早的連載版設定,孤鴻子應該叫孤鴻尊者,不僅是滅絕師太的師兄,還是她的未婚夫。因為孤鴻子被楊逍氣死,滅絕師太才出家為尼。

滅絕師太道:“哼,豈僅是本派的仇人而已。你大師伯孤鴻尊者,崑崙派的名宿游龍子,便是給這個大魔頭楊逍活活氣死的。”紀曉芙心中甚是惶恐,但不自禁的也隱隱感到驕傲,孤鴻尊者和游龍子都是名揚天下的高手,居然會給“他”活活氣死。她想問其中詳情,卻又是不敢出口。她們峨嵋弟子均知師父和大師伯孤鴻尊者是師祖座下的兩大弟子,卻不知這兩人情愛甚篤,原有嫁娶之約,只是孤鴻尊者中道殂逝,滅絕師太這才削髮為尼。

明教核心成員坑死了師兄兼未婚夫,害得自己出家當了尼姑,光著一條就足夠滅絕師太跟明教死磕到底。

其二,自己的親哥哥被另一個明教核心成員謝遜弄死。

其三,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子紀曉芙,被楊逍擄走,一番不可描述以後生了個娃。紀曉芙還跟楊左使玩出了真感情,寧可被自己一巴掌呼死也不肯出賣楊逍。



其四,另一個寄予厚望的弟子周芷若,又跟明教教主張無忌眉來眼去勾勾搭搭,眼看又要走上紀曉芙的老路。



換誰攤上這四大恨,都得跟明教撕到底。


月下沒有花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倚天屠龍記》中峨眉派掌門人滅絕師太,是一個讓很多讀者恨得咬牙切齒的女性角色。她以“滅絕”為名,非常符合她的行事風格。滅絕師太為人嚴厲冷酷,不近人情,她雖是佛門弟子,但對待敵人卻說殺就殺,毫不心慈手軟,一點兒都沒有佛家的慈悲心腸。


而且滅絕師太深恨明教。其實明教與峨眉派都以推翻元朝為己任,目標相同,本可結為盟友,至少應該相安無事,然而滅絕師太卻一直將明教視為魔教,深惡痛絕。只因愛徒紀曉芙不願殺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滅絕師太便對她格殺勿論。在萬安寺塔上,滅絕師太寧願摔死,也不願意接受明教教主張無忌的援助,而且她在臨死前還逼徒兒周芷若立誓,要她色誘張無忌,以騙取倚天劍屠龍刀,卻絕對不可與張無忌成親。

那麼滅絕師太因何痛恨明教,她與明教有何深仇大恨呢?原來滅絕師太與明教之間有兩世仇怨,三大恨事。明教光明左使楊逍與金毛獅王謝遜,都是滅絕師太的大仇人。且聽居士我細細道來:


在萬安寺塔中,滅絕師太對周芷若說過自己的一段往事。當年滅絕師太有一位同門師兄,連載版中此人叫做孤鴻尊者,與滅絕師太情愛甚篤,原有嫁娶之約。不過在三聯版中,金庸先生卻將此人與滅絕師太的情事,以及他的性別一起刪掉,並改稱孤鴻子,成了性別不明之人。

不過大多數讀者相信,這孤鴻子是男性,因為峨眉派的傳統是女子擔任掌門,滅絕師太作為師妹能夠接任掌門之位,說明孤鴻子很可能是個男子。那麼,我們姑且認為,三聯版中的孤鴻子還是滅絕師太當年的情侶吧。別看滅絕師太現在如石頭一樣冷硬,可是她也有過青春,也曾經是懷春少女啊。


當時滅絕師太接任峨眉派掌門一職不久,孤鴻子和魔教中的一個少年高手,也就是後來的光明左使楊逍,結下了樑子,兩人約定比武,而且雙方單打獨鬥,不許邀人相助。孤鴻子知道楊逍年紀雖輕,武功卻極厲害,於是向滅絕師太將峨眉派鎮派至寶倚天劍借了去。滅絕師太想前去掠陣,孤鴻子卻因有約在先,執意單身前往。

這場戰鬥楊逍大獲全勝,滅絕師太告訴周芷若,整個經過是這樣的:

那場比試,你師伯武功並不輸於對手,卻給那魔頭連施詭計,終於胸口中了一掌,倚天劍還未出鞘,便給那魔頭奪了去。……那魔頭連聲冷笑,說道:“倚天劍好大的名氣!在我眼中,卻如廢銅廢鐵一般!”隨手將倚天劍拋在地下,揚長而去。你師伯拾起劍來,要回山來交還給我。哪知他心高氣傲,越想越是難過,只行得三天,便在途中染病,就此不起。倚天劍也給當地官府取了去,獻給朝廷。


但是,滅絕師太的話中卻有一個極大的破綻:當年孤鴻子與楊逍約定單打獨鬥,並無第三人在場。而孤鴻子敗於楊逍之手後,在回峨眉的途中便染病身亡,並沒有見到滅絕師太。那麼滅絕師太為何對比武的整個過程瞭解的如此詳細?還知道楊逍“連施詭計”才勝了孤鴻子。

居士我認為,這段回憶很可能是滅絕師太給自己當年的男朋友臉上貼金。估計孤鴻子技不如人,確實打不過楊逍制服,所以又氣又急,在歸途中一病不起,一命嗚呼了。

孤鴻子死後,倚天劍便被當地官府取走,獻給了元朝朝廷,朝廷又將此劍賜給了趙敏的父親汝陽王,所以趙敏才會非常得意地說倚天劍本就是汝陽王府的東西。滅絕師太膽色無雙,巾幗不讓鬚眉,到汝陽王府奪回了倚天劍。


倚天劍被滅絕師太奪回來了,但她的男朋友孤鴻子卻永遠也回不來了。很可能從那一刻起,懷春少女變成了冷酷的滅絕師太,她從此痛恨楊逍,也痛恨明教。

滅絕師太的第二個仇人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獅王謝遜。此事說來話長,由謝遜的師父成昆所起。

明教教主陽頂天是成昆的情敵,他娶了成昆心愛的師妹為妻。不過師妹心中只有成昆,嫁人之後與成昆在明教秘道中幽會,害得陽頂天走火入魔而死,師妹也自殺身亡。成昆因此痛恨明教,他暗自發誓,要徹底剿滅明教。此時他發現自己徒弟謝遜竟是明教法王,心中大喜,決定以謝遜為突破口,展開自己的復仇大計。


當時謝遜妻子剛剛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謝無忌。成昆禽獸不如,竟藉著酒勁逼奸謝遜妻子,殺了謝遜全家老幼,包括剛出生沒多久的謝無忌,僅剩下謝遜一人。謝遜自然要找成昆報仇,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成昆。因此謝遜在武林中肆意殺人,而且專殺成名人物,每次作案後都要寫下一句話:“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他想用這個辦法逼成昆現身。沒想到這正是成昆的計劃,謝遜欠下累累血債,讓明教成為武林公敵。

謝遜殺的許多武林人士中,有一人是河南開封金瓜錘方評,而這位方評正是滅絕師太的親哥哥。滅絕師太的情哥哥與親哥哥都因明教而死,她自然對明教恨之入骨,視之為魔教。


滅絕師太與明教的第三件仇怨,便是她的愛徒紀曉芙失身於楊逍。

很多人看了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便被孫興演的楊逍迷住了,以為楊逍是一位多情浪子。其實原著中的楊逍十分不堪,是一位無恥的強姦犯。據紀曉芙事後回憶,楊逍無情地強暴了她,並把她囚禁起來。後來楊逍的對頭打上門來,紀曉芙才乘亂逃脫,卻發現自己已經懷上了楊逍的孩子。


更悲慘的是,紀曉芙發現自己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楊逍,並生下了楊逍的孩子,取名“楊不悔”。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紀曉芙的這種心理叫做“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人們發現,被綁架的人質會愛上綁架自己的綁匪。

滅絕師太知道了這件事,她並沒有責怪紀曉芙,反而叫紀曉芙去色誘楊逍,伺機殺死他。滅絕師太允諾,事成之後便將掌門人之位傳給紀曉芙。但是紀曉芙愛著楊逍,說什麼也不肯,滅絕師太暴怒之下,一掌斃了紀曉芙。


殺死紀曉芙的雖然是滅絕師太,但她在心中將紀曉芙的死記在了楊逍頭上。她認為楊逍迷惑、引誘了紀曉芙,才讓紀曉芙竟敢違抗自己的命令,自己不得不殺死紀曉芙,這一切全怪楊逍。

因此當她另一位愛徒周芷若與明教教主張無忌不清不楚,情意綿綿時,滅絕師太頓時警惕起來,她以死逼周芷若去欺騙、算計張無忌。周芷若一生的悲劇完全是由於滅絕師太的固執。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作為峨眉派第三代掌門人,滅絕基本上屬於不合格的。

她對於明教的恨,簡單來說只有兩點。

其一,和師兄孤鴻子有關。

她的師兄孤鴻子與楊逍比武,因為擔心自己打不過老楊。於是帶著峨眉的鎮派之寶倚天劍去了。交手時,孤鴻子都沒有拔劍就被楊逍打敗了。

楊逍還吐了個槽,

倚天劍好大的名氣,在我眼中卻如廢銅廢鐵一般。

被打敗後的孤鴻子很鬱悶,沒多少天就死翹翹了。

滅絕和孤鴻子很來電,情郎被氣死了,就把賬算到明教頭上,因為楊逍是明教中人。

謝遜為了逼迫圓真出現,濫殺無辜,滅絕的哥哥就被謝遜殺掉了。因為謝遜是明教的護法,所以,滅絕恨明教。

你們有沒有發現,滅絕的邏輯非常醉人,冤有頭債有主,滅絕不找楊逍或者謝遜單挑,要和明教不共戴天。

與滅絕形成對比的是殷梨亭。

風度翩翩的楊逍奪走了殷梨亭的妻子紀曉芙,後來紀曉芙死掉,殷梨亭一直認為楊逍是兇手。

所以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殷梨亭要出來殺楊逍。

殷梨亭的辦事邏輯是冤有頭債有主,儘管他因為信息,不知道滅絕才是真兇。但是他並不像滅絕那樣,只要是明教的人,我就殺無赦。

滅絕當然不講道理,更重要的是,她這個人利用掌門身份,公報私仇。

滅絕師太恐怕真的難以打得過楊逍。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青衣蝠王和楊逍這樣想過,

均可和滅絕師太一斗,未必輸於她。

連蝠王都能自信和滅絕半斤八兩,作為當時明教功夫最強的人,楊逍能夠打敗滅絕沒問題。

這一點想必滅絕也深知,作為喜歡說硬話的滅絕,他忌憚楊逍的戰鬥力,這可能就是滅絕師太將個人恩怨轉化為門派恩怨的主要原因。



塵飛揚說經典


這得從年輕的滅絕師太說起。

滅絕師太年前的時候,可謂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有一個愛她的師兄孤鴻子,二人生活也過得多姿多彩。

這時候的滅絕,還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女人,而此時的楊逍,也算風流倜儻,不知為何,也許是因為,愛上了滅絕,也許是因為別的原因,總之和滅絕師太的情哥哥到了不死不休的境界。

於是二人決定單挑,滅絕怕孤鴻子有危險,決定和孤鴻子一起去,可這孤鴻子要臉,不肯帶上滅絕,於是滅絕把倚天劍交給他,希望在倚天劍的幫助下能贏楊逍。

誰知道,楊逍深知先下手為強,在孤鴻子還沒拔出倚天劍的時候就將他打敗,還把倚天劍強了過來,本來孤鴻子輸了就藍瘦,香菇,偏偏楊逍將倚天劍扔在地上,說是破銅爛鐵。孤鴻子,脆弱的心靈再也支撐不住了 ,這倚天劍可是舉世無雙的寶劍呀,更是峨眉的鎮山之寶,你搶去就算了吧,還說它是破銅爛鐵,這叫我怎麼面對峨眉,怎麼面對武林同道。

最後,孤鴻子被氣死,滅絕也沒人敢要了,於是滅絕就逐漸的心理扭曲,偏偏楊逍又去勾引滅絕的得意弟子,還讓她愛上了自己,此時的滅絕徹底崩潰了,不僅親手殺了自己的愛徒,更是遇見明教的人都痛下殺手,可以說,明教成了滅絕師太一生的陰影。

張無忌作為明教教主,且和滅絕另一得意弟子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滅絕師太自然痛恨他。


幻影沐風


01.

說起滅絕師太,大家腦海中浮現的都是一張憤世嫉俗的臉,的確如此,明明年紀並非很大,卻總是擺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讓人畏懼。

很多人只看到她心狠的一面,其實,滅絕師太也有脆弱的一面。滅絕師太自小在峨眉派學習武藝,深得師父風陵師太的喜愛,一度希望把掌門之位傳給她,但是她不喜歡,因為自郭襄祖師傳下的門規所說,峨眉派雖然不禁止女子嫁娶,但是掌門之位只能傳給處子之身,而年輕時期的滅絕師太,心裡卻有了師兄,孤鴻子。

說起孤鴻子,算得上是峨眉派百年來的一個奇才,武功高強,風度翩翩,和滅絕師太一同習武,從小青梅竹馬,兩人早已互相托付終生。

恰逢那一日,孤鴻子約戰光明左使楊逍,楊逍那時還很年輕,大概20多歲的樣子,武功卻出奇得高,孤鴻子拿著倚天劍與他對決,竟然幾招之內便被楊逍打敗,連拔出倚天劍的機會都沒有。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楊逍那句圈粉的臺詞:

倚天劍在我眼裡,和破銅爛鐵沒什麼兩樣。

看似狂妄自大,但是楊逍確實有這個實力,孤鴻子當時已經是武林中響噹噹的高手,卻被一個年輕人幾招擊敗,認為受了奇恥大辱,氣急攻心而死。

02.

他這一死不要緊,留下了滅絕師太一人在這世上,從此她的心性大變,乖張暴戾是她的標籤,她找了楊逍很多年,卻總是找尋不到。

直到自己當上了掌門,便一直痛恨明教,其實就是因為痛恨楊逍,想為師兄孤鴻子報仇而已。當得知自己的愛徒紀曉芙,竟然和這個大魔頭生了一個孩子,她覺得有辱師門只是個幌子,只是接受不了自己的愛徒,竟然和自己大仇人在一起,才一掌擊斃了紀曉芙。

多年之後,滅絕師太聯合其他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是她和明教有深仇大恨嗎?其實並不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私人恩怨罷了,她的師兄孤鴻子算是死在了楊逍的手上,這麼多年自己勢單力薄無法為師兄報仇,正好趁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為師兄報仇。

可以說,她恨明教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楊逍,如果楊逍在別的幫派,那麼明教是否是“魔教”,她也斷然不會如此痛恨。愛情有時的確具有讓人心性大變的能力,這些年滅絕師太過得也並不快樂,原本有一段大好姻緣,卻被楊逍活活拆散,她心裡苦啊。

在萬安寺,寧可死也不願意接受明教教主張無忌的幫助,並不是因為尊嚴,僅僅是不願意接受仇敵的幫助,這樣她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有面目去見她的師兄,孤鴻子。


十點歷史君


滅絕師太恨的不是明教,她恨的是“愛情”!

滅絕差不多是倚天屠龍記裡最恨明教的了,但仔細的品讀原著,她對明教的恨是有人性基礎的,是符合邏輯的。


1,滅絕姓方,她哥哥是著名的武師,被謝遜無辜殺死。

2,她的同門師兄孤鴻子被楊逍活活氣死。

3,她最為看重的愛徒紀曉芙被楊逍強暴。大家不要被電視劇裡的楊逍糊弄過去,原著中的楊逍就是死皮賴臉的纏了紀曉芙幾天,然後找機會把她強暴了。紀曉芙最開始是被迫的。楊逍是完了抹嘴就溜,他並沒有跟紀曉芙長相廝守的意思。反倒是紀曉芙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發作,死心塌地的愛上了楊逍,並將孩子的名字起成:不悔。

紀曉芙實際上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外柔內剛,她給孩子起名叫楊不悔,一方面是表明自己的心跡,實際上她是想楊逍能重新愛上她。另一方面,起這個名字,那是赤裸裸的跟師父、同門姐妹在示威。

雖然最後是滅絕親手殺了紀曉芙,但在她心裡,肯定是把這筆賬記到楊逍頭上。認為是楊逍害死了自己的徒弟。

4,紀曉芙死了十幾年,好不容易培養出個周芷若,這又跟張無忌勾搭上了。

這些恩怨放到一起,滅絕對明教的痛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另外,滅絕也很希望峨眉光大,在江湖上能像少林武當那樣拉風。而消滅明教無疑是為峨眉揚威立萬的最好途徑。

但這裡面有個細節問題,就是滅絕有兩個仇人,一個謝遜一個楊逍,按理說她應該恨誰多一點?她應該更恨謝遜。因為謝遜殺的是她的骨肉親哥。楊逍呢,他是氣死的孤鴻子,並不是直接殺害。你孤鴻子能活活讓人氣死,這心眼是不是有點太小,是不是有點自作自受?另外這個孤鴻子手裡有倚天劍,她在峨眉的地位不能低,而峨眉的上乘武功是不教給男弟子的,雖然金庸在原著中沒提孤鴻子的性別,但她是女的,是最符合邏輯的。也就是說孤鴻子是滅絕的師姐,不是師兄。這女人啊,都一樣,表面上是閨蜜,背地裡也就是那麼回事。這個滅絕跟她師姐關係再好,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孤鴻子讓楊逍氣死,這個仇恨對滅絕來講不應該很重。注意,氣死孤鴻子的時候,滅絕還是個年輕貌美的少女呢,沒有後來的那麼大脾氣。

後來紀曉芙的死,固然有楊逍的因素,但畢竟是滅絕自己下的手。而且徒弟的死跟親哥的死,那肯定不是一個檔次。

正常來講,滅絕應該更恨謝遜,不應該太恨楊逍。而事實正好相反,滅絕最恨的就是楊逍,其次恨的是明教,她對謝遜的恨反倒是最小。

她恨謝遜是家仇,恨明教是國恨,她那麼恨楊逍算什麼?只能是恨她永遠也得不到的一樣東西:愛情。

滅絕最恨的是楊逍,最討厭的是張無忌。楊逍得罪滅絕是因為紀曉芙對他的愛,張無忌得罪滅絕是周芷若對他的情。而紀和周這兩位還偏偏都是離滅絕最近的徒弟,是不是很晃眼睛?師父青燈古佛的,你這邊跟人家眉來眼去,她那邊連孩子都生了,帶你們這麼氣人的嘛?

而滅絕對楊逍的恨恐怕還是不僅於此。

因為當年楊逍氣死孤鴻子之後,峨眉的人是追殺了楊逍很久,追殺帥氣英俊張狂的楊逍那一票人馬裡就有年輕漂亮俊美的滅絕......峨眉追殺楊逍是幾次被他逃脫,懂嗎?幾次。滅絕和楊逍那是老相識,18,9歲的時候就認識,還打了幾架。以楊逍的性格,跟小滅絕周旋的時候,嘴上手上乾淨得了?剛出茅廬的小滅絕,心裡能不小鹿亂撞?

楊逍跑了以後,峨眉派的小字輩之間聊天能不談起他?那麼帥的楊逍跟誰最配?是不是咱們小師妹?少年滅絕對楊逍絕對是芳心暗許的。但以楊逍的性格,跟紀曉芙睡完都能跑的主,哪能把嘴上撩閒的小事記在心裡?

正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滅絕就喜歡楊逍,而又得不到,才導致她鬱鬱寡歡。關於滅絕的相貌原著中有描寫,人長的比較漂亮,但兩條眉毛向下低垂,有孤苦的相。她為什麼眉毛兩邊低垂?不開心,相思。

她其實就是由愛變成失落,最後變成了怨恨。當她看見紀曉芙以後,這個恨就到了極點,導致她殺死愛徒。

滅絕所有的恨,都在自於對楊逍的愛,不得。


何老師私人訂製


滅絕師太之所以如此痛恨明教,那是有原因的!

1、滅絕師太的哥哥方評死於明教謝遜之手。

謝遜自被師傅成昆侮辱妻子、殺害全家後,為引得成昆現身,屠戮江湖。陰差陽錯間殺害了滅絕師太的哥哥方評。此事對滅絕師太的性格影響很大。

2、滅絕師太的“情人”孤鴻子,活活被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氣死。

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與楊逍約好比武,孤鴻子借滅絕師太的倚天劍,但是劍未出鞘,就被楊逍打敗。高傲、目空一切的楊逍說;“倚天劍這麼大的名氣,但是在我看來,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孤鴻子因此氣得鬱鬱寡歡,一命嗚呼。

雖然孤鴻子是滅絕師太的師兄,但是從滅絕師太的表現來看,關係絕不僅僅是師兄妹那麼簡單。

3、早期最鐘意的徒弟紀曉芙被明教光明左使楊逍“姦汙”,而且盡然不悔地愛上楊逍。

楊逍不僅間接氣死了滅絕師太的師兄,還擄走了自己早期最鐘意的徒弟紀曉芙,奈何這個紀曉芙最後愛上了楊逍,生個女兒取名楊不悔。我想滅絕肯定一恨自己無能,縱然拿著倚天劍,也不能搶回徒弟;二恨自己徒弟的“背叛”;最恨這“可惡”的明教,給自己的人生一大敗筆,更害死自己的兩個至親。

4、後期最鐘意的徒弟周芷若又芳心暗許明教教主張無忌。

縱然自己再怎麼恨明教,可是事實就是自己最喜愛的徒兒接連愛上明教的人。我想,那一刻,滅絕師太的心是絕望的,肯定會覺得自己一生怎麼這麼失敗?心頭之恨可想而知。所以,哪怕在死的那一刻,也要周芷若發下毒誓。

5、心心念想的屠龍寶刀最終落到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的手中。這可是峨眉派的希望,峨眉派博大精深的武學皆在其中。

寫到這,我怎麼不免對滅絕師太多了一份同情呢!也許,滅絕師太的命該如此吧。你怎麼看滅絕師那麼恨明教這件事呢?歡迎留言。

若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啟發,請關注,點贊討論或者轉發。關注我,未來您將看到更多原創和有意義的內容。


楊大祥


大家好,我是“誠摯人生為夢啟航”,解讀金庸名著第3期。

執念

自古至今,教派正邪與當時執政者有很大關係,朝廷承認的為正派,不承認的為邪魔外道,但在倚天中六大門派及明教都是站在元庭的對立面的,六大門派自喻名門正派,視明教為邪教。

張無忌初接觸明教就發現明教的執教理念存有大義,並非江湖傳聞那樣。初涉江湖的他心境已是超越常人,其實離不開自小張三丰對其的引導教育,張三丰曾說過,正邪都在一念之間,正派人士也有用心險惡之人,邪教裡面也有心地善良之人。

倚天中這樣的門派格局也正是要闡述這一點的。


峨眉滅絕師太為所謂的正道,不惜掌斃愛徒紀曉芙,可見其對門第之間有多重,心境自是與張三丰,張無忌相差深遠,已至萬安寺中寧死也拒接張無忌救自己。


魔在心中,不在門派。滅據師太最終是死於自己的執念。


一眼的透徹,需要經歷多少的混沌是非。願你早日擁有看清世間萬物慧眼。

啟夢路上期待與您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