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華為的海思麒麟未來有沒有超越高通的可能?

樹袋熊u


實事求是的說,單純一個半導體企業來講,海思是很難超過高通的。

原因很簡單,高通是個純粹的半導體企業,其業務發展與戰略延伸,雖然也受到了華爾街那群資本家的干擾,但是整體而言,高通還是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同時又享受著華爾街帶來的大量社會與金融資源支持的,這種專而精,精而強的企業再正常不過了。

海思是華為的子公司,雖然華為將海思作為戰略級佈局,但是現在這個規模上,海思還在享受華為的哺育,過後規模大了呢,遲早華為的“主航道原則”會干擾到海思的發展的,再者海思不能上市,資金支持,社會資源,這些都是要受限的。這就是在巨頭內部作為一個部門的悲哀。

看之前鬧著要收購高通的博通吧,之前作為摩托羅拉的半導體部門,發展的不好被賣掉了,現在鬧大發了。

如果只說產品,海思麒麟芯片會不會超過高通驍龍芯片,如果說現在高通驍龍整體還領先海思麒麟的話,那麼這個領先也不怎麼大了,海思從麒麟925時代的產品落後高通半年到一年,到960的落後半年,但是發佈之後就超越高通的水平,麒麟970開始,高通在AI性能上反而要落後華為一到兩年。。

從這種變化趨勢上,就可以對海思保持足夠的信心了。由於三星蘋果華為這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出貨主力不大重視高通驍龍高端平臺的開發,驍龍平臺最終會因為缺乏足夠的有領導實力的合作伙伴而衰退。而海思則得益於華為的奮進趨勢,進步速度會很快。超越高通驍龍只是個時間問題。



鋼的王十二


未來的事,都是有可能的。

海思是國內芯片領域水平最高的,生活中隨處都是海思的產品,只是不為人知罷了。

高通是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領域芯片供應商,擁有眾多手機廠商不可俞越的專利,其產品也代表國際最高水準。

海思麒麟是移動通信領域芯片的新生,出生不久,但其勤奮好學,年紀輕輕就一番大作為。不僅國內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國際也一樣,成為可以挑戰移動通信芯片領域巨頭——高通的一員。全球能挑戰高通的僅有三星、蘋果、麒麟三家,足以見麒麟的強大。

在產品口碑上,高通略勝出。而麒麟早期的短板一直是GPU性能不足,但麒麟960、麒麟970開始GPU已經被彌補,基本可以和高通持平。

在產品應用上,高通是對外銷售的,眾多手機廠商搭載的都是高通的芯片,所以在商用規模上高通是全球第一。而麒麟的風格和蘋果一樣,不對外銷售,只用於自家手機產品,在商用規模上無法和高通一較高低。

若論麒麟超越高通,只有在技術上的可能性。由於麒麟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未來挑戰高通的霸主地位是非常有可能的。


墨痕T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吳苡婷


這次我們的中興公司,被美國商務部裁決,7年不能購買高通公司的手機芯片。所以大家對高通公司的興趣度和好奇度陡然上升。


海思麒麟芯片發展勢頭良好,是中國芯片研發的驕傲。但是我們的超越過程中,目前只能說,海思麒麟980在對決高通驍龍845 的芯片上並不遜色,某些性能還要更加優越。



高通公司是一家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的高科技公司,海思是華為公司下屬的專注於芯片研發的高科技企業。我們海思麒麟芯片起步的時間還很短,不能與高通的體量和能力相比。高通公司的一大主營業務就是手機芯片的研發銷售,根據資料顯示,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製造商提供了累計超過75億多枚芯片,市場份額不可同日而語。海思芯片的能力固然不錯,但是國內芯片製造能力還有待加強,目前海思的芯片雖然使用最先進的10nm工藝,還是加工製造還是由中國臺灣廠商臺積電來代工的,可以代工的企業還有三星和intel等,但是目前國內的加工製造水平還是比較落後的,如果海思麒麟芯片要擴大產能,還是有點難度的,控制權掌握在別人手裡。另外海思麒麟芯片最核心架構的ARM架構,這是英國公司的專利架構,也需要獲得對方授權。雖然目前是全球化的產業體系,每個公司不可能把產業鏈上所有蛋糕吃光,但是核心計劃的話語權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集成電路產業並不是一個內部很孤立的行業,其中的研發、製造、封裝、設備等其實都是一體的,中國如果要實現全面超越,那就是一個整體性的追趕,中國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們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拼搏!捋起袖子加油幹!


科壇春秋精選


理論上來說,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說,華為的海思麒麟在未來超越高通也不是不可能。不過相信題主問的是,我們現在是否可以預見海思超越高通的可能性,按照現在的趨勢看,雙方正常發展,海思能否超越高通。如果這麼理解的話,華為的海思麒麟想要超越高通,可能性不大。最主要的是,兩者的市場策略完全不同,並不適合直接對比。要對比,華為的海思麒麟應該對標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才比較有意義。

1.高通和華為的區別

華為作為一家手機制造商,擁有自己的芯片部門,而且取得不俗的成績。但是,華為的芯片跟高通芯片有著比較大的差異。

華為的芯片只需要滿足自家手機的需求,在硬件的搭配上可以完全遷就自家的芯片來調配。而高通作為第三方芯片大廠,需要兼顧眾多廠家的需求,對兼容性要求很高。儘管說性能是芯片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適配性強也是芯片的強大優勢。華為芯片業務因為自產自銷,本身又處於追趕者的地位,不可能花大力氣做適配優化。

因此,短期之內,高通作為芯片供應商的地位是難以代替也難以超越。除此之外,華為的芯片相比於高通的銷量差距較大,也不是短期之內能實現反超的。芯片不同於一般的產品,產能的佈局也是競爭力的一部分。

作為一家手機廠商,華為能在自家的手機上搭載自家的處理器的確是一件值得認可的事情。但是,麒麟芯片跟高通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滿足的市場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簡單類比。如果從芯片供應商的角度看,華為超越高通的可能性非常小。

2.蘋果A系列對高通的性能壓制

市場上倒是有一家手機公司和華為比較類似,也是國際一線大廠,也在自家的手機上搭載自家處理器,並以此作為自家手機的一大賣點。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的iPhone備受市場歡迎,其搭載的A系列處理器向來是蘋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蘋果A系列處理器提供的強大性能保證了iPhone的流暢性,而且通常認為蘋果的A系列會比同一時期的高通旗艦在性能上佔有優勢。目前為止,我們一般認為華為的麒麟芯片在性能上還是會略遜色於高通旗艦或者是處於旗鼓相當的水平。華為想要以芯片供應商的身份超越高通是異常困難的,但是,華為可以效仿蘋果,在芯片性能上趕超高通芯片,至少理論上是可能的。

3. 海思麒麟能否複製蘋果的故事?

蘋果的案例讓華為反超高通的可行性看起來高了不少。事實上,就算在芯片性能上超越高通,對於華為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高通作為專業的芯片廠商,研發實力也是很強的。儘管如此,高通芯片這麼多年一直以來都被蘋果的A系列壓著一頭。可見在芯片這種高精尖領域,想要跨越式發展是非常困難的。雖然華為很強大,但是華為的佈局也很大。華為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手機芯片去跟高通一較高下。對於華為來說,只要能在性能上跟上高通的步伐,讓自家手機不會因為芯片問題吃虧就足夠了。蘋果的優勢是一開始就建立起來的,維持了那麼多年。對於華為來說,作為一個後進入者能在短短十來年的時間裡基本趕上高通,已屬不易。至於超越高通,哪怕僅僅是性能上的超越,對於華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且收益並不大。華為的旗艦機型之所以能在高端市場打開銷路,主要依靠的是華為的整機競爭力,而不是強大到超乎想象的處理器。這個時候,很難想象華為會不顧一切投入人力物力,僅僅為了在芯片性能上超過高通的競品。

因此,超越高通對於華為來說既是一件難度極大,又沒有太大動力去做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並不高。


鎂客網


華為自己不生產海思麒麟芯片,委託臺積電加工,高通是生產芯片的廠家,技術目前高通領先臺積電。

華為是通信公司,主要投資方向是5G標準,如果把海思麒麟比做發動機,那華為就是做控制軟件的,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不會卡頓,不會不暢,不會被燒壞。

高通只生產發動機,不做控制軟件,才造成有從手機廠商控制軟仵不過關,造成手機卡頓,不流暢,燒機。

華為因為是5G標準制定者,擁有無數專利,手機廠商為了保證通信順暢,手機不卡頓,不燒機,必須向華為買專利。


光芒萬丈34957


取決於華為的下一代領導人。

目前信息看華為的精神和戰略一直還是靠任正非作為精神標杆。那麼1944年出生,到現在已經74歲左右了,那麼再幹十年就是84了。

那麼這十年華為應該還能保留現有的戰鬥力。那麼請注意2017年時任正非自罰100萬關於管理問題,說明華為內部管理也開始出現大企業病了。

接下來面臨的除了外部競爭,例如高通,諾基亞等海外競爭者,國內也有大量的競爭者。

如果華為不能解決好大企業病問題和接班人問題,未來就無法保持現有的進步空間,就不能超越高通這類的企業了。所以現在形式看起來很好,但是時間不多了。


heipi雪人


當然有可能,我們可以從高通的業務結構中分析一下華為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高通目前的主營業務主要分兩塊:QCT(高通半導體業務術)和QTL(高通技術許可業務)。通俗地講,半導體業務就是賣各種芯片,而技術許可業務就是收取專利費。


2018年第二季度高通的收入為52.61億美元,其中半導體業務38.97億美元,而技術許可業務僅為12.60億美元,只佔不到1/4。這樣的收入比例,加上之前蘋果拒付授權費等事件說明了一個現狀:高通的專利壟斷時代已經逐漸過去了。


在3G時代高通靠著專利壟斷躺著掙了不少錢,俗稱“高通稅”。但是從4G時代開始,由於專利的逐步過期以及中國和歐洲的聯合抵制,高通的專利優勢開始變得沒有那麼明顯了;而到了5G時代,華為在核心專利上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高通,其實在之前的“聯想門”中,之所以各方最後選擇三星(而非高通)主推的LDPC碼作為數據編碼標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各家在LDPC碼專利上都有佈局,高通佔不了什麼便宜。


下圖為SooPAT專利數據庫中各家在LDPC碼上的專利佈局,可以看到三星的專利數量最多,而華為、中興也都超過了高通。所以從技術專利的角度來看,華為至少在5G時代相比高通是不落下風的。



然後再來看高通的半導體業務,得益於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高通的驍龍芯片這幾年在中國大賣,2017年高通全年收入的65%都來自於中國市場。



所以華為海思如果想要超過高通,可以往這些方向去努力:


1. 麒麟芯片開始使用自主架構,而非用ARM的公版架構,從性能上,尤其是在GPU的性能上能有實力正面PK高通驍龍的旗艦芯片。

2. 開放麒麟芯片對其它手機廠商的銷售,和高通搶佔對方收入65%的中國市場。

3. 國人支持購買使用麒麟芯片的國產手機,進一步擴大麒麟芯片市場份額。


以上三點中最為關鍵的還是第一點,也就是在芯片技術的突破,但同時這也是最難的。要知道高通成立於1985年,到現在已經超過了30年,而華為海思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歷史,能夠在今天在基帶等某些芯片技術上領先已經難能可貴。尤其是推出了GPU Turbo進行優化以後進一步縮小了和高通旗艦芯片的差距,但是要完全趕上還需要時間。


不僅如此,在華為追趕的同時高通也在積極拓展新的領域,開始在物聯網、AI芯片、車聯網等領域開闢“第二戰場”。其中,高通的物聯網產品出貨量已經達到了100萬塊/天,成為了一個體量巨大的新業務。


當然,這些新興的藍海市場也並非只有高通一個玩家入場,它的老對手英特爾同樣也進軍了這些領域。而華為想要超越高通的話,也必須要這些領域內進行佈局,事實上現有的市場只有線性增長的潛力,而只有未來的市場才可能提供超越競爭對手的空間。



高挺觀點


首先高通和華為是對標的,而不是和海思對標。高通和華為一直在5g的制定標準上搶先機,愛立信和諾基亞合併,在基帶專利上高通還是略微領先與華為。

你這個問題應該問的是海思麒麟有沒有可能超越高通驍龍。

驍龍芯片在性能方面是稍微領先與華為,這個相信沒有爭議。高通是自主構架,自主構架是要強於公版構架的,不然誰會花大量資金和時間研發自主構架。例如蘋果的芯片一直領先安卓一代。

再者高通的GPU是最強的,雖然在擠牙膏,但能耗比無疑比公版mali好得多,同樣性能功耗只有二分之一。麒麟960由於太激進,gpu核心數增加帶來的是高功耗和發熱,被被戲稱為火麒麟。高通的gpu性能雖然每一代都有提升,但在構架和製程提升的同時,高通的gpu越做越小。說明只要願意,高通gpu隨時能增加核心數大量性能。不過行業領先的企業都會選擇擠牙膏,比如英特爾。

但是海思麒麟芯片在970開始ai領先高通一年,性能差距也不大。但是自主芯片和自家系統可以更好的適配,在芯片層面優化,帶來更好的體驗。隨著華為的發展,不斷的投入研發,積累經驗,不斷優化,在海思麒麟芯片超越高通只是時間問題。


雪域孤狼cc


歡迎評論關注


老趙聊數碼


我認為按照現在這個趨勢下去麒麟超越高通是完全可能的。

目前華為最新的芯片麒麟970已經在跑分方面超越了驍龍835,就算與高通最新的845差距也不是很大。

但實際還是有差距的,CPU方面,970與835差不多,但GPU方面麒麟既使通過增加核心數的方式,性能等各方面還是不如高通,所以麒麟GPU在多核跑分與驍龍相差不大,但單核卻差之甚遠。

但畢竟麒麟才起步沒幾年,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很不易,並且麒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為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在不斷增大,市場需求也在擴大。

此外麒麟芯片得到華為內部的重視,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芯片,作為一家有名民族觀的企業,華為一定會在芯片領域不斷開拓進取。在al方面目前獨領風騷就是個例子


反觀高通,不斷通過專利耍牛氓,與蘋果懟,已求獲得更高的利潤,就是資本家看中的圈錢工具,盛極必衰,遲早會被拉下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