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在中國,第一代數碼寶貝動畫比第一代神奇寶貝人氣高那麼多?

lovebenyao


這個要看在哪個地方,在國內當年來說確實如此,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數碼寶貝》和《神奇寶貝》屬於同類型的動畫,但相對來說數碼寶貝的故事更加刺激,劇情更加緊湊,從幾個被選中的孩子從夏令營穿越到神奇寶貝世界後,一直面臨著生與死的冒險,一個又一個的敵人站在他們面前,而他們揹負的便是拯救世界的重擔。

《神奇寶貝》如何呢?小智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半吊子訓練家,和同樣訓練不佳的皮卡丘一起踏上旅程後,算是連玩帶戰鬥,他只需要在旅途中收集徽章積累經驗,收服各種各樣的神奇寶貝,最後挑戰當地的聯盟大會,並不會像數碼寶貝那樣看著刺激。這對於小時候的我們吸引力當然沒有刺激的故事來的高了。

不過雖說當年數碼寶貝人氣要高一些,但如今看來似乎正好相反了。

也許你對《數碼寶貝》的記憶一直停留在太一和亞古獸並肩作戰的劇情,但你可知道如今數碼寶貝系列已經推出了六部電視動畫了。如果說其中比較有特色的“馴獸師之王”你還有些印象,那人氣低迷的第五部《數碼寶貝拯救隊》、第六部《數碼寶貝合體戰爭》你還記得多少?就連持續製作中的15週年大作——《數碼寶貝大冒險tri.》也是沿用的初代主角太一等人長大後的故事,數碼寶貝在走難以挽回的下坡路。

《神奇寶貝》最初是由遊戲改編而成的動畫,到今年剛好播出了20年。除了電視動畫之外,神奇寶貝每年都會推出一部劇場版動畫,而今年還額外推出了一部作為紀念20週年的作品《就決定是你了!》。除了動畫之外,限定的周邊產品更是供不應求,各地的周邊站每天都會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前去採購。

《神奇寶貝》是左右開弓,動畫、遊戲、周邊等等相互聯繫互相促進,它已經成為了難以估值的龐大IP,而《數碼寶貝》除了當年的寵物機,它的周邊產品如今市面上卻難以見到。

從內容上講,兩部作品都採用的寵物對戰的形式,在冒險中訴說勇氣和熱血。數碼獸比起神奇寶貝來說,內容更加豐富,數量更加龐大,很重要一點是數碼獸一般都會講話,而寶可夢除了火箭隊的喵喵外卻罕有能直接對話的。而且有許多數碼獸身上帶著冷武器或熱武器,科技感十足,這麼多的設定上的優勢,輸給《神奇寶貝》確實很難受。

不管怎麼說,兩個系列的動畫都是我們童年時不可磨滅的回憶,看如今的人氣或許說明不了什麼,回首當年它們的的確確帶給我們的是快樂和淚水並存的時光。

最後再為身處天堂的和田光司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希望數碼寶貝那首主題曲《Butter—Fly》永遠不會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鑑動漫


在日本《精靈寶可夢》(神奇寶貝/口袋妖怪)的人氣確實是要比《數碼寶貝》高不少的,甚至可以說《數碼寶貝》這個系列已經是江河日下,靠著《數碼寶貝 tri.》賣情懷都沒賣好。國內引進的數碼寶貝動畫是第一部、第二部(可以稱為數碼寶貝第一世代),《精靈寶可夢》動畫是無印篇。當年國內電視臺是先播出的《精靈寶可夢》後來才播出的《數碼寶貝》,甚至當時年幼無知的我覺得《數碼寶貝》是抄襲《精靈寶可夢》的。就動畫劇情上來講《數碼寶貝》的故事更貼近現實,被選中的孩子們家裡都有各種各樣複雜的情況,無意間被吸入到《數碼寶貝》世界脫離了家庭的庇護一點點開始在冒險中成長。而《精靈寶可夢》的故事更像童話,小智與皮卡丘以及小霞、小剛踏上成為精靈寶可夢訓練大師之旅,小智踏上旅途時只有 10 歲,這點就比較奇幻了,看著小智在旅途上結識朋友收服新的口袋妖怪雖然很有意思,但距離自己生活還是遠了一些,所以從觀眾共鳴感上第一世代的《數碼寶貝》可以說是要優於《精靈寶可夢》

數碼暴龍機

而從兩部作品的目標來看,《精靈寶可夢》是源於任天堂的遊戲,《數碼寶貝》是源於萬代的數碼暴龍機,任天堂的《精靈寶可夢》遊戲與電視動畫是同步進行,但是在國內當年一臺能玩《精靈寶可夢》的 GBA、GB 可不便宜,在電視上動畫播出結束後只要較少的家庭環境較好的孩子能接觸到原作遊戲(我是上了大學自己買了 3DS 後才真正玩上精靈寶可夢的遊戲)。而《數碼寶貝》的那個數碼暴龍機說白了就是電子寵物機有進化和對戰的功能,所以當時市面上有很多國內山寨的數碼暴龍機,而且相當便宜好像十幾二十幾塊錢就一個,所以這些山寨的數碼暴龍機也讓當時的孩子們在動畫播出結束後可以繼續接觸數碼寶貝這個作品。這讓數碼寶貝在國內環境下接近更多的觀眾。

另外從兩首主題歌來講和田光司的「Butter fly」「BraveHeart」也確實比《精靈寶可夢》好聽


ACG狗屋


80和90後的人,應該對這兩部動漫都不陌生了,我是一名90後,可以說當時數碼寶貝和神奇寶貝這兩部動畫片是本人最喜歡的兩部動漫了,那麼為什麼數碼寶貝要比神奇寶貝人氣高呢?個人感覺數碼寶貝要比神奇寶貝更貼近現實,數碼寶貝的劇情是圍繞八個被選照的孩子和數碼獸之間互相羈絆從而拯救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故事,而神奇寶貝是以一個十歲少年踏上旅程勵志成為神奇寶貝大師為目標的故事,感覺相對數碼寶貝劇情少了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色彩,而且就當時而言我們的網絡還不是很發達,這兩部動漫都是用電視機看的,家裡電腦還沒有普及,數碼寶貝的集數要比神奇寶貝短很多,現在還能想到,數碼寶貝當時只有星期天才更新一集,那小編當年也追到了最後,當時看到最後孩子們和自己的數碼寶貝分離也曾為他們傷心流淚,反觀神奇寶貝好像是一天更新一集但是感覺還是沒有看到過大結局,後來感覺年齡大了才看完的吧,不過也是一部不錯的動畫片,個人感覺這兩點應該數碼寶貝比神奇寶貝人氣高的原因吧。




河四


作為90後的童年經典《數碼寶貝》第一部的人氣指數與影響力都遠高於當時的《神奇寶貝》,雖然許多人都不理解這個差距究竟在哪,但我想說,電腦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哪部作品最先進入電視臺,那麼誰的人氣自然就會領先,而且還會在觀眾的心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1999年不是所有90後都能擁有自己的電腦,因此許多當時還是孩子的90後想要看動畫,唯一的途徑就是電視播放,也就是你放什麼我看什麼的狀態。

記得《數碼寶貝》第一部在國內的播放時間就是1999年,雖然再具體一點的時間已經記不太清,但唯一記得的就是99年自己曾坐在電視前看過這部動畫,而且當時主題曲響起時心中便會特別的激動,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熱血”。

相比這部已經成為熱門電視動畫的《數碼寶貝》,《神奇寶貝》的播放渠道就有些小眾了,記得當初這部動畫第一個引進的是臺灣,之後是香港,然後才被引進到國內,而且都是在遊戲出現之後,但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神奇寶貝》這部動畫時是在點播頻道上看到一集半集,後來便是通過同學或者朋友的安利,才在網吧的電腦上找到觀看渠道,由此可見在當時多數90後是很難接觸到這部動畫的,因為接觸電腦的機會太少,所以觀看到這部動畫的可能性也不大,再說那時候即便是接觸電腦了也會看到大家都在玩遊戲而很少看動畫。

個人認為,如果當初《神奇寶貝》在電視上播無論在人氣還是影響力上都不會低於《數碼寶貝》,但事實上《數碼寶貝》的確是佔了90年代最有利的播放途徑,因此才會給眾多觀眾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就是第一代《神奇寶貝》沒有第一代《數碼寶貝》人氣高的最主要原因。


陽光菌的動漫世界


數碼寶貝跟神奇寶貝,都算是80、90後的回憶,當時真的非常喜歡看這兩部動畫,相信很多人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數碼寶貝的主題曲到現在還時不時會去聽,好聽又經典。我記得第一次看神奇寶貝的時候是小學,當時每天必做的任務就是跟家裡人搶電視機的遙控,為了能準時看神奇寶貝,現在想起來還是會感慨當時的自己,那麼的童真。最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皮卡丘把小霞的自行車電焦了...每當說起神奇寶貝,腦子裡就自動浮現出這一幕,那些年被皮卡丘毀掉的自行車...

在中國,數碼寶貝確實比神奇寶貝人氣高很多,但其壽命太短了,可以說是江河日下,連最新的《數碼寶貝tri.》都無力迴天,賣情懷都賣不動。相反,神奇寶貝卻續作不斷,主要原因是任天堂的口袋妖怪系列遊戲有在不斷更新,最新的掌機遊戲已經出到《口袋妖怪究極日月》了,遊戲跟動畫都在同步跟新(我也是一名口袋妖怪遊戲愛好者,早早就入手了究極日月,現在正在收集圖鑑的路上)。不得不說這一點確實佩服,到現在還有在更新,打完一個聯盟就接著新的旅程,永無止境,永遠長不大的小智跟永遠一級的皮卡丘,生命週期太長了...

要說在中國,為什麼第一代數碼寶貝動畫比第一代神奇寶貝人氣高那麼多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些我個人的看法,從幾個點入手,進行分析比較。

1.作品構成形式

第一代數碼寶貝劇情分段明確,可以概括為打惡魔獸——打猩猩獸——打吸血魔獸——黑暗四天王——最終boss,十分緊湊,讓人看完一集後恨不得能立馬看到下一集。相信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朋友都會深有體會,進化自帶BGM,看這類動畫最讓人激動,一到高潮的瞬間,音樂響起,我們的心也跟著熱血澎湃起來,比如勇者系機器人合體和美少女戰士變身等,在這方面都是一致的。

第一代神奇寶貝在劇情上就沒有那麼的緊湊連貫,講迷路單元劇居多,錯過或少看一集都不會覺得有什麼損失,也就是少抓一隻精靈和少炸飛火箭隊一次的事...不會給人留下很深的記憶。

2.人物刻畫

人物刻畫這一塊,數碼寶貝可以甩神奇寶貝一條街,當時的數碼寶貝,可以說是少有的注重每個人物性格刻畫的動畫,我們可以從設置徽章屬性這個明顯看出來。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通過徽章展開對每個人物的重點描述。8個被選召的孩子在動畫裡非常的平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並且都不可或缺,美好的品質是正面角色普遍具有的,而徽章的含義就是他們最鮮明的個性。這麼多年過去了,那8個被選召的孩子各自的經典事蹟我依然記得十分清晰,沒辦法,太經典了,想忘也忘不了...

3.題材

第一代數碼寶貝中,8個孩子們能一起冒險,一起經歷一個奇幻世界的風風雨雨,逐漸成長。這一點令很多人嚮往,可能是受實生活影響吧,我們在生活中圈子總是在不斷改變,很難找到一個圈子能陪你走一生。數碼寶貝里他們那種團結的精神,雖然在動畫裡吵架的次數也不少,也經常分散,但所謂打架能增進友誼,這些會讓他們感受到團結的重要。能在一個奇幻世界冒險,擁有自己的數碼寶貝,拯救世界的劇情,羨煞旁人。

而第一代神奇寶貝主要就是收服精靈,成為神奇寶貝大師,題材是挺不錯的,收藏黨的最愛,能收服各種各樣的精靈。但跟數碼寶貝比起來,劣勢有點大,數碼寶貝主角們也有自己的夥伴。

以上3點我個人覺得是數碼寶貝比神奇寶貝人氣高的主要原因,針對的是中國,在日本那就算了,總感覺日本人跟我們的想法有些出入,比如在中國受歡迎的死神,在日本卻不是很火,最終導致動畫沒有再更新,還有很多我覺得好看的動漫也都不更新了,相信許多人跟我的看法是一樣的,這裡就不多做吐槽了,說了只會讓人覺得更遺憾...



漫小志


你好。作為經歷了這兩部動畫都在電視上播放了的那個年代的孩子之一,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在零幾年(反正是什麼喜羊羊豬豬俠出來之前)的年代,中國的電視動畫頻道基本上都被日本動畫和歐美動畫所霸佔。其中大火的兩部就是《寵物小精靈》(又叫《神奇寶貝》)和《數碼寶貝》。而可惜的是,寵物小精靈只播出了第一部,而前就像是樓上所說的,連第一部都沒有播完,而當時關於他的周邊玩具產品,也就只有精靈球和收集寵物小精靈小塑膠玩偶(我當初收集了特別多)。而《數碼寶貝》在中國播出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算上總長度和播出時間和頻率可是比神奇寶貝多得多了,而且數碼寶貝的周邊產品,如數碼暴龍機(現在看來真的是很簡單就編程的遊戲,不知道當年為什麼這麼迷上這個,大概是真的拿著就覺得很帥吧。這是當時買的數碼暴龍機,是第三部的型號(可當時中國並沒有播出第三部,只有自己買光碟來看,我是看了的)。其實影響火不火的主要因素還是兩個,一個是電視臺的播放時長,還有就是作品本身的水平。就後者來說,神奇寶貝的設定其實是不錯的,但感覺這個作品最好的地方不是他的動畫,而是他的父級產品,口袋妖怪遊戲(這個可以說是沒多少人沒玩過,熱度比動畫高多了),而但從動畫來看,劇情太顯日常和簡單,每一部就是遇怪和打道館和聯盟。反之數碼寶貝是有很明確的劇情和各種伏筆的,甚至有些劇情看起來還很黑暗,這在劇情方面就完勝了。所以動畫數碼寶貝人氣高是肯定的!

7


無名修仙組織


很簡單,就動漫來說,數碼寶貝比神奇寶貝好看太多,適合更多的年齡的人群,主題曲也好聽。而神奇寶貝劇情模式比較簡單,更適合小孩子看。一種塑造的是情懷,而另一種塑造的是商業模式。神奇寶貝並不需要動漫做得多麼深刻,多麼感人,只需要讓大家記住皮卡丘,記住噴火龍,那麼任天堂在宣傳以及周邊產品的時候會特別容易。


威少14378366


這兩個東西出現的時候我正在上小學。我記得精靈寶可夢是在暑假時播出的,就到噴火龍被化石翼龍氣的進化就停了。數碼寶貝是晚上電視放,吃完飯看一會寫作業。作為一個沿海直轄市的孩子,我周邊接觸的都是精靈寶可夢,不管是周邊,還是遊戲,都非常的多。五年級我父親給我買的第一臺GBA,是橙色的。那時候買不起GBA卡帶,只能用gba玩GB的黑白遊戲。還很幼稚的幻想能生活在小精靈的世界,擁有151種精靈。

迴歸正題。如果你小學沒畢業那我可以肯定的說寶可夢和數碼寶貝不分伯仲。換做一個大一點的初中生,高中生那數碼寶貝要更勝一籌。題主的問題就是錯誤的。站在一個沒有主觀意識,對可愛動物,美好人物嚮往的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兩部動畫真的區別不大,無非是寵物,戰鬥。當題主作為高中生或者成年人看的時候,數碼寶貝要超過寶可夢不少,心態不同了,角度也就不同了。但是現在讓我一個奔三的人看這兩個東西,一聽到“皮卡丘,使用十萬伏特”“亞古獸進化,暴龍獸進化”尷尬癌都犯了……

同樣差不了幾年的eva,少年時代看機甲,中年看內涵,這樣的動漫不分年齡,被稱作神作不無道理


OldTrafford67389756


我個人認為,首先,神奇寶貝本來就是在一個不同於我們的世界發生的,而數碼寶貝是在現實世界開始,引入數碼世界,中間又回到現實世界的設定,這樣對於那時候的受眾群也就是小學生來說,是跟吸引他們的,因為他們可能會相信真的有數碼世界。

再來,數碼寶貝的人物個性鮮明,形象比較好看,而小智,第一季是比較黑的,而且並沒有很帥。所以顏值不足以吸引觀眾。主角顏值方面神奇寶貝輸了。

數碼寶貝在劇情上也是更勝一籌,刷怪升級,偶爾來一個小boss,等所有人都差不多升級了,就去打大boss,再看看神奇寶貝,完全是日常刷圖鑑,然後每次都是類似的劇情,走到一個地方,遇到某些人,然後火箭隊出場,然後日常被打飛,或者是到一個地方,看到一隻很不一樣的神奇寶貝,然後一波三折的收服。偶爾出來一段感人的,唯一看著比較帶勁的就是道館賽和最後大會。而且無印篇日常版也沒有後來那種哪個組織為了征服世界搞出大災難的劇情。感覺無印篇唯一的看點就是很多萌物。但是數碼寶貝也很可愛啊,所以劇情上神奇寶貝也輸了。

最重要的兩點神奇寶貝都輸了,還拿什麼和數碼寶貝比人氣?


不Zhe騰bu舒fu


小編哪裡來的數據?表示小學時候一下課就用跑的回家去看神奇寶貝,本港臺準時下午4點半播。各大節日就有劇場版。當時有好多周邊產品,小夥伴們都能把精靈的名字背下來,好多大人也喜歡,也有相關的節目。數碼寶貝雖然還可以,不過比較適合男孩子,女孩子看得比較少。不像神奇寶貝,哪個進化了,大傢伙第二天就開始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