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華為輸了5G標準會導致我們中國企業失去什麼?

雜貨鋪小孫


事件發生在16年,當時華為在3GPP舉辦的有關5G標準的表決會議上與高通等公司爭奪5G網絡的長短控制碼中,以微弱的劣勢最終出局。相信大家對其原因早已心知肚明瞭,作為一箇中國的企業,在面對國家的利益時,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反手就給對手投上一票,這真的讓國人感到心寒。那麼,華為輸了,導致我們失去了什麼呢?



對於長短碼和控制碼我在這裡就不過地做介紹了。可以簡單的認為,以華為為代表的企業研發的5G網絡全是以Polar碼為標準來研發5G網絡,如果會議沒有采用Polar碼,就代表著我國之前在研發5G網絡的投入將功虧一簣。並且,如果5G網絡是由國外研發的,我國每一個使用5G網絡的電子設備,都需要給國外交上一大筆錢,那數額可想而知。


好在第87次會議上華為力挽狂瀾,Polar碼最終成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編碼方案,但是,數據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方案都歸屬高通LDPC碼。總得來說,結局還可以讓人接受。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聯想站隊高通一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事實上,不存在華為輸了5G標準的說法,因為5G標準涉及的內容有很多,題主說的應該是最近炒的火熱的5G編碼事件,所謂的華為輸也只是輸了其中的數據信道標準,其他沒參與的暫且不說,在控制信道方面華為是贏了,可以說是為國爭光。

1、華為成5G標準的領導者

事情還要從2016年3GPP主導的5G標準投票開始談起,3GPP 是 5G 標準的制定組織,當年投票確定的是5G重要技術方案,包括數據信道和控制信道,最後的結果大家可以看上圖。可以看出,能參與制定的企業也就美國高通和中國華為。

中國華為能成為5G標準的制定者,應該值得高興。要知道,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發展,如今才有望成為5G時代的領跑者之一,在這一點上不能妄自菲薄。

2、華為在控制信道上取得成功

接下來,來講一下到底什麼是5G信道。5G通信分為控制信道和數據信道,控制信道主要傳輸指令和同步數據參數等,數據信道主要傳輸數據。如果把整個數據比作“貨車”,控制信道相當於控制貨車行駛系統,通過接收指令控制貨車的行進,數據信道相當於貨車的貨箱負責裝載貨物數據。

短碼代表常用的普通數據,長碼代表大型數據,高通LDPC在大型數據封裝性能上展現出明顯的優勢,經過進一步的投票,數據信道採用高通長短兩種編碼。在數據通道上,華為確實輸了,可是在控制信道上,華為的Polar成為了國際編碼標準,可以說各有優勢。

3、中國企業在通信領域地位得到提升

還是以貨車作為例子,華為在此輪競標中,以絕對優勢成為控制行駛系統的供應商,因此不能一概而論“華為輸了”。特別是針對移動通信這個開放的產業,更加需要行業各方的合作,這個可以從5G標準投票會的召開看出。

至於中國企業失去了什麼,那就是喪失了通信領域世界範圍內的部分話語權,簡單來說,就是用別人的部分標準,為這份標準買單,交相應的專利費。有句話講得好:“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在移動通信領域,更是如此。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專利是企業投資研發的動力。

高通創立於1985年,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33,000多名員工遍佈全球。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與下一代無線技術的企業,目前已經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

高通擁有大量無線通訊的核心技術專利。對使用它的公司收取高額專利費。使得高通擁有不平等的定價權。



我們使用的每部手機都要交給高通幾十塊的專利費,這個錢最後轉移到了我們消費者身上。

而且如果企業不聽話,高通就拒絕給你使用它的專利。中國手機公司魅族就是個例子。



魅族覺得高通對專利費的要求太苛刻,希望能商量一下降低費用,被高通拒絕。魅族轉投聯發科,可是聯發科用的也是高通的專利,高通命令魅族不能賣有自家專利的手機。

魅族從一家和小米一樣優秀的公司,因為專利被限制,導致發展受阻,銷量大跌。公司面臨倒閉。可以說通信標準的制定,關係企業的生死。

如果可以,請點一個贊,謝謝對我付出的肯定


百舌說


近日,由3GPP主辦的5G統計標準投票會議正式召開,全球的重要通信企業協商即將到來的5G時代,該採用哪家公司的技術?而愈演愈烈的聯想投票事件,就是由此而來。

本次投票主要的競爭方是高通和華為。其中高通是3G時代的全球通訊標準壟斷者。在本次5G標準上,高通主張LDPC的長碼技術;華為主張Polar的短碼技術。前者勝在時間久,穩定性強,後者勝在技術性優勢。此次投票,決定的是5G時代是採用高通還是華為的標準。勝利的一在5G時代可以憑藉標準獲得專利優勢,全世界都要向他交納專利費。



表面上,這僅僅是高通和華為兩家公司的交鋒。實際上是中國企業和歐美企業的正面交鋒。在這次投票上,幾乎所有的國內企業都把票投給了華為,連臺灣的聯發科等企業也是同仇敵愾,拒絕歐美企業繼續稱霸全球通信標準。

而別人想的投票如何呢?長碼投棄權票(投不投都一樣,反正高通必勝),控制把口給了華為(也是投不投一樣,華為必勝)。在關鍵的短碼,聯想投給了高通。最終因為一票之差,華為輸了,5G標準今後一律採用高通的LFPC技術。也就是說,華為這次花了數十億的研發經費,準備掙脫歐美通訊霸權的唯一一次機會就這麼流失了。



華為輸了五G標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今後很長的5G時代,中國企業還必須接受歐美企業的通信標準統治,每年向他們交納天量的專利費。


要知道在3G時代,我們好不容易建立了自己的標準。在4G時代,我們終於和歐美標準站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在5G時代,眼看就要熬出頭了,結果一朝被打回原形。


財經知識局


剛剛結束了5G標準數據碼編碼原則的爭奪戰,華為還是不出意外的出局了。就想事先各位大佬們猜測的一樣。我們姑且不論這樣的一個結果是誰而為,也不去吧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某個人某個企業,畢竟每家有每家的利益鏈,這個時候用愛國主義去綁架別人略顯不妥。但是我們現在還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國家會撥錢給華為去研究這個5G技術呢,這樣的一次爭奪賽的失利對中國的損失又是怎樣的呢。

其實之前的數據碼也都是由高通一家來壟斷的。這次華為的加入給這攤靜水注入了活力,但是這次的失利確實也讓一部分人十分失望,其實這些失望還是於一些利益有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其實對於各大工廠的影響微乎其微,反正都是要給錢,一個是給高通,一個是給華為。誰也不會少收,但是心理上給華為至少資金沒有流到國外,心理會好受一點,當然這只是心理作用而已。

影響更大的是對我們國家的影響。我們都知道通訊行業誰把握技術誰就說的算,誰就是老大。從2G的CDMA開始,高通就漸漸把握這民用通訊的主動權,這也使得美國變得十分高傲,畢竟掌握著全世界的命脈。除了有更為尊貴的地位,更有著各家廠商的高額進貢。每家廠商都將支付高額的管理費給高通公司,高通這幾年也算是撈了不少錢,甚至這個收入遠比驍龍處理器更為賺錢。如果華為可以拿下短碼的編碼權,就會使得集中的現金部分流入國內,同時也可以變相的降低國內流量收費標準。

其實這場競爭說到底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一家公司的勝利也就是一個國家的勝利。但是華為已經很好了,我們告訴了全世界,中國不接受壟斷,我們會把更多的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在未來更多的領域表現出卓越的實力。

我是小小傅,一個忠於原創的科技狂客,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為我留下您的贊,如果您也對數碼科技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多謝各位支持,小生有禮了。


小小傅的工作室


最簡單來說,我們會失去5G主導權,以後還得繼續看著人家的眼色行事。

實際我們國家從3G時代就不遺餘力地發展自己的技術標準。目的就是在全球競爭中能有咱們自己的話語權,而不是被強行搭配等。因為這此前就有深刻親身經歷。

如果說2G時代的GSM是咱們自己選擇的發展路線,雖說也是人家歐洲的,但至少能自行決定自己安排吧。但橫跨2G/3G的CDMA技術的採用,則完全是被動的。

現在看看,CDMA技術在全球已經被拋棄,我們國家的中國電信也面臨著全面轉網的浪費,這都是我們在全球平臺缺少核心技術的關鍵。

另外現在中美貿易戰波及不少無辜秧魚,同樣是核心技術被人家卡著脖子的原因。 故之,我們國家從3G一直數十年之久的長期努力,就是為了能在5G時代佔據主導權,如果華為的技術勝出,肯定屬於我們國家層面的勝利。可惜有些國內廠商顧自己的小家而不顧大家,為了一己之利投票競爭對手並讓對手勝出,往深了說就是將國家的無數投資打了水漂,讓我們的主導行業發展進程的國家戰略又要晚實現幾年。 實際,本次的5G標準競爭不是華為與高通之間的廠商競爭,而是中國與美國的國家層面競爭,只可惜……

華為競爭失利,目前的損失不是明面上這麼一點,其後涉及的方方面面應該波及很廣,在5G標準競爭的關鍵時刻,我們不能再出類似事故了。


互聯網俊明說


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聯想這是在作死的前奏。
聯想一個企業的無恥竟讓中國失去了5G標準,沒有一點民族大義,這下聯想的廣告詞該改為“聯想,中國人連想不願想”。

一個企業,還曾是一個響噹噹的企業,竟然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制裁的關鍵時候捅自已人一刀,真不知道聯想的決策者多麼弱智才有如此喪盡天良的舉動。

中國企業因為聯想這一票,損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試想,本來5G的專利費都該交到中國企業手中,現在變成每賣一臺5G手機都要向高通交專利費了,這個損失讓中國人太心痛了,聯想就算倒閉多少次都不足以平息國人的憤怒。

聯想,如果不能給國人一個交待,你將被中國人掃地出門,包括聯想高管再建品牌都會被中國人掘地三尺給挖出來抵制,雖然我們沒有投票的機會,但我們支持國產,支持華為。



湘平古珍郵館


輸了5G標準意味著要給國外的廠商交專利費。但事實上,華為最終還是拿到了「控制信道」的編碼標準,相比3G、4G時代已經有很大的進步。


相比3G、4G時代,中國在5G時代的國際標準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為什麼網上這些噴子們看不到呢?為什麼兩年前的事情現在又要拿出來以「愛國主義」的名義製造一些節奏呢?我看是有些人看不得中國企業好!有意識地給聯想、華為抹黑,製造出中國在5G時代再次落後的輿論和假象!這種帶出來的節奏才是需要警惕的!



高挺觀點


很簡單,中國失去了未來5G話語權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剛輸了芯片一戰,結果又在5G這裡摔了一跤。

對於消費者來講,我們未來購買新的手機產品將要繳納4%的專利稅收給美國。真讓人無奈。

說到話語權大家可能沒太大概念,想想前段時間,中興被美國製裁,制裁令一直持續到2025年,而中興面對美國的制裁,直接喊出了“休克”這樣嚴重的詞。那麼我們想過在基站芯片上自主研發麼?想過,大筆投入就印證了這一點,但是各種原因我們還是錯過了4G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次5G時代剛剛有點風聲,講道理這次我們不應該錯過發展的快速列車...

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就擁有了話語權。30 年前,高通把軍用的 CDMA 技術用在了民用通信,推出 IS-95 標準,成為與歐洲的 GSM 競爭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2G 時代。2G 時代 GSM 取得了勝利,但高通主導的 Viterbi 譯碼算法讓業界相信 CDMA 代表了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

到了 3G 時代,WCDMA、CDMA 2000 和 TD-SCDMA 都採用了 CDMA 技術。現在高通的絕大部分利潤也是來自基於 CDMA 的專利授權。中國雖然自主研發了 TD-SCDMA,但是技術上還是不能和它相提並論。


到了 4G 時代,中國 TD-LTE 有了一定突破,但是核心長碼編碼 Turbo 碼和短碼咬尾卷積碼都不是中國原創的技術,導致高通動不動就說中國公司侵權,索取額外專利費。

和 3G/4G 時代多個標準並存不同,5G 可能實現全球統一標準。標準中的話語權必然要爭,這就要看在各個環節參與的程度,而更多技術被 5G 標準使用,也會讓企業擁有更多的專利儲備,尤其是在手機方面,一旦標準實施了,專利被侵權就可以主張收費。


歐界傳媒


我想哭但是哭不出來,這麼重要的一個投票,連臺企都支持了華為,而口口聲聲說是愛國企業的聯想居然支持了美國佬,科學沒有國界,可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楊元慶就是一個吃裡扒外的小人,在國人取得重大突破的節點上,在最需要他支持的時候,他居然選擇了放棄,讓我們多年來的努力又付諸東流,聯想,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楊元慶,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