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呂雉為何想要毒死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劉肥,最後又為何選擇放棄?

蔚子Dudu


呂后是劉邦的皇后,大漢的第一任皇后。漢惠帝劉盈的母親。首先劉肥並不是呂后一手帶大的,呂后一手帶大的是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長。

呂后為什麼要毒殺劉肥。後來放棄呢?


因為劉肥認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姐妹魯元公主為王太后,就是比他高了一輩,而同時又把自己的幾座封地送給魯元公主,這魯元公主就是呂后最疼愛的女兒。

劉肥這麼做,呂后心裡高興,就放過劉肥了。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卻不是嫡子。是劉邦和他的情夫所生,所以劉肥雖為長子,卻沒立為太子。

劉肥長大後,劉邦除去幾個異姓王,為了鞏固劉氏天下,封劉肥為齊王,封地有七十多座城池。劉邦死後,劉肥的弟弟劉盈繼位為帝,呂后尊為皇太后,從此呂后大權在握。


後來劉肥進宮,到吃飯的時候,因為是一家人,所以劉肥和劉盈就以家人之禮而非君臣之禮。

呂后看到心裡不高興,就想殺了劉肥,於是命人倒了毒酒,讓劉肥喝了這酒敬自己。劉盈也要喝,呂后急忙弄撒了劉盈的酒。

劉肥害怕,就找藉口離開了。

回去後,劉肥手下人說,呂后要殺你,而呂后最疼愛她的女兒魯元公主,你只要把自己封地的幾座城池送給魯元公主,並且尊魯元公主為齊國的王太后,就可以免遭毒手了。


於是劉肥就照做了,呂后知道後,心裡很高興,於是就放劉肥回到自己的封地齊國。

所這就是呂后想毒死劉肥,最後卻選擇放棄的原因!


中孚鑑


按照《史記》的記載,呂雉想毒死齊王劉肥,是因為宴飲時惠帝劉盈待以“家人之禮”讓他坐上座,呂雉很不舒服。放棄則是劉肥主動示好認慫。

劉肥不拒家禮有損皇威,不排除呂雉在某個瞬間有弄死他的想法——劉肥是劉邦的私生子,呂雉是否撫養過不得而知,即便撫養過也跟親兒子沒法比——但我認為她在席間下毒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呂雉殺劉如意是找人偷偷做的,還千方百計避開劉盈,殺劉肥怎會明目張膽呢?劉如意實實在在威脅過劉盈的太子位,劉肥則沒有。劉肥是庶長子,封王最早封國也最大,影響不可同日而語,眾目睽睽將他毒死會很難收場。別說那時呂雉還沒完全掌控朝堂,就是隻手遮天也不至於如此放肆。

這就有了另外兩種可能:一、呂雉根本沒在酒裡下毒。故意弄倒酒杯是讓劉肥誤以為有毒,起到警示作用,意思可以隨時要他小命;二、下了毒但沒打算讓劉肥喝。即便劉盈不起身陪酒她也會適時終止,目的還是警告。

不管何種情況,呂雉最後都得償所願。劉肥嗅出了危險,趕忙端正態度向呂雉示好,送給她女兒魯元公主一份大禮——割城陽郡為湯沐邑,並尊其為王太后。劉肥認慫,對兒子沒了威脅,呂雉也就放過他了。


路衛兵


首先說明一點,劉邦有八個兒子,但沒有資料記載呂雉曾經一手將劉肥一手帶大。劉肥是劉邦的長子,是劉邦跟呂雉結婚之前就跟別家的女人私通生的私生子,母親姓曹。歷史上倒是說到呂雉曾經一手將劉邦另外一個兒子帶大,這個兒子就是劉邦的少子劉長。劉長母親趙姬,後來因為趙王謀反事件被劉邦關到監獄,自殺死後劉邦極為後悔,命令呂雉將趙姬替他所生的孩子劉長撫養。也正因為劉長母親早死,而且劉長又是呂雉一手撫養成人,所以劉邦死後,呂雉才對劉長網開一面。

然而包括劉肥等人在內,就沒那麼幸運了。

劉肥是在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立為王,食邑有七十座城。劉肥這叫趕上好時候了,在天下所有的諸侯國當中,齊國算是最富有的一個諸侯國,正因為如此,韓信當年才打下齊國時,就急吼吼地叫劉邦將他封為齊王。劉邦當然也不傻,當他借韓信之力打敗項羽之後,立即奪去韓信的齊王之位,改封劉肥為齊王。

把最肥的土地留給那個叫肥的兒子,劉肥當這個齊王可謂是實至名歸。

須不知,正因為劉肥佔著肥肥的齊國,讓呂后對他無不虎視眈眈。但是,呂雉一直沒有發作,她一時還沒找到藉口開刀。

終於有一次,機會來了。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劉肥入京朝見。世界似乎就是個諷刺,無論是劉邦還是呂雉,為人都凌厲果斷,卻生出了一個溫和善良的兒子。這個人,就是漢惠帝劉盈。劉邦死後,呂雉恨不得將劉邦的其他兒子血洗光光,但是劉盈卻對其他的兄弟一見如故,手足相親。所以,劉盈一聽說劉肥大哥從齊國來朝見他了,也不多禮,就熱情招待劉肥喝酒。當時,劉盈認為劉肥年長,應該坐上座,劉肥估計也是被劉盈的熱情搞糊塗了,也不計較太多,就坐上座了。但是在座上的呂雉卻不爽了,你劉肥是來朝見的,按禮說應該按君臣之禮來坐,你現在坐在皇帝上座,難道我還沒死你就想奪他帝位麼?

於是不爽的呂雉大怒起來,派人準備了兩杯鴆酒,放到劉肥面前,準備讓劉肥給皇帝及自己敬酒。不料這時,劉肥起身時,皇帝劉盈也跟著起身,倆人打算同時一起給呂后敬酒,呂后一見劉盈端著鴆酒要喝,嚇得當即打翻劉盈手中的酒。

劉肥不傻,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假裝醉酒走了。

宴會散去以後,劉肥派人去探問,才知道自己無意中得罪了呂后,呂后準備用鴆酒把自己殺掉。這下不多了,人還在長安,怎麼才逃得出去呢?

正當劉肥苦惱的時候,他的內史獻計說道:“太后只有惠帝和魯元公主,你有七十座城邑,而魯元公主只有數座,如果你肯獻出一郡給太后,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太后一定喜歡,你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劉肥然其計,馬上就派人給太上獻上城陽郡,並尊公主為王太后。果然不出所料,呂后一見劉肥懂事會做人,就立即擺酒設宴,熱情招待劉肥,然後放劉肥出城。

就此,劉肥才總算逃過了一劫。


月望看歷史


劉肥,是劉邦遇到呂雉之前就已有的私生子。呂雉人雖然狠毒,但當初對無所事事、沒有任何家產的劉邦卻是沒有半點嫌棄,對劉邦所帶來的兒子劉肥,呂雉對其也是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劉邦在鄉里整天與狐朋狗友在外撒野,呂雉帶著劉肥規規矩矩的打理家庭;劉邦在外打仗,也是呂雉悉心照料著公公與劉肥,甚至一家人被抓時,也是劉肥陪著呂雉。從一定程度上說,劉肥是呂雉患難共處的兒子。

劉邦事業越做越大後,呂雉雖說疼愛的重點開始轉向自己親生的兒女(劉盈與魯元公主),但對劉肥還是一如既往的尊重。後來劉肥被封最大的諸侯齊王,統轄的城市最多,呂雉也是支持的。

矛盾的爆發源自一次意外。一天,漢惠帝劉盈在長安請兄弟姐妹吃飯,出於對兄長的尊敬,漢惠帝極力讓劉肥坐尊者位置。這讓呂后大為惱火,當即讓人安排了一杯毒酒,讓劉肥給她敬酒喝了。這時,不知情的漢惠帝搶先拿起其中一個酒杯,準備與兄長一起敬母親。一時花了眼的呂后生怕搞錯,最終打翻漢惠帝手中的杯子。劉肥似乎看出了什麼貓膩,於是佯裝喝醉匆匆離開。

事後知道那是毒酒,劉肥開始著急了。由於身在長安,逃也不是,不逃也不是。他的謀臣建議:咱們有七十多座城池,而魯元公主就那麼幾座,乾脆把一些讓給公主,以此討好呂后。劉肥聽從了這個建議,於是把齊國最肥的的一座城市讓給了公主,並尊稱她為王太后。呂后對劉肥這個安排很滿意,後來還專門設宴答謝,劉肥也就這樣保住了小命。

最終,與世無爭的劉肥得以善終,其子也順利順利繼其位沒有被人為難。





戴草帽的小老鼠


有人說,呂后之所以先要毒死劉肥,後來又放棄,是劉肥用錢把命買了回來。真是這樣的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所謂的劉肥“買命”。

(劉肥劇照)

漢惠帝二年,劉肥進京。因為劉盈尊劉肥是哥哥,讓他坐在上首。呂后看見了,很不高興,讓人倒了兩杯毒酒,放在劉肥面前。劉肥不知是計,端起酒,起身敬酒。劉盈也端起另一杯。呂后怕親兒子中毒,便藉故打翻了劉盈手中的酒。劉肥感覺有異樣,也裝著自己喝醉了。於是就沒有喝。

下來後,劉肥一打聽。曉得這是毒酒,嚇暈了。害怕走不脫,整日憂愁。他身邊的謀士給他獻了一條計策,讓他把自己的土地和城市分一些給呂后的親女兒魯元公主。劉肥照做了,呂后很高興,在劉肥的府邸設宴招待劉肥重新喝了一次酒,把劉肥放回齊國。從此不疑心他。

那麼,劉肥真的是“花錢買命”嗎?

我覺得這樣理解,多多少少有些妖魔化呂后了。

呂后確實殘忍,但是,對曾經與她朝夕相處,她自己一手養大的劉肥,應該還是下不了手的。

這個劉肥,是劉邦與本村的曹寡婦的私生子。(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個曹寡婦在歷史上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史記》也再也沒有記載過她的行蹤,劉肥也由此跟隨了劉邦。我猜想,很有可能這曹寡婦是病死了。)

(呂后劇照)

當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這個劉肥就已經劉邦身邊了。我們知道,劉邦此後幾乎沒好好地在家裡呆過兩天,後來又造反打天下。而且不久,他帶在身邊的,也是戚夫人。而劉肥,完全是呂雉一手養大的。雖然不是親生兒子,但是,呂雉對他肯定是有很深感情的。歷史上,也從來沒有記載過呂后虐待過劉肥的事情,完全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種後孃的做法。

因此,要說呂后看見劉肥坐在上首,就成心要把劉肥毒死,這個從感情上就說不過去。

再說了,劉肥也沒犯什麼大錯,坐上首也是劉盈讓他坐的。如果呂后就這麼把劉肥毒死了,對天下也不好交代啊。

那麼,既然呂后並不是成心要毒死劉肥,為什麼會給他倒毒酒呢?

我覺得玄機恰恰在呂后給他倒的兩杯酒上。

呂后為什麼要給劉肥倒兩杯酒,而不是一杯酒呢?(“太后怒,乃令酌兩卮酖,置前,令齊王起為壽。”)倒了兩杯酒,劉肥端起一杯,另一杯必然另一個人要端起來。當時敢坐到那張桌子上的,恐怕只有呂后、劉肥、劉盈三個人,其他人肯定不敢坐上去,也沒資格坐上去。既然如此,說明另外一杯酒是為劉盈準備的。

當然了,並不是說呂后要毒死自己親兒子,她只是要劉盈把那杯酒端起來。端起來後,太后再故意把劉盈那杯酒碰翻,從而引起劉肥的警覺。

我為什麼說呂后是故意要引起劉肥的警覺呢?因為此後劉肥裝醉,呂后也沒有揭穿他。還有,就算劉肥裝醉,躲過這一劫,呂后的陰謀已經敗露,她為什麼不一鼓作氣再使一個計策殺死劉肥,而就算了呢?那不是打草驚蛇嗎?

(劉盈劇照)

很顯然,呂后就是要給劉肥敲一個警鐘,並沒有想要把劉肥搞死的意思。

而此後發生的事情,再一次證明呂后所做,就是為了敲警鐘。當劉肥表示要送城送土地給魯元公主的時候,呂后非常高興,而且為了表達她的高興,同時又讓劉肥放心,還在劉肥的府邸請劉肥吃了一頓飯。(“乃置酒齊邸,樂飲,罷,歸齊王。”)

這個安排非常有意思,顯示著呂后和劉肥的心照不宣,意思很明顯:上次要毒死你劉肥,是你不懂規矩。現在你懂規矩了,我這次是真正請你喝酒了。你別怕,我到你府上來請你喝,不會毒死你的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首先聲明一點,劉肥並非是呂雉一手帶大的。這一點史書上根本沒有提及過。

史書上記錄的呂雉一手帶大的,非自己生的孩子是劉長。

至於呂雉為什麼要想毒死劉肥,是因為劉肥在都城朝見天子時。

漢惠帝劉盈,也就是呂后的親生兒子,在請劉肥私下吃飯時。

劉肥沒有顧忌尊卑貴賤之禮,擅自坐在了主人的席位上,而漢惠帝坐在了偏席。

恰恰這個現象被呂雉看到了,當時哥倆個喝酒的時候,呂雉並不在。

只不過呂雉到了後來,突然來訪了。

看到這一幕的呂后是勃然大怒。

於是,她就派人端來了兩杯毒酒。

這兩杯毒酒都端到了劉肥面前,讓劉肥來喝。

當時劉肥也沒多想,不就是喝一杯酒嗎?

這時候漢惠帝可能意識到酒中有問題了,畢竟呂雉殺戚夫人和劉如意是在不久前,而且是他親眼所見的。

為了不至於親子相殘的事件再次發生,漢惠帝馬上端起來兩杯酒中的其中一杯。

端起酒來到漢惠帝,就把救送到了嘴邊。

呂雉看到漢惠帝這種表現,她快速的把漢惠帝正要喝向嘴裡的酒打翻到地上了。

相信這個時候,誰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劉肥一看,還是早點撤吧,走晚了小命都會不保了。

事後,劉肥託人打聽,當時呂后讓他喝的酒確實是毒酒。

這一次呂雉沒有殺死劉肥,並不意味著劉肥就安全了。

所以,他必須想個辦法,讓呂后打消殺他的念頭。

還好這次進京劉肥帶了自己的智囊團,他的智囊給他出的主意就是,

把齊地的城陽郡拿出來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

這樣一來,一是消減了劉肥的土地,更重要的是他女兒的城池增加了。

一舉兩得的事,也許只有這樣做,呂后才會放劉肥一馬。

消減自己的城池,劉肥雖然很不情願。

但是,比起城池來,還是自家性命更重要。

為了在加上一個保險,劉肥不僅是把城陽郡獻給了自己的妹妹,而且還認自己的妹妹為乾媽。

這件事劉肥辦完,呂后很開心。

就打消了刺殺劉肥的念想。


史學達人


劉邦去世後,呂后是有想毒死劉肥的。至於呂后為何要想毒死劉肥,這恐怕全是為了他兒子劉盈江山的安危考慮的吧。

劉盈這個人生性比較懦弱,對親戚更是沒有任何的芥蒂。呂后怕自己百年之後,兒子劉盈受欺負,或者是丟了江山。

所以,她不得不把那些能威脅到自己兒子江山的人,給除去。

那麼劉肥又是怎麼得罪了呂后的呢?

原來漢朝的時候,有一個規定,就是每一年各地的諸侯王,都要去朝中拜訪皇帝。

劉肥就是在拜訪弟弟漢惠帝劉盈的時候,出了一點差錯,讓呂后看了不爽的。

當時,劉肥不遠千里,從齊國來到了長安,兄弟相見,劉盈自是高興無比。為了給劉肥洗塵,他就做東,想要請劉肥吃一頓。

就是在吃飯的時候,劉肥沒有顧忌到君臣之禮,給他惹來了殺身之禍。

本來漢惠帝劉盈是皇帝,他應該做上座的。但是,劉盈是以家禮,來對待哥哥劉肥的。他就讓劉肥坐了上座。

劉肥也是一個不懂禮數的人,他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就坐在了上座。

當他們吃到一半的時候,呂后來了,看到了這個座次。他覺得劉肥是在欺負劉盈,現在他呂后還活著呢,劉肥就敢不把劉盈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了。

所以,她就有了想除去劉肥的想法了。於是,她命令下人,到了廚房之中,取來了兩杯毒酒,就想讓劉肥喝下去。

劉肥也沒多想,直接端起杯子來就想喝,就在這時候,劉盈也來湊熱鬧了。劉盈趕緊端起剩下的一杯,想搶在劉肥前面喝掉。

呂后見狀,趕緊把劉盈的的杯子打翻在地下。劉肥立刻明白了什麼意思,所以,他趕緊就撤出去了,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劉肥一走,呂后就下了命令,說不讓劉肥出長安城。

劉肥知道呂后想要殺自己了,這時候,他就和自己帶來的謀士商量對策。

他們提議劉肥,只要討好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說不定呂后就能放劉肥一馬。

那麼要如何討好魯元公主呢?

他們的建議是讓劉肥獻出一個成陽郡來給魯元公主,當時齊國總共有六個郡。七十多座城池,等於是劉肥拿出來了六分之一的土地,給了魯元公主。

劉肥覺得這樣還不行,他還認了魯元公主為小媽,要知道魯元公主可是劉肥的妹妹。認自己的妹妹為小媽,中國歷史上,也就是劉肥能做出這樣奇葩的事情吧。

當劉肥做的這一切事情,讓呂后知道之後。

呂后對劉肥讚賞有嘉,因此,也就放了劉肥一馬。不過,再後來呂后又封呂氏為王的時候,還是從劉肥這裡劃出來了一個郡。

劉肥看著自己的土地,一點一點的在變小,他也是敢怒不敢言,最終就這樣憋屈死了,劉肥去世的時候,也就是三十多歲。


漢史趣聞


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生於嫡妻呂后嫁進門之前,是劉邦“微時外婦”(《史記》《漢書》)曹氏所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非婚生子,是劉邦還沒發跡時在外面勾搭其他女人生的。當然,那會兒劉邦還沒結婚,所以曹氏也不能算現在的所謂“二奶”或者“小三”,姑且用司馬遷和班固的說法,稱之為“外婦”吧。史籍關於曹氏的記載很少,她到底是幹什麼的,是死在劉邦起兵之前還是在劉邦起兵之後,亦或是劉邦稱帝之後史籍中找不到答案。只有少量史料言及劉肥出生後,劉邦並沒有將曹氏娶進門,而是將劉肥和曹氏養在曹氏孃家。至於呂后進門之後劉邦如何安置曹氏母子的,本人沒有查到相關史料。因此,說劉肥是呂后養大的,站不住腳。除此之外,劉肥比漢惠帝劉盈大十一歲,如果按劉盈為呂后進門之後所生來算,呂后進門時劉肥起碼已經十歲、十一歲或者更大了,而古人十四歲左右便已經有結婚生子者,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否定了劉肥是呂后養大的這一論點。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最初呂后對於劉肥並沒有心存太多的芥蒂,而是默默地接受了既成事實。劉邦發跡之後,甚至還將劉肥接到了身邊培養,呂后也默認了。漢五年,劉邦稱帝之後不久,便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領齊地七十三城,凡操齊語者皆為齊民,而這也為後來呂后想要鴆殺劉肥埋下了伏筆。庶長子,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頗為敏感的存在。年齡最長,僅僅因為是庶出,便失去了繼承權,心有不甘在所難免。如果嫡子只有一位(劉盈便是這樣的情況),搞掉嫡長子對於庶長子意味著什麼,更加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對於嫡長子、尤其是作為唯一嫡子的嫡長子而言,庶長子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在劉邦去世之後,呂后對一切可能危及漢惠帝劉盈和自身地位的人和事都非常敏感,欲除之而後快。而不久之後,劉肥便撞到了呂后的槍口之上。



劉肥入長安朝覲劉盈之後,劉盈設家宴款待長兄。因為漢初制度的不健全,而且二人曾經又是布衣兄弟,劉盈便按家禮將劉肥讓到了上座。不知道劉肥是疏忽、還是覺得理所當然,絲毫沒有客套,便坐在了上首。這下把呂后刺激到了:“咋地?是不是覺著皇位就應該是你的啊?我兒子讓你坐上位,你客氣都不客氣一下就坐了?把皇位讓給你,你是不是也覺得理所當然啊?!”呂后不愧為說幹就幹的主兒!轉頭便命人備下了鴆酒,準備在宴席上直接毒死劉肥。那麼,為什麼最後呂后又放棄了?並不是他想放過劉肥,而是因為她兒子劉盈和劉肥喝大了、兄弟倆喝在了一起,她怕誤傷自己兒子,這才作罷。但是,殺劉肥之心算是起了!事後,劉肥得知宴席背後之事,驚出了一身冷汗。在隨從的提點之下,為求自保,劉肥使出了一招“人至賤則無敵”:先主動登門向呂后賠罪,表明自己是疏忽,並不是刻意的,現在知道錯了,我知錯能改、知錯必改。但是,此舉根本不足以讓呂后釋懷。接下來便是亮點了,劉肥自願割一個郡給呂后的親閨女魯元公主作湯沐邑,同時願意尊魯元公主為齊太后。啥意思?一、割肉。二、認親妹妹當媽!



眾所周知,漢代的諸侯國,大者不過數郡,小者只有一郡、甚至更小。後來文、景、武削藩,最初也不過就是找些莫須有的由頭削去諸侯國一兩個郡而已。劉肥自己割一個郡出來,實際上就是在以自殘向呂后表白自己沒有野心,不用你來削,我主動上交!至於尊魯元公主為齊太后,乍一看認親妹妹當媽,劉肥這是病急亂投醫、臉都不要了。實際不然,他為的就是讓呂后覺得自己不要臉。為什麼?這叫自汙,呂后覺得他不要臉,難道其他人就不覺得?如此一來,劉肥為了保命認親妹妹當媽的臭名算是傳出去了,這樣臭名遠播的人,還能凝聚民心,還能起兵造反?劉肥此舉實際上和蕭何貪汙如出一轍,為的就是自毀名聲,說白了就是以自汙求自保,向呂后示弱,表明自己沒有野心,並不是真的為了給自己找個媽!



劉肥這一連串動作下來,讓呂后漸漸釋懷了:“劉肥這小子,為了保命什麼下三濫的招兒都能使出來,不足為懼!”更何況,劉肥還割掉了一個郡,實力也削弱不少,一個郡可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大堆城!這是最終讓呂后放心的原因所在,實力削弱就意味著威脅降低,既然威脅便小了,也便沒必要除之而後快了。這就是呂后最終放過劉肥的原因,割肉和自汙,缺一不可!劉肥看似無恥,實際上確是看準了呂后的心理才下的這步棋。從後來劉肥的兒子們出頭“剿滅諸呂”來看,劉肥似乎也並不是真的無恥保命,僅僅只是權宜之計,他內心應當說還是惦記著皇位的。


農民工歪說歷史


呂后想要毒死劉肥,表面上看是因為劉肥在家宴上不知天高地厚的坐在了惠帝的前面,但事實上,是呂后想要藉機打擊惠帝擴張權力的念頭。大家知道,惠帝在位時期,基本上都是呂后在把持朝政,惠帝對此自然不願意,所以在齊王劉肥來到長安城後,惠帝就想通過提高劉肥的地位來打擊呂后的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惠帝就提出以家人之禮舉行宴會來接待劉肥,並且在宴會上,惠帝還讓劉肥坐在自己的前面。大家應該知道,一個人如果可以坐在皇帝的前面,這意味著什麼?惠帝這樣尊崇劉肥的地位,顯然就是通過實際行動讓大家知道,天下是劉家的,絕不是呂家的。

換句話說,現在劉肥可以坐在惠帝的前面,而權傾朝野的呂后卻不能坐在惠帝的前面,這就意味著呂后在中央政府的地位受到了嚴重挑戰。如果呂后不能制止這種行為,就等於向天下人宣示自己不如劉肥,那劉肥下一步自然可以逐步接管呂后的權力,更甚至,惠帝可以趁勢讓大批劉氏成員進入中央政府,那呂氏集團自然只能全部靠邊站,惠帝也就可以重新奪回大權。

而劉肥之所以敢大搖大擺坐在惠帝的前面,自然也是希望讓大家明白,有他這個當齊王的大哥存在,絕不容許外人無視惠帝的權力和地位。而如果惠帝能夠重掌大權,他劉肥自然會是最大的功臣,到時他的權力和地位顯然會進一步提升,搞不好還可以全面接管呂后的權力。

對於惠帝和劉肥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呂后自然不能服軟,更何況她本身也不是什麼善茬。於是,據說有一杯毒酒當即擺在了齊王劉肥面前,而且呂后還擺出一副不打算讓劉肥活著回去的架勢,在這種背景下,劉肥自然覺得自己所處環境實在太過危險。

雖然惠帝在旁邊保護他支持他,而且從常理上來說,呂后是不敢也不可能殺劉肥的,因為劉肥作為帝國實力最強大的藩王,如果呂后把他給弄死了,那其他藩王豈不是人人自危,因為帝國最強大的藩王被呂后說殺就殺,那殺其他人時豈不是更不會手軟,而且呂后的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大家感覺她是打算剪除所有的劉氏諸王。在這種人人自危的環境下,劉氏諸王很容易聯手起兵勤王,這個顯然不是呂后能夠承受的後果。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呂后所謂的毒殺劉肥,只不過是在嚇唬他而已,那杯所謂的毒酒,也只是據說而已。但問題是,當時的劉肥顯然不敢和呂后玩命比狠,因為誰也不敢保證呂后會不會一時失去理智而幹出不顧後果的事情,劉肥更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賭,所以他當即向呂后低頭認錯。總而言之,我再也不敢這樣牛逼了,也再也不敢插手中央政府的事情。而且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把齊國的一個郡割給了呂后的女兒。

看到劉肥徹底服軟,呂后自然也是見好就收,畢竟她也不是真的要殺劉肥,只不過是不希望劉肥插手朝政。而劉肥的這次失敗行為,也標誌著劉氏諸王想插手中央政府的想法落空。於是,惠帝只能繼續當個無所作為的皇帝。


小玲子說點史


劉邦經過七年艱苦卓絕的打拼,於公元前202年2月,終於一統天下,成就霸業,稱帝,建立西漢。

一年後大封劉姓宗室,劉肥因為是劉邦最大的兒子,雖是個私生子,一直是呂雉帶大,劉邦對他還是很看重的,封他為齊王,給了最大最肥沃的地方,統管七十三座城池,還讓平陽侯曹參去輔佐劉肥。

重視程度讓人瞠目。

“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說得一點也沒錯,這一封招至皇后呂雉的記恨,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用“呂后肆怒。”

四字概括呂雉當時的心情,只是劉邦為帝,呂雉敢怒不敢言,沒有發作而己。

那麼後來呂雉為何想要毒死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劉肥,最後又為何選擇放棄?

有書君認為呂雉想要毒死劉肥的原因是擔心劉肥的強大和無視君臣之道會威脅到兒子劉盈帝位的穩固,所以想毒死劉肥,以絕後患。

且隨有書君回顧當年的驚險一幕:劉邦駕崩之後,劉邦的嫡子劉盈繼位為漢惠帝,呂雉封為皇太后,劉盈仁德柔弱,大權實際掌控在皇太后呂雉手中。

漢惠帝當上皇上的第二年,劉肥來到京城拜見皇上,有一次在皇傢俬人宴會上,劉盈對大哥禮遇有加,請大哥上座。

那劉肥粗人一個,看到弟弟誠心讓座,也不推辭,便一屁股坐到了上席的位置上,全然忘了皇家先是君臣,後是兄弟,連人臣之道的根本給忘了,這可是大逆不道,想覬覦兄弟的寶座,這一坐,讓在一旁看著呂雉暗中下了毒殺劉肥的決心。

因為在呂雉心中,齊王劉肥本就佔有最大最肥沃的封地——齊地,齊王又正當壯年,想要做大做強自己也不是不可能。

今日在吃飯喝酒上便不守君臣之道,有了僭越之舉,那麼將來在朝堂上也會一步步奪走屬於兒子的一切,在權力的競爭路上,呂雉得為羸弱的兒子趟平一切障礙,於是決定先把齊王毒死,以絕後患。

便使了個眼色,悄悄叫手下人端來兩杯酒,讓劉肥給自己敬酒,正當劉肥準備敬酒時,劉盈也端起酒來敬母親,呂雉害怕毒死親生兒子,便一手打翻了酒杯,劉肥見狀,也不敢敬酒了,趕緊裝作大醉退出酒席,魂不守舍地回到府邸。

呂雉因為兒子劉盈的孝心和無心之舉未能毒殺劉肥,那最後呂雉又怎麼選擇了放棄殺劉肥呢?

這劉肥自知這次吃飯吃出了大禍,坐個上席敢情會坐掉性命。他趕緊找來齊國內史士商量對策,不然自己就死定了。

齊國內史士獻計:呂后最看重自己的親生兒女,她的女兒魯元公主的封地比你小多了,你的封地這麼大,又那麼富裕。

你不如把最富庶的城陽郡送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讓魯元公主的封地增大,讓呂后看到你的誠意,你再認魯元公主為王太后,降低你的身份,讓呂后消消氣,沒準呂后一高興便放你回封地了。

劉肥一聽經內史士一點拔,茅塞頓開,破財免災,裝孫子能保命,趕緊獻了城陽郡給魯元公主。

又尊妹妹魯元公主為太后,在呂后面前做起外孫來,徹底向呂后服軟,把自己貶到塵埃裡。

而呂雉也沒閒著,怕人監視到劉肥回府邸之後嚇得瑟瑟發抖,只求自保活命,並沒有任何僭越的行為,心裡那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呂雉從劉肥獻郡和認妹為後中看到他真有悔意,再看到齊國封地割出城陽郡勢力已被削弱,又看在劉肥低眉順眼,俯首帖耳認妹妹為太后的份上,便原諒了劉肥的過失。

《史記》中用了“後喜”兩個字概括呂后當時的心情,這見證了呂后當時的戒心已放下。

她從這次事件中看出了劉肥的膽兒不肥,又割地削弱自己的勢力範圍,又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這兩個舉動都說明劉肥並沒有覬覦皇位的野心,對自己和兒子的權力和皇位沒多大威脅。

她為兒子的帝位穩固而高興。

再加上劉肥回府邸後嚇得魂不附體,只想著如何保命,並沒有任何有違君臣之道的事兒,又不斷地示弱,服軟,呂后心中的那道坎終於被劉肥邁了過去,於是送了個順水人情,讓他回齊地去了。

她高興劉肥有自知之明,知道進退,沒給她和兒子皇權路上設置障礙。

另外,呂后也是從小看著劉肥長大的,知道他心無城俯,溫良恭順,小時候又和呂后一起吃過不少苦,受過不少罪,劉邦打天下時,又和呂后一起被項羽抓去當人質,患難時的情份還是有的。

說到底還是心底那塊最柔軟的地方有一個小角落屬於劉肥,所以便原諒了劉肥,放棄了殺劉肥之心。

其實呂后並不是個噬殺成性的惡魔,她殺的人要麼對劉盈和自己的地位有威脅,如劉如意和戚夫人;要麼不孝順不尊重她挑釁她的權威,如劉友,劉恢。

而對弱勢群體呂雉覺得對自己和兒子不構成威脅者,她真不會趕盡殺絕,如劉長,劉恆和薄姬。

呂雉的殺伐果斷,卻不殺手無縛雞之力,毫無野心之人,這也是劉肥能躲過一劫的原因。

劉肥進了一趟京城,吃了一餐飯,丟了一座城,認了妹妹為太后,躲過了殺身之禍,可回到齊地後,便覺得鬱悶極了,窩囊極了,只4年時間就鬱結而死,果然不出呂后所料,成不了大氣候。

呂后沒直接毒死劉肥,而劉肥卻因那場喝酒驚嚇之後,心裡好像住了個魔鬼,日驚夜悚,32歲便找他爹劉邦團聚去了。

真是“呂后不殺劉肥,劉肥卻因呂后而死”!

有書君認為呂雉想要毒死劉肥和放棄毒死劉肥只在一念之間——是否對兒子劉盈的皇位構成重大威脅,有威脅便必死無疑,沒威脅便能苟活於世,這便是呂后的馭權之術,也是呂后希望兒子劉盈江山永固的長遠之計。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