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熱帶水果皇后——菠蘿蜜


菠蘿蜜:常綠喬木,高可達25m,胸徑50cm。老樹常板狀根。樹皮灰褐色,幼齡時灰色,較平滑,老年多縱裂或橫裂,內皮紅色,砍開後有白色乳液流出。小枝粗壯,圓柱形,具明顯的環狀托葉痕,頂芽圓柱形。

本種果形大,味甘甜,氣味芳香;核果可煮食,富含澱粉;木材黃,可提取桑色素。

1、果肉及花可止渴除煩,核仁補中益氣。 2、有止渴解煩、醒酒、益氣、悅人顏色功效,用於熱盛津傷、中氣不足、煩熱口渴、飲食不香、面色無華、身體倦怠。3、花及果肉可止渴除煩、解酒。核仁補中益氣。4、樹葉磨粉可治潰瘍並可外敷創傷;樹液可治潰瘍,有散結消腫、止痛功效,用於瘡癤紅腫或瘡癤紅腫引起的淋巴管炎。

波羅蜜春季開花,果實成熟於夏秋季節,成熟時香味四溢,分外誘人;果實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鋸齒,肚裡黃燦燦的果肉濃香味美!波羅蜜的濃香可謂一絕,吃完後不僅口齒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盡,餘香久久不退。

熱帶樹種,壽命可達百年以上,陽性,速生,適生於年平均溫度超過22℃、無霜凍、年雨量為1400~1700mm以上的地區。

果皮堅硬,肉瓤肥厚,汁少、味甜,香氣特殊而濃;溼包波羅蜜果汁多、柔軟甜滑,鮮食味甘美,香氣中等;成熟時,皮黃綠或黃褐色,外皮有六角形瘤突起,堅硬有軟刺;肉淡黃白色,味甘甜多汁。

菠蘿蜜,又名苞蘿、木菠蘿、樹菠蘿、大樹菠蘿、蜜冬瓜,隋唐時從印度傳入中國,稱為“頻那挲”,宋代改稱菠蘿蜜,一直沿用著。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菠蘿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B族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礦物質、脂肪油等。 菠蘿蜜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肪油、礦物質和維生素對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機能有一定作用。

服用菠蘿蜜後能加強體內纖維蛋白的水解作用,可將阻塞於組織與血管內的纖維蛋白及血凝塊溶解,從而改善局部血液、體液循環,使炎症和水腫吸收、消退,對腦血栓及其它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菠蘿蜜材質略硬而輕,色澤鮮黃,紋理細緻美觀,百年不腐,白蟻不近,是上等的傢俱用材,樹根可製作珍貴木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