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汽車廠家不給新車標配行車記錄儀?

康存亮


行車記錄儀,是在攝像頭這些配件便宜了才興起來的東西,也基本上在智能手機都普及後才開始應用了的,而汽車發展有了100多年曆史,很多東西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吧,相信以後很多車型新出廠會裝,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車子技術進步,很多都是從改裝開始,特別一些電裝品,技術變化很快,而汽車工廠,不可能馬上把這些新潮的車載用品裝配銷售的。如果裝上了,萬一出現什麼問題,是要召回的,所以汽車工廠,只會按部就班,等產品穩定後,看看同行的速度來考慮。

行車記錄儀,很多需要從點菸器插頭去電,如果功率大,對保險絲和線路是一個考驗了,而廠家不可能為了這個不重要的東西去調整線路的,所以就暫時不考慮了。

另外有些裝上去了,也可能因為使用不大,影響電瓶電量,造成車子啟動不正常,這樣消費者會責怪廠家。

而且使用時候,固定也是一個問題,說不定會給視線帶來遮擋,這些都需要成熟的科學數據。


容濟點火器


隨著汽車逐漸走進每個家庭,車子的功能也是越發的完善,比如“倒車影像”、“座椅通風”、“電動後視鏡”、“座椅電動調節”、“導航”等等,逐漸出現在更多的車輛之上,甚至已經逐漸成為了車子“標準配置”,那為什麼“行車記錄儀”這個非常符合“中國國情”的產品卻不會直接“原廠”安裝呢?我來說說我個人的想法。



1.電子產品換代速度:說到底“行車記錄儀”是一個“電子產品”,現如今什麼更新最快?當然是“電子產品”,就拿個大手機廠商為例,一年的更新速度有多快,大家都清楚,連最慢的蘋果,也至少是一年一部,2017年還破例的出了兩部(8與X),而我們汽車多長時間更新(換代)?少則3-5年,多則8-10年。原廠給您按個“行車記錄儀”沒用到一年,“記錄儀”淘汰了,到時候因為原廠的您要“換新”還得往下拆,弄不好還破線了,得不償失。



2.種類繁多,個性化程度高:生產“行車記錄儀”門檻並不高,但凡一個“玩電子”的企業都可以生產,所以市場上“行車記錄儀”的種類非常多,有正常記錄行車狀態的,也有很多有“抓拍”功能的,也有一些專門給“攝影”愛好者準備的高端產品,所以說“行車記錄儀”已經逐漸變成了“個性化”產品,大多數人買這個為了“防碰瓷”,而也有一部分人,就是拿這玩意拍一些駕車時的素材,這樣一來,讓“汽車廠商”怎麼按您的要求安裝,難不成玩個“全民定製”?那不是胡鬧麼?隨便給您安一個,您又不滿意,還得拆,是不是?這就像很多手機送的原廠手機殼,誰用了?大部分不都自己買自己喜歡的麼?所以個性化產品,廠家是沒法“標準化”配備的。



3.安裝簡便、價格低廉:上文也提到了,“行車記錄儀”門檻低,所以大部分“記錄儀”價格低廉,同時“安裝簡便”,現在的車都配有很多USB接口(沒有還有轉換器),所以安裝這玩意也不需要破線,一插就能用,非常安全,完全沒必要原廠安裝。



4.一些關於隱私的保護:大家都清楚,我國的特殊情況(碰瓷多),導致對“行車記錄儀”依賴度較高,同時又沒有相關法制法規約束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安,所以在我們這,“行車記錄儀”使用度非常高,但在西方的一些國家裡,安裝行車記錄儀是違法的,可能會“曝光一些人的隱私”,所以在德國,瑞士等一些國家裡是不允許裝“記錄儀”的。



5.降低責任的風險: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前幾天就在咱們“問答”上,有個朋友提出一個問題“某車4S加裝“行車記錄儀,再發生事故時失靈,沒有記錄下事故的過程,所以想要求4S賠償的問題”,看到了麼朋友們,一旦廠家原廠配備“行車記錄儀”,一旦在事故中出現問題,不能記錄下“事故過程”,那麼作為“車企”是有責任的,畢竟是原廠標配的,所以“車企”為了免責,自然就不會原廠標配“行車記錄了”。



總結的說,在目前的這種實際狀況下,眾車企很難會為每輛車標配“行車記錄儀”,但不排除個別廠家有給安裝的。但在未來,隨著“無人汽車”的逐漸普及,或者說是“高度智能化”汽車的普及,行車記錄儀將一定會作為標配出現,但目前還是做不到的。



非專業車評


雖然行車記錄儀幾乎已經成為了每個車主的必備,但原廠就帶行車記錄儀的車型還是很少的小編覺得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降低製造成本。雖然行車記錄儀很實用,但是對於銷量龐大的汽車廠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就像某些日系車型為了降低成本減配了前後防撞梁,其意也在於降低車輛的製造成本。

2、非法律必備。目前的法規政策還沒有將行車記錄儀納入車輛的必備配置,因此生產廠家也不用將行車記錄儀作為標配納入車輛中。

3、行車記錄儀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碰瓷,另外一方面可以作為事故判責的依據。這些都只是額外的輔助功能,對於車輛的行駛安全並無太大作用,因此也很難成為車輛的標配。

4、目前自帶行車記錄儀的車輛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鑲嵌於後視鏡的底座中,可通過儀表臺的中控屏設置查看,配備這種行車記錄儀的通常為高端車型。另外一種是帶有全景影像功能的車型,並帶有行車記錄儀的功能,並且可以實現全景錄像,在中控屏中同樣可以設置和查看,這種功能的記錄儀拍攝角度會有所區別。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文中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正,覺得有用不妨點個贊在走吧,如果有其他買車用車問題歡迎關注並私信我們,查看往期問答可獲得更多用車小知識哦!


小梅的車友圈


這個問題有意思…

行車記錄儀即記錄車輛行駛途中的影像及聲音等相關資訊的儀器。安裝行車記錄儀後,能夠記錄汽車行駛全過程的視頻圖像和聲音,可為交通事故提供證據。



喜歡自駕遊的人,還可以用它來記錄征服艱難險阻的過程。也可在家用作DV拍攝生活樂趣,或者做為家用監控使用。平時還可以做停車監控,安裝行車記錄儀,視頻資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責任事故無法提供幫助。



開車時邊走邊錄像,同時把時間、速度、所在位置都記錄在錄像裡,相當“黑匣子”。如發生交通事故,交警在處理時,可以對事故發生原因、責任歸屬快速的做出判斷;法院在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時,可以作為有力的證據,便於法官依法做出判決;保險公司在理賠交通事故時,也可以作為證據。



還有,現在我們的社會太過浮躁,很多碰瓷事件發生,安裝了行車記錄儀,可以為警方破案提供確鑿的證據;碰上在公路上搶劫的,可以在第一時間記錄下案件的發生過程,為警方偵破案件提供重大線索。



既然行車記錄儀有這麼多的用處,為什麼新車不標配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品牌眾多,價格參差不齊。目前,市面上行車記錄儀的品牌眾多,貴的3~4千,便宜的兩三百。無非是否高清、存儲容量、售後服務、整合其他功能等的差別。消費者有很多的選擇空間,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2.更新換代速度快。行車記錄儀是一種電子產品,我們都知道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電腦也好,手機也好,行車記錄儀也好,都是電子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換代的速度很快。



3.安裝簡便。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很多行車記錄儀打出了免費安裝牌,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消費者。



4.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廠家怕麻煩。各個品牌的汽車,經過多年經營,都有了很大的市場空間,銷量好的某一品牌汽車一個月可以賣出幾萬兩,經年累月下來,這個數目是很大的,自己的生產的車子在全國各地跑,難免三天兩頭會發生事故,如果發生事故了,行車記錄儀又剛好掉鏈子,沒記錄好當時的場景,消費者找廠家要說法,哪廠家不是沒事找事?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沒有標配,這是我的想法,不對之處,敬請指正。


夜無痕202647591


個人覺得可能有一下幾點考慮,如果說的不對請大家指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灰鼠雜談”

1.主機廠當然是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比如一臺車廠家裝一個行車記錄儀費用需要100元,那這車買50萬輛那就需要5千萬,而這個東西又沒有政策要求必須安裝,能省自然選擇省下了。

2.如果主機廠提供了行車記錄儀,在後期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主機廠會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現在國內並沒有強制安裝行車記錄儀的規定,國外甚至有地方是明令禁止安裝行車記錄儀的。如果是一款全球型的車型,廠家因為需要滿足不同地方的要求,那勢必需要重新對車輛的線路及磨具進行新的設計和生產,會影響到廠家的生產效率。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主機廠是個利益最大化的群體,原廠加上行車記錄儀不一定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銷量,但卻有可能讓他們減少收益和增加責任風險,因此絕大部分廠家並不會提供行車記錄儀。


灰鼠雜談


個人覺得不應該論新車有沒有裝行車記錄儀,而是應該論這個社會行車記錄儀的重要性。

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道理,新車出廠的時候基本都不會自帶行車記錄儀,大部分都是需要自己購買安裝,而行車記錄儀真的有必要安裝嗎?


現在汽車的功能配置那是越來越多,什麼座椅加熱、後視鏡自動摺疊,自動清洗鏡面等等,基本上新車都會有,更不用說是配置在豪車上,但是偏偏就是行車記錄儀沒有。

其實這並不難解釋,行車記錄儀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攝像頭加一張內存卡,但不裝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國外的汽車如果裝上行車記錄儀會涉及到一些隱私已經法律法規的原因。

行車記錄儀不僅涉及車主自身的隱私,也涉及路上其他車輛及人員的隱私,據說有些國家是不允許裝行車記錄儀的,而國內就沒有出現這樣的規定了,這也是為什麼新車不會安全行車記錄儀的原因。


現在來說說另一個問題,行車記錄儀的重要性,到底需不需要安裝的問題?

我前段時間看過一個網友,他是這麼說的,他覺得行車記錄儀不應該安裝,如果自己乾點什麼事,具體我就不說了,結果回家被對方查出來,那不就更加尷尬,很容易就會造成家庭的不和諧。

但是我個人覺得行車記錄儀是一定要裝的,比如開車上路難免磕磕碰碰,你如果沒有行車記錄儀記錄這些事件,那估計很多時候有口難言,大部分責任都是在於你。

還有一個,現在的社會多了另一個職業,那就是碰瓷,雖然這股碰瓷風已經吹了很久,但依然還是存在的,如果你沒有行車記錄儀,那估計沒有幾百萬上下不來的。


另外就是違章的問題,很多時候,因為要讓行救護車、消防車等車輛而導致違規,假如還是受到處罰通知,那麼可以提供視頻證據去行政複議。

總之,我個人覺得行車記錄儀還是很有必要的,行車過程中、停車期間或者幹什麼事,行車記錄儀都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sos1295,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員!


孫行者汽車救援


歐洲很多國家法律規定私人不能裝 因為有隱私保護 有的國家讓裝 但是拍下來的不能做為證據使用 理論上我國也有這方面的隱私權問題存在 但不太認真 私人裝了也就裝了 沒有人告也就沒有部門抓了 但是做為企業廠家不一樣 他們做為標配就上綱上線了 就要解決很多法律問題了 那看看歐美日不管什麼豪車都沒標配 我還是不要那麼麻煩了吧 這個給人感覺也就幾百塊錢的配置跟麻煩比還是不做出頭鳥了 算了 所以目前不管什麼車 豪車 屌絲車 進口車 國產車都幾乎沒有原裝行車記錄儀的 但是 但是許多廠家會預留線路 有的甚至攝像頭孔都留好了 只要顧客一提要 幾分鐘就裝好了 但是這是私人加裝的哈 不是企業行為 這樣就沒有法律文書問題了


瓦阿阿力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車型在新車出廠時,車企是不給安裝行車記錄儀的。鴻漸認為,這主要還是國家的法規政策沒有做出要求,以及出於製造成本考慮。車企自然是能省錢就省錢,這種既不違法又可以節省成本的事情,對於車企來說,當然樂見其成啦。

由於各種見諸報端的碰瓷行為和發生事故後的扯皮行為,讓很多車主,在提到新車後,都會加裝上行車記錄儀,以便發生糾紛後,可以通過行車記錄儀記錄下的視頻畫面,來查看糾紛發生前的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車主願意加裝行車記錄以的原因。既然行車記錄儀用處這麼大,相關管理部門為什麼不把車企加裝行車記錄儀納入到相關法規裡呢?

可能有人說,這是有關部門不作為。呃,其實這還真不能怪人家,我們來看汽車產業高度發達的歐美地區是有沒有這方面的先例呢?

事實上整個歐盟地區,新車出廠一樣是不加裝行車記錄儀的,部分國家甚至不允許車主個人加裝,這當中涉及到公眾場所侵犯到別人信息隱私問題。美國也是一樣,由於州法律的不同,部分州也是不允許車主加裝行車記錄以的。


既然在國外都找不到這樣的先例,配置又不影響車主的人身安全,有關部門自然不會沒事找事,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車企的正常生產行為。

目前網上一臺行車記錄儀的售價差不多在300元左右,就算車企大規模裝配,可以壓低供貨商進價,哪怕一臺就收100元就好,一臺車的成本就要額外多增加100元。

100元看著是不多,可車輛產量大了,這就是一筆不小的額外開支了。我們來算一筆經濟賬,以大眾朗逸為例,2018年全年銷量達到46萬輛,如果這46萬輛車都加裝上行車記錄儀,車企就要額外多支出4.6億的造車成本。


我相信,任何品牌都不會願意把錢花在這上面。

所以說,不加裝行車記錄儀,既不違反相關部門的現行法規,又能節省不必要的成本,車企自然沒有理由給新車加裝上行車記錄儀。當然了,也是有些高端車型,是有這個配置的,不過,車輛售價高,車主既然願意買單,車企自然不在乎這點點小錢了。要是想推廣到全部車型,做到全系標配,除非是高端車型,否則是不現實的。


鴻漸談車


一個說的過去的行車記錄儀300元左右,1萬臺車是300萬元,10萬臺車是3000萬元,100萬臺車是3億元,2015年 上海大眾年銷量是180萬臺,加裝行車記錄儀的話5億多。明白了沒。


遠見者贏


我想應該是記錄儀的質量不好保證吧,因為我自己也用過一些記錄儀,用不了幾個月就出問題。三天兩頭修呀換呀吃虧不討好。當作買車的贈品應該還是行的。並且電子產品推陳出新太快了,升級換代也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