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心理學: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從不輕易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嗎?

心理學: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從不輕易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嗎?

什麼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教養其實本質上就是知道這世界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大家的世界,所以每次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預想他人的反應,會去考慮他人的表現,他們追求是與他人和諧共處,是發自內心的去尊重他人。所以真正有教養的人,大都有這三種表現:

心理學: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從不輕易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嗎?

心理學:教養

1、不輕易評價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世界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第一個就是從不輕易評價他人。因為他們深知,是非成敗轉頭空,一說皆是錯。心理學有一個確認偏見,他們發現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有預設立場,因為立場不同,所以所說的話都會帶有自己的偏見。

我們所見的世界並非真實,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都只是我們內心的反應。我們對待他人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往往是我們不瞭解他人的世界,此時我們的評價也有著無法言論自我預見。成年人的世界喜歡評價,但是每一種評價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一種自我立場反應。

如果我們懂得每個人立場不同,不輕易評價,其實就是不輕易去否定人,更是不輕易去責難人,更是深深懂得人之不易,人之艱辛。就像莊子所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在評價他人的時候,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否認了人性的多樣性。

心理學: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從不輕易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嗎?

心理學:教養

2、不對身邊人發脾氣:愛是我們最深刻的教養

深到骨子裡教養第二個表現或許就是不輕易對身邊人發脾氣。亦舒曾說過,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有多少人都習慣性把脾氣灑向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他們在外面表現的完美如初,但是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自己身邊的人。我親密的好朋友曾經跟我說過,有時他老公回來就對她一頓罵,然後罵完後又跟她道歉。別提她有多難受 了。她的先生道歉說得語言就是,誰讓你是我的妻子了,我不對你發脾氣還對誰發了?

這種態度其實是對親密關係最大的壞意。親密關係是用來相愛的,不是用來做出氣筒。我看到身邊很多人心情不好,也會把脾氣灑向自己的孩子,一個人不成熟卻把責任無辜的推向自己的伴侶和孩子,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人格欠缺完整的一部分。

心理學: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從不輕易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嗎?

心理學:教養

3、不彰顯自己優越感,也不嘲笑失落者:人生本無常

深到骨子裡了的教養第三個表現則是不輕易表現自己優越感,也不嘲笑失落者。他們深知人的權勢是一時的,做人有修養則是終身的。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高谷與低谷,所以在每個時刻對人保持尊重,其實也是尊重人性與人生的無常。

有教養的人大都與你在一起,你都會感覺特別舒服,因為他們時刻推己及人。曾經知乎上有人留言,最深刻的教養就是在吃飯時候,看到人不小心把湯灑落了,不是提醒他把湯灑掉了,而是裝作若無其事,沒有看見,這是對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也是照顧他人面子,讓他人內心感覺到坦然與舒服。

總的來說,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懂得人性的,也是知道人本身就是一個複雜體,更加知道某種意義上來說,發自內心的不評價他人,就是不輕易的評價自己,否定自己。不對身邊人發脾氣,其實就是學會真正愛自己身邊的人。而不輕易彰顯自己的優越感與嘲笑失落者,是因為他們懂得人生與人性本身就是無常,人生的富貴很多時候都會有著不可言說的因素,而人品才是人一生最好的保障,也是他們最好的財富。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