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中國人一般都會寫漢字。有些人的字大家認為漂亮,而有些人的字則被認為醜陋。寫得醜陋的想變得漂亮,寫得漂亮的想更漂亮,甚至成為書法家。那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呢?通常的方法就是臨摹歷代的碑帖。把自己那些不好看的筆劃拋掉,代之以藏鋒、回鋒、懸針、垂露、屋漏痕、錐畫沙等等;把自己那些醜陋的結構拋掉,代之以二王體、顏體、柳體、歐體、褚體等等。我把這種調整改變自身書寫行為的過程稱之為“置換”。置換包括筆法、結構、章法、墨法、心態等的替換。從一個普通書法愛好者通過書法置換,最終成為一個書法家,這個過程相當長而且十分艱苦,悟性好且又勤奮的人則要快得多。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置換由低級向高級漸進發展。初級的置換是隨機和感性的。比如看到一副春聯,一塊匾額,覺得字好,就想把自己的字也寫成那個樣子。通過粗淺的摹仿,有幾分相像,然後置之一旁。這種層次的人很少系統學習中國書法歷史。什麼碑帖、什麼中鋒側鋒、什麼二王、什麼蘇黃米蔡、什麼書論,他沒有研究過。或只知一鱗半爪。憑興趣和熱情他也常寫毛筆字,但都是寫自己的“體”。初級置換大都為書法愛好者。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高級的置換是系統和理性的。他們對中國書法歷史有個大致的輪廓,而對於其喜愛的書家、書派理解得較深,對各種筆墨技法比較瞭解。最重要的是能根據其自身的個性、好惡,長期地臨摹某家某派。不僅置換筆法、結構、章法、墨法,還置換其精神實質(即字外功夫、修養),高級置換是無止境的。高級置換應該是專業的書法家或功力較深的業餘書者。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有描述做學問者三種境界之詩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以此形容書法置換中每個階段的心理感受,十分貼切。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對字十分敏感,看到稱意的字即產生置換衝動,通過努力,寫出了那樣的字即完成了置換,產生喜悅的快感。這樣,一小輪的置換過程結束。接著又開始新一輪的置換。如此週而復始,每一輪置換都比前一輪有了一個提高。但到了一定程度,置換完成的難度越來越大。稍一懈怠即停止不前甚或倒退。在這個過程中,灰心、失望、沮喪、掙扎、徬徨、忍耐、堅持等等這些心緒時時圍繞著你,折磨著你,使你痛苦不堪。置換當中這種狀態最需要的是“堅持”,所謂堅持到底即是勝利也。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不知不覺中,寫出的字的筆劃、結構、章法、神采等等有了變化,慢慢地接近心中的目標,有時甚至於寫出了“神來之筆”,這時,似乎有一種終於挺過來了的感覺,於是很激動,甚至於熱淚盈眶。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完成高級置換的條件很苛刻,概括起來約有五點:一是要有不斷進取向上的信念和毅力。二是科學的置換方法。三是相關藝術的滲透滋養。四是大自然的沐浴薰陶。五是筆不離手的勤學苦練。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置換過程中的主體意識並非不作為,而是蓄機待發,伺機而為。初級置換階段應極力控制主體意識,讓自己的原始的書寫意識休眠。這樣,初級置換的效果更顯著。待到較高級置換階段,才讓主體意識甦醒,然後擇機讓主體意識一點一點地滲透到筆劃、間架、章法、墨法當中,經過融會貫通,形成內涵豐富、個性特出、表現力強的書法作品。書法置換達到這種程度,就象一個人從胚胎、發育、分娩,逐漸成長為一個成年人,也就是完成了一個置換週期。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一個人書法作品的面貌不斷衍變,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置換的過程。置換的次數越多,置換的程度越深,其作品的內涵越豐富,其表現力也越強。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都是完成了多個置換週期才脫穎而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