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哈爾濱怎麼樣?

用戶66109535244


哈爾濱怎麼樣這個問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作為一名純純的哈爾濱人,儘管有些人說哈爾濱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我心裡,哈爾濱是生我養我的故鄉,故鄉永遠是最美最好的,下面我就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說下我對哈爾濱市的城市印象。

說起吃來,哈爾濱在全國都能排的上號,菜品以龍江菜為主,川菜、湘菜在這裡也能找到身影。在哈爾濱市老道外,各種百年以上歷史的名小吃有數十種,不僅美食誘人,聽店老闆講述老店的歷史也是一件美事。哈爾濱的大米、紅腸香飄全國,每一位來哈爾濱旅遊的遊客都要買點紅場帶回去和親友分享。位於中央大街的馬迭爾冰棍、華梅麵包櫃檯前,無冬歷夏都排著長隊,不吃上一根馬迭爾冰棍都不敢說來過哈爾濱。

哈爾濱市比鄰俄羅斯,市區內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影響,穿衣也不例外。哈爾濱的女生性情豪爽,以敢穿出名,每到夏天,身著緊身t恤超短裙的美女一個接一個,已經成為中央大街上的一道美麗風景。到了冬天,各種皮草商場迎來旺季,雖然動輒售價幾萬元,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哈爾濱女人的熱情,據說最早皮草大衣是從俄羅斯貴族流傳過來的,現在幾乎已經成為哈爾濱女人冬天出行的必備衣物。

哈爾濱的房價這兩年漲幅相對較快,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幾乎一個月間,群力新區和哈西地區的房價幾乎上漲了50%,目前這兩個地方的房子均價已經達到13000元一米,很多工薪階層都稱房價虛高,但是現在房子還在不停地賣,據說2018年還會上漲。

出行對哈爾濱來說,這兩年有點擁堵,因為正在修建地鐵,都是可以理解的,到了2020年,大部分地鐵線路開通後,相信哈爾濱的交通會比現在好得多。


生活報


哈爾濱怎麼樣?我相信這個問題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答案,無論是不是哈爾濱人也會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而對於我來說,哈爾濱是我的家鄉,我在這裡生活了快四十年,四十年的歲月很漫長,在這四十年中我見證了哈爾濱的改變,小的時候哈爾濱絕大多數的道路都是土渣路,而現在連小小的街道都是柏油馬路,小的時候我家住的是隻有十二平米的小破平方,現在我家住的是120平方的封閉小區。相比其他一線城市來說,哈爾濱的改變並沒有跟上那樣快速的步伐,該有很多不足需要去改善,但是我相信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您對我的回答表示滿意,請幫忙點贊👍!





不喝咖啡1232


驚奇黑省遊記1:省博物館、老廚家、中央大街、雪島書店


2019年五一假期4天,我在黑龍江哈爾濱與伊春旅行。


若問這次旅行的主要印象是什麼?我的答案是——


藍天白雲、天大地大,教堂尖塔、驚豔春天的花,晝夜溫差大,食物分量大——不適合一個人旅行。

從北京站出發的時候,黑夜已擁抱這個世界,華燈初上,夜色溫柔,北京站的夜景又是另一番風景。

軟臥的窗簾是教堂尖塔圖案。

一個人出行,我有點擔心軟臥包廂中另外三個床位都是男士,所幸最後不是那樣。對於我這種霍比特人來說,硬臥與軟臥的舒適度差不多,但是硬臥沒有門,是開放式的,反倒對於獨行來說更安全,並且價格更實惠,可惜沒搶到硬臥的票。


其中有一對九零後東北夫妻,女士的職業是獵頭,男士的職業是程序員,他們就是在“獵頭”相關工作接觸中認識的。


我在火車臥鋪上的睡眠向來很好,自從戴了眼罩以後就更好了。


萬萬沒想到,我這次不是被呼嚕聲吵醒,而是被吼聲吵醒幾次。


那對小夫妻,男士睡對面上鋪,女士睡對面下鋪。夜間,男士呼嚕聲震天響,但是沒有影響到我,女士卻大聲把他喊醒……(後來有小夥伴說,為什麼她不起來把他拍醒呢?哎,人家為了省事,我也沒有辦法。)

清晨醒來,窗外已是東北的廣闊天地,天高地遠,

我搭乘的列車是4月30日 21:21北京(Z15)——哈爾濱07:25。


早晨在哈爾濱站下車,離開溫暖的車廂,立馬感到初春的寒冷,而作業出發時,北京已是氣溫不低的初夏。


在火車站的衛生間排長隊,終於在牛仔褲裡面加了打底褲作為秋褲,又穿了衝鋒衣,全副武裝,來到室外依然感覺寒冷。


低溫下,陽光卻如此燦爛,藍天白雲,耀眼奪目。

哈爾濱火車站北廣場旁邊就是聖·伊維爾教堂,圓圓的尖頂,在豔陽下發光。

坐了1塊錢兩站地公交車,來到黑龍江省博物館。時間還早,門前空無一人。

先到對面的紅博快餐廣場吃了個早餐。

北大荒粗糧細作,鮮蝦蔬菜粗糧面12元,味道還不錯。吃飯要辦卡充值,吃完可以退卡。

回到省博物館,發現門前已排大隊。

幸好也不算排很久。


進了博物館,我先存包,然後開始仔細看展。


有朋友告訴我,這個省博,花40分鐘就能轉完,可我卻一直看到下午閉館之前。開館時間是9:00—16:30(15:30停止發票)。


新開流的魚窖還原模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人為了吃,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

博物館裡有個魯班工坊,挺有意思,裡面有各種木工相關物品。

魯班工坊對面是“金豬拱福”主題聯展(豬年特展)。有歷史課本上出現過的漢代帶廁陶豬圈,還有灰陶豬、褐釉陶豬、青玉豬,更有造型挺像佩奇的豬龍形玉珏。其中一些是全國各地博物館調撥支援展覽的實物,更多的是圖片展覽。

此次參觀黑龍江省博物館,我最喜歡的主題展是“墨韻冰魂北國情——黑龍江省博物館於志學藝術館藏精品展”。

於志學是冰雪山水畫創始人。在這個館藏精品展中,冰雪世界的風景畫,確實震撼人心,獨有一種冷逸之美。而他的人物畫,卻更加吸引我。


《西部風情》,小男孩的眼神,令人過目難忘。

《二聖調茶圖》,猴子的頑皮機靈,被描畫得惟妙惟肖。

《寫心齋主人題》,口銜小花的小甜妹,嬌俏可愛,小羊羔也溫順可人。

這些畫,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博物館樓梯間的玻璃彩窗,很有特色。

古生物館的講解員志願者,是個可愛的小朋友,稚嫩的童聲,講解起來卻是認真仔細。


十大鎮館之寶之一:金代銅坐龍。

“這件珍貴的銅坐龍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於1956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銅龍為黃銅質鑄造而成,它集龍、麒麟、獅、犬形象和特點於一身,設計構想及雕塑水平高超。龍呈蹲坐式,龍首微揚,張口似吟嘯,肩微前弓,前左腿翹起,其爪飛踏瑞雲,瑞雲與後腿相連,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與地面相連,龍尾上翅向外捲曲,龍首、肩部和四肢飾有卷鬣,威武雄姿,亦動亦靜,浩氣凜然。在龍的前右腿、尾部及瑞雲處有以雙向分開的扁錠殘跡,當時與它物相連接固定而鑄。可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據說這座銅坐龍,是君王車(大輦)上裝飾物,類似於現在的車載吉祥物吧。


鄂倫春族薩滿神衣,上面的鈴鐺越多,則表明薩滿的地位越高。

鄂倫春族樺皮簍,與當今的時尚桶包相比,也毫不遜色呢。

赫哲族,有皮褲,哦不,這和搖滾沒關係,這是魚皮做的皮褲!

赫哲族魚肚油瓶,這魚原來該有多大呀?

建築模型展也很有意思。哈爾濱有太多太多老建築。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老建築。

博物館中還有俄羅斯風情繫列陳列。其中,有俄羅斯居家陳列的展示,客廳、廚房和餐廳、臥室。臥室的大窗,還用動圖配樂展示了窗外的四季景色,唯美動人。


博物館閉館後,我才開始尋覓當天的第二頓飯,已近晚飯時間。


我去吃了老廚家(老公司街店),是火車上那對東北小夫妻推薦的。從省博物館步行可以到達。

餐廳本身也是老建築(東省鐵路會辦公館舊址),裝修也保留了老建築的風情。

離正式晚餐時間還挺早,餐廳人比較少,因此,隔壁桌的大聲談話內容,我不得不聲聲入耳。

隔壁桌是本地人老朋友聚餐,其中一位中年男士,誇誇其談,吹噓他在俄羅斯的見聞,不停地說俄羅斯男人是多麼多麼懶……


(就我去過的俄羅斯遠東勘察加,見過的俄羅斯人都還不錯,沒有他說的那麼不堪。)


這家餐廳的菜單挺精緻,每個都註明主料、配料、調料、口味。

個別菜原材料有限,需要預定,某些熱門菜(特別是魚),午飯時候就早早賣光了。


菜的分量大、價格不便宜,對於獨自出行的旅人來說,不太友好。體驗一次也還不錯。


我點了私房紅湯(58元)、鍋包肉(58元)、芝士黃米飯(28元),服務員說,一個人這個分量正好。

結果證明,這個服務員的話,一點都不適合南方人,至少不適合我,最後我基本上只吃了總量的三分之一就很撐了。

味道真不錯。不過,油炸的鍋包肉,我實在吃不了多少,吃得最多的還是甜口的芝士黃米飯,溫軟可口。


餐廳裡還有書架,書架上的書是真書,有不少關於哈爾濱的書。

飯後,花1元坐5站公交車,111路從哈鐵路局到經緯街,來到中央大街。


如今的中央大街,是一個適合逛吃逛吃的地方。

步行其間,在這物質富足的年代,那感覺與《商市街》中,總在飢寒交迫中徘徊的蕭紅蕭軍(小說中叫悄吟、朗華),很不一樣。


喝了北狗俄式自釀酸奶。看到丁香花餅,才知道哈爾濱的市花是丁香。

在中央大街某個建築中找衛生間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書店——雪島書店。

這家書店的特色之一,是店員會手寫自己的推薦語,貼在封面上。

我在書店翻完一本圖文書《中國的街市》。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安野光雅,內容是關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犄角旮旯速寫,筆畫傳神。


從雪島書店出來,打了個車去哈爾濱東站,花了21元。


出租車司機問:“你多大了?讀大一了嗎?”我笑而不答,他接著說:“看來沒猜對,我看是大三吧?”


沒想到哈爾濱東站那麼迷你,更震驚的是,悠閒自在的當地市民,居然在火車站前面跳廣場舞!!!

我見過各個小區各個街道的廣場舞,也見過藏族鍋莊(民大基本上每週都有),還見過柬埔寨河邊的廣場舞,而火車站前面的廣場舞,我真是第一次見,相當驚奇。


我當時拍了個小視頻,發到朋友圈,然後又東北的小夥伴評論,表示我少見多怪……

好的吧,又開眼界了……


下一站,伊春。

(未完待續)

漫步書林,圖書策劃編輯,愛好寫作與旅行。個人作品已出版《林徽因傳》《父與子》。

漫步書林


這個問題確實太大了,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不過既然是想來哈爾濱上大學,那就從學生關注的角度給您點建議。個人認為選擇哈爾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我不知道您報考的是什麼大學,但哈爾濱的哈工大、哈工程是非常非常不錯的學校,如果恰好您報考的是其中之一,那就一定不要錯過。

而且哈爾濱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春賞花夏嬉水,秋賞落葉冬玩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南方學生,非常喜歡哈爾濱的冬季,看到雪後很興奮。夏季也非常涼爽,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太陽島雪雕、冰雪大世界等都是南方學生的最愛。

哈爾濱的交通現在也非常發達,飛機、高鐵四通八達,就連市區內交通也是非常便利,地鐵、公交方便出行。

逛街購物也超級方便,萬達、凱德廣場等適合學生的商場幾乎都是集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消費並不高,適合大學生。

最主要的一點是,哈爾濱有很多特色小吃,哈爾濱人也非常熱情,在這裡你還可以學到很標準的普通話,非常適合南方學生。


新晚報


哈爾濱中央大街,馬迭爾音樂陽臺,琴聲悠揚,民族的亦是世界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220000548931f68f6c\

後來的女神


無論我們生活在哪個城市,那裡都有讓你滿意和失望的地方,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心態吧,如果你總是看到很消極的那一面,那麼無論誰怎麼努力,你也一樣會挑出毛病,如果你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我想你會有不一樣的情感在其中,會對這座城市有很多包容心,會希望它一天天變的越來越好。人活著要有期待,這個期待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生活的美好追求,生活本身就不易,何必天天糾結在這些沒意義的事上呢。

從我出生那一天起,我就註定和這座城市有緣,生活在這裡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時間,這份情感很複雜,可也不想去逃避。

我喜歡我們這座城市擁有百年曆史的各種風格的建築物,我也喜歡這座城市過節的熱鬧氣氛,我看到了這座城市一線工人們為了生活忙碌奔波的辛苦,尤其是大冬天零下三十度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我看到的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畫面,沒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會退縮放棄。

哈爾濱的冰雪文化是這裡最耀眼的名片,可很多人並沒有看到這背後是有多少人在為了這一切努力付出著,冰雕雪雕美輪美奐,每一年都有不一樣的作品出現在大家的眼前,這裡的夏季涼爽宜人,成為了熱門的避暑勝地,哈爾濱的浪漫不是裝出來的,走馬觀花的旅遊方式根本就體驗不到什麼。

最後我想說你要對你自己的生活有信心,生活才會有很多驚喜等待你去尋找!


笨豬豬的發現之旅


作為一個在哈爾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同時又是哈工大的畢業生,我想對你說,來吧,朋友,哈爾濱歡迎你,在這裡求學是你無悔的選擇!當年我大學同學中有很多南方籍的,最後都無一例外地愛上這座城市。

那麼,哈爾濱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1.教育:哈爾濱科教發達,高校和研究所很多,比較有名的高校有哈工大(c9聯盟成員,在全國赫赫有名,航空航天和機器人很出名),哈工程(原來的哈軍工一部分,船舶專業鼎鼎有名),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等。

2.城市特色:哈爾濱是一座很洋派的城市,曾經被譽為“東方小巴黎”,建築藝術在全國排得上號,中央大街,聖索菲亞教堂,老道外巴洛克建築群等,會讓你流連忘返。

3.四季特色:這裡是丁香之城,春天裡整個城市裡飄蕩著丁香花的香味。這裡是音樂之都,夏天有迷人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這裡是秋韻之城,秋天裡五花山五顏六色,層林盡染。這裡是冰雪之都,冬天裡這裡的冰燈冰雕輝煌璀璨。

4.美食:在這裡能吃到地道的東北菜,秋林紅腸、大列巴麵包、得莫利燉魚、馬迭爾麵包等好吃到爆。當然,川菜、魯菜等也是應有盡有。

5.風土人情:哈爾濱人比較仗義,性格大氣。這裡的男孩高大帥氣,這裡的女孩洋派,皮膚白皙,個子高,身材好,美女指數在全國排第一,如果你是男生,來這裡可是大飽眼福了!偷偷地告訴你,在哈工大等大學裡面,留學生可不少呢,又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6.風景:在哈爾濱上大學,課外之餘,你可以到處逛逛,哈爾濱的景區老多了,市區的,近郊的,夠你大學期間玩的。這是1月31日,超級藍血月來襲的時候,攝影師拍的哈爾濱美景:

哈爾濱站


聖索菲亞教堂


群力音樂廣場


哈爾濱大劇院


龍塔


松花江大橋


群力大橋


松浦大橋


中央大街防洪紀念塔


月光下的哈爾濱,美輪美奐,散發著迷人的光輝。來吧,朋友,哈爾濱歡迎你!


李中東


第一 看氣候

冬天最好看的景點就是到處可見的冰雕、冰燈。



一年裡幾乎有小半年都算得上冬天,從十一月開始到次年的三月,甚至四月飄雪也是不奇怪的。

冬天真的很冷,尤其是在最冷的臘月裡,即使全副武裝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眼睛連眼球都會感受到涼意。風很硬,刮在臉上會很疼。手暴露在外面用不了半分鐘就會冷得受不了,總是要嗷嗷叫喚著揣回兜裡。

好在這樣的時間不會很多,最多也就一個月。剩下的時間裡雖然號稱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溫,但只要保暖得當,絕不會有凍得想死的心。

冬天的屋子和外面是兩幅天地,暖和的不得了,幾乎所有的室內都會有暖氣。不管是商場飯店還是普通住宅。燒的好的屋子甚至可以穿著短衣短褲滿屋亂晃還是覺得熱得需要開窗通風。
當然與之相對的就是冬天裡總有那麼幾天糟糕的環境。就像柴靜在穹頂之下中所說,剛開始供暖的幾天哈爾濱每天都暴露在霧霾之中。

下雪的話在真正的城市中心街區不會有你想象的那麼美,馬路上的雪和冰為了保證交通會用融雪劑,導致其實更多時候道路路面都是黑恘恘的泥和水。

不過拋開路面往上看還是很好看的。所有建築頭頂都戴了一頂白色的帽子,尤其是在雪後的晴天裡,天氣好的話天空是湛藍湛藍的,放眼望去覆蓋了白色的一切都有種在童話裡的恍惚。

夏天避暑聖地名副其實,倒也不是沒有30度的高溫,而是即使再高的溫度,在最熱的那幾天裡,只要你能找到一小片樹蔭,趕上一陣小風,都能感受到涼爽。

不同於南方潮乎乎的悶熱,更不同於北方一些內陸城市夏天那種近乎壓迫感的乾燥熱氣,連偶爾的一絲風都是熱的,讓人無處可逃。

由於城市中貫穿松花江,所以只要有風,甚至只要有樹蔭,都會很涼快。

當然冬天冰雪節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第二 城市環境

俄式建築很多,但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中央大街附近幾乎都是,但很多主幹道也只是後期做的外景牆。
順便強烈安利夜晚的中央大街真的是超級美!!

其實日本建築很多,畢竟當時侵略東三省有很多歷史遺留。不得不承認日本當年蓋的建築橋樑真的是質量好且牢固啊。

俄羅斯人有一些,絕對沒有遍地是,只能說是碰到不奇怪。

城市不算乾淨,暴土揚長什麼的很正常,車輛越來越多,上下班高峰會堵車堵得我出現難道哈爾濱已經邁入發達城市的錯覺。
不過個人認為這幾年的城市建設也算越來越有條理(至少是主幹道中心區)交通環境水平也在提升。

街道佈局的話基本不分東西南北,房子街道都是哪兒都地方建哪兒。問路的話習慣說向左向右。因為真的街道正南正北的很少啊!

有錢人多,窮人也多。暴發戶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金鍊子什麼的你是在看電影謝謝,不過貂皮卻幾乎是每個三十歲女性必備單品。不要跟我說保護動物,實在太冷,只為禦寒。喝大家吃豬肉是一樣的心裡。姑娘漂亮小夥高!不信你來看!

第三 美食



第一位的應該是燒烤啊!!

走遍全國始終固執的認定燒烤最好吃的是東北東北最好吃的是哈爾濱。

所以請一定要記住哈爾濱的燒烤!!

而且最好吃的燒烤絕對不是那些最有名的大店大全或是金剛山,(我特意錄了一期金剛山燒烤,感興趣的可以點我的名字看看)整扇羊排,好吃的不要不要的!其實也有很多看起來破破爛爛的街邊小店,吃起來一定會有驚喜。當然哈爾濱的飯店口都重,大多燒烤都會很鹹。

哈爾濱真的是遍地是燒烤店,只要你想,在某個小街小巷路邊總能找到家燒烤店。

整體來說,哈爾濱的燒烤真的沒有太差的,隨便撿一家進去都能挺好吃的。

剩下的就是一些常規推薦,排名不分向後,包括:

道臺府家的鍋包肉(鍋包肉有名的實在太多開封灌湯包,玉氏滋味館,李家小館等等,而且醬骨店一般也都有鍋包肉賣……其實味道都很好,個人口味更偏愛道臺府的,軟硬適中酸甜可口)

薛府/吳記的醬骨頭(吃醬骨請一定要點大骨棒!實在不喜歡吃骨棒的話脊骨推薦明泉特特)



榆林勁餅也是哈爾濱特色美食之一,當然有些私家開的春餅店也不錯,推薦菜包括京醬肉絲香辣肉絲炒合菜等等,總之就是你喜歡什麼就點,卷在餅裡即可。



來哈爾濱餃子是必吃的,推薦柏記水餃的牛肉煎餃-香!喜家德的蝦仁水餃-鮮!

逛中央大街吃馬迭爾的冰棍也是別有風味!另外推薦一個南極冰棍也很好吃,現在在道里中央大街也開店了走過路過可以嚐嚐,原來的老店在南崗。價格便宜的推薦朗姆酒口味貴一點的那個十塊錢的奶酪簡直驚為天人!!喜歡濃郁奶香味道請不要錯過!

另外馬迭爾的冰糕酸奶麵包也很好吃,就是這兩年漲價實在是越來越貴了。

說到麵包中央大街上的華梅麵包也很出名,每次走過路過都要排長隊。



紅腸有農大紅腸、秋林的紅腸、哈肉聯紅腸、商委紅腸等等.我最喜歡的還是農大紅腸(我還專門錄了一期農大紅腸),不喜歡肥肉可以買兒童腸。哈爾濱紅腸跟南方腸味道完全不同哦!其它特色美食還有大列巴和格瓦斯,以及老式秋林點心蝴蝶酥蘇克力等等。

俄式西餐(最老牌的還是華梅啊,此外波特曼露西亞什麼的也都好,價錢只要差不多都不會太差。)推薦菜包括罐蝦紅菜湯奶酪烤魚等等,不推薦點牛排。這種去美式西餐廳啥啥的就好。

還有很多東北菜。殺豬菜、小雞燉蘑菇、大燉菜壓鍋菜等等!



哈爾濱的美食,總體來說走粗獷豪邁的風格。都量大,分足,實惠。當然,口味也會重一些。基本甜的辣的鹹的酸甜的都吃,甚至好多東北菜館都有四川菜。

最後!強烈推薦東北大米!五常大米之類的!用鐵鍋燜出來真的是超級香超級好吃!


歡迎大家來哈爾濱做客!我正錄製一些小視頻,希望能給大家一些美食美景方面的借鑑!


70後老齊的快樂生活


這題問的好,短短六個字,外加一個問號,可謂言簡意賅啊!可是這答案,這麼說吧,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人無完人,城市也沒有完美的城市,就看你怎麼認為了,科長覺得哈爾濱很好啊。至於好在那裡呢,科長覺得有這些:

首先就是哈爾濱的美食。

都說要想留住男人的心,就要留住男人的胃。哈爾濱在這方面不止能留住男人,還能留住女人,因為哈爾濱的吃的真的是便宜實惠還真的好吃,隨隨便便亂燉都比精工細作的好吃,就更不要說燒烤啊殺豬菜啊鍋包肉啦。收!吃的就先說到這。

其次就是哈爾濱的旅遊。

算是豐富的,春天賞花夏天避暑秋天看五華山色冬天看冰雪童話。哈爾濱可能還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絕對是值得每個人說走就走旅行的目的地之一。

第三就是哈爾濱人恨熱情仗義,姑娘更是美的不像話,在全國出美女排行都是數一數二的。

第四就是哈爾濱的建築。

別具特色,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歐陸風情,中東鐵路風情,中華巴洛克……好像是隨隨便便一座建築就能講出很多故事。

有故事的城市,值得有故事的人,來品味。


哈爾濱百科


哈爾濱怎麼樣?

看到這個題目還真不知道從何說起了。

哈爾濱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童年的記憶歷歷在目,成年工作以後騎著自行車上下班穿行於大街小巷,是很熟悉的故鄉城市。

那個年代就常聽上輩人講,哈爾濱是東方莫斯科,是遠東小巴黎,心裡充滿了驕傲。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對這兩個稱呼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謂東方莫斯科,似乎是因為哈爾濱是火車拉來的城市,是俄國人最早規劃和建設的城市,市內各處修建了許多俄國人的主要宗教~東正教堂。從城市規劃、建築風格到飲食習慣、特色食品無不刻著俄羅斯的烙印。啤酒、格瓦斯、紅腸、小肚、列巴、塞克等至今都是純哈爾濱人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

所謂遠東小巴黎,那是由於哈爾濱更是一座浪漫之都。它當年的繁華甚至遠超當時的上海、東京。現在的人們總以為哈爾濱的老房子都是俄式的,什麼洋蔥頭、帳篷頂,其實不盡然。哈爾濱的老房子幾乎囊括了歐洲建築史上各個階段的建築風格,並且是歐洲各國出資修建的都有,也包括了日本出資修建的。不僅如此,當時賺了錢的中國人也截取了不同時期的歐式建築符號用在自己修建的房子上,形成了全國乃至世界上僅有的自己的建築風格,那就是今天被稱為的中華巴洛克風格。那時居住在哈爾濱的各國僑民總數幾乎佔到了全市總人口的二分之一,十幾個國家都建有領事館,華洋雜處,互不歧視,蔚為奇觀。沒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屈辱。街面上洋車、汽車比比皆是,人們穿著打扮得體入時、倜儻時髦,直到今天,哈爾濱人的服飾都在全國引領潮流。許多華籍哈爾濱人都能說一口純正的外語,遠非上海的洋汀浜英語可比。

哈爾濱又是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並且差點成為新中國的首都。解放後工業迅速復原,經濟發展迅速,在那時的老一代領導人的組織、領導下,有力地支援了全國解放和抗美援朝戰爭,以及經濟建設。哈爾濱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也迎來了更大的機遇和麵貌。綠樹掩映下的歐式建築若隱若現,丁香花開香飄滿城,馬家溝河水清澈流淌,松花江上白帆點點,野遊的人們揹著手風琴輕吟漫舞,如此景象絲毫不比塞納河畔的巴黎差。

進入新時期之後,生活節奏快了,精神壓力大了,道路交通堵塞了,人們都奔錢去了,我只希望新老哈爾濱人,少拆點兒老房子,因為不管是誰出資不管是誰設計的老房子修建者都是中國的老工匠們。多挖掘一些老房子裡面的故事,把這些整理出來講故事給全國人民聽,給老外們聽,把他們培養成哈爾濱的觀光客,把錢花在哈爾濱,把哈爾濱真正建設成花園城市,讓哈爾濱人都過上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