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老人常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你是如何看待這句話的?

老農民說事


看了一下許多人的回答,但我小時聽到的《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版本與各位的有些出入哈!

這句話說的是南北朝時期,一座山陽面被當時盛極一時的佛教和尚佔據,而陰面只住著一個道土。當時佛教盛時,和尚是根本不理自己陽面的田地的,或租給農民栽種,和尚下山化化緣,加上田地租,日子就過很充足。道士那面為陰面,又是荒涼,又貧脊,稍稍有些點地也難種得象樣作物,幸得道士大部分懂醫,在陰面種得許多養生的石斛,黃精等。得以作食物補充。

有一年,天下大旱,各處災民不知多少。和尚的寺廟中田地也欠收,大旱之年近處緣也沒得化了,和尚都飢餓的跑了,唯留下一老和尚。而陰面道士本身常年處自備糧狀態,又有養生作物作充,所以自給仍有餘。


既然大荒之年,自有女性逃荒,真的一女性以為和尚寺廟中,仍有糧食,自獨上寺中討食來充飢。那知被邪惡和尚姦汙。第二天,指點她到陰面道士處討食,道士本同情天下,心地良善,留此女食宿,後結夫妻(道士也討老婆的)。並後生一子。

一次,道士諧子繞過陽面寺廟,老和尚驚奇看著道土之子,與自己身形貌像無疑。自嘆道,《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道士不知何意?

回去問得妻子,那年上山之事,亦同嘆《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


老艾葉


這句話在小時候聽爺爺說故事的時候聽過,以前一直不懂其中的道理,直到今天才明白,很感謝各位老師的詳細解答。下面山農也來說說小時候聽到的“避慌妻”的故事。


剛實行土地分配時,農民也都剛剛從地主手裡分到了土地。農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辛苦勞作,終於換來了屬於自己的糧食。這是豐收的一年,家家戶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突然有一天,村裡來了一個30多歲的婦女,她衣衫襤褸,癱坐在村邊的田地裡。路過了老李看到了她,好心的把她帶回家,給了她一些吃的,還找了一件換洗衣服給她。這個婦女說她叫宋小春,家人早幾年都不在了,她是從外地來投奔親戚的,可沒有找到親戚自己差點餓死了。老實的老李收留了小春,由於老李50多了還未取妻,村裡的人就撮合著他兩將就著過日子。就這樣老李終於娶了媳婦,幸福生活也就開始了。他們婚後兩年,小春都沒有給老李添個孩子。老李認為自己年紀大了,生不出孩子很正常。日子也就這樣簡簡單單的過著。可突然有一天,小春不見了,家裡的值錢東西也都不見了。老李報了案,自己也沒日沒夜的到處找,就怕是強盜進家門,把小春一起給擄走了。一個月過去了,公安局來人了,見老李熬得沒了人形,個個都嘆息要他放寬心。原來小春不是被強盜擄走了,而是她夥同了強盜,盜走了家裡的財務。而那個強盜還是她的丈夫。小春原本是地主太太,土地的改革的時候,他丈夫不願交出土地給農民。一家人被政府給關押了,小春在押解路上逃走了,丈夫和孩子沒能逃出來。就這樣小春遇到了老李。現在他丈夫孩子出來了,小春便夥同丈夫偷了老李家裡值錢的東西,準備一家人逃走。只是他們還是被公安給抓住了。聽到這些,憔悴的老李突然仰天長嘯跑出門外,對著外面的土地說到“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寧願種植比較貧瘠,陽光不好,背陰的土地,也不娶來歷不明,躲避災荒的妻子。

今天我才徹底明白當時老李說這句話時的心情了。


山農村民笑哈哈


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其實它的完整說法是“種地寧可背天荒,結婚莫娶避荒妻”,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寧種背天荒

背天荒就是指非常貧瘠的土地,這種地一般沒人願意要。村裡的地主惡霸會霸佔肥沃的土地,但背天荒的地他們是不屑搶奪的。所以只要肯勤勞耕作,背天荒的地也是能種出糧食的,只是付出多但收成少而已,但有總比沒有強。


不討避荒妻

避荒妻就是指那些避荒逃難的女人,以前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人們沒有糧食吃,很多人就逃荒去別的地方討飯,而這種逃荒來的女人是不能娶回家做老婆的,因為她可能只是為了能吃飽飯才跟你結婚的,這樣的婚姻並沒有感情可言,只是被逼無奈而已,很可能等到饑荒一過,她就會離開你,返回家鄉,到最後人財兩空。

其實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人在做事的時候要儘可能抓住最可靠的一面,不能因為眼前利益而做一些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以免到最後人財兩空!



多米聊三農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些農村老人時常掛在嘴邊的老話,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又富含著人生哲理。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這句:“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

從字面上解釋,這句老話的意思應該是,寧願去耕種那些貧瘠、採光不好、背陰的土地,也不要討那些因為逃荒而到來的女子為妻。

因為對農民來說,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即使再貧瘠,讓他們付出的多,收穫的少,但至少在他們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而且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貧瘠的土地改良,也可以選種合適的作物,最終達到豐收的願望。

而在過去,因為生產力水平低下,或遇到災荒、戰亂,那些在本地生存不下去的人們,就會拖家帶口,到異鄉去討飯,以求能活下命來。

有的女人為求有口飯吃,有個地方落腳,不得不在逃荒的路上,找一個生存條件相對較好的男人嫁了。

男人不用花費多少錢財就娶到了媳婦,看似撿了便宜,賺大了,殊不知這種互不瞭解對方底細,沒有感情基礎,各取所需的婚姻大多不牢靠。

時間一長,雙方有可能互不滿意而產生矛盾,或者女方根本就是另有目的,只為騙取錢財,讓男人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得不償失。

現在,也可以把“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這句話引申為,不管你的處境多麼的艱難,也不要指望天上會掉下餡餅來。

對於送上門來的好處,它極有可能會讓你掉入陷阱裡。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些非常看重物質的人,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愛情, 不惜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以期獲得幸福的生活。

有書君曾經看過一期《非誠勿擾》,當出場的男嘉賓表明自己沒什麼收入,每天只是幫開餐館的父親買買菜、打打雜,場上女嘉賓的燈全都滅了。

而當男嘉賓在主持人的引導下,說出他父親開的其實是兩家星級酒店時,那些已經滅了燈的女嘉賓又在捶胸頓足,後悔莫及。

也有一些人,他們想要成功,又不願付出辛勞。想要不勞而獲,就置道德、法律於不顧,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害人又害己。

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曾經播出過各種類型的案例,有詐騙、有貪汙受賄等,大多是因為經不起誘惑。

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僅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幸福需要自已去爭取。雖然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就永遠也無法成功。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才能將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問題:農村老人常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農村老人常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這句話是對過去農村貧苦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人們對過去長期農村悲慘貧困生活經驗的總結與傳承,那麼農村老人常說的“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到底是什麼意思?

寧種背天荒

先和大家解釋一下背天荒,背就是背對著,天指太陽,荒指開墾的荒地,合起來就是見不到陽光的荒地,過去的農人土地非常有限,好的土地都被家族勢力強大的富裕農戶種了,一般的貧下農沒有辦法只能開墾哪些見不到陽光的,收成不怎麼好的荒地種,這是也沒有辦法的辦法,總比沒有一點收成的好呀。

不討避荒妻

所謂的避荒妻,就是指那些在鬧饑荒的時候與家人分散開了,已經成為人婦的人。之所以不討避荒妻,一方面因為她們身處亂世,投身與你並非因為與你情投意合,只是無奈之舉,她們也會對之前的夫君及孩子思念之深。另一個方面,娶了這樣的人,存在不確定性,未來一旦夫君和孩子有了消息,她很有可能會追隨他們的消息而走,那麼對於現在的丈夫來說,也就是空歡喜一場,可能什麼也沒有落下。

兩者對比

當人們把背天荒和避荒妻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時,寧願選擇種背天荒,也不討娶避荒妻,一個雖然來說知道收成少,但起碼屬於自己開墾的荒地,自己種著踏實,收成一些算一些。而避荒妻從一開始已經是人家的老婆了,是迫於無奈才可能答應嫁給你,未來的日子裡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搞不好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句話放在今天也同樣適用,告誡人們幹事情,幹自己有把握的事情,不要乾沒有收益保障的事情。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政策,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我是“小吳說農村”,專注回答關於農村領域的問題,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農村流傳下很多的俗語,都是實實在在的,它們跨過歷史的長河,流淌至今,說明了它們存在的意義。“寧中背天荒,不討避荒妻”也是具有現實的意義。下面說這句話本身意思和現代的意義。

“寧種背天荒”本身及現代意義。

古代就是說農民沒有田地,為了不被餓死,開墾荒地,經過自己的努力,幾年之後,荒地成為肥沃的土地。

那麼在現代社會也是一樣。古時候沒有田地自己去開墾,就跟現在的人一樣,前方不知道該去哪行走、前進,那麼我們就自己去開墾出道路,然後自己去經營、努力,去知道屬於自己的專屬。這句話教育我們的是,具有開拓精神,同時也要努力,持之以恆,只有這樣你才能將荒地變成肥沃的土地。

“不討避荒妻”本身及現代意義。

曾經有很多因為自己的家鄉鬧饑荒,不能填飽肚子,出去一家人遠走他鄉,逃荒。在逃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某種原因暫時與家人分開。那麼女人為了生活下去,可能就會暫時找一個別的地方的男人嫁了。但是畢竟女人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旦得到他們的消息就會離開你,去尋找曾經的那個家。

現在的確沒有了逃荒妻,但是現在說的是在擇偶方面一定要慎重,我們這裡就有這種情況,選擇了因為一時之氣離婚的女人,最後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男人和孩子的身邊。著還是好的。現在有很多騙婚的人,尤其是對於大年齡沒有結婚的人。大齡剩男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會比較草率,尤其是外省的女人。

記住一點,只要是流傳下來的老話,都會被附有現代社會的意義。


小吳說農村


在農村俗語老話非常多,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的發展,這些俗語老話年輕人都不會去聽,不迷信,也很少能聽到這些俗語。但是在農村老一輩的人還是會說,雖然語句很短,但是很難了解它是什麼意思,畢竟是老一輩長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農村老人常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你是如何看待這句話的?



“寧種背天荒”指的是在老一輩以前生活的那個年代,土地就是他們的寶貝,財富,他們是靠耕種田地來生活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很肥沃的土地,只要有一塊地就已經不錯了,他們都會靠自己的雙手勤勞的去耕種,依舊可以種出糧食,可以填飽肚子,不會餓著,維持生活,依舊可以過得很好很快樂。



“不討避荒妻”指的是在以前的社會很多天災人禍,自然災害,還有打戰之類的。有時候會遇到情況不好的地方都會跑到別的地方逃荒,但是有些女子為了自己能生存下去就會選擇嫁人可以幫助自己,但是這種婚姻不可靠,因為你不瞭解她的來歷,情況,相處的時間也比較短暫,而她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嫁給你,有可能她已經有孩子和老公,感情隨時會破裂,會隨時把你家中的財產全部帶走,但是不太會確定她會這樣做,但是不管是現在的社會還是以前的社會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所以老一輩會用這樣的俗語告戒不要去“討荒妻”。



以上分析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探討。


賣煎餅的小夥子


老一輩留下的話是對於當時的地理條件,社會環境,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所總結的經驗。現在再來看待。許多的話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情況。不能有認同感了。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兩句話的歷史定義。

“寧中背天荒,不討避荒妻”。

過去封建社會,土地都集中在大地主,老財們的手裡。農民要種地就要租。租的土地的好壞自己做不了主。雖然背陰的土地貧瘠,荒涼收成不確定,但總比沒有強。你不種地是沒飯吃的。



以前中國貧窮,落後。軍閥割據。戰亂頻發。遇到打仗,災害就要鬧饑荒,被逼無奈人們要去逃荒。這人群中自然少不了女人。命都快沒了。貞操自然沒那麼重要。為了活命什麼都是小事。並且這裡面的許多女人都是有家有口的。為了一口吃的,為了活命她會暫時嫁給你,委身於你。等條件好了。她可能會為了她原來的丈夫,孩子離開你。到時你會人財兩空。所以老輩人才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

如果現在再來看待這句話。就不盡相同了。

首先,現在農民種地不掙錢。在農村種地的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好地都沒人種了,誰還去種什麼背天荒。荒就荒了。



第二,現在條件好了。已經沒有逃荒這一現象了。進一步講。現在娶媳婦太難了。有人肯嫁給你,不要錢。你還敢挑三揀四。你是不是瘋了。

權做笑談。博你一笑。


老郭看世態


農村老人常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民間俚語土話,雖然粗俗,但都包含著一定的道理,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總結。

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這句話雖然有些偏激絕對,但從經濟角度來看的話,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說的就是機會成本的問題,農民做事,也是有風險的。就像這個背天荒,就是望天收的貧瘠農田,年成好的的,能見個三五斗糧食,年景不好的,就是絕收了。這個機會成本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要看老天爺的意思。也就是說風險主要來自年成。

至於不討避荒蕪妻這句話,就離譜的很多了。在舊社會,蝗災水災人禍很多,往往是農民妻離子散的,為了生存,人們往往會自動的遷移,到土地豐腴有吃喝的地方打秋風。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生存就是第一需要,何來愛情感情之說呢?

不討避荒妻說的也是機會成本的問題。為了生存而委身於人的女性不會全心全意的給人過日子的。因為心中有牽掛呀!在安定下來之後,如果打探到自己原夫和孩子信息之後,自然會生離心的,這個很正常的人倫之情。所以最後娶逃荒妻子的最終也會雞飛蛋打,人財兩空,風險很大。

新社會,如果這句話不被賦予新的內容,很快就會成為文化糟粕而被塵封在歷史長河。


農村老俗話


農村老人常說“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老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雖然老人所說的話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是他們經歷的事情要比年輕人多得多,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見解,也是要比年輕人更加深刻。不是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嗎?當在關鍵時刻,老人的建議還是很有必要聽一聽的。而在農村裡,老人們就喜歡聚在一起聊天,其中就經常有人說起過去的事情,那你聽說過“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這句老話嗎?您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

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寧願把一些貧瘠的荒地開墾出來,也不要去娶一個因為逃荒而出來的女人。因為開墾貧瘠的荒地,付出還是會有收穫的。而娶逃荒而來的女人為期,雖然當時看起來是佔便宜了,但是到最後很有可能會人財兩空。

寧種背天荒

在過去,農民是沒有土地的,要想耕種土地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向地主去租賃,另外一種選擇就是去把地主都看不上的荒地,自己開墾出來。可是,大多數人都是選擇前者,畢竟地主都看不上的土地,那自然是沒什麼價值了的。所謂“背天荒”指的就是那些山坡的陰面,長期沒什麼太陽,並且非常貧瘠的土地。這樣的土地確實是沒什麼價值的,因為缺少陽光,再加上很貧瘠,就算是開墾出來了依然種植不了什麼農作物。不過,古人們相信,只要自己勤勞,貧瘠的土地也可以變得肥沃,同時掌握方法還是會有收穫的,只是在前期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而已。

不討避荒妻

以前,因為沒有吃的,很多人都會外出逃荒,也就是乞討過日子。在20年前的時候,農村裡還是能經常遇到有人來討米的。而古人之所以不建議大家去逃荒出來的女人,因為我們對其的底細很難了解清楚,也就是不太清楚她到底是什麼人,家裡還有沒有親人。

這樣的女人,就算是嫁給你了,到時候也很有可能突然就消失了,或者還有可能會把你家的錢財都捲走。這樣看似開始的時候你是佔便宜了,但是到後面就會帶給你很多的痛苦和麻煩。

“寧種背天荒,不討避荒妻”這句老話,其實是對比的句子。就是為了突出,逃荒七是不可以娶的。對於農民來說,就想踏踏實實過日子,因為不要想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寧願自己辛苦一點,前期多付出一點,也不要有著貪圖便宜的想法。因為佔小便宜吃大虧,像近些年很多人去越南娶媳婦,但是最後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損失了錢財,耽誤了自己的情感,甚至還會惹來風言風語。

對於這句農村老話,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