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汲取以色列經驗,倡導和激勵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的研究

5月19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與以色列富創(Messila)學院共同主辦了醫療創業加速器峰會,邀請以色列與國內具有代表性的醫藥領域創新創業尖端人士、機構,分享創新理念與實戰業績,重點汲取以色列國在醫藥衛生領域創新創業的經驗。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學技術創業課程開創者丹·謝德曼教授在會上做了特別演講。

汲取以色列经验,倡导和激励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醫藥衛生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關係著全民的健康,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戰略。我國醫療行業面臨著中低端產品多、仿製及改進產品多、許多重要醫療設備依賴於進口的嚴峻現實,對我們的創新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為推動學科交融及臨床轉化科學研究,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主要採取了兩方面行動,一是組建醫理工結合、醫研企融合的臨床轉化科學平臺和創新聯盟,推出臨床轉化科學的‘BBC’模式,即從臨床(Bedside)到實驗室(Bench)到客戶(Customer),打造以臨床問題為引擎、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健康科技創新體系;二是建立學術型醫師的科學、合理、公正的評價機制和標準,倡導和激勵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的研究。醫療創新必須注重應用,注重創新成果的市場轉化,而以色列創新創業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借鑑。”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說。

汲取以色列经验,倡导和激励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圖為諾貝爾獎獲得者丹·謝德曼教授出席峰會並做特別演講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色列,是全球公認的“創業之國”,不僅湧現出6000多家科技初創企業,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數量超過歐洲,科技產業貢獻超過GDP的90%,而且憑藉在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等領域的深耕,已有多達10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正是其人才、技術、資金、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有機融合,共同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他認為,技術的創新是世界和平及繁榮的關鍵因素,良好的創新教育是開發出創業精神和創業知識的首要條件。

汲取以色列经验,倡导和激励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圖為以色列富創學院董事長Ziv Tamir先生在峰會上致辭

本次峰會的合辦方——以色列富創(Messila)學院,為一家醫療創業學院,致力於醫療創新教育理念和企業創業經驗的傳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正在探索與其合作培養醫療創新人才,通過共同設計醫藥創業課程等方式,為醫學生、醫療保健系統內從業人士,提供生物醫學創新、創業項目規劃、建立、管理和推廣的培訓教育。

清華大學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不斷開拓,並獲得良好成效,如搭建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X-Lab,孵化出了許多與醫學相關的高新企業,X-Lab平臺主任毛東輝介紹了平臺在醫學領域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概況。峰會現場,來自中國的醫藥衛生領域的創業者分享了在醫療器械、腫瘤生物、手術導航等領域的創新項目構想;來自以色列的連續創業者、投資者代表奧倫•富爾斯特博士(Dr. Oren Fuerst)結合時下熱門的“智慧醫療”話題,分析了“最新的數字醫療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同時,以色列國的創新創業代表,也分別展示了其在機器人手術、骨科、皮膚科、心臟科、健康管理、成像激光放射技術應用領域創新項目。

汲取以色列经验,倡导和激励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與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對醫療創新教育高度重視。市醫管局副局長潘蘇彥、科教處處長潘軍華,市衛生計生委科教處處長宋玫等領導出席峰會,北京市屬醫院的臨床醫師、清華大學學生、以方醫療創新相關行業人士等近200人參與了活動。 (王思揚 韓冬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