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超級大陸分裂,導致地球在7億年前凍結

超級大陸分裂,導致地球在7億年前凍結

地球的氣候在7億年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地球也經歷了幾次不尋常的全球降溫。這個結霜期通常被稱為“雪球地球”,科學家現在認為他們知道是什麼造成的:板塊構造。

地殼自形成以來就經歷了構造運動,但在8億到6億年前,羅迪尼亞超級大陸開始裂開。這一日期範圍與“雪球地球”大致相同,但達拉斯德克薩斯大學(UT)和奧斯汀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並不是巧合。研究小組研究了全球變冷的22種可能原因,發現所有這些原因都可能是板塊構造的結果。

地球科學教授羅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翻閱了文獻,研究了為‘雪球地球’提出的所有機制。板塊構造的開始可能對上述每一種解釋的誘因。”

超級大陸分裂,導致地球在7億年前凍結

地球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具有板塊構造的天體,在板塊構造中,岩石圈就像獨立運動的拼圖塊一樣支離破碎。而對於行星來說,有一個不碎裂的外實心殼(即所謂的“單蓋構造”)要常見得多。

雪球地球的地質時代,被稱為新元古代,見證了地球的巨大變化。板塊構造的形成改變了海洋,擾亂了大氣,導致了山脈和淺海的形成。它還導致了火山鏈的形成以及地球地幔的變化。

斯特恩補充說:“在新元古代觀測到了強烈的氣候和海洋學效應,這一事實有力地支持了這一觀點,即現在確實是從單蓋構造向板塊構造轉變的時代。這是一個尚未被仔細考慮的論點。”

現今,氣候變化已成為新聞,因為我們正在通過向大氣中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來改變氣候。但想象一下,當地球沒有板塊構造,然後演化成板塊構造,這將是地球系統的一個重大轉變,它也會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

超級大陸分裂,導致地球在7億年前凍結

目前地球上有七個主要板塊和幾個較小板塊。它們以類似我們指甲生長的速度移動,並塑造我們星球的外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