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人生里有许多事,好像一场美梦,梦里应有尽有,繁华富贵,可是醒来后,还是一碗小米汤。小丫鬟坠儿对物质的渴望,超乎我们的想象,贫穷固然是原因之一,偏又住在繁华富庶的贾府里,如果实一个没有欲望的柜员机也就罢了,可是坠儿偏是两眼冒光的点钞员。悲剧来临,那碗小米汤还没来的及喝完,也被上帝收走了。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小丫头坠儿集中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二十七回和五十二回,这三回分割如此遥远,恰恰符合曹公一贯伏线千里的手法,通过第二十六、二十七两回坠儿的表现来伏线五十二回偷金事件,看起来好像毫无关系,实则因果相连,前为铺垫,后为必然。

首先,我们来看看,二十六回是在写坠儿和林红玉的友情吗?她们俩之间真的是闺蜜吗?坠儿帮助贾芸和林红玉传递手帕,这就是后文抄检大观园时说的“私相传递”,是非常严重地违反“家法”的行为,是应该“撵出去”的行为。那么,作为贾府的家生子小丫鬟,她是应该知道这个禁令的,可是,她还是铤而走险违反禁令,真的是像某些读者分析的什么“叛逆”或者“伟大友谊”吗?

我们来看看围绕坠儿帮忙的中心词:

坠儿听了笑道:“他问了我好几遍,可有看见他的帕子。我有那么大工夫管这些事!今儿他又问我,他说我替他找着了,他还我呢。才在蘅芜苑门口说的,二爷也听见了,不是我撒谎。好二爷,你既拣了,给我罢。我看他

拿什么谢我。”

贾芸……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他的谢礼,不许瞒着。我。”(第二十六回)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又听道(坠儿):“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

又答道(红玉):“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

又听说道(坠儿):“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

又回道(红玉):“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我拿什么谢他呢?”

又听说道(坠儿):“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第二十七回)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从这一连串的对话里,我们看看着重标注的对话重点,可和友谊有关?

这里反反复复出现的就是一个“谢”字,坠儿的帮忙只是因为林红玉曾经承诺过要答谢送还她手帕的人,对于别的小丫头,对这个所谓的谢礼,或许根本不当回事,但是,坠儿偏偏只对这个“谢”感兴趣,她反反复复无论是和贾芸说的,还是和林红玉强调的,都是“拿什么来谢我?”然后贾芸说你若得了谢礼不要瞒着我,这让坠儿认为贾芸和她一样,也是要这个谢礼的,于是,她把话传递给林红玉的意思就是“你不给芸二爷谢礼,他不肯让我还给你呢!”在坠儿眼里,她和林红玉、贾芸之间,都只是交易而已,她帮助贾芸送还林红玉丢失的手帕,她和贾芸应该拿到林红玉的谢礼,这就是这个小姑娘的思维逻辑,完全和 “友谊”毫无关系。这时候的坠儿年龄还小,对于男女之事尚未开蒙,她看到的只是姐姐们和主子们的华衣丽服,是现实的利益,男女私情,还不是她能够看懂的!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其次,我们看看坠儿偷盗事件被发现的情况。平儿洗手,褪下了两只“虾须镯”,却发现少了一只。试想,如果是个惯偷,怎么可能如此下手,一个也是偷,两个也是拿,必然会将入眼的东西全部据为己有;偷了东西之后,迅速转移赃物,这更是惯偷的熟练做法,哪有等着发现的道理? 这就是告诉读者,坠儿做这些,其实很孩子气,是个不良少年,还不太完全明白“偷盗”的真实含义和严重后果。

坠儿只是个孩子,大约并不知道这个虾须镯的真正价格,不知道是相当贵重的东西;偷了以后,她应该怀着激动的心情躲到僻静的地方欣赏过,当她喜滋滋地忘情欣赏的时候,被怡红院的宋妈妈看到了;三是坠儿偷了东西,却不敢让同在府里工作的妈妈知道,如果她告诉了妈妈,也有两个可能,一是妈妈打骂她一顿,变个法子顾着面子以捡到的名义还给平儿,或者她妈妈也是个贪小便宜没行止的,替她窝了赃,偷偷带出府去,试问在没有监控器的时代,平儿如何还能破得了案?可是坠儿偷了东西却不敢让妈妈知道,这说明坠儿的妈妈还不至于糊涂如此。

所以,事发后,宋妈妈能很快找到了这个“窃儿”,并缴获了赃物,将镯子物归原主。

再次,我们来看看坠儿妈妈的“母教”。当晴雯以 “拨嘴”的名义打发坠儿的时候,坠儿的妈妈进来,不仅不问女儿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反而以同样的理由去揪晴雯的错,说她直接叫“宝玉”的名字使得,别人叫就成了野人,意思是晴雯更“拨嘴”,没道理撵走坠儿,对晴雯的处理决定非常不服,在她看来,这是不公平待遇。她因此大吵了一顿,却不知道女儿做下的故事。面对这样的情况,坠儿一个字也不敢分辨,最后在麝月的一番理论下,磕头而去。从这里我们来看,晴雯虽然是块爆碳,却粗中有细,还是给未成年的小丫头坠儿留了面子,没有直接揭穿坠儿偷盗的事情,却给自己招来了仇敌和怨恨。坠儿妈妈这种不问青红皂白只知道袒护女儿的做法,虽是亲情满满母爱泛滥,却未免昏聩无知,害了孩子。

坠儿有一句名言:“管谁筋疼!”可是她偷镯子事件,却管了很多人的筋疼,我们来看看周圈人的反应。

平儿: “……你们这里的宋妈妈去了,拿着这支镯子,说是小丫头子坠儿偷起来的,被他看见,……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你们以后防着他些,别使唤他到别处去。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就完了。

麝月:“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宝玉: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

怡红院小丫鬟坠儿,怎么走上了盗窃的不归路

晴雯: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袭人:……麝月便将平儿所说宋妈坠儿一事,并晴雯撵逐出去等话,一一也曾回过宝玉。袭人也没别说……

可见在众人眼里,虽然表现各异,但观点基本一致:偷东西的坠儿已成了过街老鼠,成为大家的公敌,不过为了照顾宝玉的面子,早晚得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在此还带出来怡红院另一个小偷——良儿偷玉,足足闹了两年,说明偷盗事件的不良影响很难消除。

从头看过来,坠儿的一贯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先是为了拿到林红玉的谢礼,私相传递;后来从晴雯的骂声里,我们知道这个小丫头“放月前、散果子的时候跑的最快”;最后终于发展到偷盗贵重物品导致失业下岗。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为了得到一根针,却不知道失去了一块金。坠儿从贪图蝇头微利开始,到偷盗贵重物品结束,将自己人格尽失,成为“罪人”,真是可怜可叹又可恶!



作者红柳,本名马晓雁,本刊编辑,研读《红楼梦》30余年,痴红爱红,愿结交天下红迷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