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總市值不足五千億facebook,將如何面對2萬億罰款?

Sunchild


Facebook 公司近幾日的股價連續下跌,市值已經蒸發了近500億美元,甚至還創造了4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那麼 Facebook 究竟是為何遭遇如此動盪呢?其實和5000萬名 Facebook 用戶的數據洩露有關。

Cambridge Analytica 公司利用了從 Facebook 不當收集的5000萬用戶的個人數據,來為美國大選參選人提供數據採集、分析和戰略傳播,簡單來說,就是“操縱民意”。消息曝光之後,各界人士紛紛抨擊Facebook 保護用戶數據不利,facebook洩露用戶數據事件持續發酵,甚至引發全球對數據安全擔憂。

FacebookCEO扎克伯格不得不在報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向受影響的用戶道歉,稱“辜負了他們的信任”。扎克伯格在文中說:“我們有責任保護你們的信息,如果我們不能,我們也不配,這是一種違背信任的行為,我很抱歉我們當時沒有做更多的事情。感謝你相信這個平臺,我保證會為你們做得更好。”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給用戶更多的回應並加強用戶數據安全保護。扎克伯格被邀請參加4月10日美國參議院數據隱私聽證會。

事情發生後,引發美國群眾的集體不滿,在網上掀起了卸載Facebook運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正著手調查這件事情,主要針對Facebook是否違反了2011年的和解令,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0000美元罰款。這意味著,確實如新聞所報,有50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被洩露的話,Facebook可能會被判處2萬億美元的罰款,相當於Facebook市值的4倍。但最後Facebook被判處鉅額罰款的可能性不大,谷歌2012年也發生過類似事件。

Facebook此次洩露數據事件為全球數據安全敲響警鐘,希望所有的公司都能重視用戶的數據安全。


環球老虎財經


社交平臺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互聯應用,與我們的微信一樣,有相近的功能。

數據洩露是因為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科根於2014年推出的一款應用軟件,向臉書用戶提供個性分析測試。也就是第三方軟件盜取行為。

當時,大約共有2.7萬名臉書用戶下載這一應用。由於是社交平臺,第三方軟件獲取的數據超過500萬之多。這些數據獲取了大量用戶的住址和行為習慣,有可能用於領導人選舉的數據精準分析。對臉書公司造成了單日股價最大的跌幅。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發文做了道歉,稱有必要會去國會作證。根本沒有2 萬億的罰款一說。

臉書的體量和未來商業變現的想象力,萬億公司很不不稀奇,這樣的事件雖然對一家公司衝擊比較大,但是正確公關處理很快就會平息。比如海底撈事件。

海底撈後廚出現老鼠,洗碗池什麼都洗的事件,海底撈發表聲明,領導責任,與員工無關,儘快整頓。這樣的公關手段,贏得一片讚揚。您覺得這事件影響你去海底撈用餐嗎?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Facebook數據洩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在客觀上助力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改變時代的走向,這才造成了全球輿論譁然。

2016年美國大選,特朗普前首席戰略顧問買下Facebook的用戶信息,然後建立分析模型,精確推送特朗普的正面信息或者玩反間計,推送對手的負面信息,進而影響到用戶的投票行為。

事情曝光後,以自由民主為著稱的美國人感受到欺騙和愚弄,在網上掀起了卸載Facebook運動,不僅如此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正著調查這件事情,主要針對Facebook是否違反了2011年的和解令,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0000美元罰款。這意味著,確實如新聞所報,有50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被洩露的話,Facebook可能會被判處2萬億美元的罰款。

2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換算成人民幣約13萬億,美國2017年GDP也就122萬億人民幣,這一罰款相於十分之一美國GDP!是目前臉書市值的4倍,如果情況屬實,Facebook會被罰到破產。

數據安全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在極力重視和強調的事情,數據挖掘同樣也是,區別在於是不是允許外人用。Facebook賺錢的貪心太重,將用戶的數據賣給外部的分析公司,做各種用戶行為的測試,並被利用到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上,左右這個時代的發展。

互聯網現在帶給人不再是剛興起的新鮮刺激,方便愉悅感,反而它成為了在暗地裡跟蹤窺探每一個人自由和隱私的工具,被連接進網絡的人無處可逃。你的每一次瀏覽、點擊,甚至包括你讀這條回答的快慢,視覺重心的移動,都能夠簡單的被埋點、熱力圖記錄。

你看屏幕的同時,屏幕那端的人也在看你。科技本身無罪,有罪的是人類貪婪。Facebook數據洩露,面臨輿論的譴責和聲討,遭遇鉅額罰款,甚至倒閉的風險,是對所有互聯網公司最好的警示:保護好用戶的隱私,才能配得上提供服務。


張知悅


2000000000000美元的罰款!南叔第一次按那麼多個0,這次小扎真的是遭遇滅頂之災了。

這個數字是FACEBOOK全部市值的4倍!

不過,從它洩露用戶的數據來看,也確實是犯下大錯。在互聯網時代,隱私本來就很脆弱,擁有全球20億用戶的facebook,一下子就洩露了超過5000萬用戶的信息數據,可以說是史上最大規模數據洩露醜聞。

關於罰款的事情,說多無益,南叔主要說一下互聯網時代用戶隱私的問題。

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默認同意的勾選、用蠅頭小字在旮旯裡提醒,長篇累牘的告知條款,一不小心就捆綁下載n多垃圾軟件……不少互聯網企業還強制用戶開放各種權限,不同意就不能用,南叔實在想不通,天氣軟件要我的通訊錄做什麼?外賣軟件要我的相冊做什麼?

不得不承認,當前,由包括個人隱私在內的海量用戶信息匯聚而成的大數據,已經對社會的各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給很多人帶來了便利。比如淘寶知道你想買什麼,美團知道你想吃什麼。通過大數據對用戶進行精準營銷,成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基本的商業模式。

但是,既然用戶選擇了你,願意相信你,把隱私數據交給你,那麼保護用戶隱私也應該是各大互聯網企業必須要做的。但從facebook洩露數據的事件可以看出,不注重保護用戶隱私,不是中國特有的,而是全世界都存在的問題。

南叔認為,不管是立法,還是企業加大用戶數據保護力度,亦或是用戶個人提高隱私保護意識,在目前的社會,都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答完這道題,我打算好好把手機中的cookies清理一遍。

【看更多創業和投資內幕和爆料,歡迎關注南叔頭條賬號!】


南七道


據外媒報道,一位Facebook用戶週二向社交巨頭和研究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提起訴訟,指控兩家公司致使包括她在內的5000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被洩露,侵犯了她的隱私。

而Facebook公司因為這件事可能要面臨2萬億美元的罰款。

罰款2萬億美元從何而來

事件要從在3月17日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起,報道稱,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洩露,用於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針對目標受眾推送廣告,從而影響大選結果。

這主要是因為Facebook洩露了用戶信息,違反了美國2011年的和解令,而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就可判處40000美元罰款。

這意味著,要是真像新聞所說那樣,有50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被洩露的話,Facebook可能會被判處2萬億美元的罰款。而Facebook的總市值也才4885億美元,這相當於其3月20日收盤後市值的4倍。

Facebook股價受影響

受此影響,Facebook的股價從19日開始經歷極速下跌,單日內最大跌幅達到7.92%。而20日美國股市收盤時,Facebook股價為168.37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172.56美元下跌了4.19美元,跌幅為2.43%。

而在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之前,Facebook市值還高達5376.7億美元,市值兩個交易日就下跌了491.9億美元。兩次跌幅加起來足以抹平Facebook今年以來的全部漲幅。連帶著,Facebook創始人伯格扎克的的身家也縮水了近80億美元。

Facebook被罰2萬億可能性不大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經就Facebook數據洩露案展開調查。此外,英國監管機構也發起了相關調查,該國立法者甚至致信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要求他到英國議會出庭作證。

但實際上:Facebook公司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判處2萬億美元罰款的可能性不大,而是有可能收到一張幾千萬美元或者是幾十億美元的罰款單。

因為在之前有過類似的案例:谷歌公司在2012年曾經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FTC對谷歌的矇騙蘋果Safari瀏覽器用戶事件展開調查,開始傳聞谷歌公司可能遭受上百億美元罰款,但是最終判處的罰款金額是2250萬美元。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還不趕緊關注?

金十數據


馬克·扎克伯格剛剛在2018年的胡潤全球富豪榜憑藉著facebook排到了第4位,這個在我們眼中非常成功的商業大佬,還那麼年輕,但是卻在不久前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機。據外媒報道,一位Facebook用戶週二向社交巨頭和研究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提起訴訟,指控兩家公司致使包括她在內的5000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被洩露,侵犯了她的隱私。

這事一出,許多人被嚇到了,引起了無數的關注和討論,facebook作為世界最大的社交巨頭,而用戶信息卻被洩漏出去了,還是一個龐大的5000萬個用戶的數據,這使得世界對facebook是否有能力管理保護用戶信息產生了質疑,這對於一個社交平臺而言無疑是一次致命的打擊,而且facebook也已經承認了這一事實,雖然扎克伯格也已經發出聲明,表示會負責任地處理這些事,但是隨之而來的是,Facebook公司股價下跌超過10%,市值蒸發近500億美元,到今天為止facebook總市值只有4630.28億,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而接下來,臉書將可能面臨著高額的罰金,注意是可能,不是一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開展的調查,主要針對Facebook是否違反了2011年的和解令。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0000美元罰款,不過這個4萬美元據瞭解應該是最高的一個處罰,也就是最高可罰4萬美元。這意味著,如果確實如新聞所報,有50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被洩露的話,Facebook可能最高會被判處2萬億美元的罰款。不過這只是可能而已,沒有哪個權威機構確定這一消息,就算是,也是最高可能2萬美元的罰款。

不過這是facebook面對的一次最大的危機。怎麼去處理好這次的事件,將直接關係到facebook的未來命運。


帶傘魚


應該明確一點,Facebook基本不會面臨如此鉅額的罰款,雖然罰款肯定不低。

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對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的事件展開調查,主要針對Facebook是否違反了2011年的和解令,目前,Facebook在其官方聲明中,堅稱是劍橋分析和科根濫用了用戶數據。

雖然現在調查結果未出,但美國眾多分析師都公開表示,這麼高的罰款極為不可能。其一,Facebook與其它商業公司的聯繫,使得國會和聯邦貿易委員會不得不考慮Facebook一旦遭受沉重打擊,將會給整個美國經濟帶來多大的損失,甚至也會影響到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的利益。

其二,據分析師表示,目前的政治形勢傾向於國會不會對Facebook採取行動。因為此前有一個先例,就是去年Equifax徵信機構信息洩露事件,國會在Equifax公司證券違規操作後,並未對該公司採取處罰行動。但當時該公司洩露的信息比Facebook還要嚴重,據悉是1億4300萬個客戶的個人信息。

17年9月這個事情產生的主要影響,是Equifax未來8個交易日跌了30%,不過後來卻跟沒事似重新往上。

其三,從美銀美林等金融機構對此事的看法,可以看出他們對Facebook還是表現出一定的樂觀。比如,美銀美林授予Facebook“買入”評級,只是目標股價從265美元降低到230美元目前。其分析師表示,我們沒有聽到任何廣告商公開表示會因為這場爭議降低支出,這緩解了該事件對Facebook第一季度業績的影響。

派傑分析師則認為,“Facebook本可以在保護用戶數據安全、處理這場危機上做得更好”,“我們認為投資者可以抓住近期Facebook股票拋售潮機遇,因為我們相信這起事件的長期影響很小,不會引發重大限制監管措施”。

總而言之,還是要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另外Facebook大而不倒,不可能僅僅因為這件事就“非死不可”。


歪道道


要知道facebook可是全球排名第七的科技公司,真要罰2萬億,可能會瞬間破產,這事全世界都看著呢,從此將淪為本世紀最大的笑柄。多年後大家回憶此事,肯定要說,一個好的名字太重要了,facebook這名字起的不好,非死不可,然後一致嘲笑美國SB,連自己的科技巨頭都不放過。相信我,如今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美國即使是為了臉上顏面,也不會罰這個款的,最多是意思意思。

facebook2萬億罰款怎麼來的?

因facebook未盡到用戶數據的監管職責,洩露5000萬用戶數據,並被某機構用於政治選舉。早在2011年,美國聯邦聯邦貿易委員會和facebook簽署過一項名叫“和解令”的協議,其中內容有“Facebook在隱私設置變化時要事先徵得用戶同意。”、“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0000美元罰款”,如果情況屬實,以5000萬數據計算,facebook要接受2萬億的罰款。

facebook信息洩露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我引用答主@張東洋 說的一句話:Facebook數據洩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在客觀上助力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改變時代的走向,這才造成了全球輿論譁然。”

處罰facebook的動機在於信息洩露,但這事興起的關鍵卻在於“用於政治”,美國人口口聲聲說的用戶隱私,其實真沒那麼重要,因為這是行業普遍現象,沒道理要讓facebook一個人來背鍋。到目前為止,扎克伯格不僅在很多公開平臺承認錯誤,甚至親自登上CNN對公眾解釋和道歉,這個態度對於大眾來說,其實已經足夠了,只不過那些政客們能否原諒facebook,這就難說了。

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到底會如何發展?

facebook是否違反和解令,此事仍在調查之中,結果最多也只是象徵性罰款。只不過這波風波之後,大企業必然會對用戶心懷敬畏之心,更多地主動去承擔社會責任,類似於螞蟻金服的螞蟻森林、騰訊做的功能遊戲一樣。用戶數據是互聯網的基礎,當用戶選擇任何的互聯網服務,總是要不可避免地授權個人信息,用戶不關心那份密密麻麻的上上萬字的“用戶協議”,只關心企業是否真的為他們著想,用戶能載舟,亦能覆舟。


策劃人阿術


何來的2萬億罰款?讓我們先來仔細梳理一下事件發生的過程:

2018年3月18日,《衛報》的報道證明,在美國,Facebook干預了大選結果。

由此,Facebook洩露用戶數據事件浮出水面,Facebook承認,曾在2016年幫助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違規獲得了500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幫助後者精準投放政治廣告。與此同時,Facebook也強調,這次事件並非數據洩露,因為Facebook並沒有遭受任何攻擊或者系統滲漏,對方所獲得的5000萬用戶數據來源於第三方。扎克伯格在自己的臉書賬號上說:”我們有責任保護您的數據,如果我們不能,我們不配為您服務。我一直在努力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確保這些不再發生。值得慶幸的是,多年前我們已經採取了重要行動來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但是我們仍然犯了錯誤,我們仍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需要再接再厲。

一石激起千層浪,Facebook黑天鵝事件不僅動搖了用戶對Facebook的信任,面對用戶逐年流失的事實,還指向了Facebook盈利模式的核心:數據挖掘。受此影響,Facebook股價19日出現了五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6.8%,20日再跌2.56%,抹平該公司今年以來的全部漲幅,Facebook兩日市值蒸發500億美元。

據2011年,Facebook與聯邦貿易委員會就網站個人信息保護達成相關協議,即2011和解令,強調Facebook在隱私設置變化時要事先徵得用戶同意,否則每洩露一個用戶信息可判處40000美元罰款。此次事件涉及用戶達5000萬用戶罰金將高達2萬億美元。這就是2萬億美元的出處。

當然,這只是一個估計而已,實際上,對於一個這樣的公司而言,即使是上層也會有所顧忌,畢竟基本上美國人都會用FACEBOOk,連總統也不例外。

況且,這次的事件涉及到美國總統,如果FACEbook被處罰,那就意味著總統選舉的正當性受到了質疑,那麼總統本身的法律上的合法性將會動搖。所以特朗普本身會保護這家公司。但是也不可避免,其他反對黨有可能借此打壓,以此做文章。

實際上,對於中國社交巨頭來說,很難與政府獨立開來,就算是中國的騰訊公司,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出現這類事件4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新鮮度,而是事件背後所蘊含的政治鬥爭才是此次事件的根源。


以股易金


注意讀題,媒體的報道是“面臨 2 萬億美元的罰款”,這件事情到週二扎克伯格剛剛出席了 5 個小時的聽證會,整件事還在進行中,要知道這個罰款是理論上的,媒體以這個標題博人眼球,實際上業內觀察人士並不真的相信罰款會到這個程度。至於 2 萬億美元是怎麼算出來的呢?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的當時情況,Facebook 在 2011 年同意通過告訴他們可以將他們的信息保留在私人平臺上,然後允許共享和公開這些數據來解決欺騙消費者的指控。這筆交易要求每筆違規罰款 40,000 美元,用戶數量估計是 5000 萬,乘以每筆 4 萬美元,就走到了 2 萬億美元的天價。但是目前還沒有真正開始討論是不是可以對 Facebook 徵收每筆 4 萬美元的罰款。

扎克伯格出席聽證會也是為了讓 Facebook 和自己不會因為這場危機就 game over。4 月4日的時候,Facebook 透露,劍橋公司可能獲得了高達 8700 萬用戶的信息,而Facebook 的股價從 3 月 16 日到週一以及下跌了 14.5%,目前的市值還是超過了 4500億美元。

從這兩天媒體的報道來看,至少週二那場5小時的聽證會結果目前來看對於扎克伯格和Facebook 來說是一個好的局面,參議員們也都表示期待和扎克伯格有進一步的合作,現在還不知道 Facebook 最後將面臨多少罰款,不過既然美國那邊已經討論到了Facebook 是否涉及到了壟斷地步,那麼2萬億的天價罰款應該是不會發生,不過之後Facebook 的日子還能怎麼過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