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开始:

下班的路上,我捡到一封情书,没有署名也没有缄封,我就打开来看。是17岁的少女写给男友的信,情书上有这样看来普通的句子:当初是我选择了你,心里明知与你不会长久,还是执著的选择了你,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一段路。信纸也选得很好,一个背着行李站在铁轨交叉点的少女,不知道走哪一条路好。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今日主题词:17岁。

  1.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2. 17岁那年,散乱的字块被选择出来,拼成了完整的逻辑的句子,拼成了我以后永远不会抛弃掉的标签。

  3. 17岁的TA是我在青春岁月里的初恋。

  4. 那些记忆中专属于沙漏的字句,拼成了属于我们的17岁故事。

  5. 17岁的时候,不管怎么作死都还被称作天真。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1. 17岁时青春的尾巴,短暂而灰败;像一首钢琴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那样,无论用上多么高亢的调,结局都是消失与离开。日月流转,让我拥有无数眼泪笑容,渐渐不太被问号牵引,也不太执念于答案。

  2. 岁月似水一般流淌,对你的喜欢有增不减,对梦想的执着仿佛寄托在你身上,17岁的少年,你可好?

  3. 17岁了,发一些“成长是悄无声息的”之类句子,故作老成。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1. 大抵是因为那年17岁时的焰火分外绚烂,便以此生应无憾。

  2. 17岁时喜欢一个人与交许多朋友,20岁时喜欢一个人与交一个朋友。

  3. 17岁时日记本里记录好多梦想,20岁时只梦想平安喜乐。

  4. 17岁时信任所有人,20岁时不信任许多人。

  5. 可惜生活并非美好温婉的句子,无论曾经多么叛逆,终究得面对人生,就像17岁所有的我爱你,最后成了关于这座城市微不足道的回忆。我们依然是来了会再离开的人。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1. 10岁喜欢的东西,12岁就不会再碰,会觉得太幼稚。可是为什么17岁喜欢的人,20岁还去惦记?

  2. 17岁时想做盖世英雄拯救世界,20岁时只愿做好自己不负众望。

  3. 我又开始怀念我的17岁,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惊世骇俗。可是我总想回去那个时刻,怀念那个把句子倒背如流的岁月。怀念那个爱疯了用暗红色笔写字间时光,怀念那一转头就能聊到天南海北。

  4. 17岁时喜欢正能量的句子,20岁时喜欢毒鸡汤看现实。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1. 17岁的时候,想起来真是好,世界特别妙,太阳特别高;爱情特别浓,空气特别甜。喜欢的人一笑,我的心就化了。

  2. 17岁的青春,慢慢地走远了,我回头把自己的生日,深深刻在月尾的新历。

  3. 17岁时我们年少轻狂,美好的傍晚,啤酒和汽水,一间间灯火绚烂的喧嚣咖啡馆,我们走在绿荫菩提树下的步道上。

  4. 17岁暗恋着的那个少年,将要跨进27岁的自己,希望自己曾喜欢的人要幸福,我在未来等你。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1. 17岁时喜欢追综艺,20岁时喜欢看纪录片。

  2. 17岁,那些年的青葱岁月,我看过的那些暖伤小说,人还是那个人,却没有了再翻一遍小说的兴致。再喜欢,也不看第二遍。因为第二遍,现在的成熟现实会把当初的心动、纯真、向往,统统打破。

  3. 17岁时渴望长大,20岁时感到成长的孤独。

  4. 17岁时徜徉在大人们所描述的美好中,20岁时明白了黎明之前都是黑暗。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1. 17岁的时候可以捧着小说到凌晨,可以写好看的句子。20岁的时候只会在深夜刷手机。

  2. 爱是一个动词,虽然它会随着时间消失,但是这个爱的动作,在我17岁的懵懂年纪,确实真切存在过。

  3. 17岁时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亲没有遗传好的容貌;但是30岁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责怪自己,因为在那么漫长的日子里,你没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东西。

  4. 整理整理过去,忽然觉得有这样一大笔记忆真是一笔财富。过去回不去,未来没到来,现在我还在。17岁周记里写的句子,写完就忘,然后再写不出来。开阔些,平静些,放轻松些,遇到什么遇不到什么都不强求。随,遇,而,安。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你的17岁,是什么样的呢?评论区留下你的青春印记吧!

结束:

我的双眼酸楚,是为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我的17岁。很长的一段日子,我只能提笔写下几个简单的文字,拼凑成一句不完整的句子,拥抱一下当时的自己,如此慰藉。

17岁,懵懂的我们,过早去触碰爱,被它反噬的遍体鳞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