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關於子宮肌瘤,你可能想知道這7個問題

看到“瘤”字,想到“腫瘤”,看到“腫瘤”,想到“癌症”,這是很多人的反應,所以當一些女性做超聲拿到報告後,看到“子宮肌瘤”這4個字,心裡會一顫: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

子宮肌瘤到底是怎麼回事?作為婦科醫生,經常被問到相關問題,所以我來集中解答一下。

一、子宮肌瘤常見嗎?

其實,子宮平滑肌瘤是最常見的女性盆腔腫瘤,對育齡女性來說,12%~25%會有臨床表現的子宮肌瘤。有研究發現,給切除的子宮標本做病檢,約80%的可以看到子宮肌瘤,所以這是非常常見的問題。

二、子宮肌瘤通常會有什麼表現?

雖然很常見,但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子宮肌瘤都比較小,而且不會引起任何症狀,如果不是去做超聲檢查,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子宮肌瘤。但也確實有部分子宮肌瘤長得比較大,或者數量比多,長得位置不太好,然後導致一些症狀,比如:

1.月經量過多或經期延長。

2.盆腔壓迫症狀:如尿頻、便秘、痛經、性交痛等。

3.影響生育:如懷孕困難,流產等風險增加。

三、為什麼會得子宮肌瘤?

很遺憾,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但青春期前的女孩不會遇到這個問題,而育齡女性就明顯高發,到了絕經期大部分會縮小,而且患病率存在明顯的人種差異,所以目前認為它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甾體激素和某些生長因子等有關。

子宮肌瘤是良性的腫瘤,會生長也會縮小,所以如果沒有症狀的話一般不需要任何干預,只要遵醫囑定期檢查就行。

在飲食方面,也不需要忌口,民間流傳的諸如像“多喝豆漿會導致肌瘤增大得更快”的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五、子宮肌瘤會惡變嗎?

根據現有的觀察,良性子宮肌瘤進展成惡性子宮肉瘤的情況很罕見,而且絕經期後大多數會自己縮小,所以大可不必因為有個“瘤”字而擔心惡變。

如果出現短期內子宮肌瘤體積增大過快,或伴疼痛和出血症狀,我們可以去找醫生檢查,如果沒有異常,一般建議一年做一次盆腔檢查即可。

如果子宮肌瘤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月經量過多導致貧血,藥物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

2.肌瘤體積大或數量多引起膀胱、直腸等壓迫症狀,如尿頻、便秘等。

3.子宮肌瘤造成不孕或反覆流產。

4.懷疑有肉瘤變。

5.有生育要求並有明顯的粘膜下肌瘤。

6.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有蒂肌瘤扭轉引起急性腹痛。

通過手術將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是常用的治療方式。此外,子宮動脈栓塞術、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肌瘤射頻消融術等都是可供選擇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但具體治療方式的選擇,還是需要專科醫生根據瘤體的位置,大小,年齡及生育要求等因素綜合決定。

除了上面說的那些治療方式,也確實有些藥物治療用於治療子宮肌瘤,比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米非司酮等。

在用藥期間這些藥物可能可以縮小肌瘤體積,但因為藥物本身產生的副作用問題都不能長期使用,比如使用GnRH-a半年以上可產生絕經綜合徵、骨質疏鬆等副作用。一旦停藥,肌瘤又會逐漸增大到原來大小,所以藥物治療一般用於肌瘤手術前的準備,或近絕經年齡且全身情況不適宜行手術者。

至於口服所謂活血化瘀的中成藥來控制肌瘤,那更是沒有任何循證醫學的證據支持的,除了無效之外,還要承擔藥物可能帶來的潛在副作用的風險,所以不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