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如果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旅行,那就讓他多看書,在書中開闊眼界吧!

現在很流行一種教育方式:帶孩子出去旅行、遊學,讓孩子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時間、有能力讓孩子出去旅行、遊學,迫於生活的壓力,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法做到。

如果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旅行,那就讓他多看書,在書中開闊眼界吧!

有一個朋友,家裡各方面條件都挺不錯,每年寒暑假都會帶孩子出國旅行,孩子十三歲,已去過近二十國家,去的有發達的城市,也有偏僻的鄉村,更有沙漠、雪山、森林等等,一個13歲的孩子,比很多成人的見識還要廣。跟大人談起話來,一點都不拘束,讓人覺得很舒服,眉眼間的自信、從容,讓很多同齡人心生嚮往。

當別的孩子還在興致勃勃的談論王者榮耀的時候,她已經在跟父母討論居里夫人發現的鐳對現代醫學的影響了;當別的孩子還在央求父母坐摩天輪的時候,她已經在跟父母商量什麼時候去東非大峽谷看看。

她的家庭條件讓她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使她站得更高、更遠,比別的孩子眼界更寬、見識更廣。

但是,有多少個家庭能做到像她家一樣呢?

如果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旅行,那就讓他多看書,在書中開闊眼界吧!

更多的家庭是這樣的:父母都是雙職工,平時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管孩子的學習了,至於拓寬孩子眼界、增長孩子見識的問題,只能交給書本來解決了。

曾經在一個節目上看過這樣一個女孩子:在上海中學讀書,愛看書,看過的書摞在一起,比她本人都高,忘了在幾歲的時候,說是看過的書平鋪開的話,能鋪滿一個籃球場,她非常自信、從容,身上帶著濃濃的書卷氣。

她的時間都交給書了,也沒有時間去旅行、遊學,你能說她的見識少嗎?你敢說她的眼界不夠寬廣嗎?去旅行、去遊學還需要有人能引導,要不然孩子去外面轉一圈回來,只知道吃喝玩樂,見識與眼界也僅僅侷限於一些表面的膚淺的東西,甚至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氣。

如果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旅行,那就讓他多看書,在書中開闊眼界吧!

但是讀書就不一樣了,給孩子一本好書,他愛上讀書後,你就不用管了,自己做自己的事去,孩子會從書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他的眼界也在閱讀中一天比一天廣,見識也隨之增長,精神世界也越來越豐富。

一些挫折、痛苦也無法壓垮他,因為他從書中見識到了比他處境更艱難、更痛苦的人,人家都堅強的挺過來了,他面對的這些挫折與痛苦不算什麼,他也可以勇敢面對。

一位朋友在二十歲的時候殘疾了,他無法面對自己的殘疾,他覺得老天對他不公平,他怨天怨地怨父母,各種怨,就是不振作起來,甚至無數次的想到過死,他覺得活著很痛苦,不如死了算了,我說:“早晚要死的,你著什麼急呀!”

如果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旅行,那就讓他多看書,在書中開闊眼界吧!

他非常驚訝的看著我,覺得不可思議,我沒有解釋,給了他一套史鐵生的書,跟他說與其天天抱怨,不如靜下心來看點書,解救一下自己的心靈,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本以為他會看不進去,哪知他二個月後跟我說:“你那兒還有書沒,再借我幾本看看。”我把自己的書陸陸續續的都借給他看了,還幫他在圖書館借。

他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興奮的跟我說:“以前被教科書矇蔽了,從來沒想到書裡的東西這麼有意思,真後悔沒早點看。” 他什麼書都看,最感興趣的就是人物傳記,當他看到羅斯福是個殘疾人,也坐在輪椅上時;看到諾貝爾經歷過那麼多危險,依然不放棄時;看到海倫.凱勒的堅強時,他完全震驚了,他覺得自己雖然沒有人家那麼優秀,但是,有一番作為也不是不可以。

他變了,不再怨天尤人了,變的積極進取,而這一切都源自於書,在家裡,他只能看到四面牆,而在書中,他看到了整個世界。

如果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旅行,那就讓他多看書,在書中開闊眼界吧!

假如我們沒有時間、沒有能力帶孩子出去旅行,那麼讓孩子多讀好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各位讀者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