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今年1月19日,裁判文書網公佈了一則刑事判決書,將6年前轟動四川金融圈的匯通公司案件的迷霧揭開。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匯通公司是當年四川省規模最大的一家民營擔保公司,然而2014年其實控人逃跑,讓這個資金盤崩坍,資金鍊斷裂,同時也引發了四川省上百家擔保與理財公司資金鍊斷裂。截止案發前,匯通公司向1500餘家企業和個人非法集資人民幣50.33億元。2016年,匯通公司非法集資案件開始進行初審,歷經三年,2019年12月6日,該案件進行一審判決,今年1月19日,裁判文書網公開了該案件的判決書,給這個資金盤案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根據法院審理表明從2009年起,匯通公司的實際控股人楊志剛、劉玉英兩人先後成立融緣中心、盈澤豐公司,並控制了10餘家空殼公司。楊、劉二人通過高息誘惑的方式,虛構投資項目,並以匯通公司為擔保,藉助第三方理財投資公司,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直到2014年,大家發現匯通公司高管集體消失。隨後,成都警方通報匯通公司實際控股人攜款潛逃。然而,在2009年9月警方就曾發出對楊、劉二人的紅色通緝令。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匯通公司案件歷時6年終於有了審判結果,但是讓人們想不到的是蓋公司的實際控股人竟然都上過紅色通緝令,其實這也從從側面反映出大家在進行投資時對公司的調查瞭解時候多麼的淺顯。其實金融領域非法集資案件十分常見,有關部門也在強調大家在投資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但仍有很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不能識別投資套路,輕易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下面就盤點幾個金融領域比較常見的非法集資的套路。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1、 資金盤

提起資金盤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雖然在我國法律並沒有該法律名稱,但是在金融領域作為一個通用名詞已經為大家所熟知。所謂資金盤就是披著各種金融項目的外衣,通過穩賺不賠的宣傳語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但事實上,並不存在任何項目,融資方所介紹的一切都只是不法分子利用投資人對當下熱門投資項目和金錢的渴望,通過誇張的語句所描繪出來的。資金盤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同時也不會創造價值,所以投資人最終的結果就是人財兩空。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2、 網貸

P2P網貸雖然在2020年已經成功轉型為小貸,但是在此之前他曾做過的違法事蹟並不能因為名稱的轉換而被徹底忘記。P2P領域其實是存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最多的一個行業,因為P2P平臺作為一箇中介方就是通過吸收投資人的存款然後將其下發給借貸人從中收取利益。平臺甚至可以不用任何宣傳語言就可以吸收到投資人的資金,但是很多不法平臺為了能夠吸收到更多的存款,他們會通過高息誘惑、發假標等方式吸引投資人投資。吸收來的資金他們並不會進行投資,而是直接收入自己的腰包,等投資人發現端倪時,平臺就會直接跑路。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3、 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作為2019年國家重點扶持對象被不法分子和投資人所青睞,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該項目會大賺一筆,而很多不法分子也看見了這一商機,於是市面上區塊鏈騙局應運而生。甚至有很多騙局不走心的程度簡直連三歲小孩都不想吐槽,卻依然有人被騙。追其背後原因無外乎是被利益矇蔽了雙眼。為了避免更多投資人上當受騙,有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文件告誡投資人目前區塊鏈技術還是研究當中,真正應用落地的項目還十分有限,目前市場上隨處可見的區塊鏈項目都是不法分子設計的騙局。這些所謂的區塊鏈項目都是不法分子披著區塊鏈的外衣進行非法集資的噱頭。所以,以後在遇到區塊鏈項目不要輕易相信,國家都已經發話了,我們就應該乖乖聽話。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以上三種行業中普遍存在非法集資騙局,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警惕。此外,如果投資人遇見了非法集資騙局也一定要及時報警,利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丨匯通公司案件終於審判,非法集資高達50億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