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消化系統傳染新途徑,鍾南山院士提醒大家注意

自2019年12月以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導致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公眾極大的關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2019-nCov通過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

ACE2)進入宿主細胞,進而造成感染和發病。

1月31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JM 報道了美國的第一例新冠病毒肺炎病人通過使用Remdesivir(瑞德西韋,Gilead在研抗Ebola和MERS藥物),治療並好轉的全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論文中稱該患者糞便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

無獨有偶,2月1日,深圳市點人民醫院發佈公告稱,該院肝病研究所發現某些新冠病毒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因此糞便中很可能存在活病毒

這兩個案例都說明,新型冠狀病毒除了經呼吸系統感染和傳播(飛沫和接觸),很可能存在經消化系統的感染途徑(糞口傳播)。

2020年1月31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等單位合作在生物預印本

bioRxiv 在線發表題為:The digestive system is a potential route of 2019-nCov infection: 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based on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s 的研究論文。

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消化系統傳染新途徑,鍾南山院士提醒大家注意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通過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進入宿主細胞,進而造成感染和發病。之前的研究發現肺部細胞高表達ACE2蛋白,因此新冠病毒會通過呼吸系統感染肺部,造成肺部嚴重損傷。

但是,肺部以外的其他器官和組織是否也表達ACE2呢?

該論文的研究人員通過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析了食道迴腸結腸的單細胞轉錄組的數據集剖析表達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的細胞組成和比例,並以此來探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消化系統感染中的潛在途徑。

單細胞測序數據表明,ACE2 不僅在 II 型肺泡上皮細胞(AT2 細胞)、食道上皮復層上皮細胞中高表達,而且在迴腸和結腸的吸收性腸上皮細胞中也高表達

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消化系統傳染新途徑,鍾南山院士提醒大家注意

這些測序結果,再結合已發現的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存在新冠病毒的檢測結果,說明和呼吸系統一樣,消化系統是 2019-nCov 感染的潛在路徑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為2019-nCov在消化系統以及呼吸道中的潛在感染途徑提供了生物信息學證據,並且可能對我們預防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健康政策設置有重大影響

1月31日,鍾南山院士接受北京衛視專訪時提醒說:雖然現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還是通過飛沫傳染,但要注意糞便傳染的可能性

鍾南山:我想假如沒有跟這個患者直接接觸的歷史,或者直接接觸的話,光是摸他用過的東西,一般應該不會傳染的。沒有那麼嚴重,這是小概率事件。因為現在主要還是通過飛沫的傳染。另外需要注意一下,還有可能是糞便的傳染

,這個是比較多的。但是你說他用過的東西你摸了一下,一般傳染的概率是很小的。

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消化系統傳染新途徑,鍾南山院士提醒大家注意

論文鏈接:https ://doi.org/10.1101/2020.01.30.9278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