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吉林大学“女神院士”于吉红:科研教育两不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我们都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能够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无不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是我国最顶级的科学人才,此次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公认的美女院士,于吉红。

吉林大学“女神院士”于吉红:科研教育两不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1967年1月,山东籍的于吉红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她的名字里有一个“吉”字,从此也和吉林产生了不解之缘。1985年,年仅18岁的于吉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她对科学追求的思想,对科学真正有所感悟。十年的时间里,她在吉林大学完成了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1995年,博士毕业的于吉红选择了留在母校任教。在这段时间里,于吉红几乎每天都忘我地工作,寒暑假也基本是在实验室中度过,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她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从事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分子筛纳米孔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工作,致力于功能导向无机晶体材料定向设计合成这一合成化学领域前沿科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吉林大学“女神院士”于吉红:科研教育两不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在于吉红的身上,不仅有深厚的化学专业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学术造诣,同时,也传承了吉大化学严谨、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传统。2015年12月,年仅48岁的于吉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16年,她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些身份代表着于吉红在学术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但她也从没有忘记过自己是一名教师,2019年,于吉红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其他700多位获奖的教师一样,都始终坚守在科教一线。

作为一线教师,于吉红始终将传道授业、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学课堂,亲自为学生上课。她总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课堂上,她注重向学生们介绍国际上最前沿、最新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对入学之初的研究生,她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出个性化研究思路,注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做学生开拓创新的引路人。

吉林大学“女神院士”于吉红:科研教育两不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在于吉红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和她一样把“天道酬勤”作为座右铭。多年来,她共培养博士近60人,其中,不但已有30多人晋升为教授或副教授,其中更涌现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学成归国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等顶尖专业人才。

作为科研工作者,于吉红始终不忘初心,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本着“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砥砺前行,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今,于吉红已经52岁,依然美丽端庄,被誉为“女神院士”,虽然容颜总会老去,但一颗火热的心永远年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