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國腳開百萬豪車,魯能外援塔爾德利騎電動車,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你怎麼看?

談天說球


外援收入再低也比國腳掙得多

途中所示是魯能在上賽季結束離隊的功勳外援塔爾德利,據媒體報道他在山東魯能泰山隊效力期間年薪為360-390W歐元(沒有官方公佈),目前隊內國內球員絕對一哥蒿俊閔據傳達到900WRMB,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中國足球運動員是掙得多,但外援掙的更多,外援騎電動車是他們的選擇,但不代表國腳成績差還比他們掙得多,只是消費觀念的不同。

外援住宿舍,俱樂部也會顧司機,他們自己也會僱傭司機

之前在廣州恆大效力的孔卡離隊時新聞就報道過他和自己的保姆、專屬司機告別,證明俱樂部確實為他們聘請過私人司機。山東魯能隊的訓練基地在濟南市市中區二環南,很多人都是住在球隊提供的宿舍中,而且魯能擔任業主的希爾頓酒店離該基地也不遠,外援若沒有自己外出租房,一般會住在這兩個地方,他們完全沒有必要花費巨資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買車,因為職業體育是殘酷的,他們一時掙得多,但不代表一直能掙得多。像魯能的隊的西塞,基本也沒打幾場比賽就離隊了。

若不是像在隊內生活多年的球員在本地置業安家的話,一般很少斥巨資買車的,汽車雖然現在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但本質上他也是一個代步工具;職業球員每天的訓練量很大,除休賽期外基本都待在訓練基地,而外援有休賽期旅遊的習慣,哪怕放假一週也很可能會去外地或者出國旅遊,購買車輛對他們的意義不大,反而是僱傭司機和租車比較划算,畢竟中國一二線城市的交通情況沒點多年的開車經驗,自駕不是什麼好的體驗。

中超大部分俱樂部,各方面的保障制度都十分完勝,像大牌外援保姆、司機、本地嚮導和球隊國內老大哥的幫助都不會少。

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

既然球員消費的起豪車,說明本身的收入沒有問題,既然沒有偷沒有搶沒有違反法律,那外人就無權干涉。但是球員也屬於公眾人物,現在中國足球的成績比較差,所以才會引起這麼多爭議。若是都像C羅踢那麼好,每天訓練時訓練基地擺滿布加迪威龍球迷也不會說什麼。

還是要努力吧,運動員都屬於特殊人才,所以收入比大多數人也可以理解,畢竟萬里挑一,而且職業生涯最多也就20年。現在中超俱樂部的成績在亞洲還好,但是國家隊的成績確實一塌糊塗,還希望他們能給球迷在場上帶來更多快樂,而不是這種花邊新聞。


不懂球只看球


為什麼塔爾德利騎電動車,而一些中超本土球員開豪車。其實沒必要產生這麼大的話題性。

中超外援在中國一般都是有一個完整的團隊在背後進行服務,這個團隊組成人員一般是外援家屬、朋友、經紀人、俱樂部安排的工作人員等。外援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這個團隊在進行服務。一般外援不需要購買車輛,不是說外援買不起而是因為;

一、外援來到中國,俱樂部都會為其安排房屋住宿、出行用車等。

二、剛來到一個國家,對這個國家的交通規則、人文歷史都不是特別熟悉。

三、語言,外援的漢語水平和國人的英語水平都不能保證兩者可以暢通溝通。

至於本土球員開豪車,為什麼有這麼大意見,說到底還是因為國人對國足的期望很高,而國足拿著高薪,卻沒有取得好成績。豪車、豪宅、美女、奢侈品到是成為必備的。

本土球員也不是沒有低調出行的時候,山東魯能球員蒿俊閔和金敬道就被拍到過在濟南街頭掃碼共享單車騎行的照片。


李主任說球


塔爾德利騎電動車,國腳開豪車,這個問題我認為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先說客觀原因。外援來中國踢球,基本上都是為了錢,塔爾德利是365萬歐元,在中國只要想買豪車,應該能夠買得起。但是一個客觀限制是外援在中國踢球一般也就是3年左右,塔爾德利今年33歲了,很有可能合同到期後就要離開中國,如果買入一輛幾百萬的豪車,到時候恐怕不好處理,運回巴西代價也不小。再加上有的時候在中國出門開車反而不如騎電動車方便,所以說客觀上豪車對於在中國的外援來說不是必須品。

再說主觀原因。當今中國社會,車子和好孬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外在標誌,國腳們雖然成績不怎麼樣,但是在中國也算是超高收入群體,不開輛好車怎麼讓別人知道你有錢?再加上相互之間的攀比,你開路虎,我就要勞斯萊斯,你開法拉利,我就要蘭博基尼。。。

反觀外援們,在歐美主流聯賽眾多球星中,既有C羅這樣熱衷於收藏名車豪車的,也有開斯柯達的克洛澤,在他們認為,車輛就是代步工具,喜歡名車只是個人愛好,和金錢、地位關係不大。

所以說,國足球員們,多花些時間在訓練場上吧,開再好的車也改變不了你們在球迷心中的形象。


綠茵場之永不獨行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體育領域創作者,我平時裡也超級愛運動,現在國家提倡全民運動,我也響應號召,大家一起參與進來,對於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裡發表一點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國腳開百萬豪車,魯能外援塔爾德利騎電動車,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你怎麼看?

塔爾德利騎電動車,國腳開豪車,這個問題我認為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先說客觀原因。外援來中國踢球,基本上都是為了錢,塔爾德利是365萬歐元,在中國只要想買豪車,應該能夠買得起。但是一個客觀限制是外援在中國踢球一般也就是3年左右,塔爾德利今年33歲了,很有可能合同到期後就要離開中國,如果買入一輛幾百萬的豪車,到時候恐怕不好處理,運回巴西代價也不小。再加上有的時候在中國出門開車反而不如騎電動車方便,所以說客觀上豪車對於在中國的外援來說不是必須品。

再說主觀原因。當今中國社會,車子和好孬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外在標誌,國腳們雖然成績不怎麼樣,但是在中國也算是超高收入群體,不開輛好車怎麼讓別人知道你有錢?再加上相互之間的攀比,你開路虎,我就要勞斯萊斯,你開法拉利,我就要蘭博基尼。。。

反觀外援們,在歐美主流聯賽眾多球星中,既有C羅這樣熱衷於收藏名車豪車的,

也有開斯柯達的克洛澤,在他們認為,車輛就是代步工具,喜歡名車只是個人愛好,和金錢、地位關係不大。

所以說,國足球員們,多花些時間在訓練場上吧,開再好的車也改變不了你們在球迷心中的形象。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問題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在頭條渡過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

謝謝!


紅果體育


我覺得這個問題太“譁眾取寵”,純粹是為了博眼球。

塔爾德利一個月的工資估計就可以買一輛幾百萬的豪車,但是他作為一個外援,在中國開這樣的豪車著實沒必要,這就跟你說中國國腳都住幾百萬的房子,外援租房子住一個道理。

要說收入,塔爾德利的薪水可一點不比中國國腳的少,而且應該是多很多,三四倍都是很正常的。

外援在中國的生活,還是以方便為主,記得以前不少外援騎自行車的,其他像國安的奧古斯托也是騎電驢訓練,像恆大的外援俱樂部一般會給配專車接送,所以,塔爾德利騎個電動車真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太正常了。

針對題主說的,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這就跟中國球員在國外踢球一樣,沒人會去專門買個房子,沒有人去買輛保時捷啥的開著去訓練。

很多人可能是對國腳開百萬豪車有意見,但其實這也是很正常,他們能掙這麼多的工資,為什麼不能開豪車呢?

當你年薪千萬,平常又沒什麼花費時,你不想去買個百萬的車開開?很正常的這都,用不著大驚小怪。

至於,你說他們憑什麼能掙百萬、千萬,那也是他們經過自己努力打拼出來的,靠能力和實力獲得了老闆們的認可,他們才能賺那麼多錢。

你質疑他們也好,罵他們也好,你不能否認他們是站在中國足球金字塔塔尖上的人,這就是他們的價值!


春之


不僅塔爾德利如此,很多外援都是如此。就在昨天北京國安隊核心球員奧古斯托來到北京4s店喜提寶駿530,替代了之前的小電驢,此前最近的則是埃爾克森在7月也是喜提了一輛寶駿,而反觀國內球員,則報導出的是誰誰誰開了一輛瑪莎拉蒂,誰誰誰開了一輛帕拉梅拉,誰誰誰又開了一輛法拉利,相差如此之大無非三點。

一.價值觀不同

國外球員踢球大多是因為興趣,而國內球員大多是因為金錢,只是想靠足球來改變命運。大多國外球員掙的工資是遠超於國內球員的,但都行事低調,不需要用車這樣的外物去證明自己什麼。而國內球員則不同,好不容易踢出來了,拿到了高薪,當然需要用車這樣的外物來彰顯自己,換句話來說,車在國內球員的眼裡,是身份的象徵,是工資的象徵,更是實力的象徵。

二.沒有需求

國外球員來到中國踢球,簽約合同大都是僅僅幾年,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都是隨隊活動,根本不需要交通工具,而僅有的一些私下活動,完全可以藉助公共交通工具來解決,至於短距離的出行則就是依靠經濟而又實惠的電動車了,所以電動車在國內外援範圍內很是常見。

三.駕照問題

國外球員來到中國踢球,即便擁有國際駕照,也得經過理論考試才可以順利上路。這時語言則成為了最大的難題,不在中國待上一段時間的外籍球員是很難通過這項考試的。更何況足球運動員也算是極不穩定的職業,在中國能呆多久,這都是未知的,因此外援開車的則是少之又少。


如此看來,外籍球員騎小電動,而國內球員開豪車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你又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留言交流。


五百英里TT


其實我特別想問一問,塔爾德利如今回到了巴西,他還是騎著電動車嗎?顯然不能。在中國外援不開車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沒有國際駕照,在中國他沒有資格上路;第二就是生活習慣或者叫價值觀不同。什麼人最愛炫耀呢?一定是小時候很窮,然後成功的人。對於我們職業球員基本上是這樣的,小時候家裡為了供他踢球花了很多錢。有的家庭為了孩子踢球,很多父母都去借錢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你覺得他有錢了之後能不買點好東西嗎?中國人過去就是窮怕了,啥東西都必須要大個的。例如,買車。歐洲人比不比中國人長的大?可是中國人就愛開著大車。車的體積越打越好,他們覺得這樣有面子。

其實這與我們球員的心理是一樣的,炫耀是給別人看的。你看看我過得多好!外援則不同,他們與中國人的價值觀不同,還有一點他們覺得生活快樂是最好的。可是我們的的價值觀是必須過得富麗堂皇才符合我有錢人的身份。當我們的父母總想著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筆財富時,外國人想的是我們應該讓孩子更早獨立去接觸社會。


球哄哄


不得不說,塔爾德利此次的電單車特別有範,比起此前的“銷售冠軍”三蹦子,塔爾德利無論是出手還是審美都提升一大截…

中超外援收入奇高,年薪動輒數百萬美元,不過他們仍然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像塔爾德利這般輕車簡從的不在少數。

酷炫小黃車的高拉特

前深圳紅寶石主帥特魯西埃

中超射手王達拉納赫

這邊是外援踢球水平高、生活樸素,那邊是本土球員水平臭、生活奢侈,中超本土球員自然而然又要拿出掐一番、鞭笞一番。

筆者想說,外援也並不是都想這麼樸素。譬如在上海街頭踩著小黃車的特維斯,可是一位住著大別墅、開著勞斯萊斯、法拉利一溜名車的富戶,他們在中超這般清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中國是個文化比較獨特的地方,外援來到中超效力,和在歐洲聯賽效力是兩碼事。不太可能開著車隨便溜達,畢竟語言不通、風俗不同,他們的活動範圍非常有限。

多數時候,外援出行會有俱樂部專門配備的車輛服務,外援要想自己開車,首先要問咱們交警叔叔答應不?不是所有國家駕照都互認啊。

另外本土球員和外援不一樣,外援在中國是純粹工作,本土球員有更多的生活有交際,只要在本人消費能力之內,憑辛勤勞動賺來的合法收入,何罪之有?


足球大玩家


不是我的思想中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的問題,實際上,這種現象,真的是中外文化不同。

外國一般都喜歡展示個性,展示自我。但是,低碳文化在外國相當流行,只有少數暴富且文化層次低者,一般為黑人,這些人才喜歡炫富,豪車遊艇加美女,就擲千金。

但是,在中國就不同,往往是越低層次者,越喜歡炫富,以炫富來證明 他們的人生價值。為什麼?中國是一個從一窮二白起家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從貧窮的日子裡剛走出來,我們窮怕了,所以,很多人,一下子有了那麼多錢,就喜歡炫富了,用炫富來證明他們的富有與能力。但是,實際上,他們不知道,這種炫富是低能的體現。

所以,國腳開百萬豪車,外援開電動車,其真實的、底層的原因是:文化的差異。


通靈師犁子


其實不光是已經離開的塔爾德利,現在效力於中超,以及此前效力於中超、如今離開中國的外援,騎電瓶車,甚至在更早之前騎自行車出行的案例並不少見。我最早看到這樣的案例,是曾經效力於國安的格里菲斯兄弟賽後騎個自行車就回公寓了,而最有名的案例則是達納拉赫和耶夫蒂奇的電瓶車組合,如今效力於國安的奧古斯托也經常在北京騎電瓶車出行。。。

外援在中國一般低碳出行,可是再看看我們的球員,基本上都是豪車相伴,哪怕是一些剛剛上一隊的年輕球員,他們也非常看重豪車;說一個真實的事情,去年申花從根寶基地買了批99/00的球員,這批球員拿到簽字費後,有一個球員在簽字費到賬當天,就去奔馳4S店提車。

為什麼大牌外援在中國可以簡單的低碳出行,而我們的球員卻一個個開豪車?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駕照問題,這些外援來到中國後,他們需要換國際駕照;但由於國際駕照換起來手續很繁瑣,可能很多外援並沒有換國際駕照,因此大多數外援,並不具備在中國上路的條件,國內球員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當然很多俱樂部也會給外援配車、配司機或者是派個私人助理,只要球員或球員家屬有需要,司機會隨叫隨到,因此大多數外援沒有買車的必要。當然也有些外援習慣了自由,時間長了,生怕俱樂部給自己僱的司機會充當俱樂部的眼線,這時候,他們有可能會自己去找個私人助理,或者是有買車的打算。但是真要讓他們在我國的道路上開一次,由於我國大多數城市交通擁堵、路況又比較的波折,可能很多外援會放棄這樣的打算。而大多數外援的住所,普遍離球隊基地很近,或在整個城市最繁華的地段,電瓶車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當然外援選擇電瓶車,也跟他們來中國工作,純粹為賺錢有關。以他們的年薪,想在中國買輛豪車,其實非常輕鬆;可一旦他們有朝一日離開了中國,車是帶不走的,因此像安塔爾這種在中國買車的外援,也就是買個比亞迪。而中國球員即便換個球隊,他們還是在中國踢球和生活啊,所以轉會把豪車開走、行李一打包就完事了。

當然即便中國球員要比外援在國內生活更方便,是不是他們就一定得開豪車呢?也不完全是,之所以出現那麼多開豪車的情況,還是跟大家喜歡相互攀比有關,但凡球隊中,有一個開豪車的,陸續就會有其他球員去買豪車;久而久之的,當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糟糕的風氣,這樣的現象必然會屢見不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