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劉詩雯如果再戰伊藤,有哪些技術可以遏制大頭藤呢?

櫻木花道615


這個問題值得探討!

哪些技術可以遏制大頭藤?第六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劈伊藤美誠反手底線長球。這個是鄧亞萍老師在解說時提到的一點,她認為伊藤美誠的反手在面對長下旋球時,只能輕輕撩一板,這樣過來的球我方可以進行反拉,有利於形成主動。

還有,伊藤美誠受到身高限制,護檯面積比較有限。事實上,這一點也是劉詩雯的短板。所以在特短對特短的時候,就看誰更能限制誰。具體到技術環節,就是我們經常在比賽中看到的“兇變直線”。這一招其實也是伊藤美誠的殺手鐧,不管是正手變直線,還是反手變直線,從效果看,非常奏效。兇變直線意味著落點和角度,這一招也是當今乒壇頂尖高手經常用到的技戰術策略。

第三,伊藤美誠的打法決定了只能站在近臺拼擺速,而劉詩雯的打法也是守著臺子打快攻。這其實也是劉詩雯不太好對付伊藤美誠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她能很好的借到劉詩雯的力量和來球弧線,因此如果單純的拼速度,我覺得劉詩雯佔據的優勢並不大,你快她更快,所以劉詩雯可以適當的降低速度,通過節奏、旋轉變化來牽制對手,拉出比較衝、頂且接近白色端線的弧圈球將伊藤美誠打退臺,限制她的發力空間,給自己創造搶攻機會。

坦白講,伊藤美誠的打法也在不斷的變化中,這也是她的一大特點。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她的反手生膠,是得分利器不假,但是也很容易被針對。

如果再戰伊藤美誠,期待小棗劉詩雯能夠復仇成功。加油!

以上是我的回答,期待你的點贊和關注。


國球第六人


國家隊戰勝伊藤美誠的案例非常之多,翻看2019年全年比賽,並不難得知。


歷數一下:王曼昱、顧玉婷、孫穎莎、孫幸同、丁寧、陳夢、王藝迪。

伊藤美誠也因此在2019年只有到了奧地利公開賽決賽上戰勝朱雨玲,才勉強拿到一個冠軍,避免了全年無冠(實話實說,小朱同學的打法到現在依然看不出戰勝伊藤的可能)。所以從戰略角度,“戰略上藐視”伊藤是絕對正確的,完全沒有必要將其看得太高。所以現在我們討論的是隻是“戰術上重視”其的問題了。

好了,我們來具體說一下劉詩雯。

先說發接發,正手短球可以遏制。

劉詩雯的發球近來是有不小進步與提高的。主要是站在中線處的半出臺的勾子上下旋,發在對手的正手位,也可以稱為正手短。這一點較之過去站在反手側身位發球,威力要大一些。尤其是下旋,旋轉比原來要強了很多。這一點當然是拜馬琳所賜。馬琳的發球,尤其是下旋球可是又短又轉的。而這種勾子球上下旋更模糊對手更不好判斷。

(就是這個球,可以演變出很多線路,旋轉也更強了)

我們可回憶一下,在劉詩雯與伊藤的兩次手鋒中,發往伊藤正手位的球其實並不多,多數情況下,是反往其反手或者中路。對於擅長反手生膠的伊藤來說,威脅不大。這一點當時曾經急壞了坐在中國體育直播間的劉國樑。“發正手,發正手啊!為什麼不敢發正手呢?”

不是不發,我認為這是因為劉詩雯髮長球的質量與並不太高,大家可以回憶下,王藝迪在中國香港橫掃伊藤時那反手長球反得質量,是何其之高?又長又轉又頂,旋線還低,伊藤的反手被限制得死死的。

但能發出高質量的長球並不是人人能發成的,這裡面有發球的習慣與身體的爆發力等多種因素。所以,劉詩雯現在改變了發球的站位,站到靠近中線一些,相對線路把控感上就好一些。所以還是要好好練這個勾子短球,這個發球可以很好的限制伊藤,當然還要將旋轉再加強,無論是上旋還是下旋,尤其是下旋。讓伊藤第一板只能搓擺,劉詩雯可以獲得進攻機會。

接發球方面,這一點談不上遏制,但要好好準備。伊藤的發球變化很多,旋轉與力量也很足,尤其是近期那個急馳而來的勾手大奔。很多選手都非常吃虧。包括朱雨玲,也包括陳夢,多次直接吃發球。這一點,劉詩雯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此而被伊藤佔先。多練接這種強烈上旋的大奔球。

反手快撕中“落點變化”可以遏制

這一技術,也是常規得分手段。在過去兩次比賽裡,也是主要得分手段。因為劉詩雯相對站位較近,靠擺速、速度與落點來得分。伊藤個子更矮,更是近臺。個人認為劉詩雯反手快撕裡面,落點變化很重要。而劉詩雯的反手撕是主力裡面落點變化最好的一位。我們可以觀察,劉詩雯反手回球時,幾乎沒有一個點是重複的。甚至曾多次出現過類似於訓練中的一點打兩點,或者一點打三點。而對手卻往往還挺配合。

落點的變化會成為一個重要的遏制手段,破掉伊藤反手生膠隨心所欲的“放浪形骸、肆無忌憚”是最重要的,用落點把她打彆扭。

正手談不上遏制,但可以借鑑隊友獲勝的案例,融入自己的體系

女線方面反手用得還是比較多。劉詩雯的正手2019年,我個人認為有不小進步,當然還達不到陳夢、孫穎莎、王藝迪那樣的質量,但力量和旋轉都較之2018是有進步的。利用反手落點變化之優勢,然後伺機正手絕殺,注意仍然是把角度打好、打巧。

團隊的優勢是最大的遏制


最後想說,雖然國家隊的檔案庫裡,有很多戰勝伊藤的視頻可以參照,但是每一個運動員都有獨特的屬於自己的打法。劉詩雯就是劉詩雯,陳夢就是陳夢。戰術的東西,也需要臨場不斷地調整與變化。

這其中考驗的不只是運動員了,還有場外指導以及背後的團隊。這一點也是劉詩雯可以遏制伊藤的最靠譜之處。

朋友,你怎麼看呢?


微乒乓


劉詩雯已經兩次被伊藤美誠逆轉,兩次都是與勝利差之毫釐,非常可惜,劉詩雯本身肯定是不服,心有不甘。如果再次相遇,一定和大頭拼命,一定會竭盡全力,想盡一切辦法,同時吸取兩次失敗的教訓,放平心態,擺低自己的位置力拼對手,狹路相逢勇者勝,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相信如果再次相見,劉詩雯一定會戰勝伊藤,分析如下:

一、劉詩雯兩次在領先情況下被伊藤美誠逆轉,都是心理出了問題,勝利快要來臨時,不夠果斷,有點保守。其實信念信心真的很重要,堅信自己是最棒的,相比於伊藤美誠的搏殺戰術,劉詩雯的技術不下風,速度也很快,只是最終的殺板比她少了一點,但是劉詩雯的球比伊藤美誠要穩定。一招鮮吃遍天,堅持自己的特長,快字當頭,以快制快,相信一定能夠戰勝伊藤,因為伊藤不可能總是那麼高的命中率,找到伊藤的痛點,當機會來臨一定要抓住機會,狠下心來往死裡打,決不能放虎歸山。

二、論技術。劉詩雯在技術上還是不處下風的。劉詩雯一速度見長,以快打快,只能要跟得上伊藤美誠的速度,她的快攻威力就會大減,就有機會戰而勝之! 劉詩雯的打法在戰術上是中國女乒最剋制伊藤美誠的。戰術關鍵是快速發動,拿下首局,速戰速決。兩人比快,旗鼓相當;比變,劉詩雯略佔上風;比技術厚度,劉詩雯佔據上風,兩次失利,就差了一點點,只要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小棗一定能贏。

三、論戰術。劉詩雯要加強控制,主要抑制伊藤美誠的搶攻節奏,打亂前三板的節奏,同時以快制快,前三板絕不退讓,以暴制暴。限制伊藤美誠上手, 必須爭先上手,發球發到她的反手區域臺內球,一定不要發側旋轉球,而要發純正的下旋球,弧線要低,似出臺似不出臺為最好,讓她接發球不能主動發力彈擊為上策,只要她接發球擺、搓、劈,那就伺機發動反擊,盯球要緊,下手果斷堅決,信心滿滿一定行。

總之,事不過三,劉詩雯應該相信自己的實力和能力! 向死而生,豁出去了,就是和她拼命,相信劉詩雯相信中國乒乓球隊,如果再次遇到一定友信心和能力戰勝伊藤美誠。


青青的山崗小山村


強攻正手。一般情況下是避免過多正手,用多變的戰術取勝。對於伊藤來講,變多了反而會讓她反手發揮出威力,所以用最笨的戰術,強攻正手,伊藤反而難以發揮反手生膠的優勢。同時利用身體條件的優勢,拼中遠臺,伊藤反手生膠的劣勢就暴露出來了。

所以,劉詩雯要多發正手順時針短球,讓伊藤回球往自己正手跑,這樣搶先拉正手長球,把伊藤打離臺,伊藤的速度就發揮不出來了。

如何發伊藤反手,一定要突然,而且弧線要低,參考李曉霞打伊藤的錄像。弧線低了,伊藤不敢推擋,怕下網,只能削過來,這樣劉詩雯就主動了。

李曉霞當年0:2落後,4:2贏下來,就是靠的高質量低弧線弧圈球,伊藤拉不起來,就亂抽一氣,最後崩盤了。

劉詩雯要注意少打側身抽對角斜線。這是劉詩雯打一般人的得分手段,打伊藤這樣防守出色,小個子反手生膠,一旦被她擋回來就死定了。如果打斜線,一定要有旋轉而且落點在白線附近,這樣伊藤不可能近臺一板擋回來。


你高興就好好好


作為中國女乒的頭號勁敵伊藤美誠,與國乒現一姐劉詩雯的PK,可謂是極具吸引眼球,但兩個人遲遲不能碰面,也令球迷們非常遺憾。劉詩雯對陣伊藤美誠已是兩連敗,分別在2018年瑞典公開賽、世錦賽團體賽領先的情況下,被伊藤實現逆轉。那麼時隔兩年之後,兩人在技術、心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劉詩雯就真的打不過伊藤嗎?下邊我們把其各自的武器庫技術來一個大比拼,其實劉詩雯只要抓好三點也可遏制“大頭藤”。

第一項:伊藤的絕招“反手彈擊”VS劉詩雯的“反手加力撕”。

伊藤美誠成名於世界乒壇的致命法寶就是反手暴彈。王勵勤的主管教練李曉東曾在解說中提到:“伊藤現在反手彈擊的速度、力量已經超越了當年八一隊的王濤。雖然國家隊也有何卓佳、孫銘陽兩個模仿者,但她們彈出來的球還跟伊藤不是一個意思,她們沒有伊藤彈得那麼怪、那麼快、那麼沉。”伊藤美誠的膠皮是特製的,由日本廠商為其量身定做,拋開膠皮本身的因素,我們從伊藤的技術角度來分析,伊藤的彈擊能夠彈穿女子乒壇眾多高手,那劉詩雯是否能防得住呢?答案是肯定的:防不住。

伊藤高質量的暴彈必須建立在接發球的優勢之上,即你發球沒有給她足夠的壓力,或者接發球直接冒高,接得質量太差,伊藤反手暴力彈擊可以一板過,直接得分。如果不想伊藤彈得這麼順、這麼暴、這麼隨心所欲沒有難度,那必須在發球上做足文章,不給伊藤敢於發全力彈擊的機會。筆者仔細觀察了瑞典公開賽,劉詩雯在李隼的指導下,反手底線急長球、正手下旋短球對伊藤的彈擊都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但按照伊藤的性格和打法,第一板直接下不了手,那她第二板就伺機發力彈擊,因此劉詩雯扛第二板球壓力比較大。兩個人都是以速度為主,誰能夠在發完球的第二板進攻防禦上能夠扛住對方很關鍵,只要是打到三、四板球之後,劉詩雯反手加力撕對伊藤的威脅非常大。這種球即有速度又有旋轉,伊藤彈擊起來失誤非常高。目前中國隊破解伊藤的生膠彈擊,都是在發好底線長球的前提下,儘量減少伊藤第一板發力彈擊的空間,在第二、三板以及後續的相持上,劉詩雯的功力還是要比搏殺型的伊藤厚實得多、穩定得多,這也是劉詩雯兩次與伊藤交手能夠領先的原因之一。

第二項:伊藤美誠“正手暴拍”VS劉詩雯近臺快攻弧圈。

伊藤美誠的正手殺傷力來源於她的暴拍、暴扣,即通過反手彈擊建立起速度優勢之後,對方防守質量不高,伊藤正手可以發力扣殺。雖然伊藤也在增強正手拉弧圈的能力,但日本隊正手偏弱的毛病幾乎是從孃胎裡帶來的,像伊藤這種年紀技術動作已經定型,正手弧圈的威脅與中國隊還是不在一個檔次。通過反覆觀察劉詩雯正手與伊藤的對抗,劉詩雯的近臺快攻弧圈球對身材更加矮小的伊藤來說,威脅還是很大。

特別是劉詩雯側身用正手拉伊藤中路及反手大角,伊藤幾乎沒什麼好的辦法,被小棗拉穿也司空見慣。陳夢、孫穎莎的正手能夠打穿伊藤還是靠力量,劉詩雯沒有陳、孫二人的力量那麼大,但她對落點和線路的控制更老道,速度加旋轉的正手弧圈球對伊藤已經足夠用了,更何況伊藤冒著很大的風險去拍旋轉很強的弧圈球,失誤率也會比劉詩雯高得多。

第三項:伊藤美誠“側兜技術”VS劉詩雯中路球速度壓制。

女子技術的比拼,大多是反手強相持再加壓中路,然後反手變直線。在分析了伊藤、劉詩雯的正反手技術之後,那麼中路球誰會勝出呢?伊藤的打法是以反手彈、正手側身拍為主,中間位的球她並不擅長,而是以其獨特的兜拐、側剌等技術施以變化或過渡。而劉詩雯在乒壇成名多年,她最擅長的就是中路球的速度壓制,然後快變正手直線。能夠更多地壓制住伊藤的中路,然後撕伊藤的兩個大角,這也是小棗對“大頭藤”比較有效的戰術。

綜合以上分析以及多次觀察兩個人比賽視頻,在發好球避免伊藤過多第一板直接彈擊的前提下,劉詩雯在反手相持的質量、穩定性,正手進攻能力以及中路球的壓制還是保持著這三大優勢的。之所以在領先的情況下輸球,還是有不同的原因。瑞典公開賽劉詩雯先緊後松,在3:1大比分領先後心態有所放鬆,自身的失誤也增多;世錦賽團體賽輸球還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最後幾個球太保守被伊藤搏殺成功。

2018年的劉詩雯正處於“散養”狀態,但經過2019年與馬琳的磨合之後,劉詩雯在技術和心理上都來到了一個新高峰。相信兩個人碰面的話,劉詩雯的綜合實力還是要高於伊藤美誠,並且獲得的那個人肯定也會是中國一姐劉詩雯。大家贊同這個觀點嗎?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騎馬寺的少年


再敗。應為年齡,速度,力量的落點角度各那個方面比都不如大頭藤!


太陽大地山水森林


劉與藤兩人勝算對半開,要麼臨時有超常發揮的一方勝算大一些。中國優勢是有輪番戰伊藤美誠的女乒,讓伊藤美誠永遠摸不清下一個對手是誰。


免孑4


一斤


用戶6108434401463


控制好心態,找到對方的弱點


用戶7810685788545心


勝算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