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國家卻大力建設新農村,未來的農村將何去何從?

陽光152271731


很高興能有機會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下面是我的思考:

有很多人覺得農村人都越來越少了,為什麼還要大力建設新農村呢?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新農村?

新農村就是把十里八鄉的人聚集起來,在某一個地方重新建設居住區,然後安置這些人。現在國家的安置方式一般有兩種:本地安置和易地安置兩種。

所以,如果每一個村子的人比較多的話,就沒有建設新農村的必要了,因為安置起來投入費用比較大。但是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那安置起來就省事多了。這樣國家還能退村還田,實行大承包制。

在未來,有與農村人減少,新農村是必然出現的;周圍十里八鄉的村民聚集在某一個地方居住,然後把田地連片,實行大承包制。這就是農村未來的真實寫照


上面就是我對您的回答,我是河南土地公,農村是我們這代人最留戀的地方,但是我們可能永遠回不去了,我們只能帶著一絲留戀來看望它,想念它,關注我給你呈現你熟悉的土地。


漸漸消失的農村


我認為,盲目的城市化是導致農村凋敝的主要原因。農民進城在做什麼?

除了青年人和中年人來城市打工掙錢以外,大多數農民進城無所事事,以一個縣城為例,經營一個小本生意,只能養家餬口,隨著電商的普及,小本生意的經營者逐漸被擠出市場,未來的生活沒有任何規劃和期待,得過且過吧。於是茶坊(小賭館)生意還不錯。

國家每年還在大力扶持農村,可是,很難把已經在城市呆了很久的人吸引回去(而且很多人回不去)。


柳風2020


其實應該把農村人都集中規劃到鎮這樣農村就能騰出好多田地,通過扶持或者拆遷配房補款式的拆遷方式按土地或者人頭分配房屋或者賠償款,集鎮化管理要更好一些,農民有的住慣了庭院的就給他們集體庭院化的拆遷房,這個可以回拆遷款搭配,要庭院的拆遷款就補助的少點,願意住小高層的就補助款多點


玉蛟龍16


農村人,越少越好,都跑到城裡了,剩下的土地少數人種。土地都轉樣給少數人種,有利於大型機器化發展。幾個人管理一個村的土地。將來的農村,一望無際平川綠洲,滿地豐收糧食,一派喜人的景色。真可謂魚米之鄉。哈哈,我今年65了,可惜啊,會看不到了。希望年青人要好好的 努力。


用戶150468071450


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國家卻大力建設新農村,未來的農村將何去何從?

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說明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大力興修水利,穩定糧食產量,合村並鎮,不斷地加大對農村的投入,農村的養老保險,新農合等措施,都證明了國家對農業農村是一個不斷加大投資的力度的。

但是,由於農村普遍種地效益不好,小農經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規模化,機械化,電氣化,集約化的發展,小而全,粗放式農村經濟,經營單一的經濟產業,農戶抗風險能力差,在養殖業上對科學養殖投入不足,造成養殖損失慘重也時有發生,因此近年來,為了改善生存條件,只有到城裡去打工,所以農村的人越來越少。

如何才能改變農村人口越來越少?以及空心村的問題?我們要重視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有了實實在的經濟效益,就可以穩定糧食產量,也可以保留適應的農村人口,對於國家糧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農村要搞種植,利用山地多的優勢發展規模經濟,一種樹比如湖南的油茶,A縣都是種植油茶,就不要同時搞柑橘,板粟等其他的經濟作物。B縣與A縣種經濟作物的不同,而不要像在A縣種的經濟作物多而雜,B縣也一樣多而雜,這樣不利於產業化。而規劃A縣搞一種經濟作物(規劃B縣另搞一種經濟作物),則有利於產業化,形成規模優勢。

搞養殖業,要採取公司化管理,農民入股分紅,可以參與勞動,由公司科學化養殖,提高養殖業的抗風險能力,帶動農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有了收入自然會留在家鄉搞生產。

農副產品的加工,要建立適合水稻產區的大米加工,糠餅等的加工,提高稻穀的再加工價值,加長大米深加工的產業鏈。江南的南竹資源豐富,可以帶動竹製品的加工,牙籤,竹炭,竹製品傢俱,竹架板,等的產業化。有了拳頭產品和鄉鎮企業,我相信農村會變成"留得住人",留下來的才是最好的,真正搞好新農村建設。


順是而為1


說一千道一萬,你沒錢沒權沒本事,到哪裡也不好混,城市有城市的難處,農村有農村的苦衷,不要奢求太多,一家人都在一塊,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和和睦睦的就足以了,錢多錢少也沒有餓死的,也沒有睡大街上的,不是嗎?一輩子在一塊的時間並不長……


悲秋2132


規化農村佈局,建設新農村,是國家當務之急。不能在轉移勞動力進城了,如果都進城,土地更加塃漠了。發展農村經濟,首先建設新農村,合併村莊,調整土地,合理種植,合理養植,改變農村環境,提高農村素質,整合配套機械化生產,使農民提高一個臺級,叫《新農村》。


倪廣平9719號旭晨教練15854003


不是農村的人少了,是是這個社會逼出門的,糧食不值錢,甘肅土地少,最簡單的,一斤麥子換不了一斤礦泉水,麥子要一年,礦泉水過濾罐裝就買了,誰願意種,簡單的例子,一樣的消費水平,孩子娶媳婦,嫁妝上大學等等,費用大,怎麼辦?只有打工了,打工了,在沒有收入啊!謝謝大家


mysyj1


農村迫切需要農林牧畜禽大學和專業人才。農村迫切需要農林牧畜禽類機械化設備。

有了人才和機械設備,用打工或工𠂆用工資吸引勞動者,有好的管理人員指揮務農,就能使農村速變。


傳奇


新農村。我們常去。。看到的老弱病殘。年輕力壯的都外出打工了。。。山區尤為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