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中華民族有著十分燦爛悠久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歷史時光中,我們的祖先在這片華夏大地上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系列徇爛的文明,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寶藏。就比如珍藏在各大博物館中的國寶級文物“金縷玉衣”和帝王將相墓中出土的隨身武器“越王勾踐劍”等。說到武器就不得不提河南省博物館內,珍藏的千年古墓中出土的大批“手槍”,據專家介紹,這些“手槍”的威力並不比現代的手槍威力小。那麼這批手槍是怎麼發現的呢?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上世紀60年代,河北省滿城縣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一支部隊在修建工程時,無意間挖到了一座規模宏偉的陵墓,從挖到的土洞往下看可以看到墓內擺放著大量精美的青銅器、金銀器文物等。發現這座古墓後,部隊的負責人立馬將此事上報給當地的文物局,讓專家對其進行搶救性地挖掘。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這是一座規模極為宏偉的古墓,是鑿山為陵的大型合葬墓,墓室南北並列,東西長51.7米,南北寬37.5米,最高處長6.8米,佔地面積達到2700立方米。古墓的構造也極為合理,兩墓形制和結構大抵相同。主要分為,門道、主室和側室三個部門。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從古墓宏偉的規模可以看出,這就是一座典型的貴族墓葬,那麼古墓的主人究竟是誰呢?專家在清理墓室時發現眾多的銅器文物上都刻有“中山”二字,因為戰國和漢代都有“中山國”,所以專家並不能確認這座古墓的年代,後來還是在墓中發現了大量的五銖錢才確認這座古墓就是漢代時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與其妻子的陵墓。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劉勝是漢景帝之子,漢武帝的異兄。根據《漢書》的記載,劉勝在世時非常喜歡美人、美酒,一生中共有120個兒子,是典型的荒淫無道的代表人物,但或許正是因為他的荒淫無道,這才使他成為了我國封建帝制歷史上難得的得以善終的諸侯王。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諸侯王陵墓,劉勝墓內出土的文物十分豐富,據統計,兩座古墓所出土的陶瓷器、青銅器、金器、銀器、玉石器等文物加起來共有6000多件。而這其中最為出彩的就是名聲享譽世界的“金縷玉衣”了,金縷玉衣是劉勝入棺時所穿的斂服,全衣由2498片玉器組成,所用金絲約1100克。玉衣的保存非常完整,形狀如同人體一般,每片玉器的大小和形狀都是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完美地體現出了漢代高朝的手工技術水平。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除了金縷玉衣之外,最讓專家驚訝的就是在墓中出現的大批“手槍”了,剛發現時專家也被下了一跳,因為它們的構造實在是太過於特殊,以至於專家們都折服在古人的智慧之下了。其實這些手槍並不是真正的手槍,它的名字叫手弩,是漢代時期戰士在戰場上所用的軍事裝備。弩是戰國時期發明並延續下來的武器,其中為秦國使用的秦弩最是出名,據說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時就是靠著這些手弩將多個城池打了下來的。這也難怪專家會說:這些手弩的威力不比手槍小了。

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大批“手槍”專家:威力不比手槍小

秦弩的核心部件是弩機,由複雜的省力傳動機構所組成,最接近弩弓的為前軸,與之相對的軸稱為後軸。和現代的手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使用手弩的士兵握弩的姿勢就像是現代的手槍姿勢一般,只要按下扳機就可以使武器飛出,這些武器一旦射擊可以到達300多米遠,殺傷力也非常高,可以直接穿透敵軍的鎧甲,有效的擊殺遠在幾百米之外的敵人,是戰場上極為方便的武器之一,或許現代的手槍之所以如此設計很可能就是參照的這些手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