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因為每天一個俯臥撐,他的人生開掛了:微習慣是最好的自我管理

朋友琴兒是我朋友圈的“自律”達人,時不時看到她發一條:

“堅持早起的第一天,清晨的陽光很好。”

“決定自學英語了,買了一沓書,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個月我要減肥無五斤,立此為證。”

……

發現了嗎?我給她的“自律打上了雙引號,因為這一條條flag的結果都是無疾而終。

花了兩百塊錢參加的早起打卡群,只有第一天按時起床了,之後被這溫暖的被窩收服了;

買了一大摞的書準備自學,卻發現根本沒時間看也看不進去;

說好的減肥,辦了健身卡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最後沒有一件事情是長期堅持下去的,這些目標也是啪啪打臉。

其實,很多人都和琴兒一樣,熱衷於定目標,或者受到各種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的引導,總覺得我定目標就等於成功。

可現實確是:想要做出改變-指定計劃-三分鐘熱度-因為某種原因中斷或放棄-產生挫敗感。

這種無效的死循環會讓我們自我懷疑:我真的可以做到嗎 ?我能堅持嗎?

久而久之,定再多的目標和方法,最後都像韓寒說過的那樣:“聽過很多道理,但仍過不好這一生。”

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無法長期堅持完成一件是?自控力太差?不自律?沒有信念?

都不是,因為我們沒把他們變成“習慣”。

因為每天一個俯臥撐,他的人生開掛了:微習慣是最好的自我管理


1、“微習慣”,邁出成功第一步

心理學家曾提出:人類有85%的行動是在無意中進行的,而大部分的無疑是行動都是習慣產生的。

先來想想我們日常中無意識的習慣:每天刷牙、洗臉、穿衣服、吃飯。

這些動作都是你大腦的條件反射。發現沒有,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小。

當你重複做一件小事的時候,日積月累,大腦會得到強化,不需要你刻意去想,他都能做出相應的動作,這就是“微習慣”。

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對這概念做了解釋:

微習慣是非常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

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

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句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成為了極具有事的習慣養成策略。

簡單來說,當你想完成一個目標的時候,你要把大目標細化分解成每天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動作,再堅持不懈的循環,就能成為習慣。

比如你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一年讀完16本書,對於又要上班還要加班的上班族來說是件難事,被這數字就嚇跑了。

但如果我們把這個大目標拆解成”每天閱讀5分鐘”,那麼你就能養成閱讀的習慣。

或者我們再把五分鐘縮小:

  • 1秒鐘10個字;
  • 60秒(1分鐘)讀600個字;
  • 300秒(5分鐘)讀3000個字;
  • 一本書平均7萬字,每天5分鐘大概需要23天讀完;
  • 1年大概可以讀16本書……

其實普通人5分鐘是可以閱讀3000字,差不多是一章節的內容。一節讀完之後,可以進行分享和輸出,這也就形成了良好的閱讀循環。

看似只有5分鐘,但是你用一年讀完16本熟,你就超過了百分之90的競爭者,要知道,中國每年的人均閱讀量不超過4本。

書中作者也提到,如果你想減肥,那麼就從“每天一個俯臥撐”開始,而不是以我一個月要瘦5斤為目標。


因為每天一個俯臥撐,他的人生開掛了:微習慣是最好的自我管理


2、微習慣是簡單到沒機會失敗的自我管理法

為什麼說微習慣是簡單到沒機會失敗的自我管理法?

(1)目標可完成度為100%

微習慣的特點就是“小”、“簡單”,目標可完成度100%。

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有一天打了籃球過量運動很累,躺在床上根本不想動,更不想開始寫作。

但是他想到自己的目標是隻要寫50個字,對他來說就是2分鐘就能完成的事情,太簡單了,簡單到無法拒絕。

於是它決定寫完再睡覺,大腦和身體也迅速被喚醒開始了寫作。

微習慣是利用我們的日常細小碎片時間就能達到,所以不容易中斷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才能持續穩定的堅持下去。

(2)微習慣後的自我成就感

小小的微習慣會讓我們得到成就感,當我們有了足夠的信心,覺得這些都是小意思的時候,大腦會產生強烈的勝負欲。

你會不滿足目前的小小成就,你會意猶未盡,主動超額完成目標。

一開始說看5分鐘書不知不覺就看了了半小時,一個開始每天一個俯臥撐,但最後可以堅持一天做30個……

起點太大,一旦沒完成我們就會有挫敗感,而微習慣的起點小,我們可以每天超額完成不斷成功並超越自我。

作者在書中把微習慣比作騎自行車上坡:

在一開始爬坡的時候,你必須用雙腿的最大力量蹬自行車,之後自行車就會靠慣性輕鬆的往前走,之後就能感受到下坡的快感。

但是你必須一直蹬、重複蹬,否則鏈子就會生鏽,一切都付諸東流。

要想完成目標,把目標變成大腦的自動行為,最重要的就是“重複”。

因為每天一個俯臥撐,他的人生開掛了:微習慣是最好的自我管理


3、只需3步養成“微習慣”,對自己說我可以!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亞里士多德也說過: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優異的成績來自於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衝動。

那麼我們在日常中該如何建立自己的“微習慣”呢。

(1)選擇適合自己的微習慣

任何事情都是要因人而異。我們 在建立微習慣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最終要達成怎樣的目標。

一般微習慣不要超過4個,結合你的工作和生活最好是控制再10分鐘內,這樣即使你再累災難,你都可以完成。

比如為了提高寫作,我要每天讀書300個字;

為了健康的生活,我要每天仰臥起坐10個。

為了提升工作技能,每天要看兩個關於做ppt的短視頻。

這三個加起來的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結合了生活工作健康三方面,以達到均衡。

(2)記錄完成情況

事情太小,你可能做了也並沒太大的變化。

這時候,作者向我們建議:製作牆面日曆。

因為每天一個俯臥撐,他的人生開掛了:微習慣是最好的自我管理

我們可以以一星期或者一個月為單位,把每天的微習慣寫下來做成表格,每天完成了就在日曆上打勾,這樣的追蹤和記錄會讓自己的成果看得見,內心有極大的成就感。

(3)21天微習慣養成計劃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微習慣和習慣迴路結合,制訂“21天微習慣養成計劃”。

在接下來的21天裡,挑一個每天最適合的時間點作為暗示,比如每天睡覺前,你就閱讀5分鐘,這就是習慣迴路中的慣常行為。

閱讀結束後要設置獎勵機制,獎勵一定是自己渴望的,比如獎勵自己吃個冰淇淋/看一集綜藝等。

讓激勵成為你的動力,這樣堅持下去,當有一天你覺得一天不閱讀就渾身不舒服的時候,閱讀習慣就養成了。

4、寫在最後

哲學上有一句話,叫做“量變引起質變”,成功也就是將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好的習慣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當你把目標變成習慣,它會為你的人生開闢一條平坦大道,成功也不再是難事!

從明天起,給自己定個微習慣,21天后你會“化繭成蝶”。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秋葉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