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廚子之思:祛病·食之有道

當下疫病流行,有觀點認為可能是源於亂食野味。網絡上有斯文女生食用蝙蝠的圖片,看來令人驚悚。無知者無畏,無知的背後恐怕還有無良吧,為了口腹之慾或好奇之心,對於生物和食物都毫無敬意、也無憐憫之心。

廚子之思:祛病·食之有道

吃什麼、怎麼吃是日常大事,即使最不正經的廚子,在選用食材的時候也應該十分謹慎。首先,食之有道要取之有方。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人類在尋找食材,也培養食材,馴化野生植物、動物的過程,也是去除毒性的過程,達到可以長期食用、安全食用的目的。2003年的SARS爆發和食用野生果子狸有關,此次疫情爆發起於大型城市的野味市場,恐怕不是一種巧合。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所言非虛,它們用自己的獨特方式,為人類構建出安全空間,放縱的殺戮和捕食是自毀隔離帶。

廚子之思:祛病·食之有道

例如,蝙蝠是進化非常成功的生物,也是唯一能夠真正飛行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種類眾多、食性廣泛,包括捕食昆蟲,吸食血液。蝙蝠有獨特的生理機制,其體內可以聚集大量細菌、病毒,而自身可以保持無恙,是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漢塔病毒等眾多動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蝙蝠又是自然界食物鏈的重要一環,蛇、蜥蜴喜食蝙蝠,貿然切入這一食物鏈,食用蝙蝠,激發出原來被封印的細菌和病毒,後果難以想象。蝙蝠如此,食用野生蛇類、蜥蜴、穿山甲、果子狸、候鳥等等,都有這樣潛在的危險。善待野生動物,也是善待人類自身。有人以養生滋補為理由獵殺、食用野生動物,其實也是南轅北轍。即使中藥有以野生動物為原料的傳統,也不能以此為理由去殺戮野生動物,而應該細化研究,分析藥方中的有效成分,再加以科學配伍,這才是發揚中醫中藥的正道。

廚子之思:祛病·食之有道

其次,食之有道要食之有別。對於常規食材,也要“食不厭精”,區別對待。例如,魚類的黑色腹膜是體內聚集毒素的地方,處理的時候要清理乾淨。雞的屁股號為“一品香”,為什麼香,是因為有脂肪聚集;為什麼有脂肪聚集,是為了集中包裹體內的毒素,味雖美,不宜食,食之有別才能吃出健康。再次,食之有道要食之有度。對於個人而言,嗜食肥甘辛辣,沉迷膏粱厚味,多為取禍之道。不該吃的不吃,好的也不能多吃,通過簡單飲食調節自身陰陽平衡、保持內外和諧,才是養生之道。對於社會而言,生產食物需要有所計劃,儘量減少有意、無意的浪費。除了滿足消費以及適當的儲備之外,不應該無限制地耗盡地利以及環境資源,生產出大量並不需要、並不當下需要的食物,在運輸、儲藏中無端消耗,這也是一種浪費。

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正視自己,剋制慾望,食之有道,多一些尊敬自然之舉,多一些恬淡簡樸之意,多一些憐憫感恩之心,守正祛病是為常道。

廚子之思:祛病·食之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