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趙賀新的中性筆書法?

範東臣


不管是趙賀新,還是四英章,正楷字都不錯,毫末之差,不值計較。憑我30年對書法的領悟,勸大家在楷書上適當用點功夫即可,不要太執迷,除非你立志當個書法家。為什麼?楷書沒有實用性,日常生活中都是行書,就連學生也是寫行書才合適,寫楷書快了走形,慢了作業寫不完,而行書快點慢點區別不太大,並且行書更附合大眾審美。舉個例子,春聯就很少見楷書的,你平時楷書寫得好,人家叫你寫幅行書春聯你立馬焉了。寫楷書得身體安靜,心跳平穩,手才不抖,而現實中這樣的機會不多。不過你若是公安局長倒是很適合寫楷書。




陽光如許2


我關注趙賀新兩年多,他以寫一手漂亮的中性筆書法一舉成為網紅人物,粉絲網友數以百萬計,每天都在“自媒體”上發表系列講座……這種刻苦鑽研、勤奮學習的精神十分可嘉,影響和帶動了許多愛好者學習硬筆字,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圖為趙賀新的中性筆字

我不知道他的書法老師是誰? 總感覺他走的路子有點偏。

仔細品讀他寫的中性筆字,沒有傳統書法功夫,藝術元素含量低,實用書寫性較差,總體來說,仍屬於寫字範疇,離書法甚遠。

我認為,中性筆原本是普通書寫工具,應該物盡其用,從如何發揮自身功能特點為出發點,深入研究實用書寫技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法理論與訓練方法體系,這樣的書法理念才是正確的。然而,我沒有看出來趙賀新有這方面的積累。

趙賀新的中性筆書寫技法講解(有小視頻),證明了,誤將寫字當書法,筆畫起止是描畫出來的,這一點,他和田英章的作法是一樣的,不考慮硬筆字實用功能性,這樣的寫法與龐中華的鋼筆如出一轍,只不過是比龐寫的好看。

▲圖為趙賀新的硬筆書法作品

用中性筆寫書法是可以的,但是,在取法於上不能故意嬌揉做作,過分模擬毛筆字稜角分明特點,試圖只突出字形外表華麗。忽視了文化內涵,沒有情境的書寫,不叫書法。

我認為,普通硬筆模擬毛筆,貴在神似,形制次之,可以忽略稜角,起止含蓄,意到為止。然而,以趙賀新為代表的現代中性筆書法,卻特別強調頓筆……實質是印刷體美術字寫法,充其量也就是一種類似反串表演形式,寫得多麼漂亮也毫無意義。只有觀賞性,沒有實用性,僅僅是一個擺設而已,難以物盡其用,如此費盡心思研究它沒什麼重大價值可言。

像他這種使用中性筆書寫書法字體,只是一種低級玩法兒,對於精熟毛筆小楷技法的人來說,小菜一碟。從這一點來看,似乎趙賀新對毛筆小楷書寫技法沒有潛心深研過,不然的話,他的中性筆字絕對不會是這樣的面貌。乍一看挺好,仔細端詳就不耐看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據說,他練過〈九成宮〉等碑帖(簡介中有描述),從他的中性筆字體當中筆法上看,並不是歐楷的寫法,比如,頓筆、回鋒、順帶……說明他對歐楷原帖筆法動作並不懂,導致解讀上錯誤。這些筆法在一般毛筆小楷、中楷當中都是沒有的,只有魏碑、顏體這類比較個性的字體中有一些,但是,原帖筆法動作非常流暢自然,不卡頓,速度快慢可調。

我覺得,如果是出於日常應用所需,千萬不要練這樣的字體,網上很多這樣的寫法。尤其是中小學生不宜學這種字體,技法難度大,訓練週期長,關健是白搭工夫,學了也用不上。而且,這樣的楷書有副作用和後遺症,很多人不知道,若以它為基礎,下一步寫行書會感覺到非常彆扭,筆性與手法轉換十分困難,因為,這種筆法沒有兼容性,這是致命的缺點,可惜,很多人不懂。

總之,無論是中性筆,或其它什麼筆,書法的核心問題是書寫技法,技法的精髓是筆法,應該必須以追求自然美為準則。如果執筆姿勢、筆法動作,這兩個最基本的法理都不清楚、不正確,光去以美術字的寫法描畫字形,寫得多好看也沒有什麼用。

喜愛硬筆書法的朋友們,希望你們用硬筆臨摹毛筆小楷字帖,那是楷法之源,是正宗的傳統書法之路。相信,練過毛筆小楷字帖,甚至乾脆練習毛筆小楷,許多技法問題輕鬆的搞定了,會恍然大悟,卻原來此前那麼多年全都幹錯了!

用中性筆模仿中性筆字體的寫法是旁門左道,用中性筆刻意模擬毛筆字起止轉處的稜角形狀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若是追求毛筆書法韻味兒,用特製的彈性好的硬筆不就行了嗎?只需提按、停駐,不用頓筆、回鋒……和使用毛筆技法差不多,何樂而不為?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會兒,我是硬筆書法發燒友……像趙賀新那種寫法是我幹過的事兒。因此,我認為,研究〈實用書寫技法〉和實用型硬筆字體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以上是我的真實感受。純屬學術探討,別無他意。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有關練字的圖文,我的抖音、火山裡面有小視頻,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d5dfbd78bcaeb498f9424aef86079035\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學趙老師字,受益匪淺



為幸福而努力5445


趙賀新的中性筆楷書,與田體差不多,漂亮,符合大眾口味,確實像是印刷體,千人一面!基本沒有什麼拓展的空間!

但能用硬筆寫出毛筆楷書字的味道,肯定是付出了不少努力!努力加天賦才有了今天的趙體,給中性筆楷書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機,不論你承認也好否定也罷,趙賀新硬筆楷書與田英章老師的毛筆楷書一樣,都會在書法的歷史長河中留下閃光的一筆!(附本人硬筆行草作品,大家多指正)







天涯明月刀yd


我也是看了一些同類的硬筆字寫法,原先以為自己寫的不錯,現在看多了書法家的字,自己的進步再大都不堪入目




幸福dE桃子


首先,現在中性筆比較流行,實用,趙老師普及中性筆書寫,值得肯定!

第二,趙老師的字,那是沒說的,足夠大多數朋友練習了。





左頁


愛好寫字不一定非要成為書法家,只要貴在堅持!終有所成!春節不出門,閉門寫字自得其樂!請各位書友指正!



勁節清風


我想先問一下,到底什麼是藝術?一些所謂的磚家非要拿藝術性說事,藝術有具體的標準沒有?難倒老百姓歎為觀止的肯定,不是藝術最高的肯定嗎?想說把字都寫成印刷體了,沒有靈動感,缺失自我個性,都是扯淡,在我眼裡,工整,規範,有美感,這是他追求完美的努力結果。如果,藝術只崇尚個性,那所有臨帖的複製才是對人性最大的桎梏,只是個字罷了,有這麼嚴重嗎?感覺漂亮,欣賞,才會去學,才會去臨摹,所以,在我看來,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美學觀點不同,對待作品的態度也不同,這很正常,如同你認為王羲之的字,舉世無雙,在我眼中狗屁不是,這和一個人追求美女的標準不同一個道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磚家!少拿藝術說事。你的否定,在我看來只是你做不到的肯定罷了!


無錫老道孚甲


我也一直關注趙老師,每天都看,也讓女兒關注學習。

說實話,趙老師的鉛筆和中性筆書法非常有特點,應該屬於標準的規範字,非常適合小學生練字入門。字形橫平豎直,頓筆明顯,線條粗細錯落,的確很美。

雖然有些字和書法上的結構有些差異,但是孩子練字我還是建議學習趙老師的字,非常規範。大家對美的東西都是非常崇尚,成人也可以學習臨摹。


九道閣主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對中國書法界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