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律師們的收入和壓力如何?

香藍的快樂


我16年過的司考,一考而過423分,不過感覺這僅是個成績,過了就行了,沒啥值得驕傲的(學法網上經常看到某些人400+就一身傲氣,以為天下無敵),感覺自己的基礎跟法律專業出來的還是由很大差距的,從跟其他律師日常討論對社會事件的評論中我就感覺到自己跟他們在法理分析上不在一個檔次。

本人情況是非法專業,在政府供職十年。為啥出來的動機也沒啥好說,呆過政府的都知道,尤其是像我呆那麼久的。出來時也有猶豫,畢竟是公職,收入雖然不高,但勉強也夠十萬,日子還算安穩,有車有樓(還有近40萬房貸)已成家,不過存款基本沒有。不過一想想律師的自由生活和挑戰,還是出來了。

轉眼已經一年了,現在在司法局值班兩星期(所以有空上學法網來灌水),下月培訓,培訓完就滿一年可以申請執業。過去一年,最多記憶是忙以及心慌,週六日及晚上經常加班,至於心慌源自實力不足底氣不夠。有些爭議大的案子,雖然已經說清楚風險所在,但當事人一樣的對你充滿期待,壓力很大,心很慌。我自己的案子從實習的第三個月開始全部都是由我主講(指導律師逼的),指導律師就坐我旁邊發呆甚至玩手機(隱蔽的玩,我暈),和我對庭的有年輕律師也有老律師甚至合夥人,那個心一直砰砰跳,緊張得要死。

說說成績吧,新入行的最關心這個,先說我身邊的幾位作為參考:

一、我指導律師的上任徒弟,女,畢業兩年了,去年執業的,執業後還是跟著指導律師,月薪3500,年底獎金約2W,她本人基本沒案子,日子過得還是挺艱難的,但工作量不算大。

二、我們所的另一女律師,執業第三年,之前有3年工作經驗,獨立執業(非授薪),她的具體收入我不清楚,但老接低收費案件,問其原因說近來沒收入,大小都要吃。

三、與另一所合夥人聊天時介紹說,他們所授薪律師,執業三年的年入大約15W-20W。真實性應該沒問題,他們想挖我們團隊過去。

四、隔壁所一男律師,畢業三年左右,剛執業,實習期間零工資,自己接到的案子指導律師還分他一般費用,具體收入不詳,但執業後就買了輛十來萬的車,性格外向。

五、我的指導律師,執業8年,外地人。他介紹說當初前三年日子也是緊巴巴,當年收師父的死工資1500一個月,摸爬滾打8年,去年年入80萬左右(實際收入,非毛收入)。

本人,去年二月出來的,但五月才辦好實習證(社保問題),截止到現在實際收入20萬+(非毛收入),零工資(自己要求的)。辭職前也沒想到是這麼順利,當時還跟老婆說準備餓三年,你來養我。其實現在看來我是由很多幸運因素的:

首先,我工作已經十年了,而且是在政府,平時比較活躍,人脈還算不錯,我從政府朋友介紹過來的案子收入都有5W多;

第二,我是本地人,土生土長,街坊鄰居同村同學等也不少業務過來;

第三,我的指導律師是我的好兄弟,不遺餘力從專業上幫我;

第四,就是指導律師的上任徒弟我的師姐,也是從實務上給我很大幫助。

第五,我覺得自己路選對了,雖然我對刑法很感興趣,但公安的關係老利用不上,只好跑企業做民案,結果企業的老闆很給力一個介紹一個,打開了屬於我的小小市場。

一年來自己總結出來的觀點是,剛從業時,男生的優勢稍微大些,主要是性格要外向健談(我是做傳統訴訟的,非訴不敢評論),這得感謝政府十年的經歷鍛鍊了我。但也見識過好幾個很牛的女大咖,從自己的接案經歷中已經觀察到其他律師的表現,也深深感受到,我們這職業最核心的還是專業能力,人脈什麼的最終都能積累,只是有快有慢的問題,當事人找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現在找到我是因為朋友介紹,但如果我們沒服務好,最終還是會被拋棄。

壓力是比較大的,工作也很忙,但拋開公檢法,在很多人心目中律師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這就是我眼中的律師,供大家參考指正。


渣渣吃貨


1、律師沒有固定收入,不是公職人員,國家不發工資,收入都得靠自己賺。律師按收入來源分為提成制律師和授薪制律師兩種,前者沒有固定收入,完全靠辦案件提供法律服務收取律師費,社保公積金都是自己掏錢交的,大部分律師都是提成制律師,後者就是有老闆發工資獎金和交社保,授薪制律師主要集中在大型律師事務所裡。但其實兩者都是一回事,因為授薪制律師其實是靠高級合夥人們(也就是老闆們)的案件收律師費拿提成給手下發工資,說白了就是給牛逼的提成制律師打工的,本質上和提成制律師沒有差別。所以說,律師其實都是個體戶,只不過聽起來比較高大上一點。

當然,還有一些極少數的特殊律師,比如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這些是在政府或企業有編制的,有國家或者企業發工資,所以通常我們不會把他們計算在律師行業裡。他們的執業也有限制,只能做限定範圍的案件。

2、律師整個行業的收入在社會上還是比較高的。江蘇省律師平均年收入是46萬,北上廣深的律師平均年收入基本上都超過60萬。雖然統計的是沒有扣稅扣社保等費用的開票收入,實際到手的不會這麼多,但平均年收入二三十萬肯定是有的。也就是說,一個律師只要認真幹,有一定積累,前幾年可能會苦一點,後邊一年淨到手二三十萬是正常現象。當然,一年賺不到幾萬塊錢的律師也很多,但基本上是剛入行的律師。律師行業對能力和經驗要求很高,剛畢業的菜鳥收入極低(在其他行業有豐富經驗轉行當律師的另當別論),實習生的工資一般也就是一個月2500元的標準,至於司法考試成績,那玩意真沒人看,不會有人因為你考的高給你多發工資或者多付你律師費的。

3、律師的壓力差別很大,和能力、經驗、專長、做事方式、心態、案件具體情況乃至僱傭關係都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提成制律師的壓力主要在於缺少案源,沒案源就沒有收入,如果提成制律師有足夠的案源,那壓力就會小很多。授薪制律師的壓力主要是老闆給的活太多,因為老闆每月是發固定工資的,自然派給你的活越多越好。綜合來看,就是有案源的提成制律師的壓力<授薪制律師的壓力<沒案源的提成制律師的壓力。如果你是一個有足夠案源的提成制律師,也不想賺太多的錢,也不想太累,那你完全可以做到每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兩點就下班,天天陪著老婆孩子,隔三差五出國度個假什麼的。

另外,律師的競爭壓力其實並沒有一般人想象中那麼大,全國雖然有四五十萬名律師,但攤到全國根本就不夠分。以無錫為例,全無錫大約2500名律師,面對是800萬人口和4萬多家企業,認真幹活的根本不愁案源。而且律師分佈也極其不均衡,蘇北有的地方一個縣的律師加起來一隻手都能數過來,需知江蘇省在全國都已經是發達省份了,中西部省份很多縣甚至一個律師都沒有,也就是說全國絕大多數老百姓這輩子甚至都沒見過真正的律師。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我只想感嘆一下,解放後沒有律師這個行業老百姓的覺悟還不是一般的高,大家對做好人好事那是特別尊敬。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律師這個行業慢慢的進入市場,進入市場就的有利益,利益的大小取決於你打什麼官司,如果把殺人犯改判有期徒刑這個利潤就相當客觀了。誰敢拍胸脯說當律師就是為老百姓申冤的?反正我是不信。


我想我會飛


腦子靈光的律師收入可觀,但無論是嫁還是娶此類律師,離婚概率80%,周邊基本都這樣


天下太平294


律師行業的專業性較強,整個法律服務市場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但是如果你走上了專業化的道路,現在還是比較好走的。 在這個行業,就業不成問題,但是律師很多都沒有固定的工資,完全靠業務提成。


揹包客小明vlog


首先回答你收入包含提成5000到20000!朝九晚五,第一個到律所,準備郵箱單,寄快遞,準備會議做訪,每客評析!庭審法院,輪流出差培訓!經常熬夜加班!一個案件政容準備2小時!非常不容易!專職律師,實習律師,律師助理!都有各自的傾向性!


馬拉松攝影師


收入看個人關係和門路,和名氣吧?接不到案子就沒有收入吧?有也很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