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部編本語文下的新形勢?

清風鴻鵠


如何看待部編語文下的新形勢?

部編語文教材,也是我們說的統編教材,其出爐跟兩個重要人物息息相關,第一個是這套教材的主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溫儒敏,第二個是當代著名作家曹文軒。

溫儒敏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尤其是他的一些話語強化了高考危機,增加了全社會的焦慮程度,在互聯網上引發了一片軒然大波。比如他說,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學生做不完;閱讀文章要具有思辨性、複雜性、擴展性,還要專找讓考生想不到的領域,對女生特別不利;他還說,高中課程將有顛覆性的變化,要求學生模仿寫詩、寫小說、寫散文等;高考時閱讀要有相當的速度,以前卷面大概有7000字,現在要上萬等等。

對曹文軒,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我國當代頗受孩子們喜愛的大作家,而且是統編教材的主編之一。他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演講時,有人問他:你的童話作品是怎麼寫出來的。他是這樣回答的,因為我有15年的哲學閱讀史,當這些哲學文獻沉入我的思想、靈魂和血液時,文學創作自然就流淌出來了。他還指出,中國作家之所以會輸給世界上其他的一些作家,就是因為輸在了讀書上。他說,你不閱讀如何發現經驗?你不閱讀哪有生活的豔麗?你不閱讀哪來的申辯能力?你不閱讀哪來的想象能力?最後,他送給青少年一句話: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就是弓和箭的關係。

透過這兩個重要人物的談話,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核心思想可以歸結為兩個詞語,一個是閱讀,一個是寫作。而且,他們似乎正藉助高考這支槓桿試圖來發力。正是基於這些觀點,統編教材的一大典型特徵是:文章多,內容難,涉面廣。

發一份剛剛出爐的江蘇某地五年級試卷為例,從試卷的題型與難度,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觀點落地生根後的情況,我想,這算是一種新形勢吧,與題主共勉。


馬老師陪你一起學語文


本學期我們開始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結合本地小學語文期末試卷有如下發現:

1、題型變化大,小題分值加大。

原先試卷上或多或少都要有“看拼音寫詞語”“四字詞語填空”“日積月累默寫”,這次都沒有。減少了字詞、名句的書寫,背誦課文默寫填空。而是將以上知識點變為選擇題,每道小題2分。每個選擇題有四個選項,每個選項下又四個知識點。得到這兩分需要對16個知識點進行篩選排查。後邊和課文內容相關的選擇變為一個3分。原先背背記記可以拿分的題型幾乎沒有了,中下等學生應考難度加大。


2、閱讀量加大,出現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題型對學生的分析力、理解力、聯繫實際的能力都要較高要求。文本給出一條信息,就會讓你推測出其餘的信息,有些“舉一反三”的感覺。同樣,學習能力差些的孩子不佔優勢。


綜上,語文學科的難度在加大。課內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的再牢固,也僅僅是個基礎。想要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僅僅依靠課本不行,還需要海量課外閱讀做支撐,要孩子有活學活用的能力。


春風綠夢田


如何看待部編本語文下的新形勢?

部編本語文教材,一個最大的特點是:閱讀量顯著增加。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成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為了適應新變化,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2019語文高考已經難出新高度,今後究竟會有多難?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有言在先:“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現在我們初中期末考試試卷上的閱讀題,基本都是一些較長篇幅的文章。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本來語文考試時間就有些緊張,改革後題量增加,時間會更緊張了。如果孩子平時閱讀量小,閱讀範圍不廣,知識面狹窄,知識掌握不牢固,那麼做題的速度會很慢,做不完題就在所難免了。

此外,專家還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有專家表示:“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所以,如果想在中考、高考中勝出,必須重視語文的學習。


天藍藍zuo


部編版語文教材最顯著的特點是:1.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強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2.重視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的培養,建設“教讀課文”、“自讀課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3.選文注重經典性、多樣性,文質兼美,尤其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4.多層次構建自主學習的助學系統,便於學生使用。5.強調學生自主活動、體驗,引導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中獲得語文能力。5.合理安排各種語文知識,隨文學習,學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