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麼使用華為p30pro拍照的各種功能?個人用了兩個月質量還是槓槓的?

看閩之音


華為P30pro自上市以來,拍照是其主打,包括有4000萬超感光徠卡四攝、TOF深感鏡頭、50倍超長變焦......各項功能我來分析一下你就一目瞭然了!

徠卡四攝,P30pro除了正面前置攝像頭和背面一個景深攝像頭,其實主要依靠3個鏡頭,一個超廣角相當於16mm焦段;一個主攝相當於27mm焦段,也就是手機上的1X;還有一個長焦相當於125mm焦段(5X)。

那麼如果你是想用手機的情況下也相對追求的畫質,選擇就比較明確了:

1、P30pro並不是完全擺脫了變焦,事實上這不是一顆變焦鏡頭,本質還是3顆定焦鏡頭,特別是1-5變焦範圍能靠走就儘量別利用鏡頭裁切。

2、分辨率開啟40MP(4000萬像素)時無法變焦,因為只有主攝提供了4000萬像素,且相對來說光圈最大(F1.6),能開主攝1X的時候就不用其他的。

3、分辨率除了開40MP之外,需要變焦可以選[4:3]10MP,但千萬不要去選[全屏]6MP這種完全自廢武功的選項,你要是很喜歡方框1:1構圖又不想後期裁剪再考慮7MP。

4、廣角模式下,儘量避免用0.8X-0.9x這種焦段,能退幾步開1X主攝像頭的情況下就絕對不要用0.9X變焦。

5、同樣,長焦模式下,能開10X利用到鏡頭C的時候也要避免使用9.9X變焦。

色彩模式

接下來說色彩模式,在頂端有個像膠片一樣的小圖標,點開會有三種顏色模式(標準/鮮豔/柔和),這鮮豔和柔和模式和徠卡大M上的顏色模擬是一樣的。

所謂鮮豔模式顧名思義就是高飽和高對比,色彩有時會有點偏紅。個人覺得徠卡的鮮豔模式比其他家的鮮豔要更狠,有點失真。

其實柔和模式呢並不像名字聽上去那麼柔和,是低飽和中高對比的感覺,有時候會顯得調色用力過猛。不過這個模式相當鮮豔好一點,有些場景切一下話也許會更有味道。

平時可以開標準,在一些要拍風景但本身環境光線較淡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考慮用這兩個模式,感覺鮮豔模式某些顏色的呈現太浮誇了一點,柔和模式相對更好用一些。在一些本來就色彩豐富的場景下尤其要謹慎使用鮮豔模式,標準、鮮豔、柔和,一般情況下鮮豔模式第一眼相對更討喜一點,也沒太過分的感覺。

專業模式

這也是之前華為宣傳的一大亮點,要用專業模式了一般無非幾種情況:

1、長曝光,就比如拍銀河或者拍車軌之類;

2、環境曝光復雜,通過EV補償或者改測光模式來調準測光;

3、想用手動對焦控制。

RAW格式

只能在專業模式下開啟,保存.DNG文件,又和徠卡大M一樣呢...主要提供後期處理時更強大的寬容度和色深,一般要導入電腦用LR之類的軟件解,而你又不能像用JPG一樣把圖片直接從微信傳電腦,所以一般玩家平時沒什麼必要開啟,想認真用手機攝影的除外。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RAW文件的後期空間肯定比JPG強很多,在專業模式下先把同一場景用欠曝拍出來都再+3.5檔曝光。

超級微距

比較不錯的一個功能,但是其本質實際就是16mm焦段2000萬像素的這顆廣角鏡頭,默認情況下顯示的27mm焦段其實也是從16mm焦段裁剪,相對顯得放大倍率更大一點,也可以切換到廣角模式。其實平時拍拍小東西的話比BATIS40這種帶近攝的鏡頭還方便一點。


夜景模式

開啟後拍攝會要求持穩手機,等待倒數,有點類似於相機的長曝光,但應該不像相機一樣每時每刻都在記錄曝光,而是在幾秒內連續拍攝多張照片進行堆棧合併,好處是這樣即使手持幾秒也不會太糊,即使你拿著手機不停亂晃也能拍出大致主體。

實際使用時發現由於是多張合成,在光比較大的時候寬容度會比較大,物體明暗部分都能比較清晰,但暗部也會顯的比實際環境亮很多,弱光情況下反而會破壞氛圍感,建議實際使用時配合後期適當拉低暗部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河南省新媒體


從5月4號全國發售預訂,我到現在僅使用過兩次拍攝,因為攝影技術差,拍出的效果不怎麼好,望各位好友教教,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