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詩詞背後的大才女李清照是怎樣的?

趙慶樹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於北宋元豐七年(1084)3月13日生於齊州濟南(今山東章丘明水鎮)。其父李格非在進士及第後一路升遷,官至禮部員外郎,且“以文章受知於蘇軾”,深得蘇軾的賞識與推重。其母王氏出自名門,知書達理。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元豐年間任尚書左僕射,是宰相級的高官。

受父母影響,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18歲時,才貌出眾的李清照與長自己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喜結連理。趙明誠是地道的“官二代”,父親趙挺之時任吏部侍郎,後官至尚書右僕射,為朝廷重臣。

婚後,兩人如膠似漆、琴瑟甚篤。一次,趙明誠負笈遠行,李清照“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歸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趙明誠讀後,感佩不已。我們知道李清照多愁善感,卻不常注意到她對愛情的投入之深。這首《一剪梅》不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卻是她珍視愛情的見證。

北宋崇寧元年(1102),主掌朝政的蔡京排擠打壓元祐舊臣,李格非因“籍記元祐黨人”而被罷官。李清照覺得父親是黨派鬥爭的無辜受害者,請求當時“炙手可熱”的公公出面說句公道話。大概是為了自保,趙挺之沒有出手相救,這讓李清照頗為不滿。

然而,世事難料,僅僅過了5年,即大觀元年(1107),趙挺之在與權相蔡京“爭雄”中失勢,不得已乞歸青州。受此影響,李清照亦隨去職的趙明誠落戶青州,而且一住就是10年。

這期間,趙明誠獨登泰山頂,三訪靈巖寺,四遊仰天山,蒐集了大量碑石拓片。經過多年博採廣集,趙明誠與李清照合力完成了《金石錄》的寫作。此書是繼歐陽修《集古錄》之後,又一頗具學術價值的金石研究專著。

趙明誠病逝後,李清照將《金石錄》整理出版,併為其寫了後序。李清照在後序中說,“屏居鄉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以至收藏日豐,最後不得不佔用十餘間房屋作為庫房。李清照憑藉作詞聞名遐邇,但她的其他成就也不可忽視,金石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趙明誠入殮後,李清照大病了一場。不久迫於金兵攻勢,李清照不得不為那15車藏品尋找存儲之地。趙明誠有個做兵部侍郎的妹夫,當時正在洪州護衛後宮眷屬,李清照便派人將大部分藏品分批運了過去。沒想到至年底,洪州失陷,那批藏品“又散為雲煙矣”!僅有十幾件青銅器、幾箱書及卷軸、書帖等“巋然獨存”。

此後,李清照在戰亂中一路逃亡,自建康赴臺州,又出睦州奔黃岩,然後僱船入海去溫州,至越州。在暫住會稽期間,李清照隨身攜帶的書畫被人盜走5箱,令其“悲慟不已”。南宋紹興元年(1131),李清照逃到杭州時,其所帶藏品已“十去其七八”。

面對文物“得之艱而失之易”的結局,李清照不得不感嘆:“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這份豁達,實在難得。

趙明誠死後第3年,居無定所、孤苦伶仃的李清照經人撮合再嫁監諸軍審計司官吏張汝舟。婚後,張汝舟很快暴露了他的險惡用心。原來,張汝舟鍾情的不是李清照,而是她手中掌握的那批文物。

為了達到目的,張汝舟常藉故對李清照拳腳相加。李清照當然無法忍受張汝舟的虐待,最後以舉報張汝舟科場作弊的方式結束了這段短暫而又不幸的婚姻。雖然是個大家閨秀,李清照卻帶著男兒的剛烈,活得分外努力。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少有的才女,不僅長於詩文,而且兼通書法、繪畫與音樂。就對後世的影響來說,她的詞作價值最大。李清照著有《詞論》,強調詞“別是一家”,主張詞要協律,保持合樂能歌的本色,反對以作詩之法作詞。李清照的詞獨樹一幟,因而被人稱為“易安體”。

紹興二十五年(1155)5月12日,72歲的李清照懷著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和孀居之苦悲涼謝世。然而,透過她優美的詞作,我們至今仍能仰望到她那光彩照人的優雅身姿。百世不朽的作品是很美,而那背後的李清照,美得更勝一籌。


鄧海春


提起李清照,我便忍不住想要說幾句。我們都知道李清照是個才女,當然不錯,只是我想說說才女之外的這個人。所以我說的不是才女,而是一個女人,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她18歲那年,她結婚了。這個年齡應該算是晚婚了,然而畢竟她也還是個少女,能成熟到哪兒呢?還好,婚後的生活還算幸福,她與丈夫可謂是琴瑟和鳴,日日煮酒烹茶也算是愜意。一日,外面有叫賣女子頭上所帶簪花的人,這不,李清照也去看了,看到這漂亮的簪花,她也買了一個。然後急急的跑回屋去,對著鏡子在頭上來回比劃,本來呢,想問問丈夫這花漂不漂亮,又怕他覺得自己不如這花美,非要問清楚是誰比較漂亮。你看,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女子啊!之後趙明誠在外遠遊,不能攜妻子一起,李清照很是失落,在家裡百無聊賴,就想象各種事情,甚至在想丈夫是不是會有新歡,而且她不僅是想,還要寫下來。這是一個怎樣大膽的女子呢,其實呢,這也只是他們的生活情趣,她也知道自己這是瞎猜。局勢突變,北宋滅亡,趙明誠當了逃兵,此時的李清照內心痛苦不堪,她很高興丈夫可以活著,然而她有氣丈夫沒有男兒氣概,竟然逃跑。國破了,家亡了,似乎連自己一直以來最寶貝的愛情都變了。後趙明誠死,李清照為了自己和丈夫的心血不白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再嫁。可是沒想到這人是個騙子,不僅騙光了金石典籍,還總是毆打李清照,李清照此時又顯示出她那絕不屈服的性子,她舉報了現在的丈夫,自己也進了監獄。她這一生坎坷不斷,卻也曾經無憂無慮的度過一段快樂的日子,她的思想是超越那個時代的。才女之外,是一個富有個性的,憧憬愛情的,心懷家國的女子!


蘭勍sunshine


詩詞背後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絕對的酒鬼一枚。

李清照文采卓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令多少男兒汗顏。

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詩詞一絕背後是十足的酒鬼一枚,有詞為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悽悽慘慘慼戚,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與淺。

新來瘦,非幹酒病,不是悲秋。

來相招,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友。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吹襯梧桐落。

等等



寒三NSZC


一位有著傳奇經歷,敢於衝破封建社會傳統的習俗,為了愛情不懼別人的歧視和指責,可謂勇敢而時尚稱得上,無可爭議是一位女中豪傑優秀詩人。


李清照(1084年3月—1155年5月)出生于山東齊州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18歲時於《金石錄》作者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恩愛,共同致力於書畫的收集和整理;享受過了20年多年的幸福穩定生活。

1127年金兵入侵,“靖康之變”以後,失去了溫暖的家,開始背井離鄉,過著漂泊流離的生活。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個磨難。



1129年八月趙明誠去世,李清照開始、行無定所,身心憔悴 ,不久她便和張汝舟結婚,而兩個月後又離婚了。離婚,再嫁,現在看來是平常的事,而處在封建社會的宋代,卻是制度和習俗不允許的事。從這件事上看李清照,她確實很了不起。因為在當時,對於一個有文化有地位的女子,為了愛情,敢於挑戰社會準則,需要有多麼大的勇氣和膽量;需要承受多麼重點歧視和指責。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個磨難。

1134年,完成了《金石錄》的整理工作後,便開始孤獨的,長期的老年生活,一直到1155年去世。這就是她人中的,第三次我磨難。



總之,李清照是歷史上非常優秀的女性詩人,他用自己傳奇人生的感悟、寫詩填詞,留下了很多優秀作品。她在愛情選擇上,勇敢而又時尚。——已經沒有人去指責她了,有的只是讚歎。


方風子19091072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她擅長琴棋書畫,通古博今,特別是詩詞,更是獨樹一幟。她的詩詞,流傳千年,被後人譽為最著名的文學家,詩人之一。她的詞分為前部與後部。早期,以歡快浪漫為主,後期以悲悲慼慼為主。早年,李清照與趙明城結為夫妻,兩人恩恩愛愛,李清照在愛情與詩詞上也達到了頂峰。後來,趙明誠病逝,李清照在情感上一下跌入低谷。在李清照孤寂之時,無意之人張汝舟,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照顧。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舟。婚後,李清照發現了張汝舟的虛情假意,從此心灰意冷,再一次選擇了離婚。幾次的打擊,摧殘了她破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當時士大夫階層的汙詬渲染,身心受到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預告無門,貧困潦倒,到處流浪,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李清照一生也曾有過輝煌,但顛沛流離伴隨著她的下半生,終究客死異鄉。雖然她的一生坎坷,可是她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具有很多的影響,她的名字永遠被後人敬仰,一輩一輩……

為誰憔悴為誰瘦,

千嬌萬媚度春秋,

多少相識滿天下,

轉身之後月依舊,

卻難尋故友。

情到深處難辜負,

莫問紅顏為誰老,

越過千山情難覓,

不見溫柔思盡愁,

望斷水東流。


我的世界2275


透過史料和李清照的詞作我們基本可以判定:

真實的李清照是個酒鬼——

如“沉醉不知歸路”喝的連家門都找不到了,這是喝斷片的節奏。
如“濃睡不消殘酒”大睡一覺酒還沒醒,這是喝了多少啊。
如“酒闌更喜團茶苦”喝多了泡一杯濃茶醒酒,我們也這麼幹。

“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還是說的喝多了睡醒了酒還沒醒。
“酒意詩情誰與共?”這是覺著一個人獨飲沒意思,在呼喚酒友呢。

真實的李清照是個鐵桿牌友——

《打馬圖經序》中,李清照直言:
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巳。自南渡來流離遷徒,盡散博具,故罕為之,然實未嘗忘於胸中也。
大意是:我天性喜歡博戲,凡是博戲我就會沉迷其中,每每廢寢忘食廢。我玩了一輩子博戲,不論多少,每玩必贏,這是為何呢?唯精而已。自從南渡以來,流離遷徒,博戲工具都丟失了,所以玩得少,可是我從來沒有忘記博戲啊!“打馬”類似於一種麻將的益智牌戲,在兵荒馬亂中逃亡搬家,老公是大收藏家,李清照本人也應該有很多書要裝箱搬遷,但後來李清照唯獨心疼把她的賭具給搬丟了。

真實的李清照是個我行我素之人——

老公去世,自己果斷再嫁,這在當時是很那啥的事,但李清照無所謂;
再嫁之後發現對方是個渣男,果斷提出離婚,這在當時是更離譜的事,但李清照無所謂。當然再嫁這件事是對方死活追李清照,對方除了看上李清照前夫留下的大量收藏品以外,也可以依稀得知李清照肯定是個大美人。



水滴國學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齊州人,兩宋之交時著名婉約派詞人代表,當時人稱,千古第一才女也。其父李格非,進士,蘇軾的門徒,官至禮部員外郎,其母文學造詣亦是頗深,也是名噪一時的狀元之後。算起來她是秉承家學才華出眾的官二代,耳濡目染,再加之聰慧穎悟,乖巧伶俐,出藍勝藍,嶄露頭角,也是順理成章情理之中的事了。

李清照十八歲時與年廿一的太學士趙明誠結為伉儷。最高共同點的默契,使對碑文金石古玩字畫情有獨鍾,曾幾何時幾乎把溫馨甜蜜喪失殆盡。風雲變幻,世事無常。仕途坎坷,壓力山大,美好時光,轉瞬即逝。帥哥老公,鞍馬偶疾,不幸嗚呼。數以萬計,貴重名玩,傾城傾國,價值頗菲。垂涎已久,張氏汝舟,猥瑣貌醜,覬覦良久。實屬無奈,再嫁匪人,悉數罪惡,二婚拜拜。國破家亡,嫠婦逃荒。實屬無奈,命運中來。

在流離失所輾轉漂泊時,曾作巜武陵春》,《題八詠樓》,悲宋室不振,嘆江山失守,“江山畄與後人愁”這句詩,堪稱千古絕唱,其中不乏對收復失地的願望,更有個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詞光鮮亮麗的背後,易安居士的一顰一笑竟是如此悽悽慘慘慼戚。

百思不得姐。

謝謝。










一身正氣99999


蘇軾43歲貶官黃州之時,寫下著名的《記承天寺夜遊》,開篇有這樣一段話“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在他寫下這篇文章後,來年三月,他的學生李格非家誕生了一名女嬰,這個女嬰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的父親當時為蘇軾的門下弟子,才華出眾,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她的母親,也是出身名門,其祖父王拱辰是北宋任宗天聖年間的狀元。

幼年的李清照,就在這樣一個詩書浸染的書香之家成長。少女時代的李清照,就早早表現出她在詞的創作的非凡天賦。

她的一首小詞讓父親發現了這個女兒的不同凡響。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一個活潑、快樂、無憂無慮的少女形象,隨精美的詞句,展現在讀者的眼前。

和所有花季少女一樣,她的詞中有時也表現出小兒女的懵懂,以及對愛情的憧憬,如詞中所述: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了了幾個字“應是綠肥紅瘦”將小兒女,情竇初開,待字閨中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接下來,美好的愛情如期而至,在詞中,初見情郎,少女的嬌羞模樣,更是讓人忍俊不禁: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位蕩著鞦韆,羅衣輕揚的女子,在看到自己心上人後,那種嬌態可掬的模樣。

新婚燕爾,散淡的日子,夫妻倆用自己的方式,過得悠閒而甜蜜。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降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

——《醜奴兒》

在詞中,這個幸福的新嫁娘好不掩飾她的幸福和滿足。這首詞,也顛覆了我們對古代大家閨秀的看法,如此奔放、肆意。

快樂的時光總是太短暫。不久,由於朝廷新黨和舊黨之爭,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被撤職逐出京城,遣送回原籍。趙家為了自保,只得犧牲這對夫妻的婚姻,李清照被休回家,結束了她短暫而甜蜜的婚姻生活。



在權利與命運的面前,他們的婚姻微若纖塵,然而,人世無常,這個曾經天真無邪的小女子硬生生地承受著命運給她帶來的人生重創。她的詞風,也由於這樣的人生波瀾,憂傷、孤獨開始在她的詞中出現: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燕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此時,這種哀愁主要體現為對遠在京城丈夫的思念之情,兩人雖不得見面,但依然可以鴻雁傳書,以示相思之苦。心中彼此牽掛,也還是甜蜜的。

命運總是善於捉弄人,幾年之後,朝廷大赦天下,李趙夫妻得以團聚。然而,好景不長,次年,趙明誠父親又被革職,繼而去世。李清照與趙明誠回到趙明誠家鄉附近的青州,開始了一段夫唱婦隨的清淨日子。

然而,十年之後隨丈夫調往萊州,李清照獨自留守青州,守護他們精心呵護的小家以及蒐集的大量文物,她與丈夫的神仙般的日子結束了。隨著丈夫在萊州納妾,以及未能為趙家生下一男半女,這位弱女子的生活境況隨之發生了改變。

隨著金人南下,“靖康之恥”之後,整個大宋王朝在風雨中飄搖。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夫妻二人的生活也隨著大宋王朝一起顛沛流離。

後來,丈夫過世,家中的財物也在逃亡中一一散去,晚年的李清照生活窘迫,愁苦更加深重,在她的詞中,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子在生活的煎熬中,散去了她所有的快樂,亂世的天空中,只留下那無盡的愁苦: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


帥丫的歷史文化茶坊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她有才!才華橫溢。是婉約派詞人的卓越代表。



因“詞壓江南,文蓋塞北”,“文章落紙,人爭傳之”,被譽為“詞國皇后”。

也是,哪代文學少女不能隨口背出她的一兩句千古傳唱“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但是,如果你覺得她是一個只會悲秋傷春的小女人,那就大錯特錯了。提起她,我覺得“大膽”、“率真”才更配她,不管是頗為遂順的南渡之前優渥生活,還是在倉皇逃難的孤老時刻,她都要毫無顧忌的活出真我風采。

婉約派宗主,一點也不婉約!

01膽子不是一般大

李清照的膽量到底有多大呢?在她少女時期便已露端倪,請認真讀讀這首詞:

《點絳唇·蹴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少女剛剛蕩完鞦韆,香汗沾衣,忽然驚見生客,鞋子都顧不上找,穿著襪子匆忙含羞躲避,都是正常反應。可關鍵是,句末來了一句“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你能猜得到吧,這位讓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客”定是一位翩翩佳公子。少女借“嗅青梅”來遮掩自己偷看帥哥的細節讓人忍俊不止。

這是李清照早年作品,我總是自動把它腦補成李清照的自畫像。

放在現在,你可以說這小姑娘一派天真、青春爛漫、極盡嬌憨純情。但是,你別忘了,女詞人生活的年代是宋,宋代的思想主流是什麼呢?是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他們提倡的核心理念是“存天理、滅人慾”。在這樣的道學文化語境中,少女李清照居然毫無顧忌地將自己愛慕帥哥的情懷描寫入詞、公之於世。

怎麼樣?這份膽識是不是著實另人欽佩啊。




嫁人之後,李清照也並未成為低眉順目的小媳婦。

她嫁的人是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太學生趙明誠。雖然夫妻二人琴瑟和鳴,但是,公公趙挺之與父親李格非在政治上屬於不同黨派。就在她們婚後一年,新黨蔡京當政,開始打擊元佑黨人,李格非雖然不是領袖人物,但是因為是蘇門四弟子之一,所以也受了連累被罷了官。

李清照請求公公搭救,公公置之不理,而且還被獨攬大權的蔡京看中,當上了右丞相。李清照就寫詩諷刺位高權重卻冷漠自私的老公公說:"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意思是說公公你手中的權力太大太多了,你不覺得燙手嗎?你的權力越大,地位越高,我的心越是感到寒冷。


這簡直就是膽大包天,可以算是忤逆了!忍不住想求一下趙挺之面對這個詩人兒媳婦的心理陰影面積。

02率真的一塌糊塗

不僅膽子大,還率真!想說啥說啥,從不不唯唯諾諾,對方是天王老子也不管!

在南渡之前,李大才女寫了一篇關於詞的專論文章《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著名主張。這是她擅長的領域,寫一篇文章來論述論述是很正常的學術活動。

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這篇短短700來字的《詞論》中,李清照將有頭有臉的著名詞家挨個數落了一遍!其中包括晏殊、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秦少游、黃庭堅、柳永等等,每人都點評幾句,統一的意思就是你們都不行,都有缺點!

(具體看文前,建議先對女俠鼓掌致意。)

她是這樣說的:

“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翻譯過來就是說:

1、柳永的詞雖然非常適合於音律,但詞句卻俗不可耐。

2、張子野(張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絳、晁次等人輩出,整篇破碎,不能稱為名家。

3、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這些人,他們學究天人,填這些小歌詞,應該就象是拿著葫蘆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樣容易,但是細細琢磨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夠,而且他們的詞又往往不協音律。

4、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鞏),他們的文章有西漢時風格,但如果他們作詞,只怕會讓人笑倒,因為這樣的詞讀不下去。

5、晏幾道的詞短於鋪敘。

6、賀鑄的詞短於用典。

7、秦觀的詞卻致力於婉約、情深一片,詞中卻少了實際的東西,就象一個貧窮人家的美女,雖然長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時尚,但骨子裡卻始終缺乏那種與生俱來的富貴氣態。


8、黃庭堅的詞內容倒是充實,卻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塊美玉,卻有些斑點,所以價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你說她說得對不對?對不對?!

管它對不對,反正就是說了,你還咋地?!


她的率真可愛,還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

《金石錄》,是李清照亡夫趙明誠的一部關於金石收藏整理的學術著述,傾注了李清照夫婦畢生心血,著錄了他們所收藏的夏、商、週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種,目錄10卷、辨證20卷、跋102篇。

李清照為之所作的《金石錄後序》中記載,“後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三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看到喜愛的古今名人書畫和夏、商、週三代的奇器,沒錢了當了衣服也要把它買下來。一副書痴的模樣躍然紙上。

兩人在共同整理勘校抄寫古書籍的過程中,也是樂趣無窮。李清照說:

“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靠賭記憶力贏了老公,就舉杯大笑,還把茶水灑一身,真真是沒有半點淑女風範。

03果敢不讓鬚眉

如果說,膽大、率真是李清照性格方面的特點,還有點小女人味道,那麼在逃難南渡過程中她所體現出來的果敢,則讓許多男人也要汗顏的意志品質。


還是據《金石錄後序》記載,欽宗靖康元年,金軍進犯京師汴梁。高宗建炎三年的五月,皇帝任命趙明誠知湖州,需上殿朝見。臨行前他囑咐夫人:“實在萬不得已,先丟掉包裹箱籠,再丟掉衣服被褥,再丟掉書冊卷軸,再丟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廟祭器和禮樂之器,必須抱著揹著,與自身共存亡,別忘了!”

沒想到他到八月份即病逝。

為了丈夫的囑託,為了護住夫妻畢生心血,李清照一路踩著皇帝逃跑的路線逃難,也一路拼盡全力護衛畢生所藏。

先去找趙明誠的一位妹婿,又去投靠自家一個在朝任勅局刪定官的兄弟,一路急追,想著把家裡所有的青銅器等古物全部拿出來,準備交給國家保存,卻是一直也沒有追上!一路上與丈夫共同收藏的文物不是失於戰火,就是遇盜被搶,她就把剩下的藏在床榻下,親手保管,卻被小偷偷走。她傷心至極,偏不放棄,又低聲下氣和小偷商量,重金懸賞收贖回來一部分。

亂世之中,人命都賤到極點,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活到明天,李清照卻以一個無所倚靠的弱女子之力,對所收藏文物始終不忍放棄。這是多大的勇氣和毅力!




此外,她備受爭議的再嫁、閃離,也都閃爍著果敢的光芒!

趙明誠死後,流離失所、孤苦無依的她曾改嫁貌似溫文爾雅的張汝州,也是同樣驚世駭俗。但是,以李清照一貫的性情,不受三從四德的束縛,接受一個對自己關懷備至的人的照拂,也是情理當中的。

可是,竟然所託非人,張汝州居然是衝著她的收藏去的。不能得遂心願後,便登時變臉,吵罵甚至對李清照施暴。李清照是何等剛烈之人,哪裡受得了這種窩囊氣,再婚不足三月,她就決定要離開這個惡棍。

可是在宋朝,女子哪有自主離異的權利,為了早日脫離苦海,李清照破釜沉舟向官府告發了張汝州科舉考試作弊的劣行,張汝舟隨即被髮配到柳州。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要坐牢兩年,李清照也隨之入獄。萬幸,在朝中友人的幫助下,九天後李清照被釋放。


這,就是那個時時賞花飲酒,“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浪漫女詞人;

就是那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切切思念夫君、難遣閨怨的小婦人;

也是那個“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的堅韌女性;更是那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放大家。

李清照,千古奇女子!


一棵開滿鮮花的樹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曾經多麼美好的愛情,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趙明誠走了,李清照悲痛欲絕。“載不動許多愁,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怎一個愁字了得。又還秋色,又還寂寞。”趙明誠走了,結束了一段愛情傳奇。李清照把他們曾經的愛情佳話封存在自己的詩詞裡留芳百世。

光陰荏苒,桂子飄香。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社會動盪,佳人託夢,孤獨無依的李清照每每總是思念起舊人。就在這個時候,李清照結識了她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

張汝舟當時也是一介吏官,跟李清照的相識有著不可告人的動機,在他的心裡,不是因李清照的才華而生情愫,更不是因為李清照的多情而暗自相憐。他認為的李清照是家財萬貫的貴婦人。所以,在李清照孤獨寂寞的時機,張汝舟為了達到自己騙取錢財的目的,趁虛而入,花言巧語,對李清照大獻殷勤,百般示好。

李清照雖貴為才女不讓鬚眉,經過痛失第一段感情的折磨,她累了,必竟,她也是一介女流之輩,一個柔弱的女人。她需要人憐,需要人疼,需要人愛。需要一個寬大的胸懷,需要一個遮風擋雨的臂膀。

就這樣,她頂住了來自於世俗的偏見,嫁給了自己並不瞭解的張汝舟。婚後不到幾日,張汝舟就盤查李淸照的財產。到這時,李清照才發現自己受騙了,這個曾經視愛情為美好,視愛情為生命的多情女子,感覺自己和自己純真的感情受到了玷汙,這個勢利,齷齪的小人;這個對她拳腳相加,給她身體和心靈造成莫大傷痛的人,根本就不配擁有她的愛情。

渣男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遭人唾棄的群體,情商如此之高的李清照都被渣男套路到了,今天的小姑娘們對待感情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僅丟財丟色,還傷自己感情,讓自己錯過更好的其他人。

李清照同張汝舟結束了那段不到百日的婚姻。她從惡夢中醒來,回想起曾經過往的一切,她那顆已經破碎的心又被改嫁問題遭到那些不恥人的士大夫階層的汙詬,宣染而受到更大的傷害。一個時代的經典可惜再無傳續,李清照過起了默默無聞的生活一直到離開人世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