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要想自己快樂就必須原諒曾經惡意傷害過你的人,有道理嗎?

農在天涯


要想自己快樂,就必須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他人的過錯,你不應該和他一樣的錯,不值得為這樣的人生氣,生別人的氣,是在懲罰自己,沒必要生他人氣,好好愛自己吧!



力量5201314



愚人草民


原諒不存在強制性。它是自發的情感認定。要想快樂,就必須原諒是不存在的“情感公式”。“因為原諒了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就釋懷了”這是正常模式。我們內心的惡,對曾經惡意傷害過自己的人,恨不得一槍打死。只是,恨一個過去事件裡的一個人,自己其實也累。因為你腦子裡總是循環那件事那個人,內心充滿的仍然是無窮盡的憤怒和仇恨。而是否讓事情過去跟原不原諒沒有關係。你可以讓這件事不再成為總在刺痛你的一根刺,然後你也可以不原諒。至今,我本人也有無法原諒的曾經惡意傷害過我的一個人。但,不影響我用其他方式獲得快樂和內心的從容。小傷害我們大致都不會記很久,深度惡意傷害卻讓我們無法從憤怒和仇恨中輕易跳出來。因為,這種不原諒裡面,其實也包括對自己曾經受到傷害時的無力感和無知以及被動的自責。表面上是對那個人的憤怒和恨,實際那裡面也有對自己沒能及時察覺傷害的自我責備和怒氣。但,這不是你的錯。所以,就有了很多人常說的那句: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你把這事這人淡忘,不再經常陷進那個情緒裡,不等於你原諒了他。但,你如果因為這麼一個人,打亂了你正常生活和交際,無法讓自己得到快樂和放鬆,就是跟曾經的自己過不去了。現在的你,已經成長,對惡意傷害具備了更強的抵抗力和覺察力,過去的那個人不再是你的對手。你要面對的是今天和明天。你要在意的是,今天的你是否得到快樂了,而不是時不時想起曾經的一個人而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的循環。更簡單來說,你在因為曾經的恨難平而感覺不到快樂和放鬆時,那人卻在吃得香睡得安哼著小曲。不原諒就不原諒吧。就讓那個不原諒待在一處,但不要因為它的存在而失去你該得到的快樂的機會。它只是你過去裡的一個教訓和經歷。要想自己快樂,不是經常考慮要不要原諒過去裡的那個人。而是,每天問問自己的內心,你真正需要什麼,你真心在意的人是誰,你最樂意做的事情是什麼。當你對這些問題有了答案時,應該也是離快樂不遠了。附上的圖片是韓綜裡,一位母親氣極,帶著兒媳去了合法的廢車廠,花錢去砸一輛車來讓自己獲得釋懷的過程。如果實在憋屈,可以試一回。記住,是合法的前提上釋壓,而不是暴力哈。








粉色控的cherry


要想快樂,就必須原諒曾經惡意傷害過自己的人,這是個多層面的問題。

首先,惡意傷害自己的人是誰,自己的家人或至親,傷害了自己,不管誰的原因,就算自己存在過錯,同在一個屋簷下,應該互相原諒,和解,天長日久的,有疙瘩解不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引起更大的傷害,悔之晚矣,對於自己親人,要有博大的胸懷,寬容的態度,凡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自己又怎麼能快樂呢?

如果惡意傷害自己的人,是同事或者友人,首先要根據自己受傷害的深淺程度,不管是語言還是暴力,對自己沒造成實質性的傷害的話,沒必要揪住問題不放,畢竟多一個仇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假如對自己造成了實質的傷害,甚至到了很嚴重的地步,結成了仇恨,可能還要動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益。何談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原諒惡意傷害自己的人,想快樂的生活,可以遠離那些惡人,放下心中的仇恨,不代表原諒了對方,就好像我們中國人對日本人一樣,和你們友好往來,並不代表我國原諒了日本,放下仇恨,並不代表忘記仇恨,國家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普通人呢,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事,在心裡是一輩子也抹不掉的,和快不快樂,原不原諒,沒有很大的關係。

能惡意傷害自己的人,除了親人,朋友,同事,還有很多個自己不想幹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是自己的原因,因為自己的強大或弱勢,而遭人妒忌,鄙視,如諸多明星,企業家,公眾人物,那就談不上原諒的問題了。


名帖對臨


原諒是自己的一種心理上的解脫,但它並不代表原諒了就沒有了傷害,這個問題還得看其人的行為表現,如果是一個白眼狠式的人他是不會感恩的, 相反,你的忍讓,原諒,只會讓他或她得寸進尺,你說這樣的人該不該原諒,這就應當嚴懲不待,絕不手軟,如果你手軟,只會助長她繼續傷害別人的行為,原諒只是看這個人是不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因她的一時糊塗,無意中傷害了你,這是可以原諒的,因為這樣的人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他和白眼狼式的人不一樣,她會改過自新,因此說原諒並不能代表快樂,原諒要看情況而定




縱觀天下萬般事


這句話非常富含哲學,能這麼做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情商極高。

人的一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去做,但總會遇到無數惡意傷害你的人,聰明的人會瞄準自己的目標,不浪費過多精力在這些流言蜚語上。

一對父子倆牽著驢進城賣驢,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不騎!父親便叫兒子騎上驢。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著!父親趕快叫兒子下來,自己騎到驢背上。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不怕把孩子累死!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用棍子扛著。經過一座橋時,驢子因為不舒服,掙扎了下來,結果掉到河裡淹死了!好了,驢也沒得賣了。這個小故事卻能反應出人生的大道理:父子倆目標是去集市上賣驢,是牽驢還是騎驢都可以,和周圍的人有什麼關係,如果過分計較周圍人都嘲諷,結果是一路改變一路被人換著法被人嘲諷,最後還丟了驢,目標沒有達成。

所以流行這麼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他人說去吧!流行是因為深得人心,每一個人的人生路上,總會有說三道四、惡意傷害你的人,不用去怨天尤人,不用去嘆世不公,這些都是必然。你優秀,會有人嫉妒、排擠你;你平庸,會有人輕視、怠慢你;你窩囊,會有人嘲諷、鄙視你。所以不必驚訝、無需反駁,堅持前行,你就會發現所有的流言蜚語就如坐火車看到窗外的風景般一個一個離你而去。這個時候形容風景是非常確切的,因為你反倒發現這些惡意中傷你的人無形中推著你更快到抵達了終點!所以能夠原諒那些曾經惡意傷害你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那些一直寬容你、呵護你的人不一定催你奮進的人,這些會讓你在原地停留。

快樂是什麼?達到自己目標理想的彼岸就是快樂。要想獲得快樂,就必須學會原諒,學會放下,追求自己所追求的,原諒常人不能原諒的,放下常人不能放下的。你會發現一路陽光燦爛,回頭看哪些荊棘也是一道風景,這就是快樂的人生。



長工金火土


曾經受傷的感覺,是否還在影響現在的快樂?如果是,可以這麼做:[發怒]

1.問自己:真的想快樂嗎?還是喜歡抱著那個傷害做受害者?[流淚]

2.不做受害者:以牙還牙,投桃報李,不想白受傷我能做什麼?讓TA痛苦?方法是什麼?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做了無傷大礙,又能讓自己和TA平等、平衡,那就行動吧!不劃清界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TA怎能改變?不改變也許還會傷害別人。[捂臉]

3.做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如果TA的做法不值得花時間去白費力,就選擇放下吧!沒有價值的東西帶著是負擔,像大便一樣拉出去沖走吧[呲牙]

4.事中學習: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人如何避免受傷?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啊……[耶]



千曉教育段麗曉




傘30


這話一點道理都沒有。"要想自己快樂″,這是結果;而這個結果的前提是:"必須原諒惡意傷害過自己的人″。憑啥?

第一,你能不能原諒他先不說,問題是你原諒他,他會不會在乎你的原諒還是個問題;

第二,你自問能不能原諒他?如果真可以原諒,你的心中自然會釋懷;但如果你原諒不了而又假意原諒,那豈不是更痛苦?

第三,原不原諒他,取決於他對你的傷害程度。有些人有些事是絕不可原諒的,原諒他等於縱容他。比如,他強姦了你老婆,也可以原諒嗎?原諒他讓他繼續去強姦嗎?

第四,社會需要和諧;人生苦短,也的確需要學會放下一些包袱,但這並不代表你的快樂就必須建立在原諒某一個人的基礎上;離開某一個人地球照樣轉的。

什麼叫快樂?快樂就是發自內心的、自然產生的喜悅之情。而原諒是一種互動的行為,帶有目的性。如果被原諒者通情達理,同樣很有誠意,那雙方握手言和也就是一種理想的結果,快樂也隨之而產生;但你所謂"必須原諒″的意思,則是帶有勉強性,甚至是違心的,那快樂何來?


卿本佳人70


  • 這是當然的,原諒別人自己也是減少自己的煩惱,惡和善就象黑和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果太在意它,它的傷害就會變大。
  • 如果有惡狗咬你—口,你不可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咬它—口,這就是你和它的區別。
  • 當然也不能聽之任之,讓它再次傷害到,國家是法制健全的,會有相應的制約,如法律制裁不了,還有社會道德的約束。

當然你的善良也是有底線的,是"騾子是馬,踢一腳",不可能讓它再次傷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