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囧媽》攪局+新型肺炎衝擊 院線股反將迎來投資良機

這個春節誰最“囧”?不是咱媽,而是國內的影視產業。

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快60億,今年不到200萬!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7部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更囧的是徐崢和他的《囧媽》當了“叛徒”,肺炎爆發後,《囧媽》迅速果斷的拋棄線下,擁抱今日頭條線上獨播了。

《囧媽》攪局+新型肺炎衝擊 院線股反將迎來投資良機

網友開心了,在家免費看電影,受傷的是整個影視產業:想憑《姜子牙》複製《哪吒之妖童降世》奇蹟的光線傳媒;業績陷入鉅虧,想憑《唐人街探案3》翻盤的萬達電影;還有想捆綁《囧媽》靠春節檔賺錢發工資的全國院線,都涼了!

不出意外的話,在2月3日A股恢復交易後,影視產業股會迎來暴跌。很多人在高喊,一個新型的電影線上分發模式開啟了,傳統的院線的好時代要結束了。但事實是,暴跌反而將給影視產業和院線股票帶來一個好的投資機會。

約會要去電影院

很多人的疑問是,《囧媽》開了線上分發院線電影的先河,未來線下業務的蛋糕會不斷被線上蠶食?其實院線電影和線上播放是不同的消費場景,彼此間有明顯的差別。

有人說世界上最孤獨的事:一個人唱KTV、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看電影。影院消費獨自去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約會或二人世界的消費場所,時間集中在節假日、週末和晚上7-10點的黃金時段。院線又一般位於商業中心或CBD,除了看電影外,吃飯、KTV、聚會等娛樂一條龍,是屬於戶外約會的理想場所。很難想象相親對象不去電影院約會,還不太熟時就直接回家躺沙發上看大片?一對夫婦週末想出來放鬆下,手機或電視上能看電影索性不再外出? 線下消費的特定場景決定了院線消費就算增長速度比不上騰訊視頻會員或抖音,但很長時間內也不會被替代。

而即便是線上的付費模式,也很難靠單獨的院線級電影支撐起來。國外最早的流媒體視頻平臺 Netflix、HULU等很早就擁有大量電影的版權,但是觀眾付費的吸金利器卻是超級網劇。例如全球的現象級超級網劇《權力的遊戲》單季的製作費用將近5億人民幣,但是出品方HBO單依靠美國電視臺和視頻網站的付費點播就收回了成本的大半,全球發行後賺得盆滿缽滿。反觀歷年的好萊塢大片,在奈飛家喻戶曉的情況下,主要的分發渠道仍然是傳統院線,原因是觀眾很難在網上為看單部電影去掏錢。

春節期間和家人一起在家看了《囧媽》,沒有了院線裡的沉浸式的環境,視覺效果,音響效果也不能同日而語,電影裡面的特效、淚點、笑點,大打折扣,而且大家觀看的專注度也會下降不少,我們中間由於要吃飯,電影還暫停了半個多小時,再返回頭去看代入感一下子沒了。在電影這種“能量密度”極高的娛樂產品,顯然在家看不是好的消費環境,體驗感下降了不少,短短一個多小時再讓用戶掏錢買就相當困難。

所以未來院線仍然會繁榮,而且它還是產業鏈中盈利最穩定的一環。

電影賺的錢都跑哪去了? 院線悶聲發大財

搞電影的人都會時常抱怨,產業鏈中出品方是在給院線打工,他們在產業裡的話語權太強了。前幾年被華誼兄弟和馮小剛寄予厚望的《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慘淡,馮導炮轟是因為萬達不給電影排期。票房成績固然和影片質量有很大關係,但前提是院線給你“露臉”的時間和檔期給不給力。

如果電影排在晚上10點以後,每天的排片率超不過2%,那麼只能是小成本的恐怖片,票房突破幾千萬都很困難;如果排在春節檔這樣每年的消費黃金期,影片質量稍微差點,過億票房也輕輕鬆鬆,而且必然出20億以上的爆款。院線很大程度決定了電影上映後的商業前景,而且院線在上映影片前也會根據片子質量決定給予排片時間和檔期,優秀的影片院線還會以較低的價格入股參投,進一步攫取商業價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院線本身的高壁壘,以及國內院線壟斷的格局。

國內票房的分配機制是這樣的:總票房先扣除稅收5.5%和3%的電影專項基金,其餘部分院線分配57%,發行方分配10%,剩下的大概33%才是出品方的,這裡面演員和導演有時還要拿走大頭。院線的話語權決定了利益分配的機制,影院一般佔據的都是各個商業中心或CBD,這些稀缺的地產資源,新增影院的前提需要新增商業中心,但是在很多核心城市已經非常困難,但這些地方又是觀影的核心區。

此外國內院線以萬達為首的巨頭已經基本形成,佔據了國內電影票房的六成以上。

《囧媽》攪局+新型肺炎衝擊 院線股反將迎來投資良機

這些院線和國內的五大發行公司(中影集團、華誼兄弟、博納影業、星美集團和光線傳媒)也形成了捆綁的利益格局,在與出品方的談判中也就更加強勢,除了幾位在票房上有號召力的超級大導演(例如徐崢、甯浩),其他大部分出品方很難有對等的話語權。

不管影片賣的如何,院線按照57%的比例分配票房,如果影片上映後不給力,院線有權利撤檔,誰賣得好就上誰,所以也時不時的冒出個黑馬,例如開心麻花第一部院線作品《夏洛特煩惱》。但不管最終誰火,院線始終是旱澇保收的贏家,除非一種系統性風險出現,就像今年的新型肺炎。

便宜才值得買

新型肺炎的衝擊是巨大的,電影院一下子沒人去了,除了損失電影票錢,爆米花、飲料、紀念品也賣不出去了,院線在默默的哭泣。但是,這種影響畢竟是暫時的。

這次的疫情爆發到控制預計比非典時期要短,大概3個月左右,而受衝擊最大的旅遊、商貿、影視等行業也會迎來一個陣痛期,不過A股上院線類上市公司之前並不便宜,這次能不能跌到一個有吸引力的價格?

《囧媽》攪局+新型肺炎衝擊 院線股反將迎來投資良機

A股院線類上市公司

A股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院線股以萬達電影和橫店影視為代表,一家是覆蓋全國的院線院線龍頭,一家是搶佔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市場的細分領域霸主。這些公司的市盈率最近兩年基本在30倍左右徘徊、萬達電影年均有約13億的穩定利潤,19年交出一份鉅虧的預披露年報,原因是因併購的時光網、萬達傳媒等影視公司業績並未達到預期大幅計提超過40億商譽減值,在這一“財務洗澡”過後,業績有望繼續恢復以往水平。

在年報鉅虧、春節檔遭遇疫情後,萬達電影出品並寄予厚望的《唐人街探案3》也一樣撤檔,可以預見業績在短期內更加雪上加霜。

但是根據院線行業地位和長期的穩定業績,短期的衝擊或能製造一個投資機遇,關鍵看股票的價格。

院線類股票業績會隨著國內電影票房的增長穩定提升,目前影視產業步入平穩增長期,總體票房維持著15%左右的增速,院線的業績增長水平也基本按照這一標準延續。在國內A股,傳媒類穩增長的行業龍頭,總體20倍以下的動態PE可認定為價值低估區。萬達等院線,還有參與投資出品電影、出售衍生品等商業收入,如果在當前價格之上有30%左右的跌幅,其實已經進入了價值區域。

2月3日A股會復牌,昨天港股開盤恆生指數大跌3%,今天截止發稿時間再次大跌1.7%,可以預見,覆盤後的A股註定不太平,影視、旅遊等更加會是重災區。但機會與風險並存,對於手裡有錢的投資者來說,良好的抄底時機也來了,畢竟疫情早晚會過去,春天也馬上要來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