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掌握"费曼学习法",职场下半场,让领导围着你转

周末,老同事啊栗找到我,让我帮他分析分析自己的问题。他说,现在已经34岁了,尽管现在在公司里任项目组长,但是也还是个“基层”员工,代码还是噼里啪啦的敲个不停,加班、熬夜、全天候在线,即便是周末在家休息,值班同事一有问题,马上进入“预警状态”。

掌握

整个人已经开始身心疲惫了,学习也学不进去,再说了,我都30多了,家庭、工作、生活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已经把我的时间填的满满当当,根本就没有那个精力啦,即便是看书,也总是浮于表面,因为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很多书籍,资料买过来,也就仅仅翻一翻而已,里面的内容看过也就忘了。

工作中更是如此,虽然看上去是个小领导,其实基本没什么话语权,大领导一发话,我马上就去执行,最多也就是一个高级技工而已,上次因为时间急,做的任务跟领导要求的不一样,给了一次记过,也不晓得会不会影响年终奖。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换做是你的话,你该怎么去应对?

看着老同事满脸愁容,我也很是替他着急啊。但其实这也是很多人职场人的困惑,想学习跟年轻人竞争,时间精力都跟不上,公司里尽管是个小领导,但是如果我们弄不清楚自己价值的话,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困境之中,或许一辈子都出不来。

掌握

因为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思维模型和职场困惑梳理。接下来呢,我将分三大部分给大家进行讲解,基础篇:费曼学习法,进阶篇:个人成长和提升,高级篇:能力迁移,让领导围着我们转。

01

基础篇:费曼学习法

说起费曼学习法,我估计很多人应该对去年年中火起来的一本书很清楚,它就是[加]斯科特·扬编著的《如何高效学习》,之所以很多人推荐或者购买这本书最大的原因我想应该是被他的简介吸引来的。他介绍说,他应用自己发明的学习法,10天内搞定了线性代数,一年学习4年MIT的课程。但当我去跟那些看了此书的朋友交流时,最后发现读完之后并没有什么收获,最好的也仅仅是记住了一个阅读书籍的方法,比如快速阅读法,比喻法,流笔记忆法等等,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意义。

其实呢,他的这一套学习的背后逻辑,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谈到费曼学习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理查德D·费曼,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任教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费曼挑战任何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即不管这些教授告诉费曼多么复杂的数学知识,只要他们使用简单的术语(不要让费曼觉得生僻复杂的单词或者术语),费曼就一定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

掌握

这则故事常常被人拿来证明费曼是个伟大的天才,但事实上,他的学习技巧,每个人都是可以学习并掌握的,接下来就告诉大家费曼技巧学习的具体的步骤:

1、选择概念的学习:

概念是我们人类思想中最基础的元素,也是我们理解,认识一个事物最基本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很多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是有误解的,总觉得理论知识学习没有用,所以很多概念我们总是非常模糊,又不愿意静下心来去努力学习概念。一个新事物,想要深入的了解它,第一步就是从概念入手。

2、设想一下,你就是老师,正在试图教授一名新生知识点:

哈佛心理教授艾伦·朗格:“逼”着自己去当身边人的老师,是最高效的一种学习手段。

“以教代学”这种模式应属于“费曼学习法”的精髓,也许你听过这样的小故事。说在一辆开往北京的列车有人碰到了一个农民父亲送两个孩子上大学,有人很好奇的问,你没有什么学问,是如何培养两个孩子都考上好大学的呢?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好绝招,给大家分享分享呢?

农民父亲挠挠头,憨厚的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绝招。只是觉得孩子上学花了那么多钱,不能白花了,就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把老师在学校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问老师。这样一来,花一份的钱,教了两个人。”

“奇怪的是,孩子学习的劲头特别强,哪怕是别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热火朝天,他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好大学。”

掌握

你看,他不就是用了“费曼学习法”嘛,只是这位父亲不知道而已。关于方法、策略这些你可以不相信,但是我们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用这种方式去“教授式”的学习,又怎么能够学不好呢。

3、当感到困惑时,返回去重新再来:

这一点是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进入到的一个“问题死角”,因为我们心里总是会对付出的东西特别在意,比如明知道某款游戏太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前期投入了很多,所以即便是很困惑也还是硬着头皮往前冲。

想要重新来过,难得不是我们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是我们需要有推倒重来的勇气。以退为进正式这种策略,有时候我们一直在前进、不停的向前冲,导致我们视角狭窄,向后退一步或许看的更清楚。

4、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对一个概念或者一个事物的解释很啰嗦或者很艰涩,请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达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的理解它。将一件事儿转化成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事物,足够简单化,也足够生动,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儿。

02

进阶篇: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无论你能做什么或者梦想做什么,着手开始吧。大胆就是天赋、能量和魔力的代名词。

第一节的“费曼学习法”是我们高效学习的基础的,有了这个学习方法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在实战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之所以很多人在步入职场多年之后明显的感受就是精力和体力无法跟得上公司对我们的要求,因为我们总是有一个潜意识,实现个人进阶就是在职场前五年,一旦拉开差距,后面会越来越难追。这话并非说,五年就是个绝对的分水岭,而是在告诉我们前几年的进阶,积累会对我们后面的职业生涯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掌握

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是我们一辈子都在做的一件事儿,并非特指生活中的某几年,所以在学习“费曼学习法”后的重要一步就是丢掉心灵枷锁,不给自己设限。

科技之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大卫·科恩这样说:我们成为什么样子,取决于自己的决定。成功和失败、友谊和失联、快乐和不快乐、阻碍和突破之间的距离,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窄。我们的心态,以及基于这种心态做出的决定,在一生的轨迹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无论你在生活中去往何方,我希望深度连接的原则能引导你前行。

人想要提升和改变,首要的一点就是思想上的转变,意识到这一步之后,就可以把重点放在我们个人成长和提升上啦。这里主要有四个步骤:

1、突破边界

我们始终要面临边界,幸福其实就是通过对现有边界的接受来实现的,或者通过不断的删除现有边界,发现下一个边界,一个人面对不喜欢的边界,表现出无所谓是致命的。尽管如此,但很多人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一步步的把自己推向人生的悬崖边上。

生活很辛苦,当然也很心累,不正是因为酸甜苦辣咸,人生百味才让它变得更有意义吗?

面对我们身边的各种边界的束缚,我们必须果断的做出决策。这些边界包括的内容很多,父母的安排,周边人的劝说,自己内心的禁锢。与其每天无精打采的去做父母安排的好工作,不如挑战一下自己去外面闯一闯,也许跳出去会失败,但是不出去试试,不要说成功,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真的对自己所做的或者所从事的行业很痛苦时,根本就看不到希望时,多多思考下自己周围的结界,做出突破结界的决策)

2、做出承诺

当我们在做出突破边界的决策之后,我们需要做出执行到底的承诺,这一步将决定我们未来的上火状况和想要达到的目标。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投入最大的决心、消除所有的杂念、扔掉所有可能的拐杖和所有的后备计划。

掌握

很多人看上去很决绝,但最终都未曾兑现承诺,因为在他们那里永远都有一个B计划。甚至在开始之前就已经预设自己失败了,这怎么可能做成呢。

《创业维艰》的作者本·霍洛维茨这样描述一位成功者:作为首席执行官,有很多次你会想辞职。我见过很多首席执行官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大醉、患上抑郁,甚至辞职。他们都有合理的理由。但轻言放弃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伟大的首席执行官。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但是生活是我们永远无法逃避的。只能勇敢的去面对,因为即便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非常值得,但在具体的执行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甚至在某个时候,都想要退出。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于这样的心态做斗争,直面恐惧,走进让你不舒服的区域。

3、执行操作

做出了选择,许下了承诺,下一步就是执行操作。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多的金钱,资源和时间,所以必须要高效的执行。想成为高效的人不需要所谓的基因,但必须具备这两个原则:

  1. 帕累托原理(二八原则)
  2. 帕金森定律

二八原则无处不在,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会更极端(90/10、95/5,甚至99/1),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对我们最有益的事情上,并且避免最大的障碍。

帕金森定律:完成任务所需的工作量会根据分配时间长度发生变化,时间越长,工作量越大,知道分配的时间被耗费光。

或许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历,跟朋友一起参加活动,他们总是磨磨唧唧,总是在出发前开会准备东西,集合的时间也早就错过。所以为了避免大家浪费时间,我们必须有人保持高效而约束自己,时刻的督促大家,否则就总是会出现迟到、拖拉的情况。

掌握

其实结合上面的两个原则,我们可以给自己在执行操作时提炼出来两个关键点:

  1. 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2. 把最后期限尽量提前。

是不是很简单呢?看上去很简单,但真的操作起来并没那么容易。也正是因为他们操作起来不容易,我们才更要去执行,做他人不能做的才是我们脱颖而出的策略,人人都可以做,那我们就缺少了不可替代性。简答的给大家打个样,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比如我们现代人很多都会出现一种苦恼就是时间不够用,好像我们所有的时间都被填充的满满的了,根本就挤不出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我们该怎么去改变呢?

一般抱怨自己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多数是出现了“时间控制人”的情况,所以我们总是被事情,被时间推着往前走,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这时候我们其实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事儿?第二、 什么是我们想做却没有做的事儿?

考虑这两个问题,其实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把重要的事情提炼出来,另一方面可以整理我们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4、深度连接

《黑客帝国》中的男主角尼奥:我会向他们展示一个没有你的世界,一个没有规则和控制、没有国界或边界的世界,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个人提升方面走到这一步,真的是太棒了。个人的成长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智力、自信、影响力和声誉。每个人对他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是确定对你来说,什么是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掌握

能够做到前三步的,其实这一步执行起来就会变的非常简单。每个人都有迅速成长的时期,当然也有进步缓慢的成长期。潜在的成长来自学习,而学习来自冒险,因为它意味着新的东西,也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去学习就没有白学的。而冒险则是深度连接的核心。

之所以很多人在工作多年之后,会出现面临职场困境,就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深度连接。职场中的连接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深交了谁。没有连接的认识是无效的,没有深度的连接是不足以成事儿的。所以不论是在何时,一定要有几个除了血缘关系之外的深交朋友,职场上,生意场上都可以。最好的连接不是谈感情,而是利益捆绑。你可以给他带去利益,他反过来也可以给你回馈,这样的深交才能够走的更长远。

03

高级篇:能力迁移,让领导围着我们转

就针对我老同事啊栗的情况,他目前的情况就处于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在[加]布赖恩•费瑟斯通豪的著作《远见》中讲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20-35第一阶段,35-50第二阶段,50-85第三阶段,很明显老同事其实就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这一节我们就主要来说一说如何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

我们都知道在第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技能以及不断的寻求自己最擅长的岗位。在第二阶段我们就需要不断的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擅长什么?
  2. 我爱好什么?
  3. 这个世界需要什么?

因为在接下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将是长板的聚焦,否则的话我们很难在这个阶段实现突破。比如我同事啊栗他就是想要做高级管理者,带团队。其实这里他就需要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就是从执行者到领导的转变。这个过程其实并不简单,我见过很多的管理者硬生生的被团队拖垮,或者说是被他自己拖垮,不会任务派发,不懂得团队的协作,一有问题就是亲自上阵,结果是管理者冲在最前面,团队成员却在旁观。

掌握

这里六条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从执行者转变到管理者的角色:

1、注重你的仪容、态度和举止

因为当我们称为管理者的时候,团队成员就会比过去更加仔细地观察我们,不论是我们表现出来的快乐、压力、自信、愤恨,还是处于危机中的状态,都会被他们察觉到,他们都会对我们释放出来的信号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作为管理者,首先锻炼的就是我们喜怒不形于色,不论项目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都能泰然处之,积极应对,这是一个合格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

2、确定愿景,简洁表达,不断重复

工作中我们都知道,最讨厌的一种领导就是朝令夕改,不断的变更愿景的领导。而且呢人们还很容易过高地估计一个组织消化愿景和战斗口号的能力。我们一定要在确定愿景之后,找一些简单明了的词语,表达出来,并且不断的去重复重复,再重复。只要我们在愿景上正确,并且不断的重复中强化它就行了。

3、拒绝“头脑风暴”,小团队高执行

对于这个问题是很多初任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问题,一些管理者喜欢一遇到问题就进行头脑风暴,美其名曰:吸取群众的意见。但如果管理者在没有任何方向的时候就让大家一起讨论,最后只能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参与决策,团队中抽出几个人,小圈子里讨论,定了方案,去执行就好啦。简单直接,才是团队高效的基础。

掌握

4、表现得像个值得被信赖的人

作为管理者,我们只有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值得被信赖的人,才可以在团队中形成凝聚力。这里不仅需要大家对公司的愿景,对组织的忠诚,更需要管理者的亲和力。比如团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主动的承担责任,积极地寻求补救措施,让团队成员知道你关心他们,为他们考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5、正确看待自己无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问题去征询他人的建议更是明智之举。其实无知并不可怕,不知道自己无知才可怕,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决定就行了。不必刻意掩盖,也不必过于张扬。

6、办公效率提升,“连通器”角色

在樊登老师的书《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提到了一个做法,我觉得对于我们职场人是非常有用的方法,而且也可以直接拿来实操的,不论你是管理者还是职员,严格按照这五步走,让我们快速把握工作的重点内容,实现高效办公。

掌握

这里分享给大家:交代/接受任务五步走:

  1. 交代清楚事项(听清任务内容);
  2. 要求员工复述(主动复述);
  3. 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询问领导此时的目的);
  4. 做应急预案(提出异常情况方案);
  5. 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主动汇报个人对次任务的见解)。

这种方式其实是很多日本企业的做法,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交代/接受任务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纰漏。传达信息清晰明了,有问题及时纠正。

04

内容回顾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三个大的模块,基础篇为大家讲述了“费曼学习法”,进阶篇是个人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小实例来阐述如果进入职场第二阶段。费曼学习法,看上去介绍没有那么多,但它是核心,下面的进阶篇和高级篇都是以它为中心的。

这就好比盖房子一样,“费曼学习法”就是砖块儿,没有砖块做基础,再好的图纸,再好的泥瓦匠也无法建造漂亮的房子。方法最大的价值在于运用,不能拿去直接运用的方法,无法实操的方法是没有价值的。本篇文章从设计上跟之前做了些许的调整,也尽量本着通俗、实用的原则去构思。希望本篇六千多字的文章,能够给各位条友带去一些收获。

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相互交流、学习。

我是@杨子翔 ,前上市公司高级工程师,欢迎关注我,专注于思维模型的研究和学习,每天都会有职场干货输出,欢迎评论和转发,职场中一起进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