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些地方新媳婦第二天要回孃家?

拾捻吝詩月Rt


這是舊俗。

我老家就是這樣的。結婚第二天新娘新郎回門(回孃家),同時還要會新親。會新親,就是新郎的四大門親與新娘的四大門親見面、相識。凡長輩親戚都要準備見面禮,新娘新郎也有簡單的回禮,比如鞋襪手絹化妝品這些。

老規矩好像是要連續回門三天的,現在都簡化了。

另外,大年初二,以及農曆二月二,也得回孃家。


春風沉醉的晚上504


結婚後,回門有這些講究!

回門又叫“歸寧”,其實就是所謂的“回孃家”,是漢族傳統的婚姻習俗。回門的時候新人要正式的參拜女方的父母,以示尊重,新娘也是第一次一“為人婦”的身份第一次回孃家,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樣家人才會放心,也才能夠彰顯出自己的新婚生活是幸福滿意的,所以結婚後三天回門的準備,一定要細心才能夠讓孃家人放心哦!回門都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1.回門的時間

各地的風俗不同,所以回門的時間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古代結婚一般是結婚後的第三天,第六天,或者第七,八,九天回門,當然有的地區也有著滿月才回門的說法,所以具體的回門時間還是要看當地的說法。有的新人工作繁忙,可能沒有時間回門,只要長輩能夠接受,不回門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啦!

2.回門的裝扮

結婚以後回門的時候,一定要穿新的衣服,顏色要以喜慶為主,比如大紅色,但是考慮到實用性的問題,也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日常顏色的服裝,比如粉色或者紫色,但是一定不要選擇深色的衣服。款式上就比較隨意了,只要不過於隨性,套裝,短裙,連衣裙都是可以穿的,而男士就要正式一點,穿休閒西服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3.回門的禮物

回門的時候,禮物是必不可少的,這是考驗女婿心意的時候哦!一般情況下,禮物不需要太貴重,當然家裡有礦的除外,回門禮物一般包括四件,即菸酒糖茶,如今也可以換成保健品或者化妝品,畢竟使用最重要呀!需要注意的是,在準備禮物的時候一定要準備雙數的,因為“好事成雙”,具體的習俗可以問問家裡長輩以備不時之需。

4.回門宴的講究

因為是新人婚後第一次回孃家,因此孃家人一定要在回門宴上花一些心思,以示重視。回門宴不在乎排場的大小,如果孃家人想把回門宴辦成答謝宴也不是不可以,可以邀請因為一些原因婚禮當天沒有到場的親朋好友,如果只想小範圍的宴請新人的話,準備一桌豐盛的家宴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到場人員

新人婚後回門的時候,女方的雙親是必須要到場的,除了雙親以外,新娘比較重要的親戚也可以參加,比如爺爺奶奶,或者其他比較親近的人,原則上只要是女方家的直系親屬都可以參見新人的回門宴的。

新娘回門有哪些需要講究和注意的地方,相信新人們看了上述的介紹有了一定的瞭解。大家不妨再問一下家中的長輩,回門還有哪些習俗,具體根據當地習俗進行。




松風工坊


新媳婦回孃家的時間各地不一樣,有的是結婚第二天,有的是第三天。

走的時候是閨女,回來的時候變成了媳婦,人家的媳婦。就連稱呼也變了,在家時喊“大妮”“翠花”,回來時變作“張家的”“李家的”。走之前是自己家的人,有錯可以罵兩句;回來時成了親戚,說話就要客客氣氣。

這就是女兒出嫁前後的區別。


為何要回孃家?

主要是慰藉慰藉一下父母嫁女後的失落感。畢竟,領了這麼多年的女兒,乍一下成了別人家的人,儘管心裡早有準備,心理還會空落落的。

當然,以上只是一株吊蘭個人認為,因為從古至今還沒有對女兒新婚回門這個事有什麼樣的權威解釋。

有人說,新媳婦新婚第二天(第三天)回孃家,叫“歸寧”,一株吊蘭認為不妥。

《詩經·周南·葛覃》裡面說:“害浣害否,歸寧父母”,意思是把該洗的衣裳都洗洗,不用洗的收起來,回孃家看看父母去。

這分明是已經嫁出去好長時間的女兒正常回孃家,哪裡有剛新婚的意思?應該是下面圖片所描繪的的吧!


一株吊蘭


——舊俗。

剛結婚的新娘第二天回門,寓意新娘已經嫁出去,以後夫唱婦隨到白頭,一生幸福、平安。討個吉利。


96月餅


新媳婦第二天回孃家俗稱”回門”,乃我國漢族傳統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