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尿酸偏高怎麼治療,吃什麼藥合適?

用戶4722871842747


針對這種發生在潛伏期階段的處理方法是平時注重飲食,如減少海鮮的食入量和調整誘發因素如酗酒、吸菸等,同時如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或過於肥胖等需要積極進行治療。

針對急性期的藥物治療主要手段是控制症狀,常用藥物有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糖皮質激素以及抑炎因子藥物等。其中秋水仙鹼可以抑制尿酸鈉結晶引發的白細胞增多,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但是會引起腹瀉、腹痛、肝臟損傷以及劑量依賴性等不良反應;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作用機制是減少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的產生,包括水楊酸鈉、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羅非昔布等可發揮抗炎、解熱、鎮痛的作用,

但是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糖皮質激素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用於嚴重急性痛風治療,但具有不良反應且易反彈不適合長期使用;細胞因子拮抗劑對急性痛風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研發成本較高且用藥具有侷限性。


為健康代言


尿酸偏高不是說都要吃藥的。

具體需要看有沒有發做過痛風以及尿酸到底多高。

尿酸的正常值為:男:149~416umol/L(我們以男性為例,女性很少發作痛風)。

如果發做過痛風,那麼尿酸超過正常值就需要吃藥。

1、藥物有別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怎麼吃,我昨天剛回答過,可以翻看。

2、藥定期複查,把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如果有痛風結石,需要控制在300umol/L以下。

如果沒有發做過痛風,那麼尿酸超過530umol/L需要吃藥。

因為530umol/L以下吃藥可能藥物副作用就會大於尿酸本身對機體的危害。

而超過530umol/L吃藥肯定是利大於弊。

總結: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不需要吃藥,然後怎麼吃藥我給個鏈接: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01256395914346760/


骨科王醫生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也在增加,它的存在特別容易誘發痛風,聽這個名字就能知道“痛瘋”的疼痛多劇烈了。為了使大家更好地降低尿酸,今天我就普及一下和尿酸相關的知識。

1.尿酸多高可以被診斷為高尿酸?

一般認為男性尿酸>420mmol/L,女性血尿酸>360mmol/L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

2.尿酸多高時需要口服降尿酸藥物?

  • 如果患者年輕、沒有什麼慢性病,血尿酸>530mmol/L需要口服藥物治療;
  • 如果患者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血尿酸>480mmol/L時就需要口服降尿酸藥物;

3.目前常用的降低尿酸的藥物有哪些?

  • 非布他司:是一種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是一種新型的降低尿酸的藥物,降尿酸作用比較強,主要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脹等、過敏反應、心律失常、損傷肝臟等;

  • 別嘌呤醇: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主要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刺激、過敏、發熱、肝損害、骨髓抑制等;
  • 苯溴馬隆:是一種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噁心、嘔吐、腹瀉、過敏、發熱等;

4.高尿酸血癥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 保證睡眠充足,不熬夜;
  • 絕對不吃高嘌呤食物;
  • 保持合適體重;
  • 經常有氧運動;
  • 保證充足的飲水;
  • 戒菸酒;
  • 增加蔬菜的攝入;
  • 定期複查血尿酸以便於調整用藥。

最後小結:降低尿酸的藥物主要有非布司他、別嘌呤醇、苯溴馬隆等,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藥物。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尿酸偏高,要看高的水平有多少,有沒有合併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沒有通風發作史,痛風的併發症,如關節炎、痛風石、痛風性腎臟病等再決定治療方案。不過不論何種情況,血尿酸水平增高的患者都應該注意飲食調節。

飲食調節包括:多飲水,建議每日飲水量達到2000毫升至3000毫升左右。減肥控制體重。戒菸。避免攝入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白酒,啤酒等。

評估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具體情況後,決定需要給予藥物干預時,可選擇的降尿酸藥物,主要分兩大類。

一類是促進尿酸經腎臟排洩的藥物。主要是苯溴馬隆。尿酸的排洩主要是通過腎臟分泌隨尿液排出,但是尿酸有部分通過腎臟時,會被腎臟重新吸收回去,一部分進入血液,而苯溴馬隆的作用就是通過減少部分腎臟重吸收的尿酸,從而增加尿酸經尿液排出,而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



另一類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主要有非布司他和別嘌醇。非布司他和別嘌醇都是通過抑制嘌呤代謝酶而減少尿酸的生成,起到降尿酸的作用。


藥物的選擇和使用,需在專科醫師或藥師的專業指導下進行。


普內科劉醫生


尿酸高也有一個範圍,有些症狀輕微一些,有些症狀嚴重一些,對待不同情況採用的治療方法是不同的,是否需要服用藥物,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尿酸高是否需要服用藥物?

在體檢時候檢查出來的尿酸高,其實也就是患者身體裡邊的尿酸超標,但是超標也有一個範圍,並非每一種情況都會發展成痛風。只有患者身體內的尿酸數值超出範圍太高才會誘發痛風。

如果尿酸數值稍微偏高,患痛風的概率大概是百分之五;如果尿酸值超出一倍,則患痛風的概率大概為三成到四成。

尿酸高是否一定要吃藥需要綜合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

首先,患者要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檢查,看每個時間段檢查尿酸的值是否都超過520μmol/L;

其次,如果本身是三高患者,這個數值要降低,看是否在不同的時間段尿酸數值都大於420μmol/L;如果是正常人尿酸處於420到520μmol/L之間,但是通過飲食運動的方式進行調理還不能穩定,即便運動飲食調理可以降低,但是隻要停止尿酸就會上升。

以上~

關注“39養生必知道”頭條號,更多健康科普知識輕鬆看~~~


39養生必知道


痛風的核心是尿酸高的問題,尿酸越高,痛風發作頻率越頻繁,因此降尿酸很重要,當尿酸超過420umol/l時,在臨床上稱之為高尿酸血癥,對於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尿酸控制目標定位360umol/l以下,但若是合併了痛風石,則需要把目標值定在300umol/l以下。

這裡要說下,碳酸氫鈉並不能降低尿酸的,這個藥物只是作為鹼化尿液的作用,能預防輸尿管腎結石的形成,使尿酸不易在尿中集聚形成結晶。再強調一次,碳酸氫鈉並不能降低尿酸!

苯溴馬隆這種藥物是屬於排尿酸藥,起的作用是抑制近端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作用,從而達到排洩尿酸的作用,降低尿酸水平。但假如已經有尿酸性結石或有中、重度腎功能衰竭的話,是禁用這種藥物的。苯溴馬隆這種藥物在用藥期間是需要多飲水的,同時建議口服碳酸氫鈉3~6g/d,在用藥期間根據尿酸水平逐步的調節藥物劑量。

還有什麼藥物可以選擇呢?

1.抑制尿酸形成的藥物,代表藥物有別嘌醇,正如我們所知,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而別嘌醇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從而使尿酸的生成減少。

2.新型的降尿酸藥物,代表的藥物有拉布立酶、普瑞凱希等。是由尿酸氧化酶將尿酸分解成可溶性產物而排出體內。


e醫路有你


尿酸高,這3種食物別往嘴裡放。

1.肉類食物

動物內臟和肥肉,裡面除了含有高脂肪,還有大量的嘌呤,經常食用會加速尿酸的結晶生成。

2.咖啡

現在熬夜幾乎成了上班族熬夜後的良藥,它可以很快地提神醒腦,但是咖啡裡面的物質,不適用於尿酸高的人,這是因為咖啡鹼會影響尿酸的排出。

3.海鮮類食物

雖然海鮮美味又有營養,但不適合痛風的人吃,這是因為它裡面含的物質大量的食用會造成急性的痛風。

早晚堅持4件事,尿酸悄悄往下降。

1.睡前泡腳

睡覺前泡腳不僅是為了清潔皮膚,它還可以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腎臟排出體內額垃圾物質。

2.多喝水

多喝水對於尿酸高的人不僅是為了補充體內的水分,還可以促進腎臟及時的排出體內的毒素,及時防止尿酸結晶的形成。

3.勞逸結合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也不得不跟上時代的步伐,每天都會在忙碌中度過,但是平時也要注意休息,不然會讓腎臟的負擔加重。

4.按時服用藥物

單單依靠食療是不可能把尿酸控制好,最關鍵的要按時服用藥物。


熊貓醫學


尿酸的生成與嘌呤密切相關,20%的嘌呤由食物中攝入,80%是人體自身合成,嘌呤經代謝後形成尿酸,大部分尿酸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少部分由糞便排出。人體每天產生和排出的尿酸量是相同的,處於平衡狀態。


如果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尿酸排洩機能減退,體內尿酸堆積過多,造成血液中尿酸升高。國際上將高尿酸血癥定義為:在正常嘌呤飲食下,非同日2次空腹測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 /L。

高尿酸血癥有哪些危害呢?

1.痛風。尿酸在關節腔內蓄積形成尿酸鹽結晶刺激關節而導致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炎性反應,引起痛風反覆發作。5%~12%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最終發展成為痛風。

2.腎臟病變。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尿酸有70%經過腎小球濾過後排出體外,體內尿酸過多超過腎小球濾過能力,蓄積在腎臟中結晶化導致急性高尿酸腎病和慢性尿酸性腎病乃至腎功能衰竭,而腎功能下降導致尿酸的排洩進一步減少,加重高尿酸血癥。

3.糖尿病。體內尿酸升高,增加發生糖尿病的風險。

4.心腦血管疾病。一般高尿酸血癥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容易引起血管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和腦卒中。



1.降尿酸。降尿酸藥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進尿酸排洩。抑制尿酸生成藥物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減少尿酸的合成。臨床常用藥物為別嘌醇和非布司他。通過抑制腎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有苯溴馬隆。

2.鹼化尿液。服用碳酸氫鈉、枸櫞酸鹽製劑,鹼化尿液,增加尿中尿酸溶解度,同時還可抑制內源性結石的形成。

平時飲食需要控制嘌呤攝入量,忌飲酒,大量飲水,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餓,注意勞逸結合。


藥學小蟲


高尿酸血癥是指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一般臨床上把高尿酸血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多數是由於先天性嘌呤代謝異常,常常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一起出現。繼發性多數是由於某些系統疾病(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或者藥物(如利尿藥物、抗結核藥物等)引起的。

一般來說尿酸80%來源於體內自身嘌呤代謝產生,20%來源於我們所進食的食物。尿酸增高的治療一般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

生活方式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①.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2000ml;②.限制飲酒;③.避免高嘌呤食物的過多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等,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④.高血壓時儘量不選用噻嗪類利尿藥物等。

藥物治療主要是包括抑制體內尿酸合成和促進體內尿酸排洩增加的藥物:①.排尿酸藥物:常用的如苯溴馬隆等,該藥物一般不良反應輕;②.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如別嘌醇片,該類藥物多用於體內生成過多的尿酸患者(如骨髓異常增生引起的尿酸增高等)。此外口服一些鹼性藥物如碳酸鈉片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尿酸性腎結石出現。一般服用藥物要結合患者本身情況選擇,具體可以諮詢內分泌科醫生。

尿酸偏高有哪些危害?

尿酸持續偏高可能會有以下危害:①. 少部分尿酸高患者可以發展為痛風;②.尿酸在腎臟內異常結晶形成尿酸性腎結石;③.有時尿酸在輸尿管異常沉積,可引起阻塞導致急性腎衰竭。④.多數可能併發急性關節炎(關節疼痛不適)。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高尿酸是除三高以外的“第四高”,人體內2/3的尿酸經尿排洩,而剩下的1/3由腸道排出,或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尿酸產生過多或尿酸排洩減少,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有的可導致痛風。

一般認為,血尿酸的濃度在0.416—0.476mmol/L以下的無症狀者,不需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即可。

經飲食控制而血尿酸濃度仍在 0.416—0.476mmol/L以上者,每年急性發作在2次以上者,有痛風石或尿酸鹽沉積者,以及有腎結石或腎功能損害者,均應該使用降血尿酸藥物。

長期控制用藥

長期控制尿酸用藥選擇,常根據患者腎臟功能及24小時尿酸排出量決定。每日排出尿酸量低於600毫克及腎功能良好者,可用排尿酸藥;腎功能減退及每日排出尿酸量高於600毫克者,應選用抑制尿酸合成藥;

急性發作用藥

急性發作時應首選秋水仙鹼,目前更多用的方法是小劑量秋水仙鹼與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應用,療效明確,不良反應也要少一些;也可用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和非甾體抗炎藥 (如消炎痛等)。若病情嚴重而秋水仙鹼等治療無效,可考慮用強的松。

不過,強的松雖然顯效迅速,但停藥後容易復發,且長期服用易致糖尿病、高血壓等併發症,因此儘量不用。

飲食控制

長期進食高嘌呤食物以及經常酗酒會升高體內血尿酸水平。因此,飲食控制的關鍵是限制高嘌呤飲食和禁酒,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的增加。

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刺激嘌呤增加。此外,飲酒時進食高嘌呤食物,酒可加快嘌呤的代謝,導致體內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

除了飲食控制外,多飲水(腎功能不全者除外),以利尿酸排出。肥胖患者需減少熱量的攝取,降低體重。應多選擇新鮮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特別是高鉀、低鈉的鹼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進尿酸鹽的溶解和排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