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家鄉美食——西平十大名吃之兔肉

16年時候西平搞了一個“嫘祖故里——十大名吃”評選,不知西平老鄉是否記得。搞這個活動初衷是好的:挖掘地方特色,傳承美食文化。旨在打造西平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餐飲文化品牌。立意很高遠,想把西平美食搞出去。但沒有堅持!現在擱西平大街上隨便問個人:老師兒(師傅),咱西平有啥好吃嘞太曬(特色)木有?“老師兒”我估計一般都會回答:木牛(沒有)。

家鄉美食——西平十大名吃之兔肉

16年西平搞得評選十大名吃活動,可否記得?

自己人都不甚清楚,還想打出去,以這個為特色招商引資,拉動經濟,怕是想的多了。

家鄉美食——西平十大名吃之兔肉

形式還是不錯的,是不是,“老師兒”?

這評選出來的“十大名吃”分別是:

西平饊子、特色兔肉、西平烙(方言念“落”第二聲)饃、西平鹹豆腐腦、西平沫糊、西平粉漿麵條、西平農家特色雞、西平罐餃子、西平炒涼粉、西平熱豆腐。

今天咱來說說西平名吃這裡面的特色兔肉。

西平比較有名的兔肉,有兩家:賴貨兔肉,賈紅兔肉。不知參選的是哪家兔肉,但總歸是把可愛的小兔兔整成名吃了,西平的。

家鄉美食——西平十大名吃之兔肉

當時沒拍圖片,網上找的,看著還是中看的


我吃過俺們宋集的兔肉,實話實說,一般。甚至我覺得,這些常見“肉”類,四條腿的,“差別”不大。這個差別指的是做法和大致感受。都是那幾樣做法,做出來的口味和賣相,無甚特色。做法煎炸煸燜,賣相都是一盆或一大盤,吃起來都是又油又辣,口味頗重。不要辣吧,又感覺肉香味又蕩然無存,如同( ̄~ ̄) 嚼蠟。

家鄉美食——西平十大名吃之兔肉

也是網上找的圖,看著還中看吧。老家人雖然細節講究的不到,但面子上還是排場的。但在老家這樣的其實普通


我是西平人,我也愛西平的飲食。但不知是現在食材本身出問題了,還是這個時代的節奏變快,只能以重口味來烘托肉味,否則刺激不到眾位食客的神經。

言歸正傳,咱說西平的兔肉。逢週末,帶家人去西平鳳鳴花園那家賴貨兔肉去吃了個“乾煸兔肉”。“賴貨”,西平人就是說賴傢伙,壞人,其實在老家如若有老一輩人說你賴貨,我覺得還有幾分欣賞意味。有點類似“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感覺。

因為這個在網上好評率頗高,店內的服務員也推薦。而且來吃,就是奔著他家名號來的。店裡生意不錯,等候時間不短,我們是下午六點不到去的,短短一會兒時間,來了好幾桌客人,並且還有一行十幾個的。都說人多的館子不錯,心裡還是挺期待的。

但是肉上來之後,並非所期待的那麼好。吃起來跟在別處吃的並無太大區別,量也不大。老百姓下館子吃飯,無非講求實惠,味道好的話更好,價格並不便宜。非要評論的話,一般。一時間懷疑他家的店為何生意還會如此的好,據說上蔡也有開的分店。好了,壞人生意的話咱不多說,不然又該得罪人了。只是作為一個食客,將個人口味分享,如若得罪或礙著別人生意了,咱再刪除。

家鄉美食——西平十大名吃之兔肉

i這青葉子有認識的嗎“老師兒”?老家叫“荊芥”,味清烈,是不錯的佐味菜

吃了網上好評的一家之後,感覺不符合期待值,所以就沒去另一家賈紅兔肉。為何?因為網上評價賈紅的還沒賴貨的好,更是一點去的慾望也沒了。

家鄉能有特色美食不容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特色一旦真正挖掘,都是惠及於當地的好東西。傳承美食也亟須重視,很多河南名吃都在逐步消失。當下節奏是在不斷變快,餐飲口味也需要不斷改良,但改良不是一味的加重口味或搞一些噱頭來刺激人的味蕾和神經。因為早晚人會意識到健康飲食和美味飲食的重要性,如同日本壽司、拉麵和海鮮生魚片,追求的是匠心工藝和存其本味,而又健康美味。

我總覺得時下沉下心來,耐心做餐飲的不多,甚至沒有。以前的名家小吃在不斷消逝,沒有傳承。這是為什麼,這是餐飲人需要認真思考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