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學年年拿獎學金的都是怎樣的人?

物流先鋒說


謝謝,大學年年拿獎學金的同學是比較優秀的,首先能拿獎學金的前提條件是成績優秀,說明這些同學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能拿獎學金還需要綜合能力強,說明這些同學平時在學校學院還是比較積極的,為人處世方面比較強吧,特別是年年拿獎學金的人,說明他們更能持之以恆。總而言之,能年年拿獎學金的同學是非常優秀的,綜合能力是非常強的。

下面我簡單的介紹獎學金吧,學校都會向在校大學生提供的,只是要足夠優秀,他不僅是物質的獎勵,更是精神的獎勵。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國家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是本科生獎學金裡面榮譽最高的,含金量也最高,是為了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由中央政府出資設立的用來獎勵特別優秀學生的獎學金。每學年評審一次,實行差額評審,金額為八千,學霸級別的才有機會拿得。題主大一剛進校是沒有的,大一以上才有資格評選。

國家勵志獎學金

和國獎一樣,勵志獎學金也是大一以上才能評選。金額為五千。勵志獎學金是面向經濟困難的大學生設立的,是為了激勵在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獎學金。

校級獎學金

校級獎學金是學校出資設立的,金額較前兩者少,是為了鼓勵在大學生勤奮學習,有優秀學生獎學金等,還有社會出資設立的獎學金。社會捐助獎學金由社會各界在學校捐資設立的用於獎勵全日制在校表現優異的學生。

這些國家獎學金和國勵志獎學金的要求非常高,名額極少,能拿到的同學是非常厲害的,校級獎學金和企業獎學金相對比較容易些,獎勵金額沒有前兩者高,但也要足夠優秀才能評選!

首先評選獎學金的一個硬指標就是學習成績,在學習成績相差不大的時候,考察身體素質、平時表現和對班級學院的貢獻。成績通不過其他的都是無用的!

所以說年年拿獎學金的同學是非常優秀的!希望題主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比如我,哈哈哈!希望幫到題主!關注不迷路哦!


JustinBerger


我每年都拿獎學金,既拿過校級獎學金,也拿過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所以這個問答我是有資格回答的。

其實,拿校級獎學金並不能說明什麼,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難,即使不是學霸也可以拿,前提是你不掛科。

就我們學校的藝術專業,只要學期的早操打卡及格了,期末就算剛及格,基本都能拿,因為藝術生並不看重這個獎學金,很少會有人放棄睡懶覺的機會,早上起來去打卡,甚至直接出錢讓別人幫他們打卡,一次5元,感覺超級暴利。

藝術生這個學院除外,比較奇葩。

對於其他專業,拿校級獎學金其實也比較簡單,只要你的考試成績在班上前幾名都是ok的,另外如果你是組織的幹部或者班幹部,還要額外加分,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加分項。對於成績,這就要看你們班的水平了,反正每個班都有這麼多名額的獎學金,如果你們班的平均水平低,那你的分數不怎麼高,只要在前面幾名都是有機會拿到獎學金的。

當然,能拿到獎學金,大多數人還是認真的。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並不學霸,也並不比別人聰明,只是投入學習的時間比別人多,會認真的對待考試,所以考前都會認真複習,當然對於一些重要的學科,像高數線代,平時上課都會認真聽,也會課下大量練習,而對於不感興趣的,就靠老師劃重點,考前衝刺背背書,雖然分不會特別高,但是80分左右還是可以拿到的,當然知識點太多的話,記憶能力要好點,記憶的方法也很重要。

對於那國家獎學金,我們學校是先拿到助學金,在這個基礎上拿過獎學金,在經過組織投票,票數多者拿。這個就要看綜合能力了,不只是成績,其他方面,像班級人緣、課外活動積極度、學校組織參與度、班級活動參與度。

所以拿過獎學金的人,並不一定是學霸,可能是在學校參與積極,組織加分,福利很高的,當然人緣好也很重要。


奮鬥吧P年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班裡就有一個年年拿獎學金的同學。不過拿的都是國家勵志獎學金,但是能年年拿,我覺得也是蠻厲害的,老實話,很佩服她,能一直保持優秀。

也許有人會說,拿國家勵志獎學金不是很容易的事嘛?跟班長關係就行了。其實,我想說,事實並非如此。

大三我是副班,負責班級的資助工作;大四,是學院的年級長,也是負責資助工作。所以對獎學金的評定有一定的瞭解,說說嘛獎學金的都是什麼人。


評獎學金有一定的條件,並不是說你申請上去就能得,而且要經過重重考驗,只有真正優秀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首先,看申請獎學金的基本條件,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前三個條件都是一樣的(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也就是說,想要申請獎學金,不僅要愛國、遵紀守法、遵守校紀院規,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發表過激言論,不能逃課。最最重要的是不能掛科。

第二,國家獎學金最後一個條件——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突出。能拿到國獎的同學,確實是真正優秀的人。像我們學校之前獲得國獎的一個同學,學習成績院裡第一,平時寒暑假要麼跟老師做實驗、調研,要麼去福利機構做志願者。而且,還在學報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過好幾篇論文,平時各種國家競賽獎,拿到手軟。這樣的人,能拿國獎也實至名歸了。


第三,說說國家勵志獎學金額外的條件——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國家勵志獎學金比獲獎容易拿,因為它只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能申請。雖然它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但是成績也是最重要的,只有班級前三有資格申請。像我們班年年拿獎的那位同學,大學四年,成績都是班級第一,綜合成績四年保持班級第一。

綜上所述,我覺得年年拿獎學金的同學,一定是在某個方面特別突出的人。


文學碎碎念


學習成績好

顧名思義,拿獎學金的人成績肯定好,例如我,大一期間拿了國家勵志獎學金,當時班級就兩個名額,而且當時班級排名我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都是班級第二名,所以當時班長推薦了我填報了勵志獎學金的申報表。當然學習成績好並不是簡單說說而已,還記得大一剛進來,從高三緊張學習狀態過度到大一的鬆散自由狀態,大部分同學每天都沉迷於手機遊戲,比如王者榮耀,每天組隊開黑,上課也都在玩,而那時我每天上課手機基本不帶到教室去,上課認真聽課,找一個一起認真學習的人,共同努力,下課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基本就沒什麼太問題了,其實大學知識如果不深入理解,基本不算太難,考前認真做好科目複習,基本都能考個高分,重要的是堅持下去。



實踐能力強

當然,大學不像高中,單憑學習成績就能奪天下,大學可以說是社會的縮影,所以處處都是學習的地方,沒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也很難拿到國獎,比如我,大一下學期,經過老師推薦,成功找到一名導師,主要在他後面做實驗,提高動手能力,現在也申請下了一個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同時,對於學生工作,我也算比較積極,大一加入了青年志願者協會,積極參加社會志願服務工作,同時與社會,服務對象,同學,老師進行深入的交流,因為自己的喜愛,所以在這期間,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大一時候就組織過很多活動,也得到了學長學姐的認可,在大一下學期,成功競選成為了青協主席。至此,對外面的世界又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蚌埠那些事兒


能拿到獎學金的人都是在大學裡面成績比較優異的人,這代表了一種高效的學習能力,下面就通過舉例來看看當時我們班上拿到獎學金的都是些什麼人.

1、同學A是來自雲南的女生,瘦瘦小小皮膚有點兒黑,我不得不承認我見過的雲南人性格都比較好,這個女生也是那種,不僅性格好而且還有點兒小俏皮的那種.她一般上課多的時候都是坐在離老師比較近的一排,上課的時候都是在認真的聽課,還做筆記,往往我們可能聽得瞌睡連連了.他下課了以後也不急著回宿舍,而是先去圖書館看會兒書,等到開飯時間了再去食堂吃飯然後回宿舍,而這個時候我們男生一般都去美食城買份飯回宿舍吃飯看視頻去了.

下午沒課的時候他也是經常去圖書館看書的那種,因為我們經常能看見她往圖書館走.後來大四的時候她被保送到本學院的研究生,三年畢業後回了雲南老家,進了電信.

2、學生B是安徽男生,他也是經常去上自習的,各種上自習,他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坐的離老師很近,這位同學還選修了第二專業,還經常考託福、雅思考試,還考了研究生,簡直是太神奇的學霸了.


1927年的古董先生



也是正常人嘛,我四年都拿獎學金,最多時五千勵志,最低時學院一千二。可悲的是,我拿一千二不是因為成績不好,而是因為學院規定,我已經拿過一次勵志獎學金,不能拿第二次,所以繞過專業成績第二的我,把勵志給了第五名。作為一個貧困生,我是真心疼你那三千塊錢。

其實,大學獎學金真的沒有想的那麼難,我大一時覺得自己考的爛透了,最後還是拿到了獎學金,大二以後每年專業成績都是第二,第一實在太強大,也能拿到獎學金。

拿獎學金首先就是成績要好,不能掛科,如果你能把不掛科堅持到大二,應該就沒問題了。其次是多參加各類活動,學生會的各類活動一般都加學分,其他加學分的活動會提前說明,有的放矢參加能加學分的。最後,平時要低調,不要招惹任何專業課老師或者指導員,否則你就上黑名單了。


君莫思量我


我們學校大二才允許學生開始拿獎學金,而且要求連續兩年獲得二等或二等獎學金以上才有國獎資格。所以我迄今為止只拿過一次二等,700元。對於我這樣的在二流大學的二流專業的學生而言,已經是一種鼓舞。

作為一個老老實實的學生,我的原則就是可以不多學,但是絕不少學。當我把我的筆記給我的高中同學看時,被誇“有態度”的時候,我驚覺,哦,原來做筆記在大學
也可以成為一種態度。

其實拿不拿獎學金,都不能為大學生定性,不過能拿到的同學,一般自制力和自律性都不會太差。經過高中嚴苛的教育之後,如果還能願意平下心來,想認認真真的在自己專業領域學到點什麼,至少是在理論方面,那麼當然值得鼓舞。



不過,我身邊活的非常精彩的很多同學,都是不拿獎學金的。他們有更豐富的課外生活,所以也許並不在意用成績來填充什麼。學就學出門道,玩就玩出門道,才是最可貴的。


科技圈辣評


我大一拿的一等獎,大二專心敲代碼,課程抓的沒大一嚴,拿的二等獎,開心是當然的啦,不過其實拿獎學金不難,像我普一本大學基本很多人都是水的,沒什麼人學習,基本只要不掛科就有三等獎了,一個班37人有一人一等獎,兩人二等獎

大學拿獎學金我認識的人中有一人是很專注學習課內知識的,不過他敲代碼水平就很低,因為課內知識很多都是紙上談兵,屬於理論性較強實用性較弱的,他過著高中的學習模式,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認真聽講

至於我,我大一也是高中的模式拿了一等獎(家裡比較窮,所以鬥志比較高),大二則潛心自學專業知識,敲代碼,現在代碼水平也算班級裡考前的,所以我覺得大學獎學金可以考量一個人的學習態度,但不代表他的專業水平


小小程序猿童鞋


獎學金、學生會似乎是大學熱度較高的兩個話題。而獎學金有校級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及其他個人或組織在特定學校設立的獎學金。當時我們學校,校內獎學金評比六次,大一、大二、大三每學期一次,校級獎學金分為三個檔次,一等獎學金總排名在全班5%內,二等獎學金總排名在全班15%內,三等獎學金總排名在35%內。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每學年一次,各評了三次。當然,掛科是一票否決制,只要掛科,這個學期或學年的各種獎學金肯定沒戲。

總排名中學業佔70%,其他,如競賽、班幹部、學生會幹部等加分佔30%。我在大學階段,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較多,學業成績比較好,大一獲得過兩次三等獎學金,大二獲得兩次二等獎學金,大三獲得兩次一等獎學金,獲得一次國家勵志獎學金。


總體而言,獎學金的獎勵各有側重點,一般都是學業成績和校內表現比較高的學生,如學習成績優異,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等,這裡面學業的比較最大。即一般情況,

只要學習成績好,一般都會獲得校級獎學金。而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一般名額比較少,這就需要滿足一定的排名後才有資格申請,國家獎學金一般是學業排名前5%的同學申請,演講去年整個學年度參與的競賽,校團活動,個人成績等,由學生代表打分,分數由高到低對應名額。國家勵志獎學金劃定排名前10%,自己申請,然後根據同學對申請者家境情況的瞭解,班內同學匿名投票,獲得投票人數多的同學依次獲得相關名額。

總體而言,整個過程還是很公平的,相關的名額根據班級的學生人數分配,班內名額在學校文件的劃線內,由班集體民主投票,主旨是獎勵品學兼優、校團活動突出的學生,兼顧家境貧困的學生。


夕陽雨晴


網友一: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獎學金機制,獲得獎學金的同學,既能為學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還可以為爸媽省下一大筆生活費,厲害的同學甚至通過獎學金掙回了學費!

那麼,本專科教育時期究竟有多少種類的獎學金呢?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除了這些,各大高校還有自己的獎勵機制,如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的混合資助體系。

1、保持成績優異

成績優異是必須的。因為獎學金的綜合測評分中,成績是佔很大一部分比例,甚至超過半數的,一般而言,成績約佔經學金50%~60%的評比比例。

2、參加學校活動、比賽

許多同學在剛入學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的好奇或者自己的興趣,總是會想著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但是大部分人在大二的時候,有機會溜就會溜掉,沒多少人會選擇留下來,但是在社團通常是在進入社團的第二年才會有提幹的機會,所以這個機會不要白白放過哦。還有就是班級幹部,相對於社團裡的幹部,班級幹部加分較少,但是每年都會有優秀班乾的評選,所以,你們懂的哦。

3、做各種幹部

大學校園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活動、比賽。要多留心這種比賽、活動,一般只要拿獎,學校就會有“加分獎勵”的。而且活動級別越高(學院—學校—省—全國—國際),名次越前(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加的分就越多。

4、多考證

各種各樣的證,不僅可以為你未來找工作多一個證明自己的證據,還可以在綜合測評的時候給你加分哦,你說,這樣是不是離你的獎學金又近了一步?

網友二:

獎學金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很難。如果要說國家勵志獎學金的話,我覺得還是很難得,畢竟只有兩三個名額,屬於成績上上等的同學才可以。我們班大二的時候有個女生就領了國家勵志獎學金,我先來和大家說說她的日常,她是一個特別努力的女生。像我們這些學習的小渣渣,平常除了按時上課,沒事兒去圖書館捧著點小書讀一讀,就根本不會在每天的專業課上多花時間來看課本,總是把時間放在馬雲爸爸的淘寶上面了。

可是人家不一樣,我已經數不清楚有多少次看見她下課以後,大家都搶著去吃飯,而她一個人坐在教室裡自習的次數了,她上課很認真,下課學習專業知識也很努力,可能就是因為最基本的知識,她掌握的分外牢固,所以在考試中就一直名列前茅。

網友三:

拿獎學金的道路從選課就開始了,期末考成績不是你好好認真上課就能拿高分,還要看老師,看老師,看老師!至少也得是個你從不缺課,認真複習了能得高分的課或老師(前提是要有的選,選的上)。說起來都是淚啊!成績一定要在班級前五,因為名額有限,為了公平,我們學院還要看綜測成績,只有成績和綜測成績都在前面的才有把握,單只是成績好也沒什麼卵用。

但是因為成績屬於智育方面佔50%,如果你成績比較突出也是要很大優勢的。你除了成績要好,還得積極參加班級,學院,學校的活動,各種比賽並獲得名次等,才有助於你在德育,能力兩個方面不會被別人拉開很遠。我們學校國家級、省級,獎學金類嚴格按學校規定,來具體實施。校級類獎學金,助學金,也是按學校規定來,但因為是民族類大學,所以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少數民族同學和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同學。

網友四:

我在大二的時候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和貧困補助金。來說說我的看法。首先,要想拿到獎學金,最主要的一個硬性指標就是學習成績,在我們學校國家勵志獎學金最基本的指標就是所有的考試科目要求不能掛科,而且成績要在75分以上,然後填寫申請表,最後由導員、學院、學校審核通過之後才能獲取。

要想達到這一個指標,就是在平時上課的時候要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學習好相關的知識,千萬不要逃課,然後在考試之前也要努力的複習,因為只有你努力複習,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說在學習這方面要付出的努力要比其他同學要多。

其次要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讓更多的領導知道你,我在大一大二參加過歌手比賽,129合唱團,辯論賽等等,而且均取得了好的成績,也讓我們學院的領導對我有了新的認識。試想一下,如果你和另一個同學同樣爭一個指標,如果你參加的活動比較多,而另一個同學沒有參加,那學校肯定會首先選你。

網友五:

理工科的學院比如電工什麼的,據說一學年不掛科就能拿到獎學金,因為不掛科的人太少了。我們專業的話,掛科還真不是那麼難,一般期末好好背背,60分及格總是會有的。拿獎學金的話,一定要成績好,基本就是門門優秀,考試雖然能過,但拿高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成績在專業班級前幾名的,按照一定百分比分配;

然後,就是一學年之內不能掛科不能違紀,再就是要加上綜合測評的成績,一年上限是加10分,乘百分之十加到績點裡面,綜測的話,就得靠平時,比如當學生幹部,參加活動獲獎,或者考證,發表學術作品什麼什麼的,有些還衝突,兩方面都要是比較優秀的才能拿到獎學金。反正我是沒拿到過。至於勵志獎學金,一般都是在學院的貧困生裡面選,選的人數更少,也是不能違紀,不能掛科,成績好,綜合測評也不差的那種,綜合起來,獎學金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網友六:

這個要分學校了,985,211應該比較難,普通的相對就簡單了。我就讀普通本科,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有一定的成績要求,在我們學校只要你不掛科,單科成績不會太差就有機會獲得,還需要貧困建黨,拿到國家性的獎學金就數這個最容易,也並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只是前提是貧困生,班上有兩個名額,大一大家玩心比較重而且又不太適應,成績比較集中,而有些學霸沒有申請貧困生,導致那些學習更努力的人沒得到。

但是一般努力的人都得到了學校下發的獎學金,但是明顯比國家勵志獎學金少的不是一點點,也就只有幾百塊,我就是拿了那幾百塊的人,真的要拿到國家獎學金的,那就必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了,所以國家獎學金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切記:

不管你在什麼大學,一定要把英語學好,這樣才能去外企。上圖右下角,找到它,那裡有英語角,都是外國人、大學生、上班族,英語角里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的人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